這是一次成功的危機干預。當一個學生不幸病故后,全班同學尚停留在焦急盼望她病愈歸來的心理狀態(tài)。這時,噩耗是她們所不能承受的打擊,并有可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由于心理老師的巧妙介入,運用危機干預的技巧,成功地化解了一次集體感情危機的大爆發(fā),維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保證了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
【危機的緣起】
C同學的意外死亡。2005年初夏的一個下午,青島幼兒師范學校的學生正在操場上進行正常的課外活動。忽然,女生C感到頭暈,身體不適。于是,同學想把她扶回宿舍休息,就在這時,病情突然惡化。同學打120急救,并立即報告校領(lǐng)導。120急救車在最短的時間把C同學送到骨傷醫(yī)院救治。但是,由于C同學患的是先天性家族遺傳性腦血管畸形而導致的腦干出血,無法醫(yī)治。當天晚上已經(jīng)腦死亡,在心跳堅持了幾天后,終于病故。
在這幾天里,由于擔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學校領(lǐng)導和老師統(tǒng)一口徑,不對學生透露消息。這個班的同學一直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更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是在焦急地等待C同學康復歸來,壓根沒想到自己的同學已經(jīng)病故。
作為任課老師,C同學從發(fā)病起,我就高度關(guān)注此事。C同學去世,我心情非常悲痛。看到學校領(lǐng)導整天跑醫(yī)院,忙著跟家長處理后事。而此時,這個班的班主任正在病休。于是,我就著手做了危機干預的前期工作。然后,跟學校領(lǐng)導打招呼,征得領(lǐng)導同意后,決定進行危機干預。
【危機的干預】
干預的第一步:暗示。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暗示危機的存在,增強危機發(fā)生時,同學們的心理承受力。在我的中國文學課上,我特意找出這個同學的周記,我問學生:這是C同學的周記嗎?(這是明知故問)同學一起回答:是。我又問:怎么沒批呀?(還是明知故問)同學又回答:她生病住院了。她的病情很嚴重吧?我又問。學生有的回答不清楚,有的說不可能。學生又問我:老師您不知道嗎?您沒聽說C同學的最新情況嗎?我表情凝重,默然無語,不做任何回答。這讓學生感到很納悶,似乎意識到一絲不祥。
在接下來的幾節(jié)課上,利用學生自學空隙,我走到C同學的空位前,慢慢找出她的書和本子,站在那里,慢慢地翻看,故意弄出一些聲響,然后深深嘆息,但一句話也不說。這讓同學們感到更加納悶,不祥的感覺更加強烈。
應(yīng)家長的要求,學校把C同學的所有遺物交還了家長。但善良單純的同學們還是沒有聯(lián)想到C同學的去世。我問學生:這意味著什么?學生說:她這學期不來了。我說:她可能永遠也不來了。我只說這一句話。學生追問,我不做任何回答。這就加重了她們的不祥感。在C同學火化的當天,正是星期五。同學們都還不知道確切的消息。上午,我請語文課代表出面,讓大家把對C同學的思念和祝福寫在紙上。這樣,干預的第一步基本結(jié)束。
為了不影響下周一的正常上課,我決定在下午放學時,實施危機干預的關(guān)鍵步驟:展示危機程度,引出危機,化解危機。
干預的第二步:展示危機的程度。如果C同學死亡,同學們心理失控的程度會有多大?我把當天所有不回家的學生召集到教室里。這些學生有的是C同學的舍友,都是朝夕相處的住校同學。大家到齊后,看到我在場,都很詫異。我說:同學們,知道C同學的消息嗎?大家都搖頭。我又問:這幾天,你們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什么了吧?同學們都點頭。我悲痛地說:大家都盼望她康復歸來,回到教室里來和大家一起讀書上課。但是,我要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消息,C同學再也不可能回來了。我的話音剛落,有的同學就開始哭泣。有的同學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大聲說:不可能的,老師!
干預的第三步:引出危機,確定C同學的死亡。我不作聲,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小詩:《悼C同學》你是一朵綠萍,飄逝在春天的風中。留給大地一絲綠意,美麗永存我們心中……(注:C同學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是萍)
看到這首小詩,教室里一片嗚咽。我強忍悲痛,說:同學們,要哭就大聲哭出來吧,大聲哭吧!讓C同學在天堂里聽到你們對她的思念吧!話音剛落,教室里已哭聲大作。
干預的第四步:化解危機,宣泄——轉(zhuǎn)移——升華感情。我一聲不響,靜靜地看著學生盡情地哭泣,宣泄著悲痛的情感。大約過了十分鐘,有的學生已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如果繼續(xù)下去,情緒就會失控。
于是,我大聲說:同學們,淚水只是我們表達悲痛和思念的一種方式。來,抬起頭來,看著我。同學們抬起頭看著我,我動情地說:C同學是一個善良的人,你們知道,她也很愛你們,如果你哭得太傷心了,她在天有靈,肯定會很難過。來,讓我們再來寫下對她的思念吧。說著,我拿出了空白紙發(fā)給學生。大家都停止了哭聲,開始把滿腔的懷念化作文字,寫在紙上。這樣,就把悲痛轉(zhuǎn)移成了思念。這個過程,大約三十分鐘。
收上學生寫的文字,我真的很感動,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但我控制著情緒,說:同學們,其實,老師和你們一樣,對C同學的去世很悲傷。而且,我已經(jīng)知道這個消息好幾天了,每當來到你們的教室,看到C同學的空位,我就想大哭一場?,F(xiàn)在,我的淚水你們替我流了,可老師還是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安慰。你們誰能給我安慰?說著我就走下講臺,走到每個同學的面前,把手伸出來。每一個同學都緊緊握著我的手,說:老師,你要堅強;老師,不要難過,讓我們一起堅強吧!老師,有你這樣像父親一樣的老師,我們真的很幸運……這個過程大約十五分鐘。學生開始提升愛的情感,對死者的思念升華成對活著的人的真誠關(guān)愛。這樣,學生的情緒基本趨于理性、平穩(wěn)。
我深情地看著在場的所有學生,用堅強的語氣說:同學們,人死了是不會復生的,C同學地下有知,她會為有你們這樣的好同學、好姐妹而自豪。我們活著的人要化悲痛為力量,堅強地生活,好好學習,珍愛青春和生命,珍愛同學間的友誼,這是對C同學最好的懷念。你們說,對嗎?受我的情緒感染,同學們也堅強起來,齊聲答道:對!
最后,擺出要走的姿勢,我高聲說道:老師要回家了,相信你們不會再哭了。因為,我們的淚水已經(jīng)流過了,我們已經(jīng)堅強了,你們不會再哭了,能答應(yīng)我嗎?能讓老師放心的走嗎?
能!所有學生高聲齊答。
于是,揮揮手,我頭也不回地出了教室。
【干預效果評估】
事實證明,當天夜里,陸續(xù)得到消息的其他同學有哭的,但是,接受過危機干預的絕大多數(shù)同學沒再哭,從而穩(wěn)定了班級同學的情緒。經(jīng)過周六、周日兩天的緩沖期,周一整個班級的課堂秩序有條不紊,說明同學們平穩(wěn)地度過了一次感情危機。危機干預很有成效。
評估整個干預過程,我感到把握時機很重要,每一個時間段的干預內(nèi)容要仔細推敲,要做到切實可行。既不能操之過急,又不可拖泥帶水。宣泄——轉(zhuǎn)移——升華,感情發(fā)展的三個階段缺一不可。老師的經(jīng)驗很重要,共情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學生的信賴起了關(guān)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