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內(nèi)的文廟
越南河內(nèi)文廟是越南旅游景點之一,與中華文化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越南李氏王朝李公蘊自幼受漢文化熏陶,飽讀書、詩、經(jīng)、史,是個有遠見的開國君主。他吸收前朝歷史經(jīng)驗,以孔孟之道治國,仁政親民,勵精圖治,公元1010年下詔書把安南國都花蘆遷到比較富裕的紅河三角洲的升龍城(即今河內(nèi)市),于城內(nèi)建廟祀孔子,以孔孟之道教化臣民。1070年建成雄偉的文廟?!洞笤绞酚浫珪酚涊d:“庚戌年,李朝圣宗皇帝神武二年(1070年)八月秋建文廟,立孔子、周公及四配塑像,畫七十二賢肖像,四季供祭,并讓皇太子前來學習。”又于1076年在文廟旁建成國子監(jiān),后人擴建改名為國學院,為當時越南王朝培養(yǎng)人才的第一個最高學府,按中國封建年代的模式,科舉取士,直至1918年越南阮氏王朝才廢科舉。
越南經(jīng)歷了千百年的興衰,河內(nèi)國子監(jiān)早已不存,其址已建成不少醫(yī)療研究單位、機關(guān)及住宅,僅留下國子監(jiān)的街名;而文廟有高墻圍繞,面積共24500平方米,據(jù)學者考證,文廟和國子監(jiān)占地面積共為55007平方米(合150畝)。文廟在十年前仍是破舊的廟宇,計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了,可以說是在中國境外歷史最悠久、最宏偉的孔廟。幾年前河內(nèi)文廟又與我國山東曲阜的孔廟作學術(shù)交流。
越南一般廟宇門前大都有兜售香燭紙寶的,唯文廟沒有。越南學者認為,孔子是唯物主義者?!白硬徽Z怪、力、亂、神”,因而不受香火膜拜,僅受人民瞻仰。研討學問,每天參謁者,絡繹不絕,大都是學生和學者。文廟前面是四條大柱(謂之擎天四柱),之后直通大門,大門南側(cè),有兩道小門,那是“下馬”處和四條朝拜的龍,再入內(nèi)共分成五個區(qū)域:
第一區(qū) 即一道,為人道。從大門至大忠門,此區(qū)花草繁茂,古樹參天,地磚小徑。
第二區(qū) 即成達。從大忠門至魁文閣,兩側(cè)有兩個方形蓮池,而魁文閣建在四條方柱上,上層以格木建成,閣上四道門向四方,象征著魁文星光芒四射。下面開有兩道門,稱為秘文與蓄文,象征著文章涵意深遠,文辭優(yōu)美。
第三區(qū) 即進士坊。這是越南黎氏王朝所建,記錄歷屆考取進士的事跡。有82塊石龜背著的石碑,形態(tài)各異,每塊高約1.5~2米不等,記錄82屆科舉的1306名進士的姓名與籍貫。其中有兩位進士相當特別,那便是12歲考中的阮賢和68歲才考中的郭童寅。碑文都是對歷朝歌功頌德。
第四區(qū) 即大成殿。這是供奉孔子的大殿,正中有孔子塑像,前置香案,有四賢塑像,堂上有“萬世師表”金字匾額,其字體和山東曲阜孔廟的匾額一個模樣。一位老年學者告訴筆者,那四位賢人的塑像便是孟子、顏回、子路、子思,還有72位弟子的牌位和越南儒家李朝國師朱文安的牌位。側(cè)面有演奏古樂的小廳,另一邊是藏書房,藏有《論語》、《孟子》、《禮記》、《春秋》等古典中越文書籍及研究儒家學說的書刊,不少珍藏本來自中國。
第五區(qū) 即太學。此區(qū)通國子監(jiān),有藏書庫以及六排供學子居住的宿舍。河內(nèi)文廟以及國子監(jiān)的建設,為越南歷代王朝所重視,把它當作一項巨大的文化建設工程,是當時越南歷代王朝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其歷朝掌權(quán)的高官大吏大部分就學于斯,或經(jīng)科舉進入仕途。越南歷代王公貴族到中國朝覲大都先到文廟致敬行禮。百年以前中國歷朝到越南宣慰的將軍及大吏都依例到文廟致祭。在文廟的門庭、走廊、過道,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中文寫的楹聯(lián),在廳內(nèi)可以看到描繪考生中舉騎馬巡行,以及敲鑼打鼓報喜的彩畫,還可以看到百年前阮氏王朝率文武百官祭孔的照片。越南文廟的活動,對孔孟的宣褒,國子監(jiān)的教育,上千年越南的經(jīng)、史、詩、文、碑刻都以中文為載體。越南人民領袖胡志明說:“越中文化同出一源”。越南歷史的興衰在文廟得到充分反映,河內(nèi)文廟更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見證。
經(jīng)重修后的文廟煥然一新,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優(yōu)美秀雋意義深遠繁體漢字的楹聯(lián)。
1.(外門中)綱常棟干存天地,道德宮墻自古今。
2.(外門套一)數(shù)仞高堅,載得許多道院;萬古瞻仰,依然一大宮墻。
3.(外門套二)涅而不緇,磨而不磷;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4.(外大門套一)道若路然,得其門而人;圣即天也,不可階而升。
5.(外大門套二)東西南北由斯道,公卿夫士出此途。
6.(正大門二聯(lián))a.大國不易教,不變俗,且尊崇之,亦信斯文原有用;吾儒要通經(jīng),要識時,無拘固也,尚思圣訓永相敦。b.瀛寰中數(shù)目,吾道最先,萬宇同舟應起敬;全境內(nèi)文祠,此地為首,千秋芹藻尚流芳。
7.(正大門內(nèi)二聯(lián))a.逝水有如斯,文武衣冠,王侯第宅;高山長仰止,三關(guān)閑奧,數(shù)仞宮墻。b.士夫報答謂何哉,朝遷選就之恩,國家崇尚之意;世道維持視此耳,禮樂衣冠所萃,聲名文物所都。
8.(文廟奎文閣,正門外聯(lián))頤朝粉飾隆文治;杰閣珍藏集大觀。
9.(正門內(nèi)聯(lián))奎星天朗人文闡;壁水春深道墨長。
10.(左側(cè)廊聯(lián))科甲中來名不朽;宮墻望外道彌尊。
11.(右側(cè)廊聯(lián))科甲聯(lián)題古學宮;車書共道今天下。
12.(大成殿門外二聯(lián))a.配元氣于四辰,后天地之生知天地之始;開學源于萬世,祖堯舜之道賢堯舜之功。b.四辰行百物,生一身造化;三經(jīng)正九疇,敘萬古文明。
13.(大成殿門內(nèi)二聯(lián))a.神功卓冠古今,天地猶為??;圣道輝昭四宇,日月不可逾。b.四科成就人才,化工隨品物;六籍闡揚大道,元氣在兩間。
14.(大成殿后殿聯(lián))基傳億年培不極;教垂萬年仰無窮。
15.(大成殿正殿三聯(lián))a.氣備四時興,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經(jīng),堯舜禹湯文武為之師。b.德冠生民,必溯地辟天,咸稱首出;道隆群圣,統(tǒng)金聲玉震,共仰文成。c.泗水文瀾流洱水;東山道脈引濃山。
16.(大成殿孔子像聯(lián))后帝王而生,事業(yè)高帝王上;中天地而立,功德與天地同。
對聯(lián)是文辭的精華,對河內(nèi)文廟楹聯(lián)的解釋是不容易的,而其文辭對我們的啟迪意義深遠。
二、孔子思想在越南的傳播及影響
中國越南山水相連,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在越南算是最早最深的了。
公元前214年,漢人趙佗由秦始皇任命為龍川縣令,統(tǒng)轄珠江的東、北江上游,屬南???。公元前206年秦二世向劉邦投降,趙佗的部屬認為秦已亡,擁立趙佗為南趙王,此時趙佗已轄地三江(漓江、珠江、紅河),趙以儒家思想、禮儀制度教化臣民。公元前196年漢帝劉邦派陸賈為專使,攜漢皇御賜鐫刻《南越王之璽》的金印綠綬出使南越,經(jīng)過疏通,趙佗自動歸漢,在番禺越王山向北行三跪九叩之禮,從陸賈手中接過金印,這就是越南史書上所記的北屬時期,越南北部就是西漢版圖中的交趾郡,從此,孔子思想傳人越南。到北宋,儒家文化發(fā)達,大量的儒家典籍傳人越南。至南宋期間,金國及蒙古入侵,國勢日凄,越南乘機獨立,但卻大量引入儒家思想及漢文化,以漢字載史行文。至南宋亡,蒙古人主中國,儒學受到很大破壞,曲阜孔府、孔廟、孔林淪為蒙古騎兵的馬廄牧場,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紛紛帶著孔孟典籍及書畫南渡,給越南帶來更深厚的儒家文化。至明朝,孔子思想在越南有更大的發(fā)展,官方興辦儒家教育,廣修文廟,科舉取士,在越南中舉的學子還要求到中國趕考,傳為佳話,儒學大師輩出,以阮秉謙、潘孚生、吳士連、黎貴淳最著名,他們以漢學家的豐采著述甚豐。中國明末清初時期也正是越南阮氏王朝初創(chuàng)時期,他們都分別利用孔子思想,采取聯(lián)合、寬容、懷柔的政策對新領地進行開拓,清攝政王多爾袞就是有才學的漢學家。由于兩國上層人物對孔儒文化的認同,當時兩國又無利益上的沖突,關(guān)系比較和諧,越南阮氏王朝的國相親自到北京致敬受封,愿為中國藩屬,年年進貢。越南河內(nèi)文廟和中國曲阜孔廟結(jié)緣,進行文化交流。清康熙皇帝親自為河內(nèi)文廟題贈《萬世師表》匾額。越南各縣郡皆建文廟,學宮、祭祀、配享如中國。1905年中國廢除了科舉制度,越南直至1918年才停止科舉,可見孔夫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對越南影響至深。越南民族民主革命初期便帶有濃厚的儒學色彩,越南革命領袖胡志明也是知識豐富的漢學家。
(作者地址:廣西南寧民族大道92號二棟,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