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自從被發(fā)明以來,便與文化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酒與詩的密切關(guān)系,歷來為世人所傳頌。飲酒賦濤和以詩吟酒,酒助詩興詩味濃,許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都是大濤人們在酒后所創(chuàng)作的。
自古以來,許多文人騷客都喜愛喝酒,因而酒也有了許多雅致的別名,如“金漿”、“瓊蘇”、“玉醴”、“琬液”等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平生就酷愛酒,他的一生朝夕與酒相伴,甚至在無錢時也解下所佩之金龜去換酒喝。據(jù)說他每次寫詩,必要先飲酒;如果沒有酒,他也就沒有濤。別人喝多酒后,會變得稀里糊涂,而李白大醉后,卻濤如泉涌。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曾寫道:“李白一斗濤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就是對李白因飲酒后靈感大發(fā)、詩興如泉的真實寫照。難怪有人說,是酒激發(fā)了李白作詩的靈氣,是詩助長了李白喝酒的豪氣。李白在唐天寶十一載,他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邱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正好當(dāng)時李白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那滿腔的不合時宜借酒興詩,來了個淋漓盡致的抒發(fā),寫出了著名的濤篇《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p>
再縱觀古代詩壇濤人中,也大都是沐浴于酒香之中。有人曾作過統(tǒng)計,在《唐詩三百首》中提到酒的詩有46首,而在宋詞300首中有42%的詞明確提到酒;在“詩圣”杜甫現(xiàn)存濤1400多首中,涉及酒的達300多首;還有晉代大濤人陶淵明曾專著《飲酒》詩20首,后人說他的詩中“篇篇有酒”。古代濤人也大多愛飲酒,甚至嗜酒如命,而在另一方面,其實他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酒抒情,發(fā)人生之感慨,思古今之情懷。因而,他們飲酒、述酒而留下的名篇華章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數(shù)不勝數(shù)。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為表示憂國憂民之情,在臨行前,行至汨羅江畔高唱:“眾人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成為流芳百世的佳句。蘇軾在《和陶淵明飲酒》中寫道:“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边€有他在“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后所寫下的那首千古傳頌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卑拙右自凇睹嫛窛幸舱f:“卯飲一杯眠一覺,世間何事不悠悠。”陸游在《凌云醉歸作》中極其夸張地形容因酒而生的詩興豪情:“飲如長鯨渴赴海,詩成放筆千觴空?!边€有宋代詩人范成大也喜歡以酒助詩興,他在《分弓亭按閱》中寫道:“老去瀆書隨忘卻,醉中得句若飛來?!蓖蹙S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等等。在這些詩中,那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強烈的抒情,還有那灑脫的風(fēng)格及行云流水般的語言,以及濤中顯露出來的那種豪邁、粗獷的氣質(zhì),不能說是沒有借助于酒的神功。
為什么在古代,酒與詩有著如此密切的關(guān)系呢?為什么古代詩人多飲酒以及詩人酒后多作詩呢?這主要是因為濤是一種高度緊張的精神創(chuàng)作,需要詩人集中精力,在創(chuàng)造中達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興奮或感慨,有感而發(fā),有情而行。而酒具有使人興奮的功能,它可以刺激人的大腦,使之達到精神亢奮,甚至產(chǎn)生幻覺,使人思維活躍,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豐富想象力,產(chǎn)生涌泉般的思維波。
然而,話又說回來,盡管酒與詩的關(guān)系如此密切,但并不是說凡飲酒者都會吟詩,或者凡寫詩者都飲酒,或者是酒飲得愈多痔就寫得愈好。如果沒有詩的修養(yǎng)或創(chuàng)作才能,即便飲再多的酒,也是寫不出好詩來的,這一點需要我們特別是那些酷愛詩歌創(chuàng)作的青年朋友們認真思索和對待。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鉆井工程技術(shù)公司財務(wù)資產(chǎn)管理中心,25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