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是一種個人行為,它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個性,例如:他是否用心地與你談話,是否尊重談話的對象,以及是否真正注意某人的意見。為了發(fā)揮會話的良好效果,要特別留意肢體語言的藝術(shù):
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與別人見面時不要站得太近,而且千萬記住,臉上不要有生氣的表情。因為靠太近是一件令人不舒服的事,很容易使對方覺得困擾。要使自己的身體與對方保持一定距離,至少保持兩英尺以上,異性要更遠一點。
要給對方留有空間、絕對不要把對方逼到墻邊,否則他會覺得有壓迫感。要給別人留點轉(zhuǎn)身的空間,這意味著他能自由轉(zhuǎn)身走開。
要注意自己的語言。當你在一個團體中談話,你的肢體語言若不是快活、文雅而是魯莽、消極,效果是不好的。
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假如你靠在椅子背上,雙腳向前伸出,你的身體這時候就是在說,“管你說什么。坦白講,你讓我覺得無趣?!?/p>
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與某人談話時,端端正正地坐著,當然不是一動也不動就像一個歌德式雕像。
要注意對方的臉面。雙眼注視說話者的臉部,視線不要無目地四處游移。對說話者全神貫注就是禮貌。
要注意自己的體態(tài)。雙腿保持不動,不要不停地改變位置,或者交叉來交叉去。因為后者的肢體語言不是表示關(guān)節(jié)疼痛,就是意味著想離開。如果你讓膝部上下抖動,那表示你對現(xiàn)在單位或某個問題厭倦了。這個動作透漏出你心里的感覺,除非你想,否則最好掩飾一下。
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如果你是正在洽商的婦女,請注意自己的坐姿。女性主管對此尤其要注意,如果你穿著短窄裙,坐著時就要雙腿并攏,而且要注意自己的姿態(tài)。婦女如果坐姿不雅,等于是對在場的男士發(fā)出錯誤的肢體語言,做了曖昧的暗示而不自知。為了形象的關(guān)系,在臺上時尤其必須注意自己的儀表。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