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在練到第二層功夫時是找力發(fā)力的練習,這在心意拳的十大形和十小形中特別能表現(xiàn)出來。
心意拳內(nèi)容除了有十大真形和十大靈意之外,還外帶鮐、鼉二形,除此以外,還有十小形,牛形就是心意拳十大形以外的形。牛是一種既溫順又兇猛的動物,溫順時,能給人類種田犁地、拉車、推磨,是人類的朋友;可是牛也有牛勁,也有牛脾氣,若惹了它的“牛脾氣”,它會瞪大紅了的眼睛,發(fā)“牛脾氣”給你一角,雖不能傷命,也會讓你皮破血流,在它發(fā)威的時候,就是老虎也要退避三舍、讓它三分。
我們今天學習牛的精神和牛的勁力,在武術搏擊格斗中還是有借鑒意義的。
心意拳的牛形叫做“黃牛擺頭”和“烏牛擺角”,這是心意拳家學習牛用角左右頂擊敵人時兇猛勁力的對稱練習。此把勁力雖然是左右對稱性練習,但其主要還是練習人的中節(jié)勁,所以此勢在心意拳的內(nèi)功中又名“曲斷中節(jié)”,是指對人的丹田功法進行鍛煉的,不然,這種力大無窮的牛勁從何而來?
人的中節(jié),前有丹田,后有腰脊命門,練氣運力都在這里,古人稱之為“藏精之所,采藥之處”,所以腰腹部的中節(jié)勁是任何一門帶有搏擊格斗的拳術,包括外國的拳擊與格斗術,都非常重視的,不然都是徒作手臂運動。而心意拳則更加重視對腰腹部中節(jié)勁力的練習。所謂中節(jié)不活,則根節(jié)無法貫通,勁力更無法運使到梢節(jié),因此,心意拳首先要重視中節(jié)的勁力鍛煉。中節(jié)在人體上主要是腰胯的部分,在手臂則是肘的部分,在腿則是膝的部分。這中節(jié)部分要有圓活而富有彈性才為最好,而“黃牛擺角”則看似用頭角去頂人,實際其勁力仍在腰,勁發(fā)自丹田。初學心意拳的朋友們,你要想也有一把兇狠抖絕的牛勁,用力大無窮的牛勁去戰(zhàn)勝敵人,你就來學習“黃牛擺角”吧。
(—)盤練
(1)黃牛擺角左式
以輕步站開始,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后,左肩領前。盤練時,左足先向前墊步,立定后左臂屈臂,肘要貼肋,左掌自左胯部由下往右后劃圓弧,越過右肩向上,再經(jīng)過右腮時,手掌要擰翻,向鼻尖上方劃去,掌心向前,虎口向上,五指叉開向前頂,再繼續(xù)向左肩前方劃弧,下落到左胯際,掌心向內(nèi),五指叉開向后,如左手已經(jīng)在身體的前面正好劃一圓圈,左掌運轉劃圓時左肩也隨之擰轉,也劃—小圓圈。右手在后追隨左手,往身體的右后方劃去,經(jīng)右后方上翻,經(jīng)過頭頂,置于左肩前上方,掌心向左,虎口向上,也劃一大圓,五指叉開向上;然后兩掌同時變?nèi)瑑杀垡啾?,左臂在?nèi),右臂在外,交叉成十字形,橫置胸前。左拳拳心朝里,拳眼朝上,護住右腮;右拳拳心朝里,拳眼朝上,在左腮前,護住左腮。同時右足越過左足,向前方進半步,兩腿也交叉,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成剪子股式。
兩拳再變成掌,右手臂向左肩前削下,從左臂彎外側下抽,經(jīng)過胸前,垂于襠際,掌心下捺,五指叉開向左方。左手掌刷過右肘尖,經(jīng)過右腮,循右肱里邊(陰面)套出,置于鼻尖前,手背向外,五指叉開向右方,虎口斜向地面。同時左足向左前方進一大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右箭步(心意拳叫牮柱步)。身子左擰,左腰里折,左掌墊于左額角,右掌則五指叉開扶在左肘處助力;左額角向左方磕頂,自頭至左半身形成一塊,一股勁向左下方竭力曲折,就像烏牛用角頂人一樣,打成“黃牛擺角”左式,這樣,從頭頂直至右足踵,形成一條傾斜直線,頭臉斜向地面,下頦里收,眼睛稍視右上方。
(2)黃牛擺角右式
接上勢,右手掌從左肘際向上劃圓弧越過左肋,穿出左肘彎,順著左肩向上,揚過左臉額時,手掌擰翻,掌心向外,虎口向左,朝右肩前劃弧下落,在身前劃一圓圈后,插向左胯際,掌心仍向內(nèi),五指叉開斜向下。這樣右手循順時針方向在身體前面劃一大圓圈,即右肩擰轉,也有劃一小圓圈之勢。左手在后,追隨右手也在身體前面劃一大圓圈,先朝右前方下落,再向左后方上翻,掠過頭頂再回到左胸前。然后兩掌同時握拳,兩臂互相滾勁裹抱,右臂在內(nèi),左臂在外,兩拳拳心向里,兩臂橫于胸前,同時左足越過右足向前進半步,兩腿交叉成剪子股式。
兩拳再展開成掌。左手臂從右腮前向右肩前削下,經(jīng)過右肘彎外側后抽,手掌下捺于左胯襠際。右手臂屈肘經(jīng)過左肘尖,再經(jīng)過左腮,沿左肱里邊(陰面)套出,隨身體向前屈壓。右手掌背向外,虎口向外,指尖向前,布于鼻尖前。同時,右足向右前方進一大步。屈膝前弓;左腿蹬直,成右弓左箭步(心意拳稱牮柱步)。同時身子右擰,右掌墊于右額處,左掌從襠際迅速靠向右肘內(nèi)側助力,以右額角向右下方竭力磕擊,就像牛用角頂人一樣。右腰內(nèi)含,上半身竭力向下曲斷,成“黃牛擺角”右式。這樣,自頭頂一直到左足踵,形成一條傾斜直線,頭臉斜向地面,下頦里收,眼睛稍視右前上方。
如此一左一右,反復練習,日久就可以練出心意拳的左右對稱的勁力。
(二)勁意:
黃牛擺角一勢,卻是或左或右,是以人的左右額角撞擊敵人;就像牛用角左右頂人一樣,用法雖不一樣,但其勁在腰則是一樣。而在用頭頂人的同時,兩手也一前一后像風車車輪旋轉一樣,先用兩手撥開敵手,然后用頭去頂人才能成功?!都{卦經(jīng)》云:“頭顱正側撞敵”是其用法,《神運經(jīng)》內(nèi)功“十二大力”注解,第五大力曰頭顱“其用有二:曰側撞,曰正撞。側撞者,敵在吾前,吾側身撞去;正撞者,敵在吾上,吾正撞去?!敝灰喽嗑毩暎站脛t必功夫深,而其腰勁則會得到鍛煉,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說明:
左掌墊于左額角下,倒身撞擊敵人胸膛,此法名“黃牛擺角”。另外,左掌在前,又有保護自己頭額的作用。左肘貼肋,左肱部隨身腰之曲而下壓,以手制住敵人,而右手握拳,可以穿擊敵人腰肋。
注意:此式起手為左右兩臂同朝一個方向旋轉劃圓,宛如風車旋盤之狀,但必須注意兩手此起彼落,忽開忽合。故右手在右前上方劃孤,而伸展于右前方;左手在左后下方劃弧,而伸展于左后方,兩手臂展開形似扁擔,是為開。右手又插左胯際,左手上布右肩前,二臂相向裹勁,扣肩含胸,交叉成十字形,是為合。
(四)實戰(zhàn)意義
(1)當敵方用右直拳向我打來時,我左手先往我左外格撥敵手,右手在后劃弧以防敵方往回抽手,然后左掌墊于左額角下,側身向左用頭角撞擊敵方的胸膛,勁力大時,可以傷及敵方的內(nèi)臟,從外表又看不出,不見外皮傷的痕跡。
(2)如果敵方用右拳打來,我又可以用左手格擋敵手,而用右手伸向我的左肘下,偷偷去扣住敵方的肘尖,用力向右方拽拉,左手用力往外推敵方的腕關節(jié),這就是使用反關節(jié)的擒拿制敵法。
(3)如果敵方是用右腳向我踢打來,我用左手上撥格敵方上身,而用右手抄敵方之腿彎部,用力向我右方拽拉,使敵單腿站立而失去重心,我的左掌可以乘機穿擊敵方的腰肋部。
(4)敵方如用左拳向我打來,我右手可以像左手一樣,用同樣的招式和發(fā)力回擊敵方。恕不贅述。學習心意拳的人可以由此及彼的去體悟。
(此把勁力只是對練習心意拳的人或者是年輕人而言,有高血壓的人慎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