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砌磚人·國王·智者
從前,有一個國王分別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么?”
第一個說:“尊敬的陛下,小民在砌磚。”國王皺了皺眉頭。
第二個回答:“吾王陛下,小民在掙錢?!眹鯎u了搖頭。
第三個答道:“陛下,小民在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眹鹾苄蕾p地拍了拍第三個人的肩膀說:“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第三個人聽了國王的贊賞,十分高興,而第一個人、第二個人則平靜地走開了。
若干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三個砌磚工人再次聚到了一起。第一個人依然是個砌磚匠,但他感到很快樂———他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也來了。
熱衷于掙錢的第二個人,此時已成為一名很有影響的房產(chǎn)開發(fā)商;但他孤身一人。他覺得追求利潤勝過其他的一切。
第三個人滿載著一身的榮譽———他的確成了有名的建筑師。但看得出,他若有所失。
王宮里,老國王面對第三個人露出滿意的神色,而對攜妻帶子的第一個人和腰纏萬貫的第二個人很是不屑一顧。
第二個人先開口了:“尊敬的陛下,請別這樣看我,我認為我很成功。”
“哦?”國王抖了抖眉毛,“你擁有的只是一些庸俗的錢財和一具肥腸滿肚的軀體而已。”
“不,陛下,我很滿足。我已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房產(chǎn)開發(fā)和剩余價值是我的終身追求。”
國王不再說話。
此時,第一個人打破了短暫的沉默:“尊敬的國王,您不認為您的臣民我也很成功嗎?”說完他得意地看了看他的妻小。
“你?一個碌碌無為的砌磚工人?”
“陛下,我雖然默默無聞,但我砌磚的絕活卻無人匹敵,并且我比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天倫之樂。我們夫妻恩恩愛愛,我們的兒女天真活潑。尊敬的陛下,正是由于有了我們的幸福,才會有您王國的安寧??!”
國王默不作聲。他在想:難道當初的看法錯了?不,他不甘心,他用眼睛向第三個人示意。
一直保持沉默的第三個人開口了:“國王陛下,在事業(yè)上,我取得了成就;但在生活上,我卻十分糟糕,有人嫉妒我,有人詆毀我,我?guī)缀鯖]有人緣,而且前不久,我美麗的太太因為我太執(zhí)著于事業(yè),竟離我而去了?!钡谌齻€人硬咽著說不下去了。
國王徹底迷惑了,他在想:難道自己當初的看法真的錯了?
這時,王宮的智者來了,國王就將內(nèi)心的迷惘與不解告訴了智者。智者沉思了一會兒,慢條斯理地說:“有道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一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這很正常。尊敬的陛下,您不可以一己之見而定國之棟梁?。 ?/p>
聽了智者的話,國王大悟。
于是,他鼓勵第一個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xù)提高砌磚之本領(lǐng);他告訴第二人,沒有錢萬萬不能,但同時又告誡,金錢不是萬能的;他更勸導(dǎo)第三人,在做好建筑師的同時,還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其后,他們?nèi)烁魉酒渎殻鞅M其能,竭誠盡力地輔助國王,整個王國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簡評:
作為一次寓意類話題作文訓練,本文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內(nèi)容切合題意。本文依據(jù)提示材料,就“人各有志”這則話題,謀篇立意,選材構(gòu)思,編述故事;無論是情節(jié)內(nèi)容,還是行文主旨,完全符合題意。雖說近幾年高考有淡化審題之傾向,但于考卷批閱時,審題的準確與否,仍是判分的重要因素。二、構(gòu)思巧妙,主題深刻。行文以編述故事的方式,一開始便布下懸念:三個砌磚人的人生之途究竟往何方向發(fā)展,似有“山重水復(fù)疑無路”之疑;而若干年以后的結(jié)局,則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故事情節(jié)雖不復(fù)雜,但蘊含的思想頗有哲理意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任何人都不可以一己之見去隨意安排他人的人生。三、語言質(zhì)樸,符合個性。本文以對話描寫為主。對話描寫的基本要求是內(nèi)容必須符合人物的個性。在這一點上,作者盡量避免詞藻的華麗,力求得體流暢。國王的持重、智者的斯文、三個砌磚人的質(zhì)樸與簡潔,在文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符合各自的個性與身份。
客觀地講,本文算不上十分突出的優(yōu)秀習作,不過在短短的兩堂習作課上,學生通過老師簡潔明了的指點,力求寫出自己的個性特點,從而使寫作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此,則訓練目的就算達到了。我們在保證整體訓練計劃循序漸進的同時,更要追求當堂訓練的盡善盡美。
(指導(dǎo)并置評:周 祥)(例文作者:傅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