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寫我心”,是指文章“寫什么”的問題;“合為時而著”,是指文章“為了什么”而寫的問題。一個是文章的寫作內(nèi)容,一個是文章的寫作目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我手寫我心。
古人講:“天下之至文,皆出自童心?!薄巴摹闭撸嫘囊?,亦即“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要求的“真情實感”;也就是說,只有寫出“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天下之至文”。
“言人之所未言,發(fā)人之所未發(fā)”“道他人之所未道,道他人之所不能道”,這樣的文章才有存在的意義,也必能在考場上取得成功。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寫出“真情實感”。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性格習慣不同,認識感受不同,因而“真情實感”能使文章富有個性,有別于他人。寫出了“我心”,也就寫出了“獨到之處”,避免了人云亦云。這樣的文章,也就有了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最基本的前提。
但高考閱卷老師卻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胡編亂造、憑空杜撰之文。比如在2002年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的作文中,虛擬“見義勇為”或“見義不為”等情節(jié)的現(xiàn)象極其嚴重。作文胡編亂造、憑空杜撰的惡果有三:
1、平淡寡味,如同嚼蠟。
因為沒有切身感受,所以寫不出“真情”,寫不出“激情”,寫不出“深情”。虛假的情感,換不來誠摯的感動。沒有獨到的深刻的感受,寫不出獨到的深刻的文章。不是心緒自然流露的文章,是不會讓人感興趣的。
2、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編造”必然出破綻。尤其是在高考的考場上時間緊張、心理緊張的情況下,前后照應不周的問題是難以避免的。比如一位同學在“ 心靈的選擇”的作文中,寫自己救“失足落水者”時,前面寫“落水的”是老人,后面卻成了兒童。
3、矯揉造作,違背自然。
編造之文寫事時常常違反生活邏輯,不能合情合理;抒情、議論時則常??浯笃湓~,因而也就容易給人虛假之感。
一些記敘性的文章可以有“虛構”成分,但“虛構”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提煉,是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真實”?!疤摌嫛辈皇恰疤摷佟?。
我手寫我心,文章才是金!
二、合為時而著。
為避免猜題押題,高考作文題一般都不會直接聯(lián)系當年明顯的熱點話題,但這絕不是說文題就脫離實際生活了?!吨袑W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作文教學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生活、思想和學習的實際,培養(yǎng)實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風。作文考試的一個重要考核點是考查學生對于現(xiàn)實問題的思想認識水平,所以高考文題必然會聯(lián)系實際,是“合為時而出”的。只不過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話題也是多種多樣的,文題不是聯(lián)系此方面就是聯(lián)系彼方面,不是直接聯(lián)系就是間接聯(lián)系。1999年的“記憶移植”的話題,2000年的“鼓勵創(chuàng)新”的話題,2001年的“誠信”話題,2002年的“心靈的選擇”的話題,哪個不是緊緊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的?青少年經(jīng)不起挫折,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品質(zhì),這個問題是那么嚴重、那么普遍;世界各國的競爭實際上是科技的競爭,不引導青少年關心科學,怎能做到“科教興國”“科教強國”?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更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任務;“誠信”不僅是做人的準則,也是經(jīng)濟全球化、中國加入WTO的前提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都要遵循的法則;在社會進行轉(zhuǎn)型期的過程中,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價值觀?……
既然文題合為時而出,文章就要合為時而著,況且“文章合為時而著”乃是千古不變的作文原則。文章的作用是“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白居易),顧炎武則說:“文不可絕于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導人之善也?!本褪钦f寫文章的目的是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思想觀點,幫助整治政事、考察民間疾苦,引導人們從善,所以,曹丕將文章提到“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高度來認識。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文章也就失去了文章的價值;而要想解決實際問題,寫文章時就必須針對現(xiàn)實,有的放矢,就要“合為時而著”。
當然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很多,一篇文章不能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社會風氣、道德倫理、生活學習等都涉及,面面俱到只能面面不到,哪個問題也談不透、說不明。企圖自己的文章能“放之四海皆準”,其結果必然是“放之四海皆不準”。一篇800字的文章能解決一個方面的一個問題就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的了。
成功的文章必然是既有“真情實感”,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文章。因此,“我手寫我心”“合為時而著”是高考作文中必須遵循的兩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