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線條圖像是指以現(xiàn)有的紙筆,通過手繪線條呈現(xiàn)的圖像及其表達方法。
“手繪線條圖像”這一概念在以往的教材、教參中從沒有出現(xiàn)過,甚至在其他輔助書籍、專業(yè)書籍中也沒有,實際上這是為了配合新課標,配合新的美術教學理念而創(chuàng)設的一個詞匯。之所以提出這個概念且稱之為“手繪線條圖像”而不稱作“圖像傳達”、“線描”或“手繪圖像”,是為了區(qū)別于攝影、傳統(tǒng)線描等所呈現(xiàn)出的圖像。
手繪線條圖像不是新生事物,是人類遠古時期就運用的最基本的繪畫手段,是人們從幼兒時期就開始運用其作為傳達和表現(xiàn)造型的方法。如果手繪線條經過一定訓練后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也可以歸到美術專業(yè)稱謂的各種線當中去。所以說,它是基礎訓練,它與美術的專業(yè)訓練并不是脫節(jié)、毫無關系的。
那為什么人們在長大后,對這種手繪線條越來越不敢畫或不會畫了呢?因為過去中小學對其方法、技巧及其形式美未予以總結歸納、進一步提高,而是以高難的、專項的美術技法頂替之,造成兒童使用方法的幼稚、低級,高級的專業(yè)美術技法又學不會,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會產生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敢和不會運用圖像表達的負面影響。
定義中提到“以現(xiàn)有的紙筆通過手繪線條呈現(xiàn)的圖像”,顧名思義也就是徒手繪畫、以線造型。學生可以隨便用什么紙、筆都能畫,如:鉛筆、鋼筆、碳筆、粉筆等都可以。但我們理解時不要拘泥于它的字面,如:用磚頭在石頭上、墻上畫,用小木棍在沙地上、雪地上畫等等,這些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畫面都是手繪線條圖像。定義雖說用現(xiàn)有的紙筆來創(chuàng)作,但它的內涵不應僅拘泥于此,還要更深、更廣。如:在雪地上用腳蹭出來的線我們不能說它是“腳繪線條”。定義是為了讓我們理解得更直接、更明了、更簡潔,但如果我們只將它理解到字面而不去深挖掘,就會學得淺顯、呆板、片面,教師用這種理解來教學生就會使學生思想僵化,缺乏創(chuàng)新性。
手繪線條圖像具有敘事、說明、交流、抒情、記錄等多種功能,是人類除了口語、文字以外的“第三語言”。例如:用手繪線條記錄你一天的生沽(如圖1)。敘述或記錄一件事的過程,應抓住事物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放大其中某一片段就是我們平時的生活場景描寫,相當于作文中的場景描寫(如圖2);如果再放大某一細節(jié)就是特寫,如:人物肖像畫、靜物畫。如此聯(lián)系起來,我們就知道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并不脫節(jié),他們之間不是各自獨立、毫無聯(lián)系的。
學生“手繪線條圖像表達”作業(yè)的注意要點:
1.畫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回憶、思考,組內可以相互討論、相互講述、互相啟發(fā),以便使之回憶起更多有趣的生活片段,促進學生思維活躍起來;2.畫時不必起草稿,落筆要大膽肯定,不要不敢畫,要有信心,可以用限時的方法促使其果斷;3.畫面美觀雖然重要,但要使學生分清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有:①要敢畫,②能表述清楚,③畫面美觀。關于用筆、用線,應根據(jù)年級不同,學生理解能力不同,適當增減。如果教師提出的要求超出了學生的解決能力,就會使學生畏縮,不敢畫。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可以適當拔高,但不要本末倒置。有時過分強調技能、技法會影響學生的思維以及表達方式,學生就會瞻前顧后地不敢畫,一定要讓學生突破這一點,大膽、自信地運用手繪線條來表達。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47中學)
責任編輯/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