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孔文
躺在安徽師大松風閣招待所里,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按理說,因進修學習暫時放下手頭工作,應該輕松才對,而我卻對著鏡湖的明月第一次失眠。我所帶班的56名“小鬼”們牽動著我這顆不平靜的心。
每一個學生都是我未來藝術品的毛坯,就像那個常被人戲弄為“水白蟲”的翁曉龍,在我眼里,依然是一塊璞玉。他質樸,有著小孩子的天真爛漫和活潑好動。我走之后,說不準他又要在班里鬧事兒,其實無非是講一些小笑話、撒點兒謊、午睡不安分、摸了同桌的頭,還有,上課打瞌睡,呼嚕聲讓老師們哭笑不得……為此,有些老師和同學提議說,讓我這個“最小的主任”治治他,讓他聽話一些。
因為睡不著,我心里納悶:什么是好孩子?像翁曉龍這樣的學生,在我們那個后進班可以信手拈來,一抓一大把呀!其實,他還是蠻不錯的。他不大遵守紀律,學習成績不太好,但他為人很好,常幫人家?guī)э?,善于幫助同學;上學準時,從不缺勤:打掃衛(wèi)生時既不怕臟,又不怕苦,總是很積極的。這些不都是很可貴的品質嗎?
還有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我最放心不下的。那個比較聰明,卻成績平平的王志寬,一直讓我無可奈何。他大大的腦袋,大大的耳朵,相貌憨態(tài)可掬,幽默的舉止經(jīng)常惹得同學們捧腹大笑。遇著他,我就有些頭疼。你說什么他都聽著,你再問他,什么都不記得了。今天聽課,我請教了心理學家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對這個個案分析得不夠準確,歸因有偏差,回去后要先從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入手,注重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我還是要靜下心來和他談一談,放下自己為師者尊的虛架子,好好和學生交流。
一個個“小鬼”從我眼前閃過,牽掛著我的心,讓我無法入眠。有因家庭貧困時斷時續(xù)上學的金紅勝,有因父母不和漸生輟學念頭的陳燕,有期中考試成績滑坡的王思遠,有因演講比賽被淘汰而情緒低落的劉浩和張玉……他們在我心里占據(jù)了很大的空間,我的胸口被堵得嚴嚴實實的,一點睡意也沒有。
“小鬼”們,你們各自都還好吧,還像以前那樣頑皮嗎?哦!56個學生,就像56顆星星點綴在我的心空中,伴著皎潔的月光,陪我度過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