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周荃 策劃鄔小淵
主持人:親愛的讀者朋友,歡迎光臨“健康沙龍”。夏天的氣息已經越來越濃,萬物正在茂盛地生長。季節(jié)的變更也影響著人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兒童將面臨炎熱氣候的考驗,如何健健康康地度過夏季,這就有賴于專家的科學指導和家長的科學養(yǎng)育了。為此,我們邀請了三位兒科專家,他們是上海兒科醫(yī)學研究所所長吳圣楣教授、上海市兒童保健所譚惠玉教授、上海醫(yī)科大學兒科醫(yī)院郭志平教授,給大家介紹兒童的夏季保健知識。
我們先請郭教授來談談兒童夏季生長的特點,然后大家再就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向專家請教。
郭志平教授:兒童夏季生長容易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出現體重增加減慢甚至不增,以1~3歲小兒為多見;另一種是發(fā)生肥胖,這在4~6歲孩子中居多。以上兩種情況均不利于兒童生長發(fā)育,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飲食的影響。前者可能由于夏天飲食過于清淡,熱量和營養(yǎng)素的攝入不足,加上天氣炎熱,體能消耗過大。后者恰好相反,活動少,吃得多,因此夏天一過,就成了小胖墩。
張儉文(職員):夏天我們家吃得比較清淡,請問郭教授,這對孩子有影響嗎?
郭志平教授:有些家長習慣在夏季飲食清淡,菜肴只吃蔬菜,或稀飯加上咸蛋湊合,如果孩子也跟著大人這么吃,就不能滿足他生長發(fā)育的需求。因此,必須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素和食物的多樣化。首先要有大米、面粉等主食;其次需要含有蛋白質的各種輔食,如雞、鴨、魚、蛋、肉等。此外,還需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洪軍(營業(yè)員):每年到了夏天,我喜歡吃些蟹、蝦、黃泥螺等小水產,不知孩子可以吃嗎?
吳圣楣教授:小水產的確美味可口,適合做夏天的開胃菜。但值得注意的是,夏天氣溫高,這些食物很容易被細菌污染,腐敗變質后帶有毒素,極易引起腸道感染。兒童的消化功能不完善,對細菌和毒物的抵抗力差,會發(fā)生嘔吐、腹瀉,嚴重者還可導致全身中毒,若不及時搶救,就會危及生命。父母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很大,希望家長們?yōu)楹⒆拥纳攀匙鞒龊侠淼陌才拧?/p>
阮聲亮(干部):我兒子特別喜歡吃冷飲,每天吃個不停,不知有沒有害處?
譚惠玉教授:冷飲有一定的解暑作用,孩子可以吃些冷飲,但需要注意時間和數量。因為孩子缺乏較強的控制能力,往往憑喜好來選擇食物。冷飲和飲料的含糖量高,蛋白質含量少,孩子吃多了會沒有饑餓感,食欲減退,其他營養(yǎng)素攝取明顯減少,不能滿足兒童的生長需要。冷飲還會抑制胃液正常分泌,使胃酸減少,抗菌能力下降,并引起胃部血管的收縮,消化能力降低,是小孩“疰夏”的原因之一。有些孩子的胃腸道受到冷刺激后,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情況。因此,您應對孩子采取制約措施,當然完全禁止也沒有必要,可以讓他在午睡后少量吃一些。
吳宜君(教師):我妹妹的預產期正好在夏季,請問在大熱天里應怎樣護理新生兒?
吳圣楣教授:首先應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空氣的流通,同時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母乳喂養(yǎng)是保證營養(yǎng)的關鍵,如果采用人工喂養(yǎng),則要按醫(yī)生的指導,做到營養(yǎng)全面均衡。尿布盡量薄而透氣,不宜使用大而厚的一次性尿布。當然,還要注意穿著寬松一些,千萬不要包“蠟燭包”,以免妨礙孩子四肢的活動。
吳宜君:在炎熱的天氣里,給小寶寶洗澡要注意哪些問題?
吳圣楣教授:在氣溫高時,新生兒每天可洗澡二三次,保持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抵抗能力。洗澡前用小毛巾將孩子的下半身包好,注意保護臍部,按頭、頸、胸、腋下的順序擦洗,不要讓水流進耳朵;然后再包好上半身,清洗臀部、下肢,最后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全身,灑上少許爽身粉。臍部可以涂些75%乙醇,以促進血痂干燥、脫落。
顧鵬(工人):一到夏天,由于擔心中暑,我們一般不讓孩子出門,不知是否妥當?
郭志平教授:其實,夏天是參加戶外活動的適宜季節(jié),此時人體皮膚暴露的面積大,能接受更多的紫外線,可合成大量維生素D,有預防佝僂病的作用。但是時間的選擇很重要,早晨8點和下午5點左右,交替在陽光與樹蔭下活動,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大有裨益。
梁駿(工程師):我兒子今年4歲,一到夏天就不肯睡午覺,請問我該怎么辦呢?
郭志平教授:午睡不但能消除身體疲勞,還可以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因此,為了促使大腦健全發(fā)育,午睡是極為必要的,學齡前兒童都應午睡。夏季白天較長,孩子一般起得早,午睡就更重要了。看來,您還得培養(yǎng)他午睡的習慣,可由家長每天中午陪他一起躺下,否則孩子白天太疲勞,到了晚上可能會精神緊張,難以入睡,長此以往,必定影響健康。
阮聲亮:我的孩子喜歡游泳,我怕他得“紅眼病”,有什么預防的好方法嗎?
吳圣楣教授:游泳后如果不注意眼部衛(wèi)生,就容易得急性結膜炎,也就是你說的“紅眼病”,該病具有傳染性。如果每次游泳后滴些消毒眼液(其中含有硝酸銀),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其發(fā)生。一旦孩子得了“紅眼病”,應及時就醫(yī)用藥,并立即暫停游泳,以免加重病情或傳染給他人。
徐敏(服務員):我兒子每年夏天都長痱子,我想請教專家,有什么預防辦法嗎?
吳圣楣教授:孩子在夏天出些汗有利于體內熱量的散發(fā),一旦汗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會生痱子。家長可用溫熱的濕毛巾為孩子擦汗,切忌使用冷毛巾,這樣會使毛孔收縮而排不出汗。另外保持環(huán)境涼爽,經常給孩子洗澡,也能防止生痱子。若是生了痱子或癤子,應該及時請醫(yī)生處理。
胡佩藝(律師):請問譚教授,我孩子平時體溫大多是36.5℃,但到了夏季經常在37.2℃左右,這是怎么回事呢?
譚惠玉教授:口腔溫度在37.5℃~38℃稱為低熱。由于夏季氣溫高,口腔及腋下的平均溫度要比其他季節(jié)高些,一般孩子的腋下溫度為37℃,口腔溫度為37.4℃。所以,夏季最好量肛門溫度,以休息、午睡后、早晨起床前、晚上睡前為宜。如果孩子一天的肛溫連續(xù)三次在37.5℃~38℃,或者雖未超過37.5℃,但伴有不適,應去醫(yī)院就診。
蔣潤芬(干部):去年我?guī)Ш⒆尤タ锤篂a病時,醫(yī)生建議給他吃些口服補液鹽,這是什么道理呢?
譚惠玉教授:這主要用于補充體內失去的水分。補液鹽中含有葡萄糖和比例適當的各種鹽分,對糾正失水大有益處,還可使消化道得到休息,盡早恢復正常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口服補液鹽要用溫水沖服,忌用開水,以防止其中的碳酸氫鈉蒸發(fā)。
梁駿:我還想請教一個問題,孩子在夏季衣服穿得少,容易發(fā)生燙傷,萬一發(fā)生了,應該怎樣做急救處理呢?
吳圣楣教授:夏天應特別當心孩子燙傷,一旦發(fā)生,立即把燙傷的部位浸在冰水或冷水中,如有衣物粘在燙傷部位,千萬不要撕拉,可以先把周圍部分剪掉,再送醫(yī)院處理。輕微的燙傷可自行解決,在患處涂些燙傷軟膏,但要避免感染。過去把醬油涂在傷口的方法毫無根據,不可采用。
主持人:感謝專家的指點,本期沙龍結束了。要提高兒童的整體素質,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下一代,關鍵在于普及科學的養(yǎng)育知識,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在父母的正確養(yǎng)育下茁壯成長。下一次的話題是“白內障與視網膜剝離”,我們屆時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