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朋友聚會,朋友們總會贊嘆道:“你丈夫對你真好!”而我的丈夫也總是微微一笑,毫不掩飾地回應:“妻子很偉大,我對她當然要好一點!”他說話時語氣自然,而我卻常常羞愧得無地自容。
我很偉大嗎?當然不。自從嫁給丈夫,我就再也沒有外出工作過,也沒有賺過一分錢。每天在家無所事事,甚至連三餐都是由忙得不可開交的丈夫準備。有了兒子之后,從把屎把尿到照料兒子的日常生活,他也從來沒有缺席過。他就像一個超級保姆,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為,我的丈夫是個典型的“生存者”。高中畢業(yè)后,他離家去念大學,工作后也一直是獨自奮斗。這樣的經歷讓他養(yǎng)成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性格,甚至稍有一些大男子主義的色彩。其實,一開始,我并不了解他的性格,為了展現賢淑的一面,我總試圖在他面前表現得無所不能,結果卻適得其反,和他摩擦不斷。
記得我們第一次吵架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那天,丈夫像往常一樣早早出門上班,而我則在家里閑得無聊。看著前后院雜草叢生的草地,我決定動手割草。我想,丈夫回來后一定會表揚我一番。
我找來割草機,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操作起來。雖然有些費力,但最終還是把草地修剪得整整齊齊。我心里暗自得意,想象著丈夫回家后驚喜的樣子。
然而,丈夫下班回到家看到修剪過的草地時,皺著眉頭,一臉不悅地問我:“你怎么割草了?要是割草時受傷怎么辦?你知不知道這有多危險?”我頓時感到很委屈,反駁道:“割草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再說我又沒有受傷,有必要斥責我嗎?”
丈夫的臉色更加難看,他大聲說道:“我不是擔心你受傷嗎?你怎么這么不聽話?”我也不甘示弱,與丈夫越吵越兇,最后我氣得哭了起來。
類似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多次。每次我試圖表現得像個“賢妻”時,都會被丈夫誤解,甚至變成“嫌妻”。
有一次,我看到廚房的水槽里堆滿了碗碟,心想丈夫回來后又要忙得腳不沾地,于是決定主動洗碗。等丈夫回到家,看到干凈的水槽,他并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表揚我,反而有些生氣地說:“你怎么洗碗了?”我忍不住爭辯道:“我只是想幫你分擔一下家務,你至于這么生氣嗎?”丈夫嘆了口氣,說:“我不是不讓你幫忙,只是不想讓你受委屈?!?/p>
還有一次,我主動提出要照顧兒子,讓他能有時間休息一下。結果丈夫卻在一旁不停地叮囑我,“別忘了給他換尿布”“別讓他著涼了”“別讓他餓著”……我越聽越煩,大聲說道:“我又不是不會照顧孩子,你能不能別這么嘮叨?”丈夫一聽,臉色立刻沉了下來,說:“我只是擔心你照顧不好他?!蔽覛獾棉D身就走,留下他一個人在客廳里嘆氣。
經歷了多次爭吵后,我終于醒悟過來:想要美滿的婚姻,就必須“聽他的話”。好在他希望我做“皇后”,而不是“奴婢”,我也就將計就計,利用他想當“英雄”的心態(tài),用迂回的方式從旁分擔他的辛勞。
比如,下班前他總會打電話問我:“晚上吃什么?”然后再加上一句:“等我回來做?!逼鸪?,我總是說:“做飯是我的事,你只要負責吃就好?!苯Y果每次都會惹得丈夫不開心。后來,我學聰明了,會說:“你是大廚,只要負責炒就好,準備工作由我這個二廚來做?!边@樣一來,既能滿足他當“大廚”的虛榮心,又能讓我參與到家務中來,皆大歡喜。
還有一次,丈夫加班到很晚,我擔心他回家后還要照顧孩子,就提前把孩子哄睡著了。他回到家,看到孩子睡得香甜,忍不住夸贊我:“你今天怎么這么懂事?”我微微一笑,說:“我也是想幫你分擔一下。”他聽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有你在真好?!?/p>
如今,朋友們依然會夸贊丈夫對我好,而我也不再感到愧疚。因為我明白,這背后是丈夫對我的愛,也是我對他的理解和支持。
摘自《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