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周易》古經(jīng)治國理念探微

        2025-08-26 00:00:00林忠軍
        關(guān)鍵詞:周易

        [中圖分類號]B1;K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763(05)04-006-08

        An Exploration of the Governance Concepts in the Ancient Classic of Zhouyi

        LIN Zhongjun1, (1.Center for Zhouyi in East Asian,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2.Center for Zhouyi amp;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OlOo,China)

        Abstract:Zhouyi is a divination text,but it contains various ritual systems of the Yin and Zhou dynasties. The divination practices in Zhouyi we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itual systems,thus making it a political classic applicable to state governance. Although the texts of Zhouyi cannot fully present the governance concepts of that era or reconstruct how these concepts and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were applied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the scattered statements in the divination texts still reveal the governance concepts of the Yin and Zhou dynasties,such as the divine governance,public observation,moral influence, and criminal law,as well as their roles in subsequent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se governance concepts served as the source of Confucian ritual ideology an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arly Confucianism. Among them,the concepts related to rituals,such as “rule by virtue”and“rule by law\",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orderly,and civilized society and the legal system for the new era.

        Key words: Zhouyi;divination;ritual system;rule by virtue;rule by law

        《周易》成為治國政典的可能性

        《周易》一書的性質(zhì)問題備受學(xué)界關(guān)注。其中,《周易》本為卜筮之書,是一種流行了幾千年的正統(tǒng)觀點。綜合古今研究成果,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周易》形成于卜筮文化流行的巫文化時代,《周易》古經(jīng)以“吉、兇、悔、吝\"等為占斷之辭,《易傳》中也有關(guān)于大衍筮法的記載和筮占理論的解釋。第二,《周禮》設(shè)卜筮之官(太卜),掌管包括《周易》在內(nèi)的“三易”,行施卜筮之能。第三,《周易》形成后多用于卜筮,《國語》《左傳》中有十六占筮例為證。第四,從出土文獻上看,《周易》文本的符號與出土數(shù)字占中的數(shù)字有密切聯(lián)系,《周易》陰陽符號本源于數(shù)字,成為學(xué)界的共識;《周易》文辭及言說格式多與龜卜之辭相同,說明《周易》中的許多筮辭來自卜辭,如“貞、利貞”;阜陽出土的漢簡《周易》卦爻辭下附有占問的卜辭,進一步證明了《周易》是筮占之書。因此,《周易》本為卜筮之書,應(yīng)無疑議。[1]76-86

        形成于殷周之際的《周易》雖然是筮占之書,卻保存了大量關(guān)于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婚喪、朝聘等典章制度的上古文獻材料,它以獨特的話語體系反映了殷周時代的歷史風(fēng)貌,是對當(dāng)時與社會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事件和風(fēng)土人情的真實寫照。在這個意義上說,《周易》是一部含有先秦禮制的政典和具有歷史資料價值的卜筮之書①。將《周易》視為內(nèi)含先秦禮制的政典,是因為其中保留了有關(guān)“三禮\"的資料。如封禪之禮:《隨》上六“王用亨于西山\"[2]68,《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2]163;宗廟之禮:《觀》“盥而不薦。有孚顓若\"[2]75,《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2]183,《渙》“王假有廟\"[2]210;時祭之禮:《萃》六二、《升》九二“孚乃利用褕\"[2]159,163;士昏禮:《泰》六五“帝乙歸妹\"[2]47,《歸妹》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2]194;刑罰禮:《坎》上六“系用徽,置于叢棘,三歲不得,兇\"[2]104,等等②。鑒于此,春秋時,韓宣子聘于魯,觀書于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嘆曰:“周禮盡在魯矣。\"[3]1227姜廣輝提出《周易》有\(zhòng)"演德”和“占筮”兩個系統(tǒng),文王演《周易》是“演德”,文王推演易道是在推行以德治國的方略,而非單純進行筮占活動[4]。鄭吉雄通過分析《周易》形成的歷史背景、《周易》經(jīng)文的內(nèi)涵及《易傳》對《周易》的解釋,提出“《易經(jīng)》雖可用于占筮,但絕非單純的占筮記錄,而是含有一套具有系統(tǒng)思想的政治典冊\"[5]。這兩位學(xué)者的觀點不盡相同,卻皆認(rèn)同《周易》是一部政典。雖然以上說法未必完全符合歷史事實,卻以獨特的視角看到了《周易》與禮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周易》卜筮活動是先秦禮制的重要內(nèi)容。“三禮\"中,《周禮》又稱《周官》,是一部以官職形式記述先秦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典章制度的典籍;《儀禮》,漢人通稱《士禮》或《禮經(jīng)》,記述了古代冠、婚、喪、祭、鄉(xiāng)、射、朝、聘等各種禮儀;《禮記》又稱《小戴禮記》,是儒家禮學(xué)論文的匯編,是對《儀禮》的解釋和補充,通論禮之形成、原則與意義?!叭Y”作為先秦的典章制度,保留了大量《周易》卜筮的內(nèi)容。《周禮》之《春官》記載,周時設(shè)大卜、占人、筮人等職,掌三《易》之法,行蓍之事;《儀禮》之《士冠禮》《士喪禮》《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等皆有關(guān)于筮法及其儀式的記載;《禮記》之《曲禮》《王制》《月令》等也有卜筮的內(nèi)容。

        根據(jù)唐代孔穎達考證,《周易》卦辭作者是文王,爻辭作者是周公[。按《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先君周公制《周禮》\"[3]633,傳統(tǒng)觀點認(rèn)為《周禮》為周公所作,然不同意這種觀點的也大有人在,有所謂西周說、春秋說、戰(zhàn)國說、周秦說、漢代說等[7]174-177。筆者同意四庫館臣的觀點,認(rèn)為《周禮》“作于周初”,“不皆周公\"[8]149,即今本《周禮》《儀禮》未必完全出自周公之手,但應(yīng)該與周公攝政制禮密切相關(guān)。由此可見,《周易》中所包含的禮的思想和以禮治國理念,是周公“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9]41,經(jīng)后人損益而成為《周禮》《儀禮》的重要部分,成為《周易》儒家禮制思想的淵源。

        綜上,《周易》雖是一部卜筮之書,但其中蘊含了殷周時期的各種禮儀制度,《周易》卜筮活動是禮制的重要部分,《周易》和今本《周禮》《儀禮》的許多內(nèi)容為周公所撰,因而《周易》被視為一部政治典籍并應(yīng)用于國家治理成為可能。

        二 《周易》中的治國理念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周易》成書于殷周之際,當(dāng)時國家管理體系已相當(dāng)完備。如在殷商時代,權(quán)力最大、身份地位最高的是商王,商王之下設(shè)有不同等級的官員,各司其職。其中地位最高、權(quán)勢最大的是冢宰或師尹,冢宰之下又設(shè)置卿士、司徒、司空、司馬等,屬于政務(wù)官。周朝管理制度則更為完善,如《周禮》記載了天地四時官職的設(shè)置及職責(zé),《儀禮》記載了各種社會活動儀式流程及官員在社會活動中扮演的角色,這反映出周朝的官僚機構(gòu)和管理制度已達到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成書的《周易》及其卜筮體系涵括典章制度和治國理念,合情合理。

        言古代治國理政,必然涉及君臣或君民關(guān)系。在《周易》中,“天子\"“大人\"“大君\"多指擁有無上權(quán)力、被神化的上天之子。“小人\"指從事體力勞動、沒有知識和修養(yǎng)的人。如《觀》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2]76此處“小人\"為目光短淺之人。又《解》六三:“負(fù)且乘,致寇至。\"[2]141《易傳》解釋:“負(fù)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2]241這里“小人\"就指體力勞動者,“君子\"指擁有財富和身份地位的人。這些卦爻辭可以折射出當(dāng)時的社會等級制度,即“大人”與“小人\"在身份、地位、財富等方面實有天壤之別。

        在《周易》作者看來,治理國家的最終目標(biāo)是建立強大而富有的國家,首先是通過殘酷艱難的戰(zhàn)爭建立全新的國家,如《屯》“利建侯\"[2]22、《謙》上六“利用行師征邑國”[2]62、《豫》“利建侯行師”[2]63《益》“利涉大川\"[2]146等辭,是說謀劃推翻商王朝,建立大國;然后是通過革故鼎新,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從而達到富家富國的目標(biāo),如《家人》九四“富家,大吉\"[2]131、《泰》六四“不富以其鄰\"[2]47、《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2]62,皆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biāo)。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統(tǒng)治者實行了如下管理方法。

        (一)“神道\"治國的理念

        所謂神道,就是天道?!瓣庩柌粶y之謂神”[2]235天道變化莫測?!断缔o傳》指出“著之德圓而神”,又說“神以知來”, [2]246-247 此是說《周易》之行著,神妙不可言,蓍之神可行天道,以預(yù)知未來。殷周人認(rèn)為,天是最高主宰,決定人之福禍吉兇。據(jù)學(xué)者統(tǒng)計,殷代金文中出現(xiàn)“天\"48次[10]272,這反映了殷周時崇拜敬畏天,并賦予其最高權(quán)力,人間一切皆維系于天?!渡袝ず榉丁贰拔┨礻幜R下民,相協(xié)厥居”,“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11]217《金滕》“王出郊,天乃雨\"[1]240?!对娊?jīng)·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12]564《周易·大有》:“自天祐之,吉,無不利。\"[2]58而著龜是\"天生神物”,通神明;巫史處于人神之間,以蓍龜占問,其職責(zé)為溝通天人,是代天行事,是“鬼神用巫之口告人”[13]1083。因此,《系辭傳》說“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2]248。同時,殷周時有祭鬼神的習(xí)俗。鬼指祖先,如《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盵14]724祭鬼神,就是指尋求天與祖先的庇護。如《象》釋《豫》所言:“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2]64《周禮·春官·大宗伯》曰:“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15]274-275《象傳》釋《觀》將這種神道治國方法概括為“神道設(shè)教”,其意是利用祭祀、卜筮等活動,祈求上天保佑,樹立君主的權(quán)威,從而更好地制定決策、發(fā)號施令。如《禮記·曲禮上》所言:“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時日,敬鬼神,畏法令也?!盵14]31其中,祭祀也是殷周時代傳達神道旨意的重要方式?!吨芤住坟载侈o多處涉及祭祀,比如文本中多用“亨”?!墩f文解字》:“亨,獻也?!缎⒔?jīng)》曰:‘祭則鬼亨之。\"[16]229“亨\"“享\"實一字,本義是獻物以祭祀[17]11。如《困》九二“利用享祀\"[2]165是言有利于用祭祀;《益》六二“王用享于帝,吉\"[2]147是言大王祭祀上帝,行事吉利;《隨》上六“王用亨于西山\"[2]68是言大王祭祀西山;《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2]163是言大王祭祀岐山,吉利,無咎災(zāi)。從以上卦爻辭看,通過祭祀可以得到“上天\"的佑助,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已經(jīng)領(lǐng)悟到祭祀活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他們積極參與祭祀活動,成了祭祀的主人。

        《周易》有的文辭是收錄一些筮事而成的。如高亨所說:“筮人將其筮事記錄,選擇其中之奇中或?qū)抑姓撸謩e移寫于筮書六十四卦爻之下,以為來時之借鑒,逐漸積累,遂成《周易》卦爻辭之一部分矣。\"[17]11但這部分文辭比較少,只有《蒙》卦和《巽》卦明確提到了“筮”。《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孔穎達解釋曰:“‘初筮告'者,初者,發(fā)始之辭;筮者,決疑之物。童蒙既來求我,我當(dāng)以初始一理剖決告之?!?、三瀆,瀆則不告’者,師若遲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則不告。”[18]44此是說,第一次筮占預(yù)測吉兇,若懷疑之,再而三反復(fù)行筮占,是對神靈的褻瀆,其筮占就不靈驗。這是在告誡包括最高統(tǒng)治者在內(nèi)的人,應(yīng)當(dāng)敬畏《周易》筮占,決不可懷疑,以樹立《周易》筮占在國家事務(wù)中的權(quán)威?!顿恪肪哦骸百阍诖蚕?,用史巫紛若,吉,無咎。\"[2]205此句言巫師于床下紛紛從事筮占活動,預(yù)測的結(jié)果吉利無咎。同時,《周易》文辭多用“貞”,如“貞吉”“利貞\"等?!柏慭"本義是占卜,《說文解字》:“貞,卜問也。\"[16]127卜,多指龜卜。據(jù)筆者統(tǒng)計,出土殷商甲骨卜辭有關(guān)材料用“貞\"字達 150 多次[19]33-365。由此可推斷,《周易》文辭不僅選擇一些應(yīng)驗的筮辭作為卦爻辭,也選擇一些應(yīng)驗的龜卜之辭作為卦爻辭?!啊?作為人神溝通的共理\"是“殷、周的圣人通過靈龜來建立至正無偏無頗的占卜決定,從神明取得‘正’的行為?!盵20]92后世訓(xùn)“貞”為正,取之于此。《象》釋《師》:“‘貞’,正也。\"[2]34在《周易》中,往往是祭祀與卜問同時進行,如《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庇帧遁汀罚骸昂?,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盵2]158總之,不管是卜筮還是祭祀,皆是“神道設(shè)教”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可見,在《周易》中已有“神道設(shè)教\"的治國思想。

        (二)“有孚惠我德”的德治理念

        在殷周時期,廣大從事體力勞動者,處于社會最底層,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沒有接受教育的條件,智力未得到開發(fā),文化知識貧乏,這種幼稚蒙昧之人就是《周易》所說的“童蒙”。對幼稚蒙昧之人的管理,則是啟發(fā)教育之?!睹伞坟跃褪墙逃?,就卦爻辭“發(fā)蒙”“包蒙”“困蒙”“擊蒙\"而言,這個教育,不是兒童教育,而是對社會底層庶民的教育。“發(fā)蒙”是啟發(fā)蒙昧之人,“包蒙”是包容蒙昧之人,“困蒙”是受困的蒙味之人,“擊蒙”是懲治蒙昧之人。教育和懲治使下層的蒙昧之人熟悉道德相關(guān)的知識及社會制度,改變不良習(xí)慣,遵循社會規(guī)范。治理蒙昧之人講究方法,方法得當(dāng),則能防止幼稚蒙昧之人變成盜寇,如《蒙》上九所言“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2]26

        對下層黎民的教育,其內(nèi)容偏重于德性教育?!吨芤住诽岢隽恕坝墟诨菸业隆钡牡轮嗡枷??!吨芤住坟载侈o中出現(xiàn)五個“德”字,分別是:《訟》六三“食舊德\"[2]32,《小畜》上九“尚德載\"[2]41,《恒》九三“不恒其德”六五“恒其德\"[2]115-116,《益》九五“有孚惠我德\"[2]147。“食舊德\"之“德\"本指舊的祿位,享受舊的祿位,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對下屬的寬厚之德?!吧械螺d”指陽剛之德性而能容載萬物,載,容載,即“厚德載物\"之“載”?!缎⌒蟆芬魂幬尻?,有剛健之德聚集之象,按《象》的解釋,“德能載物”就是“‘德’積‘載’也\"[2]41,故此“德”有陽剛之德的意思?!逗恪坟灾昂愕隆敝溉顺种院?、始終如一。恒,長久之意:“《恒》,久也?!盵2]114人專注某一事,有始有終,是謂“恒其德”;相反,“不恒其德”,必然承受羞辱或者兇險,如《益》上九“立心勿恒,兇\"[2]147。此“德\"是人的一種德性?!坝墟诨菸业隆笔钦f有誠信惠施于我,此“德”指誠信?!墩f文解字》“孚一曰信也?!盵16]113顯然,《周易》古經(jīng)之“德”內(nèi)含了陽剛之德、孚信之德、寬容之德、恒守之德等意義。“德\"字本義是得到、獲得,與利益相關(guān)?!墩f文解字》:“德,升也。\"段玉裁注曰:“升,當(dāng)作登。何曰:登讀言得。得即德也?!盵16]76按照武樹臣的考證,殷商“德”的觀念多與利益相關(guān),而西周“德”的觀念則具有德道意義,從而“完成了由‘迷信鬼神,不重人事‘的時代到‘既信鬼神,兼重人事‘的時代的轉(zhuǎn)型\"[21]228-232

        《周易》所說的道德教化,就是統(tǒng)治者用剛強、寬厚、誠信等德性身體力行感化民眾。如《益》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2]147此爻九五以陽居尊位,與六二相應(yīng),是說君臣上下以誠信之德相互感應(yīng),則是大吉。如朱熹注曰:“上有信以惠于下,則下亦有信以惠于上矣。\"[22]119蔡清對朱子注作進一步解釋:“‘惠心’,上惠下之心也。‘惠我德’,下惠我之德也。而其所惠者皆有孚者,上感而下應(yīng)也?!盵23]528這是說君主以誠信之德惠施于下,以感化下層臣民,同時,下層臣民則以真誠回應(yīng)君主?!缎琛坟运浴坝墟?,光亨。貞吉。利涉大川\"[2]28,《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2]58,也有此意,強調(diào)了以誠信之德感化民眾,則可以做大事業(yè),獲得大吉。若無誠信或不能始終堅守誠信,則會出現(xiàn)混亂和癱瘓病態(tài),自取其辱。如《萃》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2]159,萃,通“瘁”,《釋文》:“瘁,本作萃?!贝?,指一種病。[17]288又《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盵2]115以上是周初期管理者\"重德\"和以德感化民眾的例證。其中《恒》之辭被孔子和《禮記》引用,如《論語·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鄙品颍 缓闫涞?,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9]256《禮記·緇衣》:“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為卜筮?!兑住吩唬骸缓闫涞拢虺兄?。\"[14]744作為儒家創(chuàng)始人的孔子,很看重《周易》古經(jīng)中這句“恒德\"之言,由此可見,重德成為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這與孔子晚而喜《易》有密切關(guān)系。

        (三)“觀生\"“至臨\"的親民理念

        “省方觀民設(shè)教”[2]76,是《易傳》對《周易》之《觀》的概括?!墩f文解字》:“省,視也?!盵16]136《爾雅·釋話》:“省,察也。\"[24]88此句意為先王深人社會底層,了解和體察臣民的生活,設(shè)立教化,制定相關(guān)的合乎臣民需求的政策,如孔穎達所釋:“以省視萬方,觀看民之風(fēng)俗,以設(shè)于教?!盵18]115《觀》卦是君主考察了解民情之卦。如《觀》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及六二“窺觀,利女貞\"中的“童觀\"\"窺觀\"指幼稚的觀察和偷窺的方法,這不是君主親民的正確方法,應(yīng)當(dāng)檳棄。正確方法應(yīng)當(dāng)是摒棄偏見,客觀地考察本國民生民俗的具體情況,比照他國情況進行調(diào)整,制定一系列可進可退、符合實際的措施?!队^》六三“觀我生進退”,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等,講的就是統(tǒng)治者廣泛考察邦內(nèi)外民生的情況,檢討已有的政策是否合理,避免災(zāi)咎的發(fā)生。如《象傳》釋曰:“‘觀我生’,觀民也。”王弼注:“上之化下,猶風(fēng)之靡草,故觀民之俗,以察己道,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孔穎達疏:“觀民以觀我,故觀我即觀民也。”[18]116-117

        考察民生民俗,必須親臨民間?!杜R》初九“咸臨,貞吉”,九二“咸臨,吉,無不利”,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六四“至臨,無咎”,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上六“敦臨,吉,無咎\"[2]74。此卦中“咸\"訓(xùn)為感應(yīng)?!断獭坟浴断蟆吩唬骸跋?,感也。\"[2]111《說文解字》:“感,動人心也?!盵16]513而感動人心,是“謂以己之志行感動人也”[17]216。臨,指君王自上而臨民,此言帝王親臨下層,以身作則,以品行感化民眾,雖時有憂愁,其結(jié)果則必然祥和大吉?;诖?,《象》在釋《觀》卦時概括為“先王以省方觀民設(shè)教”?!杜R》《觀》的親比思想,是周初統(tǒng)治者觀民設(shè)教管理方法的縮影,是《易傳》和先秦儒家仁愛、仁政、人本思想的來源。

        觀民設(shè)教是君主管理國家的重要方法,以“厚下\"為核心的“損益之道”,是君主為安撫臣民、落實觀民而制定的策略的重要保證。在《周易》作者看來,“損益之道\"是國家安定的基本原則。所謂“損益之道”,是指適當(dāng)減損自己的私利,增加民眾的利益,這是安邦治國的有效措施?!吨芤住窊p卦卦象(書),有將下卦一陽置于上卦之意,故稱之損。益卦卦象相反,有將上卦一陽置于下卦之意?!兑妗分馐恰皳p上益下,民說無疆”,是“利涉大川”“利用為大作”[2]146-147此“說”,可訓(xùn)為“悅”;“大川”和“大作”皆指大事。而《損》之意是\"損下益上\"[2]143,是“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2]147。以利益施予小恩小惠,是化解君王與臣民之間矛盾、鞏固統(tǒng)治者地位的良方,可以促使下層民眾與統(tǒng)治者在某些方面達成一致,如同《比》之卦象。比卦上坎為水,下坤為地,水在地上流,水與地?zé)o間,以示君臣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也即“《比》:吉\"[2]37。君王是否能做到與臣民親比,最為關(guān)鍵的是誠信?!吨芤住肺霓o多用“孚”。孚,誠信之意。其《中孚》)中二陰為虛,上下二陽為實,誠信發(fā)于中為中孚?!侗取烦趿坝墟冢戎疅o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六二“比之自內(nèi),貞吉”,六四\"外比之,貞吉\"[2]37-38,說明管理者把誠信視為管理社會、治理國家之根本。將誠信不分內(nèi)外遠(yuǎn)近,廣泛施于民眾,必然使“整個國家也就籠罩著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敦實篤信的氣氛而同心同德,上下都感到悅樂”25]85?!吨芤住穬敦詣t描述了以誠信為國家?guī)硐楹涂鞓贰!逗纻鳌罚骸啊秲丁?,說也?!闭f,即悅,講的是精神愉悅?!秲丁酚谩昂蛢丁薄版趦丁薄耙齼丁敝o形容臣民得到精神滿足后,心悅誠服,甘愿竭盡全力效勞,即《象傳》“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2]207-209《禮記·樂記》把音樂帶來的快樂視為一種感化民心的方法,“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fēng)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14]481。

        (四)“利用獄”的法治理念

        《周易》作者認(rèn)為,僅僅用神道、德治不足以治天下,必須輔之以法治。尤其對于那些圖謀不軌、膽大妄為、無惡不作的臣民來說,神道、道德教化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必須繩之以法。《周易》“利用刑人\"(《蒙》初六)、“利用獄\"(《噬嗑》等是言刑獄是治理社會的重要方法?!妒舌尽肥切酞z之卦,其辭曰:“亨。利用獄。\"頤是口腔,噬嗑是“頤中有物\"[2]78,刑法制裁犯人如同口腔咬合食物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利用獄”。《周易》常常用“寇\"來稱呼施暴者或違法者,如《蒙》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2]26,《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2]29,《漸》九三“利御寇\"[2]190《解》六三“負(fù)且乘,致寇至\"[2]141。《周易》有時也稱這些違法者為“匪人”,如《比》六三“比之匪人\"[2]38《否》“否之匪人\"[2]50;按照虞翻的解釋,“匪人”是弒君弒父之人[26]153

        在《周易》文本中,有大量與刑法相關(guān)的記載。如稱犯人為“囚人”“刑人”;懲治犯人時所使用的刑具,如加在犯人手和腳上的枷鎖稱“桎梏”,捆綁犯人的繩索稱“徽纏”;外朝聽獄處稱“叢棘”,在犯人頭上刺字稱“天”,割去犯人鼻子稱“劓”,砍掉犯人之足稱“刖”;與民眾在市上受刑不同,貴族官僚犯法在屋下受刑,稱為“刑屋”?!吨芤住愤€記錄了審案判案執(zhí)行的過程,如《坎》上六:“系用徽繹,置于叢棘,三歲不得,兇。\"[2]104按照鄭玄注,徽繹,謂古之捆綁犯人的繩索;叢棘,是古代外朝聽獄處?!吨芏Y·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蠹问搅T民焉。右肺石,達窮民焉。\"[15]529-530古代于外朝門左邊設(shè)置有紋理的石頭(嘉石),命有罪之人坐其上以恥辱示眾,并按罪行輕重分別坐三日、五日、七日、九日,還要服役;又在門右邊設(shè)置赤色形如肺的石頭(肺石),民有冤則可以立于石上鳴冤。以鄭氏的理解,此爻言刑獄之過程,即將犯罪嫌疑人捆綁置于審議處(叢棘),由公卿根據(jù)罪之輕重判刑;罪重者在監(jiān)獄服刑三年,其次服刑兩年,輕者服刑一年;若有不思改而出逃者則處死[27]296-297。這說明當(dāng)時刑法已經(jīng)相當(dāng)完備,而且也非常嚴(yán)酷,用以懲治那些罪大惡極的黎民和貴族。

        以上這些治國理念與“三禮”思想相互印證,如《周易》中神道、道德、親民、刑法等治國方法,與《周禮》中的“紀(jì)萬民”“擾萬民”“諧萬民”“均萬民”“糾萬民\"“生萬民\"理路大致相同。《周易》中建國、治國、富國的思想與《周禮》中“經(jīng)邦國”“安邦國”“和邦國”“平邦國\"“富邦國\"的管理目標(biāo)也相表里。[15]18德治觀念、觀生民觀念、利用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殷周之際“神道”在治國中的作用。

        三 《周易》“人謀”“鬼謀”治國理念的運用

        《周易》成書后被用于許多重大政治決策,《易傳》將這種決策稱為“人謀鬼謀,百姓與能”。此是說,在中國古代參與重大決策,既要借助人的智慧,又要借助鬼神,其中包括卜筮。韓康伯云:“人謀,況議于眾以定失得也;鬼謀,況寄卜筮以考吉兇也。\"孔穎達疏:“圣人欲舉事之時,先與人眾謀圖以定得失,又卜筮于鬼神以考其吉兇,是與鬼為謀也。”[18]377《易傳》所說的“人謀”“鬼謀”,即《尚書·洪范》所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11]225。其中,《周易》“鬼謀”是統(tǒng)治者重要決策方法之一。為了在管理國家活動中實施“鬼謀”,周代專設(shè)筮官,名曰大卜,掌管卜筮之書,對國家大事進行決策,即《尚書·洪范》所謂“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11225?!吨芏Y·春官·宗伯·大卜》曰:“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經(jīng)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jīng)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盵15]350卜筮并用或分用,是當(dāng)時決策者的選擇?!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氓》曰:“爾卜爾筮。\"[12]91《周禮·春官·宗伯·筮人》曰:“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后卜。\"[15]357所謂的“國之大事\"指建國、遷都、戰(zhàn)爭、立嗣、分封等。

        《周易》筮占和龜卜是當(dāng)時和后世統(tǒng)治階層決策所用最為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流行于夏商周三代及后世,孔子曾說:“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不敢以其私褻事上帝,是故不犯日月,不違卜、筮。”14]731司馬遷亦言:“自古圣王將建國受命,興動事業(yè),何嘗不寶卜筮以助善!…自三代之興,各據(jù)禎祥。涂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谷之筮故周王。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著龜,不易之道也。\"[28]322?《尚書》《詩經(jīng)》《左傳》《國語》等也記載了許多關(guān)于國家治理的卜筮之例。卜筮并用是“鬼謀\"的一種形式,如普人用龜下和《周易》勸阻獻公立驪姬為夫人(《左傳》僖公四年),晉趙鞅用龜卜和《周易》占伐宋救鄭之事(《左傳》哀公九年)。卜筮分用是“鬼謀\"的另一種形式,如武王卜居鎬京(《詩·大雅·文王有聲》);武王卜伐付王(《尚書·周書·泰誓中》);召公卜建東都(《尚書·周書·召誥》);上博簡記有君王“貞邦\"\"貞卜邦\"“貞邦無咎\"等辭(《卜書》)[29]298;包山2號墓簡冊用龜卜占者十六次[30]162-175,多戰(zhàn)事、受聘等事,說明殷周以后龜卜盛行。按傳世文獻記載,陳厲公生敬仲,用《周易》立嗣(《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晉公子重耳占返晉爭奪君位之事(《國語·晉語四》);周襄公據(jù)《周易》占其子晉周為君之事(《國語·周語下》);畢萬占他國施政之事(《左傳》閔公元年);等等,皆是筮占問政。這就是《易傳》所說國家管理活動中的“鬼謀”。

        當(dāng)然,殷周和后世史官所記的筮例,是為了迎合王朝需要而經(jīng)過篩選的,并非當(dāng)時占筮案例的全部,也就是說有大量不應(yīng)驗的筮例未被記載下來。隨著卜筮的廣泛運用,被神化的《周易》筮占日益顯露其弊端。為了達到某種自的,有人開始懷疑《周易》的卜筮結(jié)果,如認(rèn)為《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的“再、三瀆”是指對筮占結(jié)果不滿意而重復(fù)筮占?!肚Y》有“卜筮不相襲\"之說,即為了達到理想結(jié)果,卜與筮反復(fù)使用,如鄭玄注所言:“卜不吉則又筮,筮不吉則又卜,是瀆龜策也。\"[31]104這也是不信任卜筮的一種表現(xiàn)。春秋時,齊國重臣崔武子欲娶齊棠公遺孀,用《周易》占,遇《困》卦,本來為兇,而崔武子卻言卦中之兇已被前夫承擔(dān),故而強娶之,這也是褻瀆《周易》的一種行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春秋時,德占重于筮占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如魯大夫季平子的費邑宰南蒯欲背叛魯國,投靠齊國,用《周易》筮占遇《坤》卦,認(rèn)為結(jié)果一定大吉;而子服惠伯卻認(rèn)為這是在占問無德之事,雖卦辭為吉,事卻不成(《左傳》昭公十二年)。這種對卜筮結(jié)果表示懷疑、德性重于筮占的觀點,成為儒家重德性輕卜筮、以德占取代筮占的思想根源。

        先秦統(tǒng)治者在決策時除了聽從《周易》卜筮結(jié)果外,同樣注重聽取大臣和民眾的意見,并且把這些意見放在重要的位置。如專門設(shè)立官職,處理國家大事和重大民事案件,咨詢?nèi)撼既豪艉兔癖娨庖?。《周禮》專設(shè)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15]513,“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日訊群臣,二曰訊群吏,三曰訊萬民”[15]515。這是《系辭傳》所說“人謀”?!肮碇\”在殷周時的國家決策中固然重要,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變化和突發(fā)事件的出現(xiàn),卜筮、祭祀活動中規(guī)定使用的祭品、器具可以改變,莊嚴(yán)肅穆的儀式可以簡化,作為祭祀主體的人所具有的仁愛之品德和虔誠之心,成為在卜筮祭祀活動中獲得“天佑”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如《損》初九“巳事遄往,無咎。酌損之\"[2]144,《既濟》九五“不如西鄰之鑰祭\"[2]225,《大過》初六“借用白茅,無咎\"[2]101。不僅如此,許多決策中首選的是用人,如在戰(zhàn)爭中,任用謹(jǐn)慎謙和名世之人,決不用小人。如《謙》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2]62,《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2]225。當(dāng)“鬼謀”與“人謀”一致時,此事可行,皆大歡喜,即《尚書》所說“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然而當(dāng)二者發(fā)生抵觸時,則不宜行動,即《尚書》所謂“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兇”[11]225如前所言,任何一個決策的制定與實施,皆是通過“臨”“觀\"的實地考察獲得廣大臣民的擁護與支持而完成的,也就是說,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是決策制定與實施的前提。如《比》“比之自內(nèi)\"“外比之\"[2]38,《同人》“同人于野”“同人于門”“同人于宗\"“同人于郊\"[2]54-55,都強調(diào)了宗族、宮廷內(nèi)外臣民意見在決策中的重要作用。雖然殷和周在對待“人謀”“鬼謀\"問題上觀點一致,但殷人更尊神,周人更重人,所謂“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yuǎn)之\"[14]724 。

        孔子崇尚周禮,重視卜筮,卻更重視德性。他提出“后元祝卜、觀元德義\"的解《易》原則,并以德占取代筮占,他說:“明君不時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與兇,順于天地之心,此謂《易》道。\"[32]119 這里的順天道,也包含人。如《系辭傳》在解釋“自天祐之,吉,無不利\"時指出:“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2]250春秋時,晉將知莊子不用卜筮,而是引《周易》師卦“師出以律,否臧兇”預(yù)判晉偏將彘子不聽號令、逞匹夫之勇,逆勢與楚師作戰(zhàn),結(jié)果必?。ā蹲髠鳌沸辏?。鄭國大夫游吉以楚康王不修政德、狂妄自大、貪圖私欲,并引《周易》復(fù)卦之辭證之,預(yù)知了楚康王必死期將至(《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巴人討伐楚國,圍困鄒城,按照楚國慣例,當(dāng)用龜卜決定出征的主帥,楚惠王曰:“寧如志,何卜焉?\"(《左傳》哀公十八年)這就是《系辭傳》所說的“人謀”。

        《周易》文本經(jīng)過儒家的闡釋,其中的治國思想逐漸被闡發(fā),其中,神道設(shè)教、觀民設(shè)教、道德感化、刑法治理等思想,成為儒家重要的思想來源,對先秦及后世的治國理政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尤其自漢武帝將《周易》立為官學(xué)后,《周易》與其他五經(jīng)充當(dāng)了治理國家的理論工具,被稱為“儒術(shù)”。議禮、定制度、考文及選拔人才等皆以經(jīng)義為尺度,漢以后的政治、經(jīng)濟、法律、倫理、天文、歷法、音律等制度亦皆是以此為基石建立起來的,《周易》在中國古代國家治理實踐活動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換句話說,中國古代漫長封建社會的各種制度和舉措皆可從《周易》和其他經(jīng)學(xué)理論中找到根據(jù)。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周易》是卜筮之書,蘊含了殷周時期的典章制度和治國理政的思想理念。雖然從《周易》文辭中無法完整地呈現(xiàn)當(dāng)時的整體治國理念,還原當(dāng)時如何運用這些理念和典章制度治理國家的狀況,但是透過卜筮文辭中的零星話語,我們?nèi)匀豢梢愿Q見殷周時期在治國理政方面積累的許多經(jīng)驗。其中,神道設(shè)教、觀民設(shè)教、道德感化、刑法治理等治國理念都在后世實踐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些與禮制相關(guān)的治國理念是早期儒家禮制思想的重要來源,對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鬃铀鶑娬{(diào)的“仁者愛人”“為政以德”“齊之以禮”“齊之以刑\"的思想,孟子“仁心”“仁政”的思想,荀子“隆禮重法\"“強國裕民”的思想,皆與《周易》以禮制為核心的治國理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成書于巫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盛行之時的《周易》,在鞏固統(tǒng)治者權(quán)威、穩(wěn)定社會秩序、推動社會發(fā)展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卜筮畢竟是一種非理性的活動,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人的理性的覺醒,其弊端日益顯露,逐漸喪失官學(xué)的地位,在國家管理活動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時至今日,卜筮完全退出了國家管理活動,很大程度上變成一種民間的習(xí)俗。而《周易》所蘊含的與禮相關(guān)的治國理念和思想,對于推動當(dāng)下建構(gòu)和諧、有序、文明的社會與新時代法律體系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林忠軍.周易象數(shù)學(xué)史:第一冊:先秦漢唐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2] 周振甫.周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1.

        [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

        [4] 姜廣輝.“文王演《周易》”新說:兼談境遇與意義問題J」.哲學(xué)研究,1997(3):64—72.

        [5] 鄭吉雄.論《易經(jīng)》非占筮記錄[J].周易研究,2012(2):24—32.

        [6] 孔穎達.周易正義序[M//《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00:10-11

        [7]楊天宇.經(jīng)學(xué)探研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永璿,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9]楊逢彬.論語新注新譯[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6.

        [10]吾淳.中國哲學(xué)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發(fā)生發(fā)展與成型的歷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1]李民,王健.尚書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黃暉.論衡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0.

        [14]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5]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6]說文解字注[M].許慎,撰.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7]高亨.周易古經(jīng)今注[M].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

        [18]《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周易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19]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shù)[M].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

        [20]饒宗頤.“貞\"的哲學(xué)[M]//饒宗頤二十世紀(jì)學(xué)術(shù)文集:卷四:經(jīng)術(shù)、禮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9.

        [21]武樹臣.尋找獨角獸:古文字與中國古代法文化[M].濟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5.

        [22]朱熹.周易本義[M].廖名春,點校.廣州:廣州出版社,1994.

        [23]蔡清.易經(jīng)蒙引[M//北京大學(xué)《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儒藏:精華編六.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

        [24]胡奇光,方環(huán)海.爾雅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5]余敦康.易學(xué)今昔[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

        [26]李鼎祚.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書社,2004.

        [27]林忠軍.周易鄭氏學(xué)闡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8]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9]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0]賈連翔.出土數(shù)字卦文獻輯釋[M].上海:中西書局,2020.

        [31」《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禮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32]周易經(jīng)傳·要[M]//湖南省博物館,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三.北京:中華書局,2014.

        猜你喜歡
        周易
        文化自信視域下安陽歷史文化研究
        《周易》“德”文化的“兩創(chuàng)”理路
        新楚文化(2025年21期)2025-08-26 00:00:00
        多思無益,不如學(xué)
        船山的復(fù)卦詮釋及其人道意識
        四虎永久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精品高清国产乱子伦|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久久| 91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黄色精品内射胖女人| 美艳善良的丝袜高跟美腿| 日本丰满熟妇videossex一|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欧美一区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久草91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百度| 一区二区免费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97日日碰曰曰摸日日澡|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一区二区丝袜美腿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熟女av| 亚洲伊人成综合网| 色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黑丝美女|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色偷偷| 色777狠狠狠综合| 男人边吻奶边挵进去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第一国产综合| 日本伦理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