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我們駕駛途昂Pro,完成了一次稍微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越野穿越:翻“死人山”楚拉山埡口,穿“云端沼澤”麥地卡濕地。
楚拉山埡口:海拔約5376m,是人類自駕車能到達最高點之一的埡口。
麥地卡濕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濕地,平均海拔4900m。
前期,Bug疊滿:五一楚拉山突降暴雪直接封山,埡口積雪厚60cm起;對途昂Pro雙離合高海拔攀爬有擔憂;卡在伙伴接連高強度高原工作;環(huán)塔開賽在即……
所以,出發(fā)前一夜,我還少有地期待改期拍攝。
可,如果真改了,那也就不是《越玩越野》了。
最終,楚拉山厚厚的積雪還是迫使我們下撤了,但夜探了新越野路線——翻嘎娘日埡口,驚險轉(zhuǎn)戰(zhàn);穿麥地卡濕地時大雪紛飛,蒼涼而寂寥、孤清而壯闊,途昂 Pro在高海拔的表現(xiàn)卻意外給力。
無論是越玩越野團隊,還是這輛本身是城市SUV屬性的途昂Pro,都又一次詮釋了越玩越野是一種精神。
這趟行程,是肖晗在3月中旬的構(gòu)想:開非硬派越野的途昂 Pro 挑戰(zhàn)楚拉山埡口。
楚拉山埡口海拔約5376m, 是1951年十八軍進藏路上傷亡慘重的“鬼門關(guān)”,承載著紅色記憶,后因太艱險異常被棄用多年。
核心穿越路段約30 km,海拔會從3600m急速攀升至5300m+,集懸崖、水毀、碎石、炮彈坑于一身,對硬派越野車來說,亦是挑戰(zhàn)。
我曾數(shù)次穿越,深知其險。
且途昂Pro并非硬派越野,我質(zhì)疑能行嗎?
但共事多年,我也深知肖晗常有看似天馬行空,卻又絕非不切實際的創(chuàng)意策劃。
他試駕過新車,篤定“可行”。
那,就干吧!
4月下旬:確定執(zhí)行。跟當?shù)嘏笥汛蚵牐f最近天晴,雪有望很快化完。
五一:楚拉山突降暴雪!隨后剛好有朋友去探路,反饋說雪厚60cm起,是上層硬凍殼下層粉雪的“千層雪”結(jié)構(gòu),車會四輪騰空翻車,無法通行。此時,距計劃穿越僅剩10天。
5月11日:先行的小鄧飛成都取車,而后換了AT胎,結(jié)果沒出院門就扎胎了,又因AT胎型號較為特殊,一番周折后在深夜修補完成,所幸未耽誤次日出發(fā)。
5月12日:小鄧開著途昂Pro赴林芝,這也是他自己首次單人自駕G318之旅。結(jié)果剛進川西,又遇小波折……
因此,在北京的我們夜議線路時,我憂:“要不改期?”
“越玩越野干的這些活兒,哪個沒有困難重重?”
我一想,也是。
就單去年雨季的兩次穿越活動,出發(fā)前我都有擔憂:雨季穿阿爾金絕非窗口期,擔心路都是泥漿要陷車大戰(zhàn),備了許多長筒膠靴卻未用上,反而是看到了阿爾金最美時節(jié)的風景;翻楚拉山+反穿康藏古道勘路,遇到當?shù)厝朔Q二十年罕見的大雨,人員少、時間緊、任務(wù)險而重,但過程雖兵荒馬亂,最終也順利完成,且雨后的峽谷山巔,美極了。現(xiàn)在想來,是驕傲有成就感的經(jīng)歷。
5月13日:我飛抵拉薩,取工作車,采購物資。
5月14日:我走林拉高速去往林芝。
這條高速不收費,路況很好,但是因為海拔高、山路多、天氣較為惡劣,也跑不快。
而我因為忽略了往林芝方向近300km無加油站的情況, 油箱見底那一刻驚險抵達工布江達服務(wù)區(qū)。在這之前在工布江達地區(qū)海拔最高那一段山路上,我還遭遇了超大的雨夾雪,心中憂慮再添一份。
5月15日:幾路人馬匯合林芝。小鄧反饋途昂Pro在G318一路的表現(xiàn),打消了我們對它雙離合在高原爬坡的疑慮;楚拉山埡口附近近日無降雪,決定次日照計劃出發(fā)。
5月中旬的林芝雖說是剛進入雨季,但一路冷雨不斷,林芝氣溫比拉薩低很多。
從林芝出發(fā)沿尼洋河走高速至太昭村,約150km,路況很好。
這里的太昭古城曾是唐蕃古道重要驛站,茶馬古道遺跡猶存,繁華不再。
從太昭村沿娘曲穿峽谷森林走約30km,抵達楚拉山下道點,這段路路況略爛。
在西藏,河流有一個命名規(guī)則:大江為“ 藏布”,小河為“ 曲”。
中午在娘蒲鄉(xiāng)午餐,可能因為這里沒什么游客,物價不高,口味不錯。
期間天氣放晴,航拍引藏族小朋友好奇圍觀。
從下道點走約5km 滿是搓板碎石、炮彈坑的臨崖山路后,會看到一座有點小的碉樓——那便是林芝與那曲的分界點。
其后踏入核心的30km 穿越路:是險、窄、爛,崎嶇蜿蜒的懸崖路,也是重度水毀路、碎石搓板路、炮彈坑接連不斷……且海拔會迅速從約3 600m 一路攀升至5300m+,對人和車都是極大的考驗。
此路曾為明清入藏官道,也是1951年十八軍的進藏線,但因為海拔太高,路太險,早已廢棄如無人區(qū)。
不過今年的路況較去年有明顯改善,4000m以下有村子的地方都是保通路,有路政修路。
入那曲境內(nèi)雨轉(zhuǎn)雨夾雪,穿越核心路段天還放晴了,引得我們興奮討論“或能成功穿越”。
結(jié)果:高興得太早。
到達海拔5200m時,忽然烏云蔽日,突降大雪,能見度驟降。徒步探路發(fā)現(xiàn)積雪深厚難通行。
權(quán)衡風險后,果斷選擇下撤。
下撤先至通果村,在這里用手機導航搜索去嘉黎,會得到一條需繞墨竹工卡縣的路,約460km/7.5h。
但其實另有一越野線,翻過海拔約5066m嘎娘日埡口,路線就會縮短到不過百余千米,難度是“低配版”楚拉山。
朋友不久前曾勘此路,特別提醒“雖不及楚拉山險,但仍有難度,很折騰”,并建議走常規(guī)路,因為要走它肯定是夜里,夜穿難度自動增加。
但,走大路,那多無趣?。?/p>
沒有猶豫,選擇去嘎娘日。
在工布江達縣通果村有個岔路口,南北向,從通果村右側(cè)走是去楚拉山的路,向左側(cè)走是去嘎娘日的路。
去嘎娘日方向,基本是沿娘曲行,導航止于埡口,后面的路需循軌跡或者在衛(wèi)星圖上尋路。核心難點在埡口,是附近類似楚拉山的爛路。
不過有楚拉山在前,嘎娘日“心理難度”自動降低,但夜穿仍極盡驚險刺激。岔路多,沒信號,一不小心走錯路就要繞好久。
在海拔5000m處遭遇冰河雪路,這里極易陷車,好在雖驚險卻順利通過。途昂 Pro 4 MOTION四驅(qū)系統(tǒng)( 越野模式下后輪動力分配積極),讓脫困變得容易。
過埡口后,有一段堪比麥地卡的隱藏炮彈坑路,極顛簸,再好的減振在這里都會失效,不過相對硬派越野車來說,途昂Pro舒適度的確好很多。DCC自適應懸架,有點料,連續(xù)爛泥坑,減振無衰減。且當日超10h在4500m+高負荷工況下(爛路+ 高海拔),第五代EA888 2.0T發(fā)動機表現(xiàn)很不錯,夜穿爬坡也沒壓力,起壓快,動力衰減小。渦輪增壓器溫度波動不大,雙離合變速器和電氣系統(tǒng)工作穩(wěn)定。至此,出發(fā)前對雙離合的憂慮,煙消云散。
其后,到達夏瑪村,就見到柏油路了。
凌晨1點多,雨夾雪中抵嘉黎縣。
麥地卡,藏語意為“像馬蹄印的地方”。濕地如被馬蹄踏出的水洼一個接一個,平緩起伏的山丘,零星分散的淺灘,星羅棋布的湖泊,支支叉叉的河流錯落其間,密密麻麻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坑坑。
曾為頂級越野線, 行駛?cè)绲踩胝訚上葳澹?顛簸難行, 全程海拔5000m+。
磨人,磨車。
好在,祖國基建強大,麥地卡部分區(qū)域也修了路……
5月17日,從嘉黎赴麥地卡鄉(xiāng),100多千米的路,海拔高雪未化,還一路飄雪,天地間白茫茫一片,我簡直都要犯雪盲癥了。
嘉黎麥地卡鄉(xiāng)到比如良曲鄉(xiāng)是麥地卡南北線,曾是頂級難度的穿越線路,但前幾年修了柏油路,已通車了好幾年。如今東西線也已部分修了路,頂級難度的路段如今只剩下東西線彭錯附近的幾十千米了。
不過因為麥地卡地質(zhì)特殊,新路已破敗不堪:炮彈坑連綿、碎石易傷胎,再加上海拔5000m+,還是有點挑戰(zhàn),且岔路多易迷路。
途昂 Pro在這里的表現(xiàn)出乎意料的優(yōu)秀,但我們迷路了,AT胎也扎了……
高海拔換胎,太要命,因為扎胎地方離縣城不遠,撐到城里才去換了,有驚無險。
濕地中6000m高山因基底海拔高顯平坦,天地遼闊。
出濕地后,會有一段很長的峽谷路,路窄,泥濘,多炮彈坑。
藏區(qū)有一個特殊的假期叫“蟲草假”,每年五月前后,大約45天。挖蟲草是不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部分。
比如的冬蟲夏草主要生長在平均海拔4500m以上的高山草甸之上,特殊的氣候條件讓這里素有“藏北江南蟲草之鄉(xiāng)”的美譽,不過我們不懂蟲草,并沒有拉動一下消費……
5月18日,從比如去往拉薩。此行穿越,不完美的圓滿結(jié)束。
這條線如果反向走,且是從昌都出發(fā),那就可選康藏古道線:昌都- 穿越路-類烏齊-孜珠寺-丁青-邊壩金嶺鄉(xiāng)-薩普神山- 白嘎鄉(xiāng)- 比如羊秀鄉(xiāng)- 麥地卡濕地- 嘉黎- 楚拉山- 工布江達- 林芝/ 拉薩。
6月下旬開始進入風景絕佳的時節(jié),原始森林、村落、瀑布、高山、峽谷、河流、濕地……景觀層次豐富,既秀麗又壯美。
基建大國,越野路說沒就沒了,且穿且珍惜(為發(fā)展要修路)。
越野有風險,穿越需謹慎。
尊重大自然,心懷敬畏,愛護環(huán)境。
除了腳印和車轍,什么也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