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胡凡堯早早從浙江余姚趕到寧波櫟社機場,迎接從4000公里外的新疆回來的兒子。為了這一天,91歲的他已整整期盼了61年。
“送子”助戰(zhàn)友
胡凡堯出生于余姚龍坑村,13歲當(dāng)兵,15歲便隨部隊去往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奉獻著人生最美的年華。在那里,他遇見美麗溫婉的丁明。兩人都從事醫(yī)護工作,有著共同的追求,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結(jié)婚、成家,相繼生下三個兒子。
1964年,丁明入住當(dāng)?shù)蒯t(yī)院,等待第四胎生產(chǎn)。同病房產(chǎn)婦姜三女和丈夫許召奇都是連隊?wèi)?zhàn)友,兩家一見如故,聊著家常,期待寶寶降生。聊天中,胡凡堯得知,對方大他們二十多歲,好不容易才懷上頭胎。
丁明順利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夫妻倆喜出望外。然而,姜三女的嬰兒卻不幸夭折,盼星星盼月亮卻迎來如此噩耗,夫妻倆瞬間崩潰,以淚洗面。胡凡堯不忍直視,9歲便失去雙親的他很能感同身受這切膚之痛,勸慰的話到嘴邊又咽了回來。他和妻子各抱一個寶寶,相顧無言,此刻他們能想到的唯有時刻關(guān)注寶寶,保證他們不哭不鬧,以免加重鄰床夫妻的感傷。
胡凡堯定定地看著妻子,指指門外。兩人走至過道盡頭無人處,胡凡堯鄭重地對妻子說:“老許兩口子這輩子想再要個孩子怕是很難,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孩子交給他們撫養(yǎng)?”丁明聞言一愣,瞪大眼睛看著愛人,良久沒回話?!胺判模际且黄鸪錾胨赖倪吔畱?zhàn)友,他們肯定會很珍惜孩子。沒有了孩子,我怕他們后半輩子撐不下去?!?/p>
胡凡堯和妻子商量妥當(dāng),把雙胞胎中的老大送給許家撫養(yǎng)。許召奇夫婦千恩萬謝抱著取名為“許來疆”的“兒子”回了兩百多公里外的家,兩家就此作別。
無時無刻的牽掛
不幸的是,胡凡堯帶回家的兒子因病夭折。夫妻倆對“來疆”的牽掛更是與日俱增。丁明好多次做夢,夢見兒子長大了,仰頭對著天上喊“媽媽”。無數(shù)個夜晚,她偷偷地躲在被子里抹眼淚。
1972年,丁明出差途中恰好路過姜三女家。對兒子萬分割舍不下的念頭無限放大,她只想去看兒子一眼就心滿意足了。于是,丁明一路打聽,好不容易找到許家,表示自己順道路過,只是想以姜三女朋友的名義看看孩子。放學(xué)回家的許來疆一點兒也不認生,一下就黏上了“丁阿姨”。吃飯時,他主動坐在丁明的一側(cè),一個勁兒地往丁明的碗里夾肉和雞蛋。飯后,來疆還拉著丁明去外面騎自行車。夜里,來疆還跟姜三女說:“阿姨明天就走了,今晚我想跟她睡?!笨吹絻鹤釉谠S家備受寵愛,健康成長,丁明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當(dāng)晚,她擁著兒子細長的脊背睡了一個安穩(wěn)覺,天一亮,丁明心滿意足地告別兒子。
兩年后,胡凡堯一家離開奮斗了三十多年的新疆,舉家回到余姚。通訊不發(fā)達的年代,他們幾乎與新疆的戰(zhàn)友、同事徹底斷了聯(lián)系。胡凡堯回到家鄉(xiāng)后,進機關(guān)、干企業(yè),一直忙到退休。期間,夫妻倆再次遭受命運的暴擊,排行在前的兩個兒子因故先后離世,兩次經(jīng)歷生離死別,老兩口更加懂得痛失心頭肉的苦,對來疆的牽掛更是如潮翻涌。
半個多世紀過去,90多歲的丁明開始有些耳背。一天,她嘟噥:“照推算,老許兩口子該有百來歲了,應(yīng)該不在人世了,我們好不好找到兒子?”胡凡堯一直感念妻子當(dāng)年配合自己“送子助人”的義舉。夫妻倆對此心照不宣地守口如瓶,從未對人提及。多年來,小兒子就像長在兩人心頭的一根刺,一碰就隱隱地疼。
2024年9月,胡凡堯和做了近四十年鄰居的徐江杰說起六十年前“送子”的塵封往事,提及自己想在有生之年和小兒子見上一面。徐江杰是余姚四明志愿服務(wù)隊隊長,該組織專為老兵服務(wù)。他被胡老夫婦的無私大愛折服,當(dāng)即追溯整理資料,并召開會議,研討如何快速滿足二老一家團聚的心愿。事件轉(zhuǎn)機來自志愿者丁惠紅,她的父親是新疆兵團的老干部。她調(diào)動一切可能幫忙的人脈,幫助胡凡堯夫婦尋子。
跨越61年的雙向奔赴
2025年3月,胡凡堯等來了一個讓他熱血沸騰的電話。在兩地公安的協(xié)助下,胡凡堯通過視頻電話看到幾乎是自己年輕時翻版的許來疆,喜極而泣。許來疆在電話那頭很親切地呼叫出“爸爸、媽媽”。這發(fā)自內(nèi)心自然的呼喚,絲毫沒有61年的距離感。老伴已經(jīng)泣不成聲,只顧抹眼淚。胡凡堯深吸一口氣,反復(fù)強調(diào):“來疆,我們把你送給姜三女,你不恨我們吧?當(dāng)年把你送給你養(yǎng)父養(yǎng)母,不是不要你,也不是不愛你,只是想安慰他們,沒有其他目的?!?/p>
許來疆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不會、不會”地應(yīng)著。從養(yǎng)父養(yǎng)母對他傾注一生的愛中,他早已為父輩這一代人的大愛與無私感動。交談中,胡凡堯才知道,實際上十五年前,許來疆給養(yǎng)父養(yǎng)母養(yǎng)老送終后,就迫不及待地讓女兒幫忙在網(wǎng)上尋找親生父母,因為小時候許來疆常聽人提起他是養(yǎng)父養(yǎng)母抱來的。為了不讓深愛自己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傷心,他從來沒有正面問過。經(jīng)多番打聽,許來疆找到自己出生的醫(yī)院,該院的一位退休醫(yī)生證實了他的疑問,并轉(zhuǎn)送給他一張照片。巴掌大的黑白照片早已模糊泛黃,但這個手中抱著寶寶、微笑的圓臉阿姨,正是自己8歲那年來過家里的丁阿姨。打聽到親生父母已舉家搬往余姚后,由于信息匱乏,他只能叮囑女兒在網(wǎng)上發(fā)帖尋親。
2025年3月15日,胡凡堯手捧鮮花,在志愿者團隊的陪同下早早來到機場。胡凡堯見到兒子,再次問兒子:“來疆,我們把你送給姜三女,你不恨我們吧?”兒子緊緊地握著他的手,哽咽得說不出話來。許來疆的妻子胡智慧眼淚打轉(zhuǎn)接話:“不會,不會,爸爸媽媽不單把青春獻給了新疆,還把骨肉獻給了部隊,怎么會怪你們呢?!痹S來疆和母親再度擁抱在一起。那年8歲的他被母親抱在懷里,如今61歲的他抱住了94歲的母親。一家人終于吃上了闊別61年的團圓飯,拍了期盼多年的全家福。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