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竹子代表高潔、正直、堅韌不拔的品格,是“四君子”之一。但您可能有所不知,竹子除了頗具觀賞價值外,還有很好的藥用功能——渾身上下包括寄生物皆可入藥。
一杰說竹葉
竹葉性寒,味甘、淡,歸心、胃、小腸經,可清熱瀉火、除煩、生津、利尿。
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對于竹葉均有記載:(竹葉)可治氣分之熱、產后之風、傷寒后之羸弱。許多清熱的中藥方劑中都可見到竹葉的身影。比如,《傷寒雜病論》中的經典方劑竹葉石膏湯,便是由竹葉、半夏等藥物配伍而成,可清熱養(yǎng)陰。對于熱病引起的煩熱口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澀痛等癥,患者經過醫(yī)師診斷,可運用竹葉加以緩解。
除了入藥,竹葉還可以直接泡水喝,或作為食材入肴,發(fā)揮其清熱瀉火的養(yǎng)生功效。取干竹葉5克,以沸水沖泡后代茶飲,可緩解夏季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不適。將竹葉與谷物搭配熬煮成粥,其味清新適口,具有生津解渴、清熱利尿的功效。
二杰話竹茹
取禾本科植物青竿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的莖稈,將其外層青皮刮除后得到淡黃色中間層,干燥后即為竹茹。竹茹味甘,性微寒,歸肺、胃、心、膽經,具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等功效。《藥品化義》記載:“竹茹輕可去實,涼能去熱,苦能降下,專清熱痰,為寧神開郁佳品?!敝嗅t(yī)經典方劑橘皮竹茹湯、溫膽湯和竹茹湯里都有竹茹的身影。將竹茹以姜汁炙炒,可制成“姜竹茹”,能增強竹茹和胃止嘔的功效。
具有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心煩不寐、食欲不振等癥狀的人群,在醫(yī)師指導下可以嘗試飲用陳皮竹茹茶調理。取竹茹10克,陳皮10克,以沸水沖泡,悶10~20分鐘即可。此茶可清熱化痰、理氣健脾。竹茹也可以與粳米、蘆根、生姜同煮成飯,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
三杰談竹瀝
竹瀝是新鮮竹竿經火烤制流出的汁液。醫(yī)家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竹瀝的制作方法為:“取淡竹斷兩頭節(jié),火燒中央,器盛兩頭得汁?!敝駷r性寒,味甘,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化痰、定驚利竅的功效,有“痰家之圣劑”的美譽,常用于治療痰熱蘊肺型咳嗽。
竹瀝可以直接口服,也可以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將其用于食療,可清熱化痰,緩解痰多咳嗽癥狀。比如,取竹瀝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混合均勻后,加入適量溫開水調服。竹瀝與生姜汁搭配,既可增強祛痰作用,又能緩解竹瀝的寒性,減少對胃的刺激。常見方劑有鮮竹瀝液、復方鮮竹瀝等。
四杰天竺黃
天竺黃是青皮竹、華思勞竹等竹子莖稈內的分泌物,經過干燥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天竺黃性寒,味甘、辛,歸心肝二經,功效與竹瀝十分相似,具有清熱化痰、涼心定驚的功效。該藥可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失眠煩躁等疾病。天竺黃既可以與其他藥物配伍煎煮后服用,也可外用。將其研磨成末后調制成糊狀外敷,可治療燙傷。
五杰是竹筍
竹筍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無論涼拌、清炒還是燉湯,都鮮美無比。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竹筍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適當食用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可控制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情。
竹筍也可入藥。中醫(yī)理論認為,竹筍味甘,性寒,歸肺、胃經,有清熱生津、利膈下氣的作用?!侗静菥V目》記載:“筍味甘,無毒,主消渴、利水益氣,可久食?!薄侗静菥V目拾遺》記載:“(竹筍)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
食用時應注意,竹筍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不宜多吃,否則會增加腸胃負擔。竹筍的草酸含量高,食用前應先焯水3~5分鐘。
六杰說竹米
竹米,又稱竹實,是竹子開花后結出的果實。竹子開花很難得,因此古人將竹實視為珍貴之物?!肚f子·秋水》有這樣一句話:“非梧桐不止,非練實(干凈的竹米)不食,非醴泉不飲。”這說明竹米在古人眼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竹米形似大米粒,可直接蒸煮為粥、飯食用,也可入藥。竹米味甘,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開胃、潤肺益氣等功效?!侗静菥V目》記載:“竹米通神明,食之輕身益氣?!?說明其具有補虛損、益元氣的功效,尤其適合產后、術后氣血虧虛者服用。
七杰聊竹蓀
竹蓀是菌類,寄生在枯竹根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中醫(yī)認為,竹蓀性涼,味甘、微苦,歸肝肺二經,能補氣養(yǎng)陰、清熱利濕、潤肺止咳,可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咽喉炎等疾病。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竹蓀富含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有助于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病,維持腸道健康。
竹蓀味道鮮美,可用來炒食、煲湯、煮粥。春季,以竹蓀搭配春筍,可疏肝健脾、解春困。夏季,將竹筍與冬瓜一起燉湯,有助于祛暑濕。到了秋季,用竹蓀與雪梨、枸杞熬湯,能潤肺防燥咳。冬季,用竹蓀搭配羊肉食用,可以平衡羊肉的燥熱,起到溫補效果。
除了上述竹之“七杰”外,竹芯、竹根也可以食用、入藥。
以竹入藥有禁忌
1.遵醫(yī)囑辨證服用
如果身體不適,想通過藥物加以調理,患者應先咨詢中醫(yī)師,對癥合理使用藥物。竹子的各個部位和寄生物性質寒涼,患者無熱證時要慎用。脾胃虛寒者、虛寒型咳嗽患者、孕婦、腎虛者等人群應避免使用竹之“七杰”,以免加重不適癥狀。服用寒性藥物時,應盡量避免與寒涼、油膩的食物同食,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此外,結石病患者應避免食用草酸含量較高的竹筍,以免加重結石病情。竹蓀和竹米的蛋白質含量較高,腎病患者應少吃,以免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
2.切勿自行采摘
雖然竹林較為常見,采摘竹葉等似乎很方便,但為了安全起見,建議您從正規(guī)藥店購買藥材,從正規(guī)超市、農貿市場購買食材。入藥的竹葉、竹茹等需要選取特定品種的竹子,經過炮制而成,自行采摘加工無法保證其安全性和藥用價值。自行挖采竹蓀、竹筍食用,可能誤采有毒植物。此外,野生竹林也可能存在環(huán)境污染,食用從中采摘的藥物、食物后可能存在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