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震耳,校園里的銀杏樹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光斑下的少年們?nèi)栽阪音[,沖淡了離別前的傷感。七月,一個充滿告別的季節(jié)一—課桌上的巧克力,球場上滾動的籃球,書皮夾層里的合照……每一個角落都藏著不愿說出口的再見。本期雜志不少作品都在描摹“分別”,寫錯過,寫成長,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的青春劇作。
在“雙視角書寫”欄目的兩篇小說中,作者鹿郴筆下的路遲遲和郁塵,在熱鬧的運動會上重逢,又在安靜的圖書館里道別。當(dāng)“加速度”遇上“銀杏葉”,當(dāng)理性的計算與浪漫的文字碰撞,他們會譜寫出怎樣動人的樂章呢?
無論是《缸中之魚》中的金瑜和周晴,還是作者舟舟的《青春里的一道光》,面對與好友的分離,主人公心中都懷有一樣的忐忑與不舍。
隔壁“青春書寫”的乒兵賽事正緊鑼密鼓地進(jìn)行,兩個無話不談的好友,在賽場上為了決賽資格全力以赴,卻又各懷心事。她們面對的不僅是彼此,更是內(nèi)心的迷茫和焦慮。本期“三人行”欄目的主題是“逃離內(nèi)卷的夏天”,作者貓哆哩和葉航在高壓之下,掙脫原本的軌跡,重新找回屬于青春本該擁有的節(jié)奏和溫度。
當(dāng)然,七月也意味著暑假的到來。這個暑假,有人奔赴山海,也有人默默扎根。作家周紹鈞和本刊編輯林楓煬共同記錄了來自珠海14歲的少先隊員戴鸞萱三度遠(yuǎn)赴貴州沙塘村的故事,在曲折的山道中,她為山區(qū)的孩子帶來笑容,讓我們見證了一場關(guān)于愛與堅守的成長故事。
知名作家高小莉則回到粵東揭西縣五經(jīng)富鎮(zhèn),參與了一場特別的“重逢”一中斷了三十年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燒煙架,舞火龍”。久違的熱鬧像是一次與童年、與故鄉(xiāng)的重聚,讓我們讀懂了另一種“分別”。
是的,這一期的文字,有太多“分別”的意象。但我們相信,分別從來不是終點,而是通往下一個人生階段的開始。親愛的讀者們,如果此刻你也正經(jīng)歷一場離別,請別太難過,愿你能在《少男少女》雜志里找到答案,在這個夏天,帶著勇氣和希望,奔赴屬于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