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貫穿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在我國英語教學中歷來受到重視。初中階段作為學生英語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起著銜接作用。英語閱讀不僅在各類英語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大,而且是初中生豐富英語知識、拓寬英語視野的重要途徑。然而,現(xiàn)實中許多初中生在英語閱讀方面遭遇重重困境,阻礙了其英語閱讀能力提升。因此,深入剖析初中生英語閱讀障礙的具體表征、分析其問題根源,并探尋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對于優(yōu)化英語教學實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初中生英語閱讀障礙的具體表征
(一)詞匯障礙:詞匯量貧瘠與詞意領悟困難
詞匯是英語閱讀的基礎,詞匯障礙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初中生的詞匯儲備普遍不足,面對閱讀材料中頻繁出現(xiàn)的生詞和短語,學生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例如,在一篇介紹自然科學的閱讀文章中,“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ecosystem(生態(tài)系統(tǒng))\"等專業(yè)詞匯,會使學生在閱讀伊始便陷入困惑。另一方面,英語中一詞多義及熟詞僻義現(xiàn)象極為常見,這對學生的詞匯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book”除了常見的“書籍”之義,在\"bookaticket(預訂一張票)”中表示“預訂”;“fine\"在\"afineday(晴朗的一天)”里意為\"晴朗的”,而在\"payafine(交罰款)\"中則是“罰款\"之意。學生若僅掌握單詞的單一釋義,在閱讀時便極易出現(xiàn)理解偏差,進而難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旨要義以及關鍵細節(jié)信息,嚴重影響其閱讀效能。
(二)語法障礙:復雜語法結構的理解困境
英語語法體系復雜煩瑣,給初中生的閱讀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初中生對語法理解不足,直接影響閱讀質量。復雜的句式結構,尤其是長難句,常常讓學生望而卻步。這些長難句中往往嵌套著各類從句,如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同時還可能涉及虛擬語氣、倒裝結構等語法難點。例如,“Thegirlwhoiswearingareddressandhasabigsmileonherfaceismysister,whostudieshard andisalwaysreadytohelpothers。\"(那個穿著紅色連衣裙、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的女孩是我的妹妹,她學習刻苦,并且總是樂于助人。)此句中包含了兩個定語從句,學生在分析句子結構時,容易混淆各個成分之間的修飾關系,從而無法準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含義,進而影響對整篇語意的理解,使得閱讀過程變得支離破碎,難以連貫順暢地進行。
(三)技巧障礙:閱讀策略與技巧缺失
有效的閱讀技巧本應是學生高效閱讀的得力抓手,然而許多初中生在這方面存在明顯欠缺。他們尚未掌握略讀、掃讀、精讀等基本閱讀技巧,在閱讀時往往采用逐字逐句閱讀的低效方式。略讀技巧的缺乏,使得學生難以快速瀏覽文章,不能抓住關鍵信息和段落大意,從而無法在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和脈絡;掃讀技巧的不足,導致學生在面對需要查找特定細節(jié)信息的題目時,需耗費大量時間在茫茫文字中搜尋,且容易遺漏重要內容;而精讀技巧的欠缺,則使學生在理解文章深層含義和作者意圖時力不從心。此外,部分學生還存在回讀等不良習慣,即在閱讀過程中頻繁返回前面的內容重新閱讀,這不僅大大降低了閱讀速度,還容易使學生陷入對局部內容的過度糾結,反而忽略了對文章整體的理解,陷入閱讀的“死胡同”。
(四)知識障礙:背景知識缺乏與理解盲區(qū)
每一篇文本的創(chuàng)作都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英語閱讀材料廣泛涉及英語國家的文化、社會風俗、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等諸多方面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如同閱讀的“隱形密碼”,對于學生理解文章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初中生由于生活閱歷有限,對這些背景知識的了解相對匱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對閱讀材料的深入理解。在非英語國家學習英語最大的問題不是文法,而是廣義的文化。3例如,在閱讀一篇關于美國感恩節(jié)的文章時,如果學生不了解感恩節(jié)的起源、傳統(tǒng)習俗(如吃火雞、南瓜餅,家人團聚感恩等)以及其在美國家庭和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就很難領會文中所描述的各種慶祝活動的意義和情感內涵,無法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進而使閱讀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難以觸及文章的深層含義。
(五)心理障礙:閱讀焦慮與信心不足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影響閱讀效果的重要因素。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存在焦慮、恐懼情緒,一看到篇幅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文章,便心生畏懼,擔心自己無法理解文章內容,從而在閱讀前就給自己設置了心理障礙。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使得學生在閱讀時難以集中注意力,思維變得遲緩,進一步加劇了閱讀困難。另外,一些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和自信心,認為閱讀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且由于在過往的閱讀經(jīng)歷中可能遭遇較多挫折,導致他們不愿意主動嘗試閱讀,甚至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逃避心理,最終導致閱讀能力陷人惡性循環(huán),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詞匯構建與提升策略
一是巧用構詞法教學。英語構詞法是指通過不同的方式將單詞組合或轉換成新的單詞的方法。教師可系統(tǒng)地向學生教授派生法、合成法、轉換法等構詞法技巧,提升詞匯教學效能。例如,教師先通過講解\"un-\"(表示否定)、“re-\"(表示再次、重新)等前綴,“-able\"(表示能夠)、“-tion\"(表示動作、狀態(tài))等后綴,以及“port\"(表示搬運)、“graph\"(表示寫、畫)等詞根,引導學生學習同類單詞的構成規(guī)律;再通過如“unhappy”(不開心的)、“rewrite”(重寫)、“transport”(運輸)、“photograph\"(照片)等單詞,訓練學生通過分析單詞的結構猜測生詞含義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構詞法,有效提高詞匯記憶效率和閱讀中的詞匯理解能力。二是強化語境記憶。詞匯的學習不能孤立進行,教師應將單詞融入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在語境中感受詞匯的用法和含義。教師可以通過編寫例句、短文,或者選取含有目標詞匯的英語文章片段,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理解詞匯的意義和用法。三是優(yōu)化單詞打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單詞打卡計劃,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每天背誦的單詞數(shù)量,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每日打卡。
(二)語法強化策略
一是結合閱讀文本強化語法理解。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單純地講解語法規(guī)則,而是要將語法知識與閱讀文本緊密結合起來。教師應選取含有典型語法現(xiàn)象的文章段落或句子,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析句子結構,找出其中的語法要點,如從句的引導詞、句子的時態(tài)、語態(tài)等。例如,在閱讀一篇含有定語從句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定語從句,并分析其先行詞、關系詞的用法以及從句在整個句子中所充當?shù)某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和掌握定語從句的語法規(guī)則,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二是結合專項練習強化句子仿寫。針對不同的語法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專項練習題,如語法填空、句型轉換、單項選擇等,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鞏固所學語法知識,加深對語法規(guī)則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句子仿寫練習,即根據(jù)給定的例句或語法結構,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新的句子,從而加深理解。
(三)閱讀技巧精進策略
一是規(guī)范閱讀技巧訓練。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專門安排時間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系統(tǒng)訓練。首先是略讀技巧訓練,教師可以選擇一篇篇幅適中的文章,規(guī)定學生在短時間內(如2一3分鐘)快速瀏覽文章,要求他們關注文章的標題、小標題、首段、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通過這些關鍵信息來把握文章的主題和大意。其次是掃讀技巧訓練,教師給出一些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文章中快速查找相關信息,通過限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掃讀速度和準確性。再次是精讀技巧訓練,教師可以選取文章中的重點段落或長難句,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句子結構、詞匯用法、修辭手法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等,培養(yǎng)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細節(jié)和內涵的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文章的結構和脈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思路,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二是豐富閱讀訓練形式。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閱讀訓練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在讀完一篇文章后,圍繞文章的主題、內容、人物形象等方面展開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和互動,通過思想的碰撞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制作閱讀海報,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喜歡的段落、詞匯和句子等內容以海報的形式展示出來;或者引導學生撰寫讀后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
(四)背景知識豐富策略
一是課前導入背景知識。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故事等,向學生介紹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在閱讀英國文學作品《簡·愛》文章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電影《簡·愛》的精彩片段,或者講述一些關于作者的生平故事以及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背景知識,讓學生對文章的背景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從而為后續(xù)的閱讀教學做好鋪墊。二是拓展課外閱讀材料。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的英文書籍、雜志等閱讀材料,拓寬閱讀視野,豐富背景知識。當前,不少英語書籍較為厚重,書中還存在大量的生詞,很少有學生能夠有耐心和興趣去閱讀一本全英文版的書籍。因此,教師可以先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年齡和所學詞匯量的英文書籍。4例如,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詞匯量較小、句子結構簡單、內容生動有趣的英文簡易讀物,如《英語童話選》《英語小故事集》等;而對于基礎較好、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推薦經(jīng)典的英文名著簡寫本,如《簡·愛》《雙城記》等。
(五)心理疏導調適策略
一是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應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無壓力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學習。教師可以采用親切和藹的教學態(tài)度、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英語小故事或英語小游戲,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進度差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互動。二是科學提供閱讀材料。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閱讀能力,為他們選擇難度適中的閱讀材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閱讀水平測試,或者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層次,進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推薦相應難度的閱讀材料。同時,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師應適時增加閱讀材料的難度,讓學生在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中,保持閱讀的熱情和動力,逐步克服閱讀障礙,提升閱讀能力。三是及時肯定鼓勵。在學生的英語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教師可以進行語言表揚或者給學生寫鼓勵性的評語,讓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正反饋,從而增強其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動力。
三、結語
初中生英語閱讀障礙是一個復雜且多維度交織的問題,本文從詞匯、語法、閱讀技巧、背景知識和心理疏導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為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未來我們將開展定量研究,通過實驗設計驗證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對初中生英語學習的提升效果,進而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娜娜.初中生英語閱讀障礙成因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21(15):197-199.
[2]高文琦,楊樹艷.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障礙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7):49.
[3]邱詠梅.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及其教學對策[J].教育導刊,2004(9):52-53.
[4]馬美英.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障礙及對策分析[J].校園英語,2020(1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