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秉昆與親情羈絆:血濃于水的深情守望
1.1對父母的孝道擔當
1.1.1 日常照料中的孝心
影視劇《人世間》中有很多地方都表現(xiàn)出周秉昆與周母之間的日常相處透著暖暖溫情與孝順,例如怕周母一個人在家吃飯孤單,周秉昆決定每天回家陪周母吃飯;過年那晚周母和春燕母親做局,想撮合春燕和周秉昆時,周秉昆在未知的情況下深夜去接周母;周母突發(fā)腦出血后,周秉昆與鄭娟一起悉心照料她,如每日為母親翻身、按摩、喂飯,展現(xiàn)其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些劇情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孝道文化在周秉昆身上的傳承,以及他對家庭責任的深刻認知。
1.1.2精神慰藉與理解
劇中周父每次“支援大三線”回家后都會表揚和認可周秉昆的付出,但是周秉昆沒有“邀功”,而是很謙遜。對周秉昆而言,家人遠去,堅守在家里照顧母親、守好家園就是他的職責。劇中多次出現(xiàn)父子之間的沖突、矛盾,然而他多站在理解角度,默默承受壓力,努力成為父親眼中的好兒子。劇中還有很多劇情都表現(xiàn)出父親與其的相處瞬間,通過情節(jié)發(fā)展可看出周秉昆以實際行動打破與父親之間的隔閡,給予父親精神上的慰藉。
1.2與兄弟姐妹的手足情深
1.2.1 默默支持與付出
《人世間》第一集就交代了時代背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周家人不可避免“分崩離析”,比如其父周志剛中國的第一代建筑工人,投身“大三線”建設;其兄長周秉義——進入兵團;其姐周蓉——巧取上山下鄉(xiāng)名額,遠赴大山深處;次子周秉昆和其母李素華則留守于家中。在后續(xù)劇情中,在其兄周秉義、姐姐周蓉追求理想、遠離家鄉(xiāng)的過程中,周秉昆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從未計較個人得失。
1.2.2 困境中的相互扶持
第一次家人團圓之時,周蓉因為其丈夫馮化成在站臺作詩一首,造成哄搶,場面難以控制,再加上當時的情況,所以被耽誤按原計劃到家團圓。周秉昆在安撫好外甥女和母親以后,選擇去了解情況,知道情況不好的時候也只是默默幫助處理,并未讓周母擔心。在姐姐周蓉不方便照顧外甥女之時,毫無怨言地照顧外甥女十余載;在兄長忙于自己理想追求、造化“大家”忽略“小家”的時候,他充當起了兄長角色,有條不紊地處理好家庭瑣事,讓兄長完成自己夢想。此外還有很多劇情也展現(xiàn)出這樣相互扶持之情,如幫助姐姐解決住房問題,為哥哥的仕途擔憂卻從不添亂,提升家庭凝聚力。
1.3對子女的父愛如山
1.3.1 教育引導與陪伴
周秉昆不僅對父母盡到孝心、對手足提供幫助、對朋友肝膽相照,對下一代也同樣盡心盡力,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品德和責任感。這與其說是周家傳承,不如說是周秉昆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除此之外,劇中還有很多溫馨的場景,如與子女一起散步、談心,展現(xiàn)其作為父親的耐心與關愛。
1.3.2 面對變故的守護
“父愛如山”這個亙古不變的主題,經(jīng)過一代代傳承,男人的形象在家庭中扮演著“頂梁柱”的角色。劇中周秉昆在家人“分崩離析”之時,作為家中孩子堅守陣地,這是作為孩子角色對家庭的守護;在自己孩子周楠遭遇意外身亡的巨大變故中,身為父親悲痛萬分,但是悲痛之外他不得不堅強,這一情節(jié)體現(xiàn)了他所承載的家庭責任與精神力量,升華了周秉昆父愛形象。
2周秉昆與友情溫度:江湖義氣與現(xiàn)代契約的交融
2.1“六小君子”的深厚情誼
2.1.1 青春歲月的結緣
朋友之間講究的是肝膽相照、兩肋插刀?!傲【印睆男≡诠庾制L大,互幫互助、相互支持。比如在周秉昆入獄期間,妻子鄭娟代替未能到場的周秉義參加;在周母腦出血,身邊沒有親近的人之時,周秉昆的朋友們代表周秉昆在床前盡孝,而且還帶動各自的伴侶對其照顧,他們從木材廠到醬油廠,每次都共擔風雨、相互陪伴成長,結下深厚情誼,展現(xiàn)彼此間純真的友誼。
2.1.2患難與共的堅守
好的友情不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在當今社會中,很多時候友情不再單純,而是有很多不純粹的東西滲入其中。在人們越來越功利化的當下,劇中的友情讓人羨慕,比如肖國慶、孫趕超等工友下崗后,周秉昆主動提供幫助,安排工作、借出房屋,體現(xiàn)他在朋友困境中的仗義相助,也體現(xiàn)了其對友情的忠誠堅守。
2.2友情中的互助與包容
2.2.1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支持
劇中周秉昆在朋友遇到經(jīng)濟困難時,不僅給予物質幫助,還提供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如在朋友創(chuàng)業(yè)失敗時耐心開導。這對于一個深陷泥濘的朋友來說是最需要的,因為物質補助僅僅是片面的,滿足不了朋友內心的渴望。但是周秉昆共情力強,知道對方需要什么,所以體貼入微,這種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支持對于朋友走出困境起到很大的作用。
2.2.2 包容朋友的過錯與不足
劇中“六小君子”不是只有溫情時刻,還有可能會傷害朋友之間感情的事件推動友情的發(fā)展,體現(xiàn)出周秉昆對友情的包容。比如在朋友因個人原因做出錯誤決策或傷害到周秉昆時,他選擇包容與原諒,如喬春燕夫婦因分房問題與他反目,他最終仍以大局為重。
這種包容精神在友情中有著重要價值,周秉昆正因為有如此寬廣的胸懷,所以擁有長久的友情。
2.3友情與時代變遷的碰撞
2.3.1 傳統(tǒng)義氣與現(xiàn)代契約的沖突
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周秉昆所秉持的傳統(tǒng)江湖義氣與現(xiàn)代契約精神之間產(chǎn)生沖突,如在處理朋友間的利益關系時面臨的困境。再如曹德寶試圖賄賂周秉昆牟取私利,周秉昆堅守原則拒絕,展現(xiàn)他在友情與道德之間的艱難抉擇,這都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義氣與現(xiàn)代契約的沖突。
2.3.2友情在時代洪流中的堅守與傳承
雖然時代在變遷,但是周秉昆與“六小君子”在沖突中不斷調整、堅守友情,傳承傳統(tǒng)友情中的美好品質,如信任、忠誠、互助。這種友情在當代社會的啟示意義,對于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弘揚傳統(tǒng)美德起著積極作用。
3周秉昆的倫理堅守:平凡中的道德光芒
3.1在家庭倫理中的堅守
3.1.1維護家庭完整與和諧
“家庭情感敘事是一種以家庭為背景,通過展現(xiàn)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關系和互動來傳達情感價值和主題的敘事方式。
它強調家庭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和相互影響?!盵1]周秉昆是家里“最不起眼”的孩子,可以說是“最沒出息”的孩子,但是他卻是對家庭付出最多的孩子。周秉昆在家庭面臨各種危機時,努力維護家庭的完整與和諧,如在母親患病、兄弟姐妹離家期間,獨自承擔家庭重任,避免家庭破裂,這種對家庭倫理的堅守所體現(xiàn)的家庭責任感與擔當精神,對家庭成員有重要影響。
3.1.2傳承家族美德與家風
周父和周母恩愛到老,兩人都是傳統(tǒng)美德的良好代表。二人品行端正,都是善良正義之人。周秉昆從小在父母優(yōu)良品德的影響下,也成了一個家風嚴明、品行端正的人。劇中可以看出周秉昆從父母身上傳承的勤勞、善良、正直等美德,并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給下一代,如教育子女要誠實守信、尊老愛幼。
3.2在社會倫理中的擔當
3.2.1堅守公平正義的底線
底線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周秉昆在家風嚴明的傳承影響下,成長為一個恪守準則、嚴守底線之人。比如周秉昆在面對友情和道德間考驗之時,或者在面對社會不公現(xiàn)象時的表現(xiàn),如在工廠改革中敢于質疑不合理的制度,為工友爭取權益,展現(xiàn)他堅守公平正義底線的勇氣。這種行為在劇中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問題,以及周秉昆作為普通勞動者對社會倫理的擔當。
3.2.2關愛他人與社會公益
周秉昆不僅對家人和朋友無私,在生活中對身邊人和事物也盡可能施以援手。比如開場中對被執(zhí)行的工友老婆的照顧,并且自己還貼補錢財,為鄰里提供細微幫助,總之周秉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關愛他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幫助鄰居解決生活困難、參與社區(qū)建設等。他的這種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積極意義,傳遞了正能量。
4劇中周秉昆形象的意義與啟示
4.1對當代家庭倫理建設的啟示
4.1.1弘揚傳統(tǒng)孝道與手足情
孝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通過對周秉昆形象的分析,可以得到對當代家庭弘揚傳統(tǒng)孝道、重視手足情的啟示,如倡導子女多陪伴父母、兄弟姐妹間相互扶持,這種家庭倫理觀念對構建和諧家庭關系有著重要作用。
4.1.2重塑家庭責任感與擔當精神
家庭的責任感和擔當一直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在忙碌之下忽略了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造成家庭的幸福感缺失。而通過對周秉昆形象的描寫,可以對當代家庭成員起激勵作用,鼓勵人們在家庭中勇于承擔責任,為家庭幸福貢獻力量。
這種精神在解決當代家庭面臨的諸多問題,如養(yǎng)老、子女教育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4.2對友情觀念的反思與重構
4.2.1倡導真誠互助的友情
“周秉昆更是小說中好人的典型代表,在朋友陷入困境時,他總是竭盡全力尋求一切力量幫助朋友渡過難關,他身上的這種豪爽仁義也感染著身邊的其他人?!盵2]通過該劇中周秉昆對待友情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真正的友情是真誠而且互相幫助扶持的,要在堅守原則和底線的基礎上相互成長。劇中通過對周秉昆真誠友情的展現(xiàn),啟示當代人們對友情觀的重構,提出寶貴的建議。
4.2.2平衡傳統(tǒng)義氣與現(xiàn)代契約
從周秉昆對待友情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平衡傳統(tǒng)義氣與現(xiàn)代契約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平衡好傳統(tǒng)義氣,一味從傳統(tǒng)友情方面出發(fā),那么現(xiàn)代規(guī)則會使雙方陷入險地。周秉昆在處理友情關系方面既傳承傳統(tǒng)美德,又遵循現(xiàn)代社會的規(guī)則與法律,使得他與朋友間的友情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4.3對社會道德風尚的引領作用
4.3.1 弘揚公平正義與善良正直
“《人世間》主人公周秉昆最明顯的性格特征就是善良,不管是對待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盵3]在周秉昆身上可以看出堅守公平正義和善良正直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不恪守底線,以權謀私,最終肯定會得到相應的下場。公平正義是心中的一桿秤,稍有傾斜就會對內心的原則產(chǎn)生影響,在利益面前容易改變初心,變成不善良之人。而社會的發(fā)展和個人的發(fā)展需要公平正義之人、善良之人,只有這樣才能構建美好和諧社會。
4.3.2激發(fā)社會關愛與奉獻精神
從劇中不難看出,雖然一直都在講“小愛”,但其實表現(xiàn)出的是“大愛”。從小人物過渡到社會的哲思,劇情圍繞周家展開,周家每個人物都不是邊緣人物,但周秉昆尤為突出,因為劇中該人物最貼近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通過劇情刻畫使其形象更加鮮活。如果可以更深刻地體現(xiàn)該形象的情緒遞進,則更能體現(xiàn)其性格特點,在其中可看出周秉昆對社會的關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其關愛和奉獻構建了對家庭和社會的幸福藍圖,這種精神對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公平具有積極影響。
5結語
周秉昆這一形象以親情羈絆為根系、友情溫度為枝干、倫理堅守為脊梁,構筑起立體而深邃的精神圖譜:在親情中周秉昆默默堅守、維護家庭穩(wěn)定,為家庭作出犧牲,詮釋了中國式家庭倫理中“愛在責任深處”的厚重;在友情中周秉昆呈現(xiàn)幫扶友人、寬容待人的大智慧,在利益紛爭中維系“六小君子”的群體溫度,重現(xiàn)了底層社會“義利共生”的友情倫理;在倫理堅守方面,他堅持底線、善良正直,譜寫了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之路。通過對周秉昆這一形象的描寫,可看到作為平凡人對家庭的堅守和奉獻,此時的平凡卻是時代新力量的徽章。其精神內核為當代社會提供了回歸倫理本真的鏡像一真正的倫理,不在于偉大事業(yè)的達成,而在于市井井巷中的煙火。
參考文獻:
[1]魏婉清.《人世間》中平民視角融入情感價值的敘事分析[J].劇影月報,2024(3):16-17.
[2]李宏悅.追憶與重構:論梁曉聲《人世間》的哈爾濱書寫[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4,23(3):78-81.
[3]張丹丹.年代劇《人世間》中周秉昆人物形象分析[J].時代報告(奔流),2022(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