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臺灣圖書館藏《宋人近體分韻詩抄》稿本考述

        2025-06-28 00:00:00仲皓

        有明一代是宋詩傳播與接受的低潮時期。明初詩壇紹繼元末崇唐抑宋之風,弘治、嘉靖年間,以前、后七子為代表的士人力倡文必先秦兩漢、詩必漢魏盛唐,以致“宋人集覆瓿糊壁,棄之若不克盡”①,難以蒐購。選本既能網(wǎng)羅放佚,對文獻起到輯存作用,又能刪汰繁蕪,傳達選家的批評觀念,是探求明代宋詩接受的重要窗口。據(jù)今人稽考,明代宋詩選本共十五種,其中十種已散佚,今可見者有符觀《宋詩正體》、李蓑《宋藝圃集》、潘是仁《宋元名家詩選》、曹學(xué)佺《石倉宋詩選》、盧世灌《宋人近體分韻詩抄》五種。②前四種已有諸多研究成果,唯有《宋人近體分韻詩抄》(以下簡稱《詩抄》)因稿本形態(tài)未經(jīng)整理,僅有敘錄。③此書的編選時間、文獻價值、選家旨趣尚有研究空間。同時,此書編者盧世灌作為明清之際山左地區(qū)的文壇魁首,其生平行實和詩學(xué)觀念鮮獲關(guān)注,故對此書及其編者盧世灌加以考論。

        一、《宋人近體分韻詩抄》的編者考訂及遞藏情況

        《宋人近體分韻詩抄》不分卷,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單欄,版心大黑口,雙黑魚尾。未見題署、序言,亦不記頁次。書中鈐蓋“西圃藏書”白文方印、“小山姜”朱白文方印、“晴窗一日幾回看”朱文長方印、“讀古人書”朱文長方印。該書按韻編次,七律少下平九韻,七絕少上平十三韻,五言詩全無,應(yīng)為殘本?,F(xiàn)可見者選宋人35家,詩543首,兼錄袁宏道詩4首,白居易詩1首,共計548首。所錄各詩,有夾注、眉批、朱墨圈點,彌望皆是。詩下多有小字旁批“二句改人”等字樣標示選家竄易字句。該書現(xiàn)藏于臺灣省圖書館。既無題署和序言,《詩抄》的編者從何判斷?臺灣省圖書館特藏組清點館藏時,著錄該書編者為盧世淮。

        但未寫明考訂過程。盧世灌是否為本書編者,有必要加以考證,故首先對盧世灌的生平著述予以介紹。

        盧世灌,字德水,別號紫房,晚號南村病叟,山東德州人,明萬歷十六年(1588)生。天啟五年(1625),盧世灌進士及第,授戶部主事,崇禎十二年(1639)以監(jiān)察御史一職價漕運,崇禎十四年職事完成,他上疏奏請回鄉(xiāng)養(yǎng)病。明末結(jié)社之風盛行,盧世灌在當?shù)囟鄠€文社中有重要地位,曾與復(fù)社領(lǐng)袖張溥共同裁定河北故城席社主盟,在山左文壇頗具影響力,并與當時的文壇領(lǐng)袖錢謙益往來密切。明清易鼎后,清廷以原職監(jiān)察御史征詣盧世灌到京,他以疾不赴,此后便閉門謝客,終日醉心詩書,飲酒自放,清順治十年(1653)去世。其遺稿經(jīng)友人匯輯成《尊水園集略》十四卷,于順治十年(1653)、順治十七年(1660)刊刻。

        盧世灌熱衷藏書、抄書,自云“生而有書癖,見古集善本必齋戒以將之,危坐以進之,鼓歌以舞之,流略摩挲不啻彝鼎”①。他一生刻書二十五種,抄書近百種。盧世淮在抄書時并非隨意抄寫,而是有意識地選擇抄錄對象,使用精良的底本,抄錄之后會仔細編排,詳加審定,編成一帙。抄書的過程其實就是編纂選本的過程。最為他帶來名望的是他編選的《杜詩胥鈔》,選杜詩八百八十余首,又在此基礎(chǔ)上撰寫《讀杜私言》,摭選具體篇目評點杜詩。錢謙益在其啟發(fā)下作《讀杜詩寄盧小箋》,是為《錢注杜詩》的雛形?!氨R”即指盧世灌,在書名中標舉說明了錢氏對盧世灌注杜成果的認可。杜詩選本外,盧世灌還編選了《唐律清謠》《放翁絕句》《明詩近體》等,惜大多散佚,徒有抄書、刻書小序留存。

        最早認定《詩抄》編者為盧世灌的是其后嗣盧中倫②,他在書中寫下跋語六則,記錄了發(fā)現(xiàn)此書和甄別選家的過程。前三則云:

        近閱先侍御德水公《尊水園集》,內(nèi)有《宋詩選抄》小序一則。當公沒后,田宅盡為田山姜所有,即所謂“將書塞破三間屋”者,亦歸田氏大半矣。此書或即公稿,亦未可知。其“西圃藏書”印章或徑田氏收藏此書而施之者耳。此卷要不失盧、田兩家故物也。暇日,余故表而出之,什襲而藏之。時癸丑(筆者按:1913年)冬月,仲言謹識。

        吾前以為田山姜手抄者,以圖章故也。今見公序跋,乃記于此,以俟異日考證焉。仲言又及。

        細玩書法,當是老年大家之筆。田氏多印白本以抄書,或吾家原本,而田氏又抄錄者,亦未可知也。又記。③

        標題

        尊水園原為盧世灌居所,盧世灌去世后,家宅連同藏書歸田雯 ① 所有。據(jù)跋語知,盧中倫發(fā)現(xiàn)《詩抄》后,通過田同之鈐印知該書是盧、田兩家舊藏,繼而他讀到盧世灌《宋詩選抄》小序,似與此書相合,再通過細賞書法,提出了兩種可能:一是此書為盧世灌所抄;二是此書為盧氏原本,田雯依書抄錄。

        現(xiàn)存的盧世灌別集《尊水園集略》十四卷是經(jīng)其朋友、后人編定,并非盧世灌作品全豹,僅為十分之四五。盧中倫所言《宋詩選抄小序》未見于十四卷本,無法將《詩抄》與書序進行比對。但是《詩抄》卷中附錄的四首袁宏道詩,為盧中倫提供了新的論據(jù)。盧中倫有跋語云:

        袁中郎乃明季人,與鐘伯敬、譚友夏同時,曾序徐天池渭詩集行于世。先侍御公有抄徐渭詩,跋語極推袁、徐二先生,載尊水園詩文集中。公抄宋人詩,集中有序,此卷均系宋人,惟七絕之亦載入中郎,似是公選本也。中倫謹識。

        先侍御德水公論鐘袁最允,謂:“譏鐘袁者,其詩不必出鐘袁上?;蛴卸持?,并未見鐘袁之詩,聞人毀謗鐘袁而亦隨聲附和,及問其所以,則茫然莫對,斯可謂犬吠聲者矣。”漁洋選宋元詩,有人譏之,公有句云“幾人真見宋元詩”,與先侍御皆持正論,有功于詩教多矣。此選宋詩,載及明人,或當時附記卷末,非作定本也。公手訂諸書,皆著朱墨,而朱圈極大,可對校也。壬戌(筆者按:1922年)冬月識于紅豆山房。中倫謹記。

        若田氏手抄,中郎決不得入選。此本必公選,后歸田氏者。②盧中倫指出,盧世灌批點諸書時好用朱墨大圈,與《詩抄》上彌望皆是的朱墨圈點相合。又提出書中附有袁宏道詩,必是選家對袁氏極其推崇。盧世灌恰恰對袁宏道、徐渭等人十分稱許。他評價袁宏道曰:“袁石公名滿天下,要其實亦足以副之,非過情也?!跺\帆》《解脫》等集,詩俱有可觀者?!?③ 又云讀徐渭詩文“津津不能已也,幾欲盡罷諸家而獨尊徐氏”④。而田雯早年尊崇李攀龍、謝榛等人,不喜袁氏訾毀后七子,必不會在書中選入袁詩。盧中倫由此總結(jié):“若田氏手抄,中郎決不得入選。此本必公選,后歸田氏者。”

        盧中倫的論證大體可以確定《詩抄》為盧世灌所選,同時,盧世灌集中還有更多材料可輔翼佐證:

        第一,盧世灌的藏書資源與《詩抄》的文獻需求相符。盧世淮晚年困于疾病,曾托友人孟幼輿代為置辦書籍,有信函一封:“每次煩仁兄置書…大約《史》漢》諸書俱已有,茲所搜者全在宋人,而南渡以后人文尤奇。即元人有極佳者,如元遺山之類是也。南渡陸放翁刻行矣。此外如葉水心、陳簡齋、周平園、陳止齋、謝皋羽諸公,如有遺集,皆當物色。即我朝如楊南峰、徐武功,定不尋常。此外如雜抄等項,亦助聰明。而黃山谷古本全集、《朱子語類》,皆真實有益之書也。其他仁兄自能以意斟酌,欲言不盡?!雹坌胖斜砻鳎R世灌當時的閱讀興趣在宋代,希望購置的主要為黃庭堅、朱熹、陸游、葉適、陳傅良、周必大、謝翱等宋人的別集。再者,從《尊水園集略》保留的抄書小序可知,盧世灌曾抄錄蘇軾《東坡集》、黃庭堅《豫章集》、秦觀《淮海集》、晁補之《雞肋集》、陸游《劍南詩稿》、陳造《江湖長翁集》、陳亮《龍川集》、林景熙《林霽山集》等。以上各家,大多在《詩抄》選目之中。

        第二,盧世灌有《與張子襄書》,其中寫道:“宋詩峭舊有氣力,知言哉。謹以全集奉覽。其間弟僭有竄易處,點金成鐵,固所不免。要之,苦心為古人周旋,樂道人之善。竊比于我老彭,弟生平心事盡在此矣。”⑥盧世灌在和朋友的信中評價宋詩“峭舊有氣力”,欲把“全集”呈送給朋友。他又提到自己在集中“僭有竄易”,這和《詩抄》改換字句、題目的特點相一致。由此可以推測,盧世灌信中所說的“全集”就是《詩抄》。

        第三,盧世灌曾抄錄陸游詩?!蹲鹚畧@集略》卷七有《陸放翁詩序》,云:“余喜誦放翁詩,每欲抄成一編而未果。會客潞河,公事已畢,臥病無憀,因從枕上開卷。顧行篋所攜,乃正德中紹興郡官刻,字跡多偽,詩又最少。喜其少易竟也,遂抄之,不數(shù)日而卒業(yè)。命胥錄出,以為初本。家間尚有吳刻《劍南詩稿》,版精而詩富,倘不死,尚欲博選之為續(xù)本云。南村盧世灌記?!雹倬硎小杜c程正夫》,亦云:“南宋有一人,曰陸放翁。真作家也。昨在潞河,抄得渠詩一冊,謹呈覽。 ② 盧世灌在視漕期間暫住潞河驛,抄錄正德中紹興郡官刻本放翁詩,作為初本。因官刻本選篇較少,字多訛誤,盧世灌打算利用家藏的吳刻本為底本,再次博選陸游詩。吳刻本,即毛普所刻汲古閣本《劍南詩稿》。盧世灌曾贊該刻本“刻畫如繡,心開自明,每及終卷必有跋語數(shù)行,考核精簡,文彩風流”③??芍R世灌既有廣泛抄錄陸游詩的打算,也有全本《劍南詩稿》為文獻依托?!对姵分羞x陸游詩數(shù)量最多,很可能由盧世灌抄錄的陸詩續(xù)本衍生而來。

        第四,盧世灌選抄詩集多取近體,與《詩抄》所選體式相合。崇禎十四年返鄉(xiāng)之后,盧世灌選抄了《萬首唐人絕句》,又自編唐人五律選本《唐韻清謠》?!度f首唐人絕句序》曰:“余喜吟唐人絕句詩,惜所見不廣,止高漫士《品匯》及楊升庵數(shù)種、敖清江一種,余選數(shù)十首耳。最后乃得《萬首》一編,恣其披閱,共得七冊。即仍有可簡汰者,姑存之,以備唐詩絕句一種大觀?!?④ 可知他將洪邁所編《萬首唐人絕句》,精心揀擇,抄出七冊?!短祈嵡逯{》是他自選的消閑之作。書序曰:“病中隨意讀古人書,讀十二家唐詩,讀杜詩,讀錢劉詩,讀唐詩苑,因愁勞之。余不欲以拂逆語攖懷,單取一種娛悅?cè)菖c之言以銷暇日,又單取五言律一種,為其易竟而難忘也。小齋樽酒開卷,長吟聊復(fù)一樂。五柳先生云‘清謠結(jié)心曲’,余苦愛斯語,遂名茲編曰《唐韻清謠》。\"③盧世灌讀罷杜甫、錢起、劉長卿等人詩后,自覺悲從中來,故取輕快閑適的唐人五律編成一帙,以陶淵明詩句命名,標示旨趣。此后,盧世淮還編選王昌齡絕句,明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七言絕句各一冊。而其集中并無選抄古體詩的記錄,足以見得他在詩體中更重近體。

        綜上,據(jù)書籍形態(tài)、后人跋語和選家的詩學(xué)觀念、藏書資源、抄書習(xí)慣等可以判定盧世灌為《詩抄》的編選者。基于此,我們可以對《詩抄》的成書時間加以細化。

        盧世灌入仕后,共請辭兩次。第一次在崇禎二年(1629)歸鄉(xiāng)奉母,到崇禎十年(1637)服闋起復(fù)。其間他用力在杜詩,編著選本《杜詩胥抄》,編定個人詩集《杜亭近草》杜亭移草》等。第二次請辭在崇禎十四年(1641)。返鄉(xiāng)后,盧世灌杜門謝客,每日以閱書為事,他初次抄《劍南詩稿》也在此時。《詩抄》雖為殘本,尚存詩三十五家、五百余首,編選非一日之功,需要充裕的時間和藏書資源。故斷定《詩抄》的成書時間在盧世濯第二次請辭之后,為崇禎十四年到順治十年之間。

        自此,我們可以梳理出《詩抄》的遞藏情況。該書由盧世灌編選,最初或名為《宋詩選抄》。盧世灌去世后,《詩抄》和盧氏藏書一起歸田雯所有,后成為田同之的收藏。清末此書被盧中倫發(fā)現(xiàn),經(jīng)封氏之手,歸安德布衣所有。安德布衣跋語云:“此分韻選平韻三十韻,實是五七言近體詩,不及古詩。卷中七律少下平九韻,七絕少上平十三韻,五言詩全無,蓋殘本也。余初得自封氏,只余三卷,乃合訂之,雖系殘書,猶以寶物視之也?!?⑥ 安德布衣失考,應(yīng)與盧世淮同為德州人士。南京圖書館藏盧世灌《杜詩胥抄》有清人封志毅跋,安德布衣所說的封氏,很可能為封志毅,封氏見載于《德縣志》??梢酝茢?,有清一代,《詩抄》僅被盧世淮同鄉(xiāng)和后嗣遞藏,流傳范圍并未超出德州境內(nèi),故不為世人所知,直至當代才脫離寂寂無聞的境地。

        二、注陸、附詩、改句:《詩抄》的文獻價值與文本竄易

        從文獻來看,除陸游詩抄自汲古閣本《劍南詩稿》外,《詩抄》中多數(shù)詩歌文本難以溯源。明人不重宋詩,以致宋集版本雜蕪,傳抄錯漏頻出,《詩抄》也難以規(guī)避這一問題。而書中多處選家自注的改句標記,

        更是增加了該書在文獻??鄙系膹?fù)雜程度。從另一個角度看,《詩抄》也是考察明人傳抄宋詩的絕佳案例,底稿本兼容箋注、摘句、圈點、批語于一書,最大程度保留了選本編纂的原始痕跡,展現(xiàn)出豐富的文學(xué)批評形態(tài)。以下從文獻層面,分別論述《詩抄》的價值和闕失。

        (一)《詩抄》的文獻價值

        1.保存大量前人注陸游詩成果

        《詩抄》在抄錄詩作內(nèi)容的同時,兼抄詩注。將《詩抄》所錄蘇軾詩注與四部叢刊本《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注文內(nèi)容不出后者,或基本一致,或加以裁剪,可以推斷《詩抄》選蘇詩文獻來源為分類集注東坡詩版本系統(tǒng),注文亦抄自前人。而《詩抄》所載陸游詩注又是另一種情況。

        今人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全集之前,陸游詩沒有全集注本,只有選注。宋代有史溫《陸詩選注》十卷、《續(xù)集》一卷,聞仲和注《陸放翁劍南句圖》,皆未傳世。清人許美有《陸詩選注》,未刊行。日本鈴木虎雄有《陸放翁詩解》六卷,據(jù)《唐宋詩醇》選詩注釋。可以說存世陸游詩注少之又少。

        《詩抄》中有大量陸游詩注,計270余條,雖無法確定是盧世灌本人所注,還是抄錄前人注釋成果,但實為清代以前陸游詩注的重要成果,對陸游接受研究大有助益。

        書中注釋兼顧訓(xùn)話、掌故、名物,以《遣興》(壯年一箭落雙雕)為例,《詩抄》有注文4條?!皦涯暌患潆p雕”一句注曰:“高駢見雙雕曰:‘我貴,當中之。一發(fā)貫雙雕,因號雙雕侍郎?!薄皭瀸W鵡說無憀”注曰:“憀,同聊。”“烏絲闌上詩初就”注曰:“烏絲闌,紙名。越州姬以烏絲闌三尺授李生,生援筆成章。”“綠綺聲中酒半消”注曰:“綠綺,琴名。”

        標題

        《詩抄》也多引用前人詩句解釋陸詩,如《和范待制秋興》其一“馬耳風”注曰:“李白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薄懊找迅庶S紙外”注曰:“樂天詩‘黃紙除書無我名。”除詩文集外,《詩抄》注文還援引《儀禮》《左傳》等經(jīng)史文獻和佛禪語錄,來源廣博。同時,《詩抄》注文力求簡明清晰,常用典故一般用“某某事”概括,非習(xí)見典故括出主干信息,剔除旁枝內(nèi)容,詩文則僅標注作者和詩句,不另注詩題。

        陸游主張“工夫深處卻平夷”①,詩風并不艱澀。《詩抄》存陸游詩 266首,注文270余條,雖不是逢詩有注,但從內(nèi)容上看,算得上是全面而細致的注釋。今人閱讀《劍南詩稿》時,亦可與《詩抄》中的注文對讀,輔翼理解。

        2.以附詩揭示詩法

        《詩抄》體例上的另一特色,是在選詩后用雙行小字附列與原詩同韻且立意相近的詩作或摘句。這種情況全書查得17例。

        以陸游《縱游深山隨所遇記之》②為例。詩曰:“行穿犖確度谽谺,路跨清溪一木斜。歷盡艱危到平地,壞垣欹屋兩三家。”詩下附列徐璣《五里牌邊》:“路繞山根石磴斜,小橋流水樹交加。柴門半掩人稀到,五里牌邊三四家?!?① 兩首詩均寫溪山行旅,前兩句寫山石嶙峋,歧路難行,后兩句寫峰回路轉(zhuǎn),在人跡罕至處見到幾戶人家,不僅詩意相近,在用字上也相仿。又如陸游《秋夜》②:“庭院蕭條夜氣清,臥聽宮漏下高城。旅懷生怕還鄉(xiāng)夢,留取殘燈伴雨聲?!痹姾蟾搅忻穲虺肌镀咴露灰孤勴n玉汝宿城北馬鋪》:“暗樹秋風擺葉鳴,桃枝竹簟冷逾清。孤燈淡淡短亭客,半夜蕭蕭聞雨聲?!?③ 兩詩同寫羈旅行役,用聽覺描寫襯托夜晚的凄涼氛圍,用“殘燈”“雨聲”意象引出客愁,主題與意象相近。

        再如蘇軾《佛日山榮長老方丈》④其五:“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銷盡碧煙橫。山人睡覺無人見,只有飛蚊繞鬢鳴?!薄对姵分泻笠冻纱蟆端X》:“尋思斷夢半懵騰,漸見天窗紙瓦明。宿鳥噪群穿竹去,嚴城猶自打殘更?!雹蹆墒自娗皟删渚鶎懰鬯娋拔?,后兩句都采用以動寫靜的手法,用周遭的聲音反襯房內(nèi)清幽。

        也有一些作品后不附列整詩,而是附列摘句的形式。如陸游《排悶》:“四十從軍渭水邊,功名無命氣猶全。白頭爛醉東吳市,自拔長刀割彘肩。”盧世灌選取袁宏道《送惟長先生歸窆途中偶成》中“皓齒清晚樂朝暮”,“少日倔強老更顛”兩句拼貼綴合,附列于后,與陸游詩中表現(xiàn)的年邁不減豪情相呼應(yīng)。

        可見,盧世淮用附詩的體例,聚合了同一韻目、同一主題下的兩首詩,詩歌的主題、章法、句法體現(xiàn)出承變關(guān)系。如此不用評語,直接將詩作對比而觀,即可揭示詩歌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所選作品對前人的繼承、對后人的影響,因此,這種體例也可以被視為另類的“詩話”。

        (二)《詩抄》的文本竄易問題

        1.重收誤收

        蘇軾《贈仲勉子文》又見于黃庭堅集中,題為《和高仲本喜相見》,《詩抄》錄為蘇軾作品。陸游名下誤收蘇軾《題潭州徐氏春暉亭》,重收《溯溪》《歸云門》二首,應(yīng)為繕寫疏忽。

        2.增刪詩題

        這類情況在《詩抄》中普遍出現(xiàn),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節(jié)略詩題中的時間、地點、唱和對象、事件。如蘇軾《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尋春》,省作《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尋春》;《游盧山次韻章傳道》,改作《游盧山》;陸游《魯墟舟中作》省作《舟中作》;陳師道《敬酬智叔三賜之辱兼戲楊理曹》改作《酬智叔見戲》。節(jié)略事件者對詩作的閱讀影響最大。如戴復(fù)古《去年訪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仆有“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見董嬌嬈”之句。今歲到鳳山,又辟西隅,筑堤種柳,新作數(shù)亭,且欲建藏書閣,后堂佳麗皆屏去之矣。仆嘉其志,又有數(shù)語,并錄之》改作《訪曾幼卿新居園亭》。原題介紹了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故地重游,見到曾幼卿從愛好歌舞變?yōu)橐恍南驅(qū)W,由題目便可知此詩是一首勉勵之作。刪改后的題目只保留了人物和地點,今昔對比的意味被刪去,主題模糊不清。

        二是根據(jù)詩意增加詩題內(nèi)容,如歐陽修《奉酬長文舍人出城見示之句》改作《春日酬長文舍人出城見示之作》,根據(jù)詩意在題目中標示時令。此種情況最少。

        三是概括原詩情境,另擬詩題。如陸游《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直接被簡化為《山行》;蘇軾《杭州牡丹開時,仆猶在常、潤,周令作詩見寄,次其韻,復(fù)次一首送赴闕》被概括為《秋日答》。

        早期詩歌并無題目,晉代以來,詩題創(chuàng)作走向規(guī)范化。到了唐代,“詩題成為詩歌內(nèi)容準確而有高度的概括,成為詩歌的面目”⑥。詩題可以補充說明本詩的目的、時間、地點、緣起,逐漸發(fā)展出兼具敘事與抒情的長題。時至宋代,詩題可長至百字,以蘇、黃最具代表。詩題中的時間,帶有作者個人“紀念日”的性質(zhì),地點、事件等元素則可作為詩興生發(fā)的錨點,使詩歌的抒情內(nèi)容更加具體化、個人化③。后世讀者便能以意逆志,最大程度貼近作者原意進行闡釋。盧世灌在抄錄詩作時刪節(jié)、變更詩題,無疑破壞了原詩題的固有信息,不僅造成文獻闕誤,也增加了閱讀難度。

        3.纂合詩句

        明代宋詩文獻零落,每位詩人作品傳播情況各不相同,若將今之通行本宋人別集與《詩抄》對校,可以發(fā)現(xiàn)有大量齟齬。這些字句差異或源于《詩抄》所據(jù)文獻版本不同,或是盧世灌主觀改動所致。目前可以確定文獻來源的是陸游詩抄自汲古閣本《劍南詩稿》,且盧世灌主觀改動時常在書中小字旁批“二句換入”“四字換人”等字樣,而這些換句基本集中在陸游詩中。因此,本文就陸游詩來分析《詩抄》纂合詩句的情況。

        標題

        常見的是從陸游詩作A中抽取一聯(lián),換入詩作B,如陸游《懷故山》,汲古閣本《劍南詩稿》作老怯京塵化素衣,無端拋擲釣魚幾。碧云又見日將暮,芳草不知人念歸。

        萬事莫論羈枕夢,一身方墮亂書圍。岷山學(xué)士無消息,空想燈前語入微。①《詩抄》改詩題“春日客懷”,改頷聯(lián)為:“江山良是人誰在?天地無私春又歸?!保ò矗捍寺?lián)為陸游《車軒花時將過感懷》頷聯(lián))。再如,陸游《山園》,汲古閣本作:

        買得新園近釣磯,旋營茆棟設(shè)柴扉。山經(jīng)宿雨修容出,花倚和風作態(tài)飛。

        世事只成驚老眼,酒徒頻約典春衣??褚鳡€醉君無笑,十丈愁城要解圍。

        該詩頸聯(lián)、尾聯(lián)被盧世灌改為:“已為讀書悲眼力,還因攬帶嘆腰圍。幽居吟罷渾無事,徙倚闌干送落暉。”“已為讀書悲眼力,還因攬帶嘆腰圍”與“徙倚闌干送落暉”三句出自陸游《晚春感事》其三, ③ “幽居吟罷渾無事”改自陸游《晚春感事》其一“幽居自喜渾無事”④一句。

        由以上兩首詩可見,《詩抄》改詩支離,近乎將詩人作品拆解后重新集句。而重新集句后的詩意仍然通順,詩境又不失圓融。首先,這得益于此書分韻編次的體例,選家因此可以找尋主題相似且韻部相同的詩句靈活換用。再者,陸游日課不止一詩,詩歌表達上缺少變化。朱彝尊譏其“句法稠疊”,舉例繁多。錢錘書又增補數(shù)十例復(fù)句③。如此多表達雷同的作品,選家便可按已意重新摘句拼合,而不影響詩歌的整體表達效果。

        在部分詩作中,《詩抄》不僅更改詩句,還會為更改后的詩句作注。如《詩抄》錄陸游《遣興》:“爛熟思來怕熱官,退飛心地喜輕安。舍魚正可取熊掌,食肉何須知馬肝。孤憤書成詞激烈,五噫歌罷意辛酸。此懷欲說無人共,安得相攜素所歡?!?⑥ 前兩聯(lián)取自《初春遣興》其一,后兩聯(lián)取自《初春遣興》其三,將同題組詩離析為一首,并為“熱官”“馬肝”“孤憤”“五噫”四處作注。再如《詩抄》錄陸游《嘆老》作:“身歷邅回事萬端,天教林下養(yǎng)衰殘。窺編似是他人作,書卷如曾隔世觀。樽酒醉寧嫌魯薄,釜羹和自絮吳酸。床頭周易真良藥,不是書生強自寬。” ① 頸聯(lián)摘自《送子虡吳門之行》“尊酒汝寧嫌魯薄,釜羹翁自絮吳酸”②一句,改原句的“寧”“翁”為更具藝術(shù)效果的“醉”“和”二字,并注有“魯酒薄而邯鄲圍”“《曲禮》:客絮羹,主人辭。絮,調(diào)也?!雹廴绱俗牒显娋浜笞髯?,顯然是選家有意為之。

        總體來看,《詩抄》存在的文本竄易問題不容忽視。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明代是宋人詩集傳播的低谷期,缺乏可靠的文獻來源。二是盧世灌作為閑居的前朝遺民,他選詩并無輔翼政教或舉業(yè)等用途,只是個人晚年的消閑之選。如前文所言他選《唐律清謠》只是“單取一種娛悅?cè)菖c之言,以銷暇日” ④ ,《詩抄》也是如此。所以抄錄時為了省時省力,存在刪減詩題、詩句的情況。三是明代竄易文獻的時代風氣下,盧世淮主動篡改詩作。明代選本中,刪改、漏抄原作是通病。申屠青松指出《宋藝圃集》《石倉宋詩選》均存在多處刪改,《石倉宋詩選》一卷中,漏抄兩句以上的就有29首③。袁枚《隨園詩話》有“選家選近人之詩有七病……其人才力于作者相隔甚遠,而妄為改竄,遂至點金成鐵,六病也”⑥,知此風氣至乾隆年間仍未消歇。

        三、《詩抄》的編選旨趣與明人選詩的“以唐存宋”之風

        自《文選》起,古人常常用選本的形式表達文學(xué)批評意見。因《詩抄》無序言和凡例,無法直接獲悉選家的編選心路,只能從文本內(nèi)容來獲悉《詩抄》的編選旨趣。

        今見《詩抄》選宋人35家,詩543首。其中北宋有張詠、王禹偁、林逋、余靖、梅堯臣、歐陽修、韓琦、蘇舜欽、王安石、徐積、王令、蘇軾、道潛、孔平仲、秦觀、陳師道、晁補之、張耒、唐庚、惠洪、晁沖之、孫22家;南宋有劉子橐、范浚、陸游、范成大、周必大、楊萬里、陳造、王阮、戴復(fù)古、劉克莊、方岳、汪元量、林景熙13家。另附唐白居易詩1首,明袁宏道詩4首,凡548首。在各家選目數(shù)量上,《詩抄》表現(xiàn)得極不均衡,以陸游詩作為最多266首,其次為蘇軾193首,再次為范成大24首,歐陽修5首,王安石、方岳各4首,余下各家均不超過3首,詳見表1。每一韻部下,先抄蘇軾詩、再抄陸游詩、再次為范成大詩,其后分錄諸家詩。

        表1:《宋人近體分韻詩抄》選錄詩人詩作數(shù)量統(tǒng)計
        從選目數(shù)量和編次順序可見,《詩抄》最顯著的編選旨趣為推重蘇軾、陸游。其中有當世詩學(xué)風氣使

        從選目數(shù)量和編次順序可見,《詩抄》最顯著的編選旨趣為推重蘇軾,陸游。其中有當世詩學(xué)風氣使然,也與盧世灌個人的文學(xué)偏好相關(guān)。

        晚明以來,文壇流行追慕蘇軾之風,李勢、袁宏道、陶望齡、鐘惺、譚元春、焦竑等名士都曾參與編選蘇軾的詩文選本。天啟、崇禎間,錢謙益為拓寬詩學(xué)審美和取法對象,鼓吹宋元詩,在唐代之杜甫、白居易外、提出以蘇軾、陸游、虞集諸家為標準①。清初費錫璜論其“極稱蘇、陸,以新天下耳目”②。錢謙益以文壇盟主的身份推動士人對蘇軾、陸游的接受,故明清之際效仿蘇、陸者比肩。

        與之相伴的有力支撐是汲古閣本《劍南詩稿》的刊刻。宋末至明末,陸游詩多依靠選本和文人手抄傳播,主要選本有羅椅《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劉辰翁《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八卷、劉景寅《別集》一卷三種,弘治年間經(jīng)冉孝隆合刻為《精選陸放翁詩集》十九卷,輯詩687首,不足陸游詩總數(shù)的百分之十。八十五卷本《劍南詩稿》面世后,士人得以了解陸游詩歌全貌,閱讀陸詩、學(xué)習(xí)陸詩的人由此變多。

        盧世灌與錢謙益、毛晉交游密切。錢、盧二人早年因注杜訂交,其后毛晉將錢謙益《讀杜詩寄盧小箋》《二箋》和盧世灌《讀杜私言》合刻為《錢盧兩先生讀杜合刻二種》,以饗世人。崇禎十年(1637),錢謙益因參與復(fù)社活動人京受審,途徑德州時曾投奔盧世淮。崇禎十三年(1640)春,盧世濯在鎮(zhèn)江巡視漕運時邀請錢謙益、毛晉于官舍一聚。順治三年(1646)錢謙益辭官返鄉(xiāng)途徑德州,再度拜訪盧世淮,期間唱和不絕。盧世淮《上虞山先生》有“攝衽聆微言,徹骨透腦髓。方知有身世,方知有經(jīng)史”③,錢謙益《次韻酬德水見贈》亦言“炙眉忘艱辛,抗言論文史” ④ ,說明二人曾深入討論當世詩文。以盧世灌對錢謙益的服膺,加上他對毛晉刻《劍南詩稿》的贊賞,必定會對錢謙益關(guān)于宋元詩的觀念有所吸收。表現(xiàn)在《詩抄》中,即為蘇、陸詩歌數(shù)量之和占全書八成,且在每一韻目下都固定編次在最前列。

        從具體篇目上看,《詩抄》選詩偏向日?;膶懢?、閑居等題材,對時局政治關(guān)涉較少。

        首先來看《詩抄》中蘇軾、陸游的選目。蘇軾詩歌題材廣闊,《南行前集序》言:“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賢人君子之遺跡,與凡耳目之所接者,雜然有觸于中,而發(fā)于詠嘆。”③而《詩抄》選蘇軾詩偏向展現(xiàn)其個人詩意生活,如游賞、飲酒、親友唱和、贈物等,重在展現(xiàn)蘇軾曠達樂觀的性格。選目中直接揭露社會弊病的詩較少,偶有一兩首借親友贈答暗含對新法不滿的作品,如《次韻子由送蔣夔赴代州學(xué)官》③以“功利爭先變法初,典刑獨守老成余”贊美蔣夔,諷刺新黨的逐利之風。陸游詩題材根據(jù)錢錘書先生總結(jié)為愛國與閑適兩端,《詩抄》選陸游詩,題材以幽居、閑興、郊行、園中小飲等居多。至于陸游那些愛國憂君、悲憤激昂的詩,無一選入。

        再來看《詩抄》選錄的其他詩人。宋初詩人中,《詩抄》排除了用事精巧、繁縟藻麗的西昆體詩人,選林逋《平居遣興》?和《湖山小隱》兩首,王禹偁《題張?zhí)幨肯印泛汀都臐欀葳w舍人》兩首。二人為宋初晚唐體和白體代表,選錄的四首詩均是寫隱居幽興。

        梅堯臣、歐陽修、蘇舜欽繼承了韓愈“資談笑、助諧謔、敘人情、狀物態(tài)\"③的詩歌特色,引領(lǐng)宋詩發(fā)展的新方向。三人詩歌創(chuàng)新與成就主要在古體,近體則繼承中晚唐清切平淡、富于情韻的詩風?!对姵愤x歐陽修《下直》《奉酬長文舍人出城見示之句》初至虎牙灘見江山類龍門》③等五首,梅堯臣《依韻和原甫月夜獨酌》①一首,蘇舜欽退居蘇州后作的《滄浪靜吟》②一首,俱為寫景抒情之作。

        北宋中后期詩人中,《詩抄》選王安石詩摒棄了他早年“以意氣自許” ③ 、議論色彩強烈的作品,選擇了《寄石鼓寺陳伯庸》葛溪驛》④《九日登東山寄昌叔》③《江上》⑥ 四首凄清幽寂之作。又選陳師道《以拄杖供山主二首》其二、晁補之《約李令》《漫成呈文潛五首》其四, ⑦ 晁沖之《和二十二北二首》其二 ⑧ ,均為絕句,主題不出飲酒述懷,語近情遙。但《詩抄》未選黃庭堅詩,應(yīng)與當時黃庭堅詩集流傳不廣,資料不易得有關(guān),倒不一定是刻意刪落。

        南渡詩人中劉子牽《汴京紀事》有關(guān)一代事跡, ⑨ 但《詩抄》并未選入,而是選寫與友人雅集的《次韻陳成季郡會》。中興詩人在陸游外,《詩抄》選楊萬里《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詩,因和其韻》一首,范成大《習(xí)閑》《初歸石湖》等二十四首,詩歌內(nèi)容均是圍繞詩人個人閑居生活展開,未能有效展現(xiàn)范成大田園詩中的人民生活圖景。江湖詩人中,《詩抄》選戴復(fù)古《去年訪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仆有“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見董嬌嬈\"之句。今歲到鳳山,又辟西隅,筑堤種柳,新作數(shù)亭,且欲建葳書閣,后堂佳麗皆屏去之矣。仆嘉其志,又有數(shù)語并錄之》《湖南見真帥》?《飲中》三首,劉克莊《田舍即事》《陳遂卿隱居》②《贈徐相師》三首。宋末遺民詩人中,《詩抄》選林景熙《東山渡次胡汲古韻》神仙隱跡》③《僧門》三首,汪元量《張平章席上》一首,表達“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艱關(guān)愁嘆之狀”④的作品皆不入選。

        總體來看,《詩抄》所選多為閑適詩,審美切近淡泊高遠的中唐詩風,并不關(guān)注宋人在詩學(xué)史上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選詩自然難以體現(xiàn)宋人的本來面目。究其原因,是明人對宋詩的片面認知與明代宋詩選本中普遍存在的“以唐存宋”風氣。

        明初劉崧提出“宋無詩”后,弘治年間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倡言復(fù)古,詩必盛唐之上。嘉靖年間,“后七子”繼之而起,其領(lǐng)袖李攀龍稱“文自西京,詩自天寶以下,俱無足觀?!彼帯豆沤裨妱h》,宋元作品均不收錄,直接將宋詩排除出詩學(xué)譜系。有明一代,基本籠罩在宗唐詩風下,縱使有人持論公允,比如弘治年間學(xué)者游潛云“宋詩不及于唐,固也?;蛘甙^犬吠,并謂不及元,是可笑軟!”也是在默認了唐詩優(yōu)于宋詩的前提下,為宋詩挽尊。在此思想下編纂的宋詩選本便采用了“以唐存宋”的標準。如李蓑《宋藝圃集》跋曰:“昔人選詩,取于欲離欲近,故余是編,亦旁斯義,離者離遠于宋,近者近附于唐?!保柯暶鬟x詩切近唐音的主張。

        晚明公安派以激烈姿態(tài)批判復(fù)古派取法偏狹,宋詩的藝術(shù)價值成為他們有力的持論。袁中道在《宋元詩序》評價宋、元諸君子“其卓然者,才既高,趣又深,于書無所不讀,故命意鑄辭,其發(fā)派也甚遠,即古今異調(diào),而不失為可傳?!钡@不代表他是宋詩擁,此序開篇即言“詩莫盛于唐,一出唐人之手,則覽之有色,扣之有聲”。他認為唐詩已將“天地之英華”寫盡,宋人接續(xù)唐人作詩是處在“窮而必變之地”,這種情況下,宋人“各出手眼,各為機局,以達其意所欲言,終不肯雷同剿襲,拾他人殘唾,死前人語下”①。與其說袁中道是從“氣運”的角度為宋人辯護,不如說他將宋人求新求變的精神視為易代知己,意在張揚自己詩學(xué)觀念的正當性。在真正的創(chuàng)作階段,他仍以唐詩為正宗,指出“詩以三唐為的,舍唐人而別學(xué)詩,皆外道也?!雹凇叭钡牧硪晃辉甑绖t在《雪濤閣集序》中寫道“有宋歐、蘇輩出,大變晚習(xí),于物無所不收,于法無所不有,于情無所不暢,于境無所不取,滔滔莽莽,有若江河。今之人徒見宋之不唐法,而不知宋因唐而有法者也?!雹鬯澝浪稳斯P法,可也是從“宋因唐而有法”出發(fā),沒有完全跳出宗唐的藩籬。

        錢謙益鼓吹宋元詩后,實際的收效并不顯著,多數(shù)人接受的仍是因襲唐人精神的宋詩,最顯著的就是對陸游閑適詩的學(xué)習(xí)④。清人賀裳云:“天啟、崇禎中,忽崇尚宋詩,迄今未已,究未知宋人三百年間本末也,僅見陸務(wù)觀一人耳。實務(wù)觀勝處,亦未能知,止愛其讀之易解,學(xué)之易成耳。”③

        把學(xué)習(xí)陸詩作為進入唐人門庭的路徑,在南宋已有。黃升《玉林詩話》中云:“近歲又有學(xué)唐人詩,而實用陸之法度者,其間亦多酷似處。”③到明末剿襲盛唐進人窮途末路時,學(xué)習(xí)保留唐人遺韻的陸詩是最為省力可行的方法。故時人學(xué)陸詩,“不能得其深厚悲壯,但得其率易”。

        在此風氣下,盧世灌也未能擺脫時代局限。他雖閱讀、抄錄宋詩,但依舊以唐詩為尊。他提出自己的詩學(xué)審美觀:“以老實穩(wěn)當為至,唐詩之妙不可及處皆極妥、極真而清微變化,天趣溢出,所以獨擅千古。”表達了他對穩(wěn)妥和真趣的追求。他不喜矜才,也不喜過度抒情和雕琢字句。他以中唐詩人劉長卿為典范,認為劉長卿詩情感真摯、造語淡泊,尤其是五言古詩“直舉胸懷,無攜徑造,不虛構(gòu),不貪多,窮貌以寫真,緣情以定式,自開堂奧,盡掃藩籬”。③從詩歌史上看,劉長卿并非一流作手,《中興閑氣集》評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但“思銳才窄”③,四庫館臣評其“研煉深穩(wěn)而自有高秀之韻”“才地稍弱”。但從穩(wěn)當、不求奇、有韻味這些特點來看,劉長卿卻完全合乎盧世灌的審美要求。葉燮在《原詩》中指出,明末以來大批士人因錢起、劉長卿詩“淺利輕圓,易于摹效”①,奉劉長卿為正派。盧世灌對劉長卿的稱許正好印證了這一觀點。由此可見,盧世灌真正推重的是穩(wěn)妥而不求奇、淡泊而有韻味的中唐詩風,《詩抄》正是他這一審美理想下的產(chǎn)物。

        對于陸游,盧世灌雖不吝贊美道“南宋有一人曰陸放翁,真作家也”,但也明言“此不可為吾法而足以備我用”。② 類似的論調(diào)在王世貞評價蘇軾時也可以找到:“其詩最號為雅變雜揉者,雖不能為吾式,而亦足為吾用”。③即因為蘇詩用事博、好議論,與嚴羽標舉的盛唐格調(diào)相距甚遠,所以只能用來采摭詩句、啟迪靈感,而不能作為全心膜拜的對象。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詩抄》雖大量選用蘇軾、陸游詩,卻選目題材狹窄,風格單一。根本原因就在于,明末清初詩壇對宋詩的喜好和接受,更多是從宋人作品中尋找中晚唐清淺流易的詩風,而非真正去認識宋調(diào)。

        結(jié)語

        《詩抄》成書于明末清初,正是文人對明代詩歌流弊集中反思的時期。為了拓寬取法范圍,宋元詩重新進入文人視野。但是這一時期,多數(shù)士人尚不能全面認識宋詩,他們看重宋詩對唐詩的賡續(xù),尋找宋詩中的唐人言語,而拋卻宋詩在題材、藝術(shù)技法、審美范式上的新創(chuàng)。作為存世明人宋詩選本之一,《詩抄》未能脫除“以唐存宋”的時代風氣。全書貫徹了盧世灌推崇中唐詩的審美觀念,偏好詩境沖淡閑適、語言平易圓熟的作品。與其他明代宋詩選本相比,《詩抄》的價值不在于輯存文獻,而是底稿本容納了豐富的文學(xué)批評形態(tài)。圈點、注釋、旁批、題跋皆蘊含大量文本信息。尤其是《詩抄》所載的二百多條陸游詩注,填補了清代以前傳世陸游詩注的空白。書中的選目、改句也傳遞出明末清初文人對宋詩的審美態(tài)度和學(xué)習(xí)方式,這為宋詩在后世的傳播研究補上了一塊重要拼圖。

        A Textual Research on Anthology of Rhymed Regulated Verse by Song Dynasty Poets (《宋人近體分韻詩抄》)CollectedinTaiwan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Trend of“Preserving Song Through Tang” in Ming Dynasty Anthologies of Song Poetry

        ZHONG H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lO05,China)

        Abstract: The annotated manuscript of Anthology of Rhymed Regulated Verse by Song Dynasty Poets penned in red ink, is one of the five extant anthologies of Song Dynasty poetry from the Ming Dynasty,housed in the Taiwan Provincial Library.It has received scant atention over time. This anthology includes poems by 35 poets of the Song Dynasty,totaling 543 poems,with Su Shi and Lu You being the most frequently featured,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selection. Through textual research,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compiler of this book is Lu Shique,a poet from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book was compiled between the 14th year of the Chongzhen reign and the lOth year of the Shunzhi reign. Anthology of Rhymed Regulated Verse by Song Dynasty Poets holds Su Shi and Lu You in high esteem and leans towards themes such as scenery and leisurely life. It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ligns closely with the middle Tang Dynasty's poetic sty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implicity,clarity,and roundness,reflecting the trend of“preserving Song through Tang”in poetry selection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manuscript form has preserved the traces of Lu Shique's compila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especially the more than 2O annotations on Lu You's poems contained in the book,which fill the gap in the transmitted annotations of Lu You's poems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The annotations, punctuation marks, marginal comments, poem-based critiques,and revised sentences in the book also demonstrate the aesthetic attitudes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of scholars towards Song poetr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Key Words: Lu Shique; Anthology of Rhymed Regulated Verse by Song Dynasty Poets ; anthology of Song Dynasty poems; “preserving Song through Tang\"; classical poetics

        [責任編輯 唐音]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5级做人爱c视版免费视频|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个人看的在线播放视频|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第四页中文字幕|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电影|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一本一道AⅤ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男同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艳妇| 91偷拍与自偷拍亚洲精品86 |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五月开心六月开心婷婷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日韩|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亚洲午夜成人片| 亚洲国产精品av麻豆一区|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秘 蜜桃1区| 熟女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538在线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