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eliminary Analysisof the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Taking the Freight Forwarding Competitions as an Example
XUAN Lingling(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Hangzhou , China)
中圖分類號:B849.1;G712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9.045
Abstract:Theresultsofvocationalskillscompetitionsarecloselyrelatedtothepsyhologicalqualitiesofparticipants.Guidance teachersandparticipantsnedtoworktogethertocopewiththepsychologicalpresurethatmayariseduringtrainingandcompetition,makeappropriatepsychologicaladjustments,maintainagoodpsychologicalstatetoparticipateintecompetitioeance theirabilitytowithstandpresure,andperformattheirbestinthecompetition.Tisarticletakesthefreightforwardingcompeti tionasanexampletoanalyzehepsychologicalpressurethatcontestantsmayexperienceduringskilltraining,before,duringand afterthecompetition.Itproposespsychologicaladjustmentstrategiesbasedontheguidanceoftheinstructorandselfpsyhological adjustment strategies for the contestan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0引言
高職教育中,技能競賽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提升實際操作能力以及職業(yè)技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通過不斷地“以學促賽、以賽促學”,學生選手不僅可以練習許多技能技巧、提高學科素養(yǎng),而且鍛煉了自我學習、邏輯推理、問題解決、創(chuàng)新思維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心理素質、團隊合作精神。
但是,各種學生技能競賽在當下的競爭非常激烈,高職學生在訓練及競賽的過程中要承受多方面的心理壓力。如果不對這種壓力進行適當?shù)奶幚恚赡軙鹎榫w焦慮、抑郁、低自我效能等多種心理上的問題,進而影響學業(yè)成績。本文將,分析高職技能競賽選手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調適。
1高職技能競賽選手心理壓力分析
在高職技能競賽中,面對相對高強度、高難度的訓練和激烈的競賽競爭時,學生選手難免會受到各種內部、外部因素的影響,心理、情緒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波動,會產(chǎn)生焦慮、緊張、忐忑、憂慮等消極情感。
1.1集訓中的心理壓力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會將初步選拔后的學生組建成競賽集訓團隊,指定指導教師,設置備賽專用培訓安排。初期團隊人數(shù)較正式比賽要多一些,在之后整個競賽備賽過程中會采用不斷淘汰的方式縮減成員,進一步選拔能手。初期訓練難度適中、強度適中,此時學生可能熱情高漲、信心十足,訓練的積極性很高,非常希望在團隊中有超于常人的表現(xiàn),大部分成員有比較明顯的進步。
隨著訓練難度與強度加大,部分學生訓練的邊際效益急劇下降,為訓練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與進步程度匹配度降低,對自身能力開始不自信,對老師的指導水平產(chǎn)生懷疑,訓練的積極性有所下降,疲憊感強烈,部分隊員選擇退出或被淘汰。
到緊張的賽前集訓期,也是選手們知識、技能、素養(yǎng)快速提升的階段,此時訓練難度基本趨近于比賽難度,選手們從之前的訓練中得到了大量的積累,從知識、素養(yǎng)、經(jīng)驗和技能水平上都比以前更加豐富,但有時這些維度不能很好地整合,訓練成績可能大起大落,忽高忽低。成績迅速提升的學生自信心越來越強,熱情越來越高,可能會產(chǎn)生過度自信。成績繼續(xù)波動的學生可能進入惡性循環(huán),由于失敗、錯誤的不斷增加,時間上的壓迫等原因,部分選手會出現(xiàn)沮喪、低自信、自我否定等各種心理問題。
整個訓練期間選手可能會產(chǎn)生過度自信與不自信、焦慮、情緒低迷、緊張、迷茫、冷漠等各種心理與情緒問題。
1.2競賽前的心理壓力
隨著比賽時間的臨近,選手的技能水平已基本或完全達到比賽狀態(tài),與此同時,選手可能會因賽期將至而出現(xiàn)一些奇奇怪怪、亂七八糟的想法,緊張與焦慮水平會顯著升高。
例如貨運代理競賽中,筆者指導的一組選手比賽前一周就開始有明顯的情緒焦慮,部分選手在賽前還會表現(xiàn)為冷漠、抗拒。比賽前一天選手需要到比賽地點報到,進行賽前場地熟悉、操作設備調試、應用系統(tǒng)模擬等,此時可能會遇到來自不同單位的參賽者,選手會觀察其他參賽者的技術水平,猜測競賽可能的難度與適應性。部分選手會因為比賽臨近產(chǎn)生擔心與害怕,擔心無法達到預期、不能取得好的成績、沒有期望的競賽表現(xiàn)等,這些可能導致一定的生理反應,如頭暈、頭痛、失眠、胃腸反應等,此時焦慮更明顯。
1.3競賽中的心理壓力
在競賽中,面對強大的對手或重要的比賽時,參賽選手可能會出現(xiàn)畏懼心理,缺乏信心,導致在比賽中表現(xiàn)不佳。也有可能由于外界(如校方、指導教師、父母、朋友等)的過高期望,選手往往會產(chǎn)生出焦慮、緊張等情緒。還有可能參賽選手自身對比賽結果的期望過高,或者過度追求完美,或者對自身能力不自信導致心理壓力。這些緊張、焦慮、壓力可能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一時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比賽事項中;過度緊張還可能會導致肌肉發(fā)緊、手眼不協(xié)調、神經(jīng)紊亂、反應減慢。這些心理壓力會影響競賽選手的情緒穩(wěn)定性,導致選手情緒波動,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弱甚至突然空白,難以集中精神應對比賽。
1.4競賽后的心理壓力
競賽之后的心理調整常常被忽視,實際上,很多競賽之后不論成敗,參賽選手多多少少會出現(xiàn)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可能影響今后的學習與生活。部分選手比賽后會擔心比賽結果,對自己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懷疑,甚至出現(xiàn)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反應;部分選手在比賽后因為未能達到預期期望而感到失望和沮喪。競賽結果可能會影響選手對自己的能力評估,質疑自己的價值和競爭力,產(chǎn)生對未來的擔憂,影響選手對未來的規(guī)劃,比如是否繼續(xù)參賽、是否專升本、未來的職業(yè)方向與職業(yè)規(guī)劃,這些擔憂會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導致情緒波動和焦慮等。這種心理壓力不僅影響選手的自信心,還可能對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長期影響。
2高職技能競賽選手心理調適策略
心理調適是使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認知、情緒、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動進行調整,以保持或恢復正常狀態(tài)的實踐活動。心理調適包括自我心理調適和他人心理調適。
2.1基于指導教師的心理調適對策
當參賽選手由于競賽產(chǎn)生心理壓力需要獲得心理紓解與心理提升時,指導教師是可以幫助選手的有效主體。
集訓中,指導教師要重視由于競賽可能會產(chǎn)生的學生心理問題。教師可以傳授選手相關心理調適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心理調適技能學習與訓練的興趣,了解各種心理調適方法會怎樣影響他們的學習、訓練與生活,鼓勵學生在生活、學習與集訓中,多多關注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熟悉并聯(lián)系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比如,指導教師鼓勵選手使用表現(xiàn)演練來提升學生建立、鞏固和發(fā)展知識、素養(yǎng)、技能的操作模式,樹立提振自信心;幫助學生學會階段性目標設置的方法來維持學習與訓練動機;采取游戲、音樂、冥想等放松方法來紓解選手的身心壓力;通過夸獎、表揚、贊美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改善選手訓練期間產(chǎn)生的不合理認知等。
競賽前,教師可以教授選手使用呼吸調節(jié)法和自我暗示法調整呼吸、心跳和情緒,進行專注力訓練以提升學生的抗干擾能力。指導教師需重點關注選手的心理狀態(tài),盡量防止學生過高期望較好的競賽成績、過分追求完美、過于嚴格要求自己等情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做好賽前準備,可以進行模擬比賽訓練,可以事先演練可能在競賽中出現(xiàn)的一些突發(fā)事件,訓練學生自我預案、歸納總結,以防競賽中出現(xiàn)類似情況而不知所措。
競賽中,指導教師若被允許可以參加競賽的觀摩活動,學生選手看到自己的老師在場會產(chǎn)生熟悉感、安全感;觀摩中也可以以微笑、點頭等來鼓勵、肯定選手的比賽操作。若為階段性進行的競賽,指導教師可在各比賽環(huán)節(jié)結束后與學生交流,傾聽其參賽感受,對其進行鼓勵、夸獎與表揚以表示安慰和支持。以筆者曾指導的貨運代理競賽選手為例,該次比賽當時需進行兩天,由于全英文競賽環(huán)境,選手第一天表現(xiàn)不夠理想,未能完全聽懂裁判提出的問題,未能正確、流暢回答,未能很好地展示與互動。該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選手無精打采、一副“生無可戀”臉,看到老師時,眼淚都要奪眶而出,她問我:“老師,我是不是很差呀?”我立刻笑著回復:“不啊,你表現(xiàn)很好的,非常棒,和其他選手差不多?!彼牭胶竺碱^展開,不好意思地笑了。明顯地,她又有了“贏”的希望與目標。后來的各比賽環(huán)節(jié)都進行的比較順利,也是由于后來的表現(xiàn)出色,總成績排名上升,該選手獲得了獎項。這次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競賽中及時心理調適對選手的心理發(fā)展與競賽成績都很重要。
競賽后,指導教師應該組織參賽選手集體座談和個別談話,對當次競賽及其結果進行客觀合理的總結與展望,促使參賽學生合理對待競賽成敗,獲獎者需要避免過度自信,未獲獎者要避免自我否定、自責與過度低落。指導教師尤其要關注競賽未達預期的選手,防止其能力否定、低自信與無望感,引導其正確看待競賽成敗。
2.2參賽選手的自我心理調適策略
參賽選手首先要學會正確認知自我。作為技能競賽,比賽目的就是要展現(xiàn)突出的技能、取得好的成績。同時,競賽也很殘酷,“金牌只有一個”,總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從參賽學生自身來說,需要準確認識自己。年級較低、訓練時限較短的集訓隊員,不要給自己心理壓力,好成績可能是運氣成分居多,差成績可能是正常表現(xiàn);比自己不足的人可能只是訓練不足,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要敢于學習其優(yōu)秀。年級較高、訓練時限較長的集訓隊員,要善于運用自己豐富的競賽經(jīng)驗,多與團隊成員交流,相互溝通、相互鼓勵,避免過度自信帶來的情緒波動。
其次,參賽選手還應學會一些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例如,選手可以應用呼吸調節(jié)法來穩(wěn)定情緒。呼吸調節(jié)方法是通過調節(jié)呼吸頻率以穩(wěn)定情緒波動的一種方法。通過控制呼吸,有助于身體、心理盡快恢復平衡狀態(tài)。選手也可以應用注意力轉移調節(jié)法應對焦慮。集訓焦慮與賽前焦慮可能是由于選手注意力過度集中在比賽相關事項上,此時進行注意力轉移調節(jié)是很有效的方法。轉移注意力可以在競賽前跟朋友聚聚會、談談心、網(wǎng)上沖浪等,也可以適當玩網(wǎng)游、手游、桌游或進行其他游戲等。音樂也是一種很好的心理調適方法。選手可以在感覺到壓力時聽輕音樂、旋律較舒緩的音樂。選手還可以應用表象重現(xiàn)法,在頭腦中回顧競賽組合技能,引導自己回憶之前的成功經(jīng)驗,重新回味曾在某次比賽、訓練中獲得的領悟、靈感、感悟等,激發(fā)競賽信心。
最后,參賽選手應時時保持相對平和的心態(tài)。選手可以積極進行自我對話,用積極、鼓勵的話語代替消極的自我批評,提升自信心和情緒狀態(tài)。例如,當遇到挑戰(zhàn)時,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而不是“我做不到”;當遇到挫敗時,告訴自己“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乃成功之母”,而不是“我不行、我垃圾”。選手也可以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通過回顧和反思來了解心理模式,識別情緒波動背后的原因,并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式,例如冥想、自然接觸、適當運動等。
3結論
高職技能競賽中心理因素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從準備競賽到競賽結束之后,參賽選手均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心理壓力與情緒波動。指導教師需要在集訓中、競賽前、競賽中、競賽后及時關注選手心理狀態(tài),幫助他們進行心里調試;選手自身也應學會正確認知自我、學會一些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并時時保持相對平和的心態(tài)以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參考文獻:
[1]彭聘齡.普通心理學[M].6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4:207-209.
[2]俞國良.現(xiàn)代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8-51.
[3]張靜芳.四川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大學生競賽焦慮特點及對策分析[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