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文化藝術培訓是文化館重要的職能之一。強調(diào)文化藝術培訓的公益性,既能實現(xiàn)對文化藝術的傳播、普及,又能讓群眾學習、掌握文化藝術知識與技能。公益鋼琴培訓是公益文化藝術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是滿足群眾對鋼琴藝術學習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全民藝術素養(yǎng)的路徑之一。與普通的鋼琴教學不同,文化館在公益鋼琴培訓過程中要明確自身的目標定位,從而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公益文化藝術培訓職能。從現(xiàn)階段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的開展情況看,對其目標定位仍缺乏準確的認知,培訓方式相對單一、缺乏趣味性,參與公益鋼琴培訓的群眾較少。為了能夠進一步履行文化館公益文化藝術培訓的職能,提升公益鋼琴培訓實效,本文首先闡述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意義,以及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的目標定位,進而具體探討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實踐策略。
一、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意義
一是公益培訓活動的開展既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也是滿足群眾文化藝術需求的舉措。鋼琴在以往的普及度并不高。伴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文化藝術的普及,群眾也開始對鋼琴產(chǎn)生興趣,并把演奏鋼琴作為豐富自身業(yè)余文化生活的方式。然而,鋼琴的學習需要很高的成本,這導致一部分群眾雖然對鋼琴感興趣,但無法將鋼琴學習落實到實踐中。而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不僅可以為群眾提供鋼琴學習的場地、設備,還能為群眾提供專業(yè)的指導,讓群眾能夠免費學習鋼琴知識、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對促進鋼琴藝術的普及以及滿足群眾的文化藝術需求有重要意義。二是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對提高群眾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也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開展公益鋼琴培訓能夠在提升群眾鋼琴演奏技巧的同時,對群眾進行藝術的熏陶。群眾通過學習樂理、和聲、曲式相關知識以及欣賞經(jīng)典作品,能夠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yǎng),提升審美能力。三是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對促進群眾人際交往,營造和諧的社區(qū)氛圍具有一定的意義。群眾在公益鋼琴培訓中相互學習和交流,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營造了和諧的氛圍。
二、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目標定位
文化館是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主要負責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等工作,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主要通過開展各種類型的公益文化藝術活動來滿足群眾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提升群眾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從而有效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公益鋼琴培訓作為文化館公益文化藝術培訓中的重要內(nèi)容,其與普通藝術院校及鋼琴培訓機構開展的專業(yè)鋼琴教育有所不同,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并不是以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為目標,也并非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要借助公益鋼琴培訓來培養(yǎng)群眾的藝術素養(yǎng),滿足群眾對文化藝術的學習需求,從而更好地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尤其是在文化藝術高度普及的當下,鋼琴教育已經(jīng)逐漸向普及化、大眾化教育轉型,從大多數(shù)群眾學習鋼琴的訴求看,其主要的學習目標是豐富自身業(yè)余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因此,文化館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過程中,應明確培訓目標,滿足群眾需求,為群眾提供普適的文化藝術培訓服務。
三、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實踐策略
(一)加大宣傳力度,吸引群眾參與公益鋼琴培訓
群眾廣泛參與是確保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開展有效性的基礎。在新時代,文化館要重視對公益鋼琴培訓的宣傳,充分發(fā)揮多種媒體平臺的優(yōu)勢,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在大力宣傳的過程中,使更多群眾了解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的相關信息,吸引更多群眾積極參與文化館組織開展的公益鋼琴培訓,從而確保公益鋼琴培訓的順利開展,增強培訓的效果。[1]具體而言,文化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加大宣傳力度,從而實現(xiàn)群眾在公益鋼琴培訓中的廣泛參與:
一是文化館應充分利用好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來宣傳公益鋼琴培訓活動,展示鋼琴培訓課程詳情、教師簡介,分享往期學員學習成果,從而吸引更多群眾關注公益鋼琴培訓,激發(fā)群眾參與公益鋼琴培訓的興趣。同時,文化館還可以鼓勵群眾參與公益鋼琴培訓的宣傳,通過利用新媒體平臺的轉發(fā)、評論等功能以進一步擴大其宣傳范圍,提升培訓活動的影響力。
二是文化館在進行公益鋼琴培訓宣傳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設置在線答疑、話題討論等互動環(huán)節(jié),與群眾之間建立良好的聯(lián)系,及時解答群眾的疑問,有效增強群眾的參與感,從而提升群眾對公益鋼琴培訓的期待值,使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文化館組織的公益鋼琴培訓中來。
三是文化館要利用新媒體平臺優(yōu)勢豐富宣傳的形式和內(nèi)容。具體而言,文化館可以在多種媒體平臺上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來呈現(xiàn)公益鋼琴培訓的課程內(nèi)容、教學案例,以及部分學員的鋼琴演奏作品,從而更好地呈現(xiàn)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的特色,以吸引更多群眾的關注,為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挖掘出更多潛在學員。
以青州市文化館為例,該館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宣傳工作時,通過文化館官方網(wǎng)站、微信公眾平臺、抖音、報刊、廣播電視等進行同步宣傳,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宣傳范圍,獲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使青州市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活動的群眾知曉率、群眾參與率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二)合理設計流程,優(yōu)化公益鋼琴培訓教學管理工作
科學合理的流程設計能夠幫助文化館更加有序地組織、開展公益鋼琴培訓活動,從而實現(xiàn)培訓效果的提升、學員需求的滿足,促進公益鋼琴培訓的持續(xù)開展。因此,文化館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活動流程的合理設計,優(yōu)化公益鋼琴培訓的教學管理工作,為學員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培訓服務。具體而言,文化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制訂詳細的公益鋼琴培訓計劃,具體包括對公益鋼琴培訓階段的設置、各培訓階段的時間安排、具體的培訓方法、教材的選擇、參與培訓學員的考核與評估等,同時對培訓流程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最終呈現(xiàn)出一個清晰有序的學習框架,確保參與培訓的學員和培訓教師能夠?qū)Ρ敬喂驿撉倥嘤柕膬?nèi)容、目標、步驟有準確了解。
二是建立科學健全的教學管理機制。文化館要針對公益鋼琴培訓的流程及各個環(huán)節(jié)制定科學健全的教學管理機制,主要從教師管理、學員管理、教學資源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在教師管理方面,應對參與公益鋼琴培訓的教師采取考核機制,確保公益鋼琴培訓工作能夠有高素質(zhì)的師資隊伍作為支撐;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勵教師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不斷提升培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為公益鋼琴培訓提供師資保障;建立師資分配機制,根據(jù)鋼琴公益培訓規(guī)模、學員鋼琴學習需求等進行培訓教師的合理分配,保障公益鋼琴培訓有充足的教師,確保培訓的順利開展。在學員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學完善的學員檔案管理機制,完善學員檔案信息,跟進學員鋼琴學習進程,對學員鋼琴知識、技能的學習成果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建立完善的學員學習成果評估機制,在完成一個階段的公益鋼琴培訓后,針對本階段所培訓的內(nèi)容以及要達到的培訓效果,對學員的理論知識與演奏技能進行評估,基于評估結果對學員下一個階段的公益鋼琴培訓進行針對性地調(diào)整,從而確保后續(xù)公益鋼琴培訓的效果。在教學資源管理方面,要明確各類教學資源(如鋼琴教室、鋼琴設備、培訓教材等)的使用范圍與使用時間,重視相關設施設備的維護與升級,確保教學資源充足的同時,要提升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三)堅持因材施教,滿足不同群體的鋼琴學習需求
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面對的是廣大群眾,培訓對象的年齡分布較廣、鋼琴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文化程度差異較大,為了能夠滿足不同群眾對鋼琴學習的需求,文化館要嚴格落實“因材施教”原則,全面深入地了解學員的情況和需求,按照一定標準對學員進行分類,從而開展個性化的公益鋼琴培訓,滿足不同群體對鋼琴學習的不同需求,從而有效提升公益鋼琴培訓的實效。具體而言,文化館可以根據(jù)年齡段對學員進行分類,先將學員劃分成青少年組、成年組、老年組,再根據(jù)不同組別學員的具體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開展公益鋼琴培訓工作,讓文化館的公益鋼琴培訓更具針對性。
例如,武夷山市文化館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了公益鋼琴培訓活動,根據(jù)培訓對象的情況和特點,將公益鋼琴培訓的目標設置為“了解鋼琴的構造、欣賞鋼琴曲、掌握基本的鋼琴演奏技巧”,旨在挖掘青少年的藝術潛能,培養(yǎng)其對鋼琴的興趣。考慮到培訓對象年紀較小,該館將公益鋼琴培訓方式設為線上培訓,通過線上平臺直播與錄播的形式授課,學員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登錄培訓平臺,進行上課打卡、課程學習、線上互動等,從而豐富了學員的鋼琴學習體驗。該館根據(jù)學員的認知能力、興趣需求,在公益鋼琴培訓中選擇了《瑪麗有只小羊羔》《小星星》《找朋友》等兒歌,將授課時間設定為周一至周五的15:30—17:00,總時間跨度為10天,共計20課時,聘請了武夷山市百花小學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擔任培訓教師,在完成基礎課程講解的同時,還通過線上一對一指導、一對多互動討論等方式對學員進行個性化的培訓指導。與此同時,該館還開發(fā)了鋼琴練習App,學員可以將鋼琴與App相連,利用App中的糾錯功能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員在鋼琴演奏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錯,為學員提供智能化鋼琴學習指導。最終,武夷山市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活動圓滿結束,所有參與培訓的學員均通過了考核。
除了上述例子外,文化館在針對成年群體、老年群體的培訓上也要做到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鋼琴培訓和指導,如針對老年群體,文化館要充分考慮到老年群體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差、學習能力減退、身體機能退化等情況,制定易于理解、學習難度低的鋼琴培訓方案,從而滿足老年群體對鋼琴學習的需求,增強公益鋼琴培訓的效果。[2]
(四)打造專業(yè)團隊,保障公益鋼琴培訓工作質(zhì)量
打造專業(yè)化的鋼琴教師隊伍,是保障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有效開展的關鍵。文化館應重視師資團隊的建設,加強對鋼琴教師的培訓,持續(xù)提升教師隊伍整體專業(yè)素質(zhì)。具體而言,一是重視鋼琴教師的選拔。根據(jù)公益鋼琴培訓需求,嚴格選拔具備扎實基本功和較強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設計、課程講解、學員指導等)的鋼琴教師。二是系統(tǒng)開展鋼琴教師培訓。通過專家講座、線上學習等方式鞏固教師的專業(yè)理論基礎,通過實踐指導、現(xiàn)場觀摩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鋼琴演奏技能。三是加強與當?shù)厮囆g院校的合作。由藝術院校培養(yǎng)文化館公益鋼琴培訓所需的專業(yè)人才。文化館可為在校的鋼琴專業(yè)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進行專業(yè)人才儲備。四是可以邀請藝術院校鋼琴專業(yè)教師兼職任教,保障培訓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為公益鋼琴培訓活動的高質(zhì)量開展提供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是其充分履行自身全民藝術普及職能的必然要求,同時對提升群眾文化藝術素養(yǎng)、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館應明確公益鋼琴培訓的目標定位,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的過程中,通過有效宣傳、科學制訂培訓計劃等措施,全面提升培訓實效。在此基礎上,文化館還應注重公益鋼琴培訓的持續(xù)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開展豐富多彩的公益鋼琴培訓活動,在提升群眾鋼琴演奏技能的同時,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藝術生活。
參考文獻:
[1]雷亞蓓.鋼琴觸鍵技巧對音色塑造提升的藝術研究[J].參花,2025(06):110-112.
[2]付荔力.鋼琴即興伴奏在群眾音樂文化工作中的實用價值[J].藝術評鑒,2024(10):57-62.
(作者簡介:盧曉光,男,本科,淄博市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鋼琴教學)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