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江蘇某小學因教師對學生言語不當導(dǎo)致嚴重后果,引發(fā)過討論。有老師認為學校和家庭缺少對學生的挫折教育,造成學生情感脆弱,批評不得;也有老師認為,學校教育要有分寸,要有愛,教師要有飽滿的人性。
學校教育,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是常識。我總是想知道,那些無視學生生命和健康的教師,他們自身受過什么樣的教育?有過什么樣不堪的過往?是的,他們會認為“我們當年不也經(jīng)歷過這些嗎”“我們小時候做作業(yè)也要到晚上十一點的”“我們小學中學還不止罰站呢”,等等。他們依據(jù)的不是教育原理,不是優(yōu)秀文明傳統(tǒng),只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慣例”—老師以前過的日子,學生也得過一過。
可是,即便是舊道德,也講仁愛;現(xiàn)代社會,對兒童,不僅要講仁愛,更要講道理。比如,初中新生入學教育,搞隊列訓練,在烈日下半小時到一小時“練站姿”,不準喝水,是不是有必要?如果真的有必要,教師是不是該以身作則,和學生站在一起,或是讓學生站在陰涼處,自己站在烈日下,站的時間更久?以前我當班主任,集會時忽然下雨,我不動,身后的學生也沒動?;氐浇淌遥冶頁P學生,同時解釋:“不是顯示守紀律,而是場上一千多人同時狂跑,大概率會發(fā)生事故;臨危不亂,是為了安全。淋點雨沒什么事,出事故麻煩就大了。”很希望當年的學生能記得我講的道理,倘若他們以后也當老師。
所有的教育都要講道理,不能騙學生。以前有老師在課上贊揚崗哨士兵“蒼蠅叮在臉上,一動不動”,要求學生學習??墒前嘀魅紊险n經(jīng)常一邊說話一邊蹭腿,可能是有蚊蟲叮咬;也有老師談到新生入學教育,隊列訓練半天,還是不整齊,“很失望”,可是他一直在辦公室喝茶。有些老師談到,學校田徑運動會入場式,有的班54人,“由于身材刷下4人”,他們或是過胖或是瘦小,“影響觀感”“另行安排任務(wù)”。學生從初一一直到初三,每逢隊列展示,就因為體形問題,都在“編外”,這算什么“集體”?只要學生會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形式主義不僅折騰人,也在傷害人的心靈。
錯誤的教育比沒有教育更壞。實話實說,學校和教師都應(yīng)當就這些問題做些思考,提高基本素養(yǎng)。“聽話”“服從\"不是不可以,這取決于你的話是不是合理,你的決定是不是有必要,你的手段能不能引導(dǎo)學生正常學習。
小學生六歲入學,他多么希望能得到關(guān)注啊,如果能被表揚幾句,那就喜出望外了。他會愛上教室,愿意每天去上學,愿意和老師在一起,愿意和同學在一起。從今往后,一切都可能成為幸福的生命記憶。保護童年,愛護童年,是教師的職業(yè)責任。當今社會上很多人的精神狀態(tài)不佳,原因在于沒有幸福的童年。有些人并非貧困和不幸,而是在人生初始,缺乏精神的自由,沒有感受到基本的平等和愛。和體罰一樣,傷害兒童心靈的做法不能原諒。而過重的作業(yè)負擔,不講道理的教育,都是對兒童的傷害。
“管教”\"批評\"甚至一定的\"懲戒”,不是不可以,而是重點在于方式方法和\"適度”。有些舊觀念值得反思,比如“玉不琢,不成器”,這是要把自己當成雕刻家。有人真的以為一刀一刀地\"教育”,能雕刻出人才,一錘一錘地擊打,可以鍛煉\"人\"呢,也不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資格。
很多老師可能低估了小學生的記憶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當一名教師指責某個學生“你怎么這么笨啊”,認為學生是“差生”“學渣”時,他所謂的教育教學已經(jīng)完結(jié)了。因為學生會有\(zhòng)"印象”一即使這會兒朦朦朧朧,但他會記得老師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而且一直到永遠。我的同齡人說起當年的老師,無論惡毒的詛咒,還是無盡的懷念,都是六十多年前種下的,想忘卻都難。教師不應(yīng)當重復(fù)個人教育經(jīng)歷的苦難,即使我們沒有受過好的教育。我們要努力做有仁愛之心、有智慧的教師,為了我們的學生在未來能有尊嚴地生活。當他們回望受教育的過程,每一個畫面都有愛和微笑。這樣的教育過程培育人的健康,培育飽滿的人性。而這樣的教育一旦成為人們認同的“普通的教育”,成為教育常態(tài),文明的風氣也會成為社會常態(tài)。一代教師或幾代教師的努力,會在幾十年后出現(xiàn)社會性的變化。雖然我們未必能看到,但我們完善了自我,而且我們相信自己的努力。
小學生這么小,他們的能力有限,他們應(yīng)當是“被關(guān)注者”“受保護者”。誰來保護他們呢?有誰知道他們的憂傷呢?他們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有時不敢自由地想,他們總是擔心自己做錯什么,他們過早地被灌輸了“競爭意識”,他們沒有機會交朋友,他們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壓縮了,在這么小的年紀,他們竟然會想“人活著有什么意思”有位教育局長在電話里說半年的工作,說每有小朋友發(fā)生不幸,她都悲傷得大哭一場:“雖然從沒人指責我有什么責任,可是,我肯定可以多做一些事的啊。\"在和小學老師們的交流中,有過幾次,老師們說起教育現(xiàn)狀,有內(nèi)疚感,感慨個人能力小,沒法阻止社會對兒童的錯誤教育。如果人人都能想到保護兒童,保護他們的尊嚴,保護他們的健康快樂,教師也就能不違初心。
我想,如果多數(shù)老師都能這么想,在我們的學校,童年才可能成為幸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