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潮汕、福建漳州、湖北武漢、貴州等地,“生燙”這一做法十分常見。潮汕牛肉火鍋中有“生燙牛肉”,即把切好的薄牛肉片放在高湯中快速燙熟,既保留牛肉的原汁原味,又簡單、快捷。而在福建漳州,生燙的食材主要是牛肉、豬腰、鴨心、魷魚、大小腸等,用清湯焯熟,加入調(diào)料后拌勻即可食用。武漢生燙則與本地特色小吃紅油粉面結(jié)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燙牛肉粉、牛肉面等,其精髓在于湯底,用大骨熬煮幾個小時而成,再加點紅油、小蔥、香菜,最后撒上一勺榨菜。
生燙牛肉米線是近兩年米線市場興起的細(xì)分品類,以云南米線為基礎(chǔ),融合了餐飲賽道鮮切牛肉生燙的做法,成功打出了差異化。由于牛肉切得較薄,所以其在湯中的涮燙時間極短,一般控制在8秒左右。
生燙牛肉米線的核心在于牛骨原湯。選用牛大骨(含牛骨髓)和姜、花椒等香辛料,大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慢熬8一10小時。在此過程中,牛骨中的膠原蛋白水解為明膠,使湯體呈現(xiàn)乳白色,富含豐富的氨基酸和鈣、磷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熬制過程中要不斷用勺撇去上面的浮沫,以保證湯汁風(fēng)味純正,無腥味和牛膻味,同時提高牛骨原湯的澄清度。
牛骨原湯熬制完成后,可根據(jù)個人喜好和口味加入一定量的食用鹽、味精和白砂糖等調(diào)味料,以口嘗感到微咸為止,此時的鹽度約為 1 1 . 0 %-1 . 5 % 0吃的時候,可以在牛骨原湯中直接涮燙鮮切牛里脊、各類食材和米線等,也可將其在熱水中燙熟,裝入碗中后再倒入牛骨原湯。
生燙牛肉米線的魅力,在于它將原始的烹飪智慧與現(xiàn)代的需要完美融合,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米線食用方法,又結(jié)合了當(dāng)下餐飲市場較為火爆的鮮切牛肉?,F(xiàn)如今,主打生燙牛肉米線的餐館遍地開花,不僅向人們展示了傳統(tǒng)米線的文化,也代表著社會的進(jìn)步和時代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