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保ā墩撜Z·泰伯》)
一則寓言說,每個人生而背負大木頭前行,但總有人會覺得行路背負大木頭太沉重太辛苦,就不斷將大木頭削減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輕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憑自身力量無法跨越的溝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負大木頭的人用大木頭搭在溝壑上繼續(xù)前行。而停在原地垂頭喪氣、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斷削減大木頭,以致無法搭橋的人。
讀了上面的兩段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對“負重與減重”有所辨析,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任重而道遠,方能成大事
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xué) 刁銳祺
①古之欲成大事者,必任重而道遠。人生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負重艱難前行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
②《商君書·弱民》有言:“背法而治,此任重道遠而無馬牛,濟大川而無舡楫也。”古時便知,重任在肩所要經(jīng)歷的困難,是橫渡大河而無船只的艱辛。負重前行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通往光明未來的崎嶇之徑。減重固然合理,但負重前行才能成就大事。寓言中說:“每個人生而背負大木頭前行,投機取巧之人將其削減,行路更加輕便;老實勤懇之人將其暫負,行路艱難緩慢。但當遇到無法跨越的溝壑時,投機取巧之人便慌了手腳,停在原地,無可奈何;而一路背負重量的人,則用木頭搭在溝壑上,越過溝壑繼續(xù)前行?!边@則寓言所折射的,正是當下一些投機取巧之人的做派與結(jié)果。“代寫論文”事件爆出后,整個教育界都為之不恥:985高校學(xué)生找人代寫論文,寫完后逃單不愿付費。這不僅是誠信的泯滅,更是一種不愿負重前行最終被溝壑阻攔的表現(xiàn)。他們在高考之后削減了身后的木頭,輕松地前行了一段時光后被畢業(yè)論文的溝壑攔住去路。
③而更多的人卻仍在負重前行?!稇?zhàn)爭和人》中有言:“追求國家民族進步的人都任重道遠,而且還可能有非常艱難的前程在前頭?!惫磐駚?,譚嗣同、秋瑾、孫中山、翟秋白……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因追求國家民族的進步而犧牲,他們身上背負的“木頭”巨大而沉重?zé)o比;他們的每一步前行都帶著血與淚;他們的每一次前行都要以生命作為代價。他們身上的“木頭”代表著祖國的責(zé)任,代表著民族的希望,代表著近代中國人民的希冀。還有無數(shù)為中國而犧牲的戰(zhàn)士與同胞,沒有他們的負重前行,就沒有今天偉大的新中國。我們生在陽光下,長在春風(fēng)里,頭頂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是先輩們用鮮血掙來的太平盛世。
④近年來由于中小學(xué)生課業(yè)壓力太大,“減重”也成為了大勢所趨,但適當?shù)臏p重并不意味著削斷木頭前行,我們?nèi)詰?yīng)抱有任重道遠的志氣與決心,須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唯有任重道遠,方能成大事。為什么我們活得如此快樂、安寧,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⑤人生還須背起行囊,只有物資充足,才能走向更遠的前方,任重而道遠,方能成大事。
【精準點評】
①開頭首先利用材料中的關(guān)鍵詞點明中心,使文章開門見山,重點突出,回應(yīng)作文要求。
②引用名句證明觀點,并且圍繞作文材料的共同點進行議論,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負重前行才能走得更遠?!蓖ㄟ^現(xiàn)實生活中“代寫論文”事件進行反面論證,思路清晰,發(fā)人深省。
③從正面論證了負重前行的人們于自身于國家作出的偉大貢獻,得出結(jié)論:負重前行,才是為自己為后代謀福利的發(fā)展之道。
④通過現(xiàn)在社會的現(xiàn)象提出“減重”并不是削斷木頭,將理念明確化,再一次強調(diào)觀點:我們的幸福生活來源于他人的負重前行。
⑤最后再現(xiàn)觀點,照應(yīng)題目,收束全文。
【精要總評】
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圍繞中心論點從理論到實踐、從抽象到具體通過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論證結(jié)構(gòu)完整有力,邏輯性強。圍繞論點精心安排論據(jù),多次點題,說理性強。
以大格局,行萬里路
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xué) 羅至婷
①我們在人生之路上行走時,身上背負大木頭,遇河架橋,遇壑鋪路,才能一路前行。在艱難的路途中,有人舍之以求快,求便利,有人負之以前行,無怨無悔,二者以不同的方式行進著自己的人生之道。然于吾輩而言,背負大木負重前行方為正道。
②人當有大格局,知前行路之艱,負重前行, 歷經(jīng)磨難,而后方能以大木搭于溝壑之上,渡過難關(guān),繼續(xù)前行。反之,棄木減重,圖一時之便利,往往失去了前行時克服困難的支撐力量。
③曾子曾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庇兄厩矣袌远ㄒ懔χ耍娇尚蟹€(wěn)致遠。然有人為圖更便利的方法,削木而行,減了重,雖可得一時之勢,行于平坦之路,可終敗于他人,更敗于自己。南宋陳宜中初時做官清正以求匡正天下,后卻棄去自己的品德與廉恥心,削木而行,借賈似道之勢,一路升遷,舍棄本心,尋求便利之途。陳宜中無堅定之心,得一時之勢,便忘了本,在后來的國破之際,也只能是追悔莫及。
④負重前行者,常有大格局,有更大眼界、更大的目標,正如林和靖先生所言:“志不確則無以立功?!背纱笫抡弋斄⑾铝柙浦?,有大格局者,會負重前行,磨其品性,煉其筋骨,提升自己,到真正困難之時,以其德、才、智及其毅力,跨過溝壑,從而行萬里路,達到早已定好的目標,他們會為了自己的目標而選擇負重前行。
⑤大格局者,負重而行,終會達成功之境。史鐵生,文壇名家,雖不能以雙腳行天下,但以筆代雙腳, 于紙里行間,行萬里路,即使遭遇坎坷挫折,但其仍以更大格局,堅定心志,不斷鼓舞自己,堅毅前行。最后,終是以才華立于文壇。他從未貪圖輕松便利和片刻不該有的歡愉,堅定地負重前行。
⑥減重可得片刻歡愉,然終是敗于困難之中,其軟弱的心性致其不得不停下腳步。負重者雖未得片刻歡愉,但其早以憑更大格局,堅定目標,堅守本心,去接受磨難,終究其目之所及處,皆為平坦之路,俱為成功之道。
⑦今日,吾輩當以大格局明志,不圖眼前之利,以“堅定”之心去實現(xiàn)自我目標,踏實而行,以大格局,行萬里路。
【精準點評】
①首段以轉(zhuǎn)述材料的方式“直來直去”亮出觀點,準確落實作文任務(wù)要求。
②本段是上一段內(nèi)容的進一步闡釋,回應(yīng)開篇,重申中心論點——負重前行才能走得更遠。
③將兩則材料有機結(jié)合,通過陳宜中的例子進行反面論證,在舉例中不斷與材料內(nèi)容相合,結(jié)句緊扣觀點,舉例有代表性。
④再一次緊扣中心論點,引用林和靖的話語論證觀點使整段做到點面結(jié)合,語言表述流暢。
⑤承接上文內(nèi)容,用史鐵生的事例再一次論證無論一個人所處何種境地,只要他能擁有大的格局,負重前行,終會“行萬里之路”。
⑥從現(xiàn)實中的“減重”入手,表明這也只是短暫的歡愉,由此及彼,得出發(fā)展之道——堅定目標,負重前行。
⑦再次回扣材料,重申觀點。
【精要總評】
這是一篇立意準確、言辭典雅的好文章。首先,文章標題即觀點,文章立意角度巧妙,觀點明確。作者審題準確,自材料最后一句提取出“背負大木前行才為正道”這一觀點。從題目到內(nèi)容,都緊扣觀點,明確而突出。其次,文章論證結(jié)構(gòu)清晰,條理分明。論述過程既有對材料的分析,也能聯(lián)系現(xiàn)實,并拓展到吾輩應(yīng)該怎么做來揭示啟示意義。論據(jù)選用恰當,綜合運用舉例論證、正反論證、引用論證等方法,能夠回扣觀點,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