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是脾胃陽氣虛衰、陰寒內(nèi)盛的表現(xiàn),包括脾陽虛和胃陽虛。其中脾陽虛證常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胃陽虛常見胃痛隱隱、冷痛不適、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fā)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xí)慣不良,如飲食不節(jié)制、經(jīng)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等,再加上勞倦過度、久病、憂思等,更容易傷脾胃?!稘健て⑽柑摵撝巍酚涊d脾胃氣虛也可以導(dǎo)致脾胃虛寒。目前治療脾胃虛寒的中成藥主要有人參健脾丸、溫胃舒膠囊、香砂養(yǎng)胃顆粒、香砂六君子丸、香砂養(yǎng)胃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黃芪建中丸。
香砂六君子丸和香砂養(yǎng)胃丸香砂六君子丸由木香、砂仁、陳皮、制半夏、黨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組成,具有益氣健脾、化痰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泄者。香砂養(yǎng)胃丸由木香、砂仁、白術(shù)、陳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實、豆蔻、厚樸、廣藿香、甘草、生姜、大棗組成,具有溫中和胃的功效,用于不思飲食、胃脘滿悶或泛吐酸水者。需要注意的是,胃痛證見胃部灼熱、隱隱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藥;宜用溫開水送服;有致過敏性蕁麻疹的報道。
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和黃芪建中丸附子理中丸由附子、黨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組成,具有溫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者。需要注意的是,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服用。桂附理中丸由肉桂、附片、黨參、炒白術(shù)、炮姜、炙甘草組成,具有補腎助陽、溫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腎陽衰弱、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四肢厥冷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孕婦禁服;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服用。黃芪建中丸由黃芪、肉桂、白芍、炙甘草、大棗組成,具有補氣散寒、健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惡寒腹痛、身體虛弱者。需要注意的是,孕婦、糖尿病患者禁用;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服用。
人參健脾丸由人參、白術(shù)、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芪、當(dāng)歸、酸棗仁、遠志組成,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者。需要注意的是,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服用。
溫胃舒膠囊由黨參、附片、炙黃芪、肉桂、山藥、肉蓯蓉、白術(shù)、南山楂、烏梅、砂仁、陳皮、補骨脂組成,具有溫中養(yǎng)胃、行氣止痛的功效,用于中焦虛寒所致的胃痛者,癥見胃脘冷痛、腹脹暖氣、納差食少、畏寒無力。需要注意的是,胃大出血時忌用;孕婦忌用。
上述中成藥均可治脾胃虛寒證,但同中有異,臨證與應(yīng)用時應(yīng)合理選擇。香砂六君子丸是在中醫(yī)名方“六君子湯”的基礎(chǔ)上添加了木香和砂仁,其中木香理氣調(diào)中止痛,砂仁化濕行氣溫中,兩者合用具有化濕調(diào)中、理氣止痛的作用。香砂六君子丸偏于益氣健脾、化痰和胃、疏肝理氣,治療脾虛氣滯兼痰濕,證見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脘腹脹悶、暖氣吞酸,胃脹甚于痛,重按痛增。香砂養(yǎng)胃丸則在香砂六君子丸的配方中添加了枳實、厚樸、香附、豆蔻、廣藿香等中藥,加強了行氣、溫中、化濕的作用,比香砂六君子丸的藥性更溫?zé)嵋恍?/p>
一般來說,附子理中丸則偏于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桂附理中丸則在附子理中丸基礎(chǔ)上多加了一味肉桂,增強了補腎助陽的功效,助脾陽的作用更強。黃芪建中丸偏于補氣散寒,用于中氣不足、心跳氣短、惡寒腹痛、身體衰弱者。人參健脾丸偏于健脾益氣,用于脾胃虛弱伴飲食不化、體弱倦怠者,同時還具有止瀉的作用。溫胃舒膠囊則偏于行氣止痛,用于中焦虛寒所致胃痛者。
簡而言之,脾胃虛寒屬氣虛者建議用人參健脾丸;屬氣血兩虛者建議用人參歸脾丸;屬氣滯者建議用溫胃舒膠囊;屬痰濕氣滯者建議用香砂六君子丸或香砂養(yǎng)胃丸;屬寒濕者建議用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但具體要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辨證使用,并根據(jù)病情的發(fā)展與變化調(diào)整用藥方案。另需注意,多數(shù)治療脾胃虛寒的中成藥,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服用;孕婦禁用桂附理中丸、黃芪建中丸和溫胃舒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