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美國加州洛杉磯遭遇猛烈山火。加州山火幾乎每年都會發(fā)生,但為什么如此繁華的城市總是面臨火災的威脅呢?這就要從它的“后花園”說起了。
洛杉磯,被稱為天使之城,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市?!笆澜珉娪爸行摹焙萌R塢就位于此,所以一提到洛杉磯,人們最先想起的就是一派燈紅酒綠的繁華景象。
然而,在這座城市的西北邊緣,一片綿延的山脈悄然矗立,成為都市喧囂與自然寧靜的交匯點,這便是圣莫尼卡山(Santa Monica Mountains)。它如同一條綠色的巨龍,蜿蜒橫亙在城市邊緣,從市中心出發(fā),只需要短短幾十分鐘就能進入這片郁郁蔥蔥的山脈之中。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洛杉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圣莫尼卡山,人們可以遠離城市的車水馬龍與工作的壓力,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山脈中20多個獨立的州立和市立公園也給了人們足夠的選擇空間,從植被茂密的山林到風景宜人的海灘,從綠草如茵的牧場到博物館和天文臺,幾乎應有盡有。著名的好萊塢標志——貝弗利山、已經(jīng)成為美國文化象征的馬里布海灘,等等,都在圣莫尼卡山的輻射圈中。于是電影明星、社會名流和富豪們紛紛在這里安家落戶,斥巨資在山中修建豪華住宅。
圣莫尼卡山是美國少有的橫向山脈(Transverse Ranges),地質(zhì)作用不僅影響了圣莫尼卡山的走向,也給這里增添了別樣的景致:火山的頻繁活動與熔巖的作用讓花崗巖成了山的主體,板塊擠壓的巨大力量讓這些堅硬的巖石形成了褶皺與斷層,形成了一系列高聳的山峰與深邃的裂谷;河流與海水也“推波助瀾”,長久地侵蝕進一步增加了山谷的數(shù)量;所帶來的泥沙也經(jīng)過沉積形成了盆地和新的巖層,這些沉積巖不同的顏色與質(zhì)地,仿佛大自然寫下的日記?;鹕交倚纬傻姆饰滞寥雷屵@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極其豐富,超過2000種的植物讓圣莫尼卡山宛如一座綠色的屏障,給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生存空間。我們常在好萊塢大片中看見的浣熊可能是最“自來熟”的動物了,洛杉磯市成了它們新的“餐桌”,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在垃圾桶中尋找人類的殘羹剩飯。
·圣莫尼卡山·
在2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地球板塊的緩慢移動,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逐漸發(fā)生碰撞,終于讓這片區(qū)域露出海面,形成了陸地的雛形。在接下來的歲月中,這片地區(qū)的構造逐漸復雜起來。板塊交界處頻繁的地質(zhì)運動讓巖石碎片不斷掉入地下約400—600千米的地幔過渡帶,并將水分帶入其中,引發(fā)了小尺度的地幔對流(軟流層中的地幔物質(zhì)由于熱量變化向四周分流,又沉降到地幔中的過程),這一過程還導致了含水堿性巖漿活動。最終,地幔物質(zhì)循環(huán)和地幔過渡帶結構的不斷變化讓這一地區(qū)的地形發(fā)生了改變,從而形成了北美少見的橫向山脈。
更令人驚奇的是,圣莫尼卡山中還有美洲獅活動的蹤跡,它們是山中的頂級掠食者,大型哺乳動物幾乎都在它們的食譜當中。這里的美洲獅是孤立的種群,具有美國西部有記錄以來最低的遺傳多樣性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而洛杉磯也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在城市范圍內(nèi)有大型貓科動物生活的地區(qū)之一(另一個是印度的孟買)。只不過,城市的擴張與交通的發(fā)展讓美洲獅的活動空間逐漸碎片化,高速行駛的汽車和老鼠藥也成了這些叢林王者最大的威脅。為了保證美洲獅繼續(xù)生存下去,人們不僅使用了先進的儀器監(jiān)測它們的活動,還計劃開辟一條“動物走廊”連接山中的不同區(qū)域,盡可能地去拓展它們的生存空間。
作為洛杉磯的后花園,圣莫尼卡山為當?shù)厝藥砹藷o盡的歡樂,但在另一個方面,這里又時常給“天使之城”帶來巨大的傷痛,這種傷痛就是山火。對于人口稠密的洛杉磯,山火意味著更多的人員傷亡與財產(chǎn)損失。不幸的是,圣莫尼卡山火頻發(fā):2018年的伍爾西大火,2021年的帕利塞茲大火都是發(fā)生在圣莫尼卡山,今年的山火也被稱為帕利塞茲山火,與2021年幾乎發(fā)生在同一地點。這些山火都造成了數(shù)百億美元的財產(chǎn)損失,今年這次可能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城市火災。
如此頻繁的火災,與加州的氣候和圣莫尼卡山的地形有很大關系。加州西鄰太平洋,地處北緯32度到42度之間,擁有2000多公里的漫長海岸線,受到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帶交替控制,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這種氣候類型的最大特點就是雨熱不同期,夏季高溫干旱,冬季溫暖多雨。加州廣袤的森林就是在冬季雨水的滋潤下形成的,全州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5%。在洛杉磯周圍,森林主要由桉樹和灌木組成,桉樹富含油脂,在干燥的氣候條件下非常容易燃燒。
加州特殊地形下形成的風也是使山火迅速擴散的重要原因,加州地勢東高西低,內(nèi)華達山脈和海岸山脈將中央谷地夾在中間。秋冬季節(jié),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北美大陸逐漸形成冷高壓,風從中部的荒漠吹向海邊,在加州北部針對舊金山的風被稱為“大惡魔風”,南部針對洛杉磯的被稱為“圣安娜風”。圣安娜風經(jīng)過莫哈維沙漠,本就十分干燥,在下沉過程中風速逐漸變強,當吹到圣莫尼卡山的時候,山中無數(shù)的峽谷形成了一個個風口,讓風速進一步加強,今年火災的局部最大風速就達到了每小時112公里,在這樣強風的“協(xié)助”下,山火一旦燃起就很難被撲滅。
不過,今年洛杉磯山火更加特殊,以前大多發(fā)生在炎熱干燥的夏秋季節(jié),而今年則是發(fā)生在冬季,這與全球氣候的突變有直接關系。前些年,全球厄爾尼諾現(xiàn)象到達峰值,相對應的,洛杉磯在前兩個冬季降水量都有顯著增長,讓圣莫尼卡山中的植被加速生長,儲存了更多的“燃料罐”。而從去年夏天開始,北太平洋的拉尼娜現(xiàn)象逐漸增強,讓洛杉磯這個冬季的降雨量驟降。反常的干燥天氣結合更多的可燃物,加上突然來臨的“圣安娜風”,一遇到明火就形成了無法控制的大型山火。以往,人們總是喜歡在影視作品中看到“超級英雄”在災難面前力挽狂瀾,但當蝙蝠俠的扮演者本·阿弗萊特無奈地看著自己的家變?yōu)橐黄瑥U墟的時候,畫面有些諷刺又有些心酸。價值千萬美元的豪宅在火光中付之一炬,“超級英雄”也無力回天了。
除了天災,洛杉磯的山火還有很多“人禍”的因素,近期,關于起火原因是否由人為引起,消防資源為何嚴重不足等問題在美國都引發(fā)了廣泛爭論。但有一個問題卻是人們不愿談及的,那就是“環(huán)保”。除了積極預防,建立足夠的隔離帶是防止山火的最佳方法之一,世界上很多容易引發(fā)山火的地方,人們每年都會有計劃地焚燒一部分山林,形成隔離帶以控制山火的蔓延。但是這兩年加州愈發(fā)嚴苛的環(huán)保政策卻給這項工作造成了困擾,環(huán)保組織認為這樣做會破壞環(huán)境,也會讓很多動物失去家園,在環(huán)保組織的宣傳下,洛杉磯市政府做出了妥協(xié)。失去防火隔離帶的阻斷,山火更容易肆意蔓延,最終造成了與環(huán)保意愿截然相反的后果。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更多反常的災害在未來也許會成為常態(tài),對于人類來說,如何在應對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之間達到平衡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課題。
(責編: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