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單元大概念:通過確定描寫對象,對其特點進行細致觀察,并通過對特點作故事性描述,借助修辭,運用直接表達或側面表達(明貶實褒或欲揚先抑)的情感表達方法,就可以寫出一篇以“我的動物朋友”為主題的文章,使人了解動物特點,感受到明確的情感。
2.本課學習目標:
(1)通過預學會讀9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并能組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屏息凝視”“枝折花落”的意思,讀準多音字“屏”“折”,寫好“蹭”“慮”。
(3)通過預寫,明確自己的寫作優(yōu)點和痛點。
(4)梳理文章結構,找到課文《貓》的描寫對象及特點,感受作者的真摯情感。
(5)能夠借助“事例+修辭+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及“明貶實褒”的寫作手法,使特點描寫變得生動,體現(xiàn)自己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 "發(fā)布任務,完成前測,明確學情
1.課前發(fā)布單元任務。
千百年來,我們和動物和諧共處于這顆藍色星球上,很多動物甚至成為我們的家庭成員——“寵物”。為了使同學們對動物及其特點有更多的了解,感受人與動物相處的快樂,學校將舉辦“萌寵大比拼”主題活動,誠邀每位同學與自己的小寵物一起來參加,向同學和老師介紹你可愛的伙伴。請閱讀單元任務,完成“單元任務預習單”:
(1)梳理解決核心問題“如何介紹自己的萌寵伙伴,使人了解它的特點,感受你對它的感情”的思路方法。
(2)對介紹文稿進行初次試寫。
2.結合“單元任務預習單”,梳理核心任務解決思路的學情。
預設:(1)需要確定介紹的寵物
對象。(2)找出該寵物獨一無二的特點。(3)寫出自己對寵物的感情和
理由。(4)寫一寫、講一講,修改完成,參與分享。
3.結合學生初次試寫的作品,梳
理學情。
優(yōu)點預設:(1)遵守寫作格式。
(100%)(2)能寫出萌寵特點的關鍵詞。
(95%)(3)寫清外形樣貌。(90%)(4)描述有趣。(80%)
痛點預設:
(1)萌寵的特點介紹不夠生動,
缺乏事例。(2)感情表達的方式大都是直接表達,不夠豐富。
為了更好地分享自己的動物朋友,我們借助第四單元的文章《貓》《母雞》《白鵝》,向名家學習寫法,解決我們的寫作痛點。(出示預習單)
《貓》預習單
(1)自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不會讀的字,借助課后識字表或查字典解決。
(2)查一查下列多音字的讀音和意思,并用“√”畫出它在本課的正確讀音。
屏" " " 折
(3)作者介紹的是誰?對它有怎樣的情感?結合具體字詞、事例,在書中批注說明。
(4)作者介紹了它的哪些特
點?介紹得清楚嗎?結合具體字詞、事例,在書中批注。
(5)在字帖上書寫課后生字。
(設計意圖:教師在課前發(fā)布單元任務及預習單,可使學生提前明確單元學習主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意愿和行為。通過對預習單核心任務的梳理總結,并嘗試寫
一篇文章,也便于教師在授課前了解學情,借助課文學習解決
痛點。)
板塊二
回顧任務 ,明確目標,確定工具
1.引領學生回顧單元任務,
梳理學情優(yōu)點和痛點。
2.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貓》這篇文章來解決寫作痛點,使自己的文章——特點清楚生動,情感表達方式豐富。
板塊三
初讀文章,解決字詞,理解課文
1.讀準字詞,寫字規(guī)范,才能理解課文內容。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借助預習任務,說說你有哪些不懂的字詞。
預設:不理解“屏息凝視”“枝折花落”。
2.請這位同學讀一讀“屏息凝視”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
學生朗讀,教師點評。
3.教師出示貓盯著老鼠洞的
圖片:你們看,這就是屏息凝視。請你也來屏息凝視地看著我。
誰來說說“屏息凝視”的意思。
預設:全神貫注地看,連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貓屏息凝視是想干什么?
預設:抓住老鼠。
你還見過誰屏息凝視的樣子?
學生舉例,運動員射擊的時候屏息凝視,注意力集中。
教師反饋表揚,指導朗讀。
學生朗讀,教師反饋:這只貓盡職盡責,不抓到老鼠絕不放棄。
4.請同學們讀一讀“枝折花
落”所在的句子。
學生朗讀。
一只小貓“抱著花枝打秋千”,一番玩耍后,植物怎么了?
預設:小貓把樹枝掰斷了,花也都掉下來了……
所以“枝折花落”的意思是——
預設:樹枝折斷,花朵掉落。
老師還想提醒大家“枝折花落”中“折”的讀音。這是一個多音字,同學們課前做了預習,誰來分享你的成果?
預設:讀zhé的時候,表示“彎曲,折疊”;讀shé的時候,表示“虧損,斷了(口語)”。
思考這兩句話中的“折”應該讀什么。
(1)我做買賣折本了。
(2)汽車在曲折的山路上行駛。
學生根據(jù)意思選擇:(1)讀作“shé”;(2)讀作“zhé”。
5.詞語我們都會讀了,課文一定讀得更輕松,理解得更透徹。經過昨天的字帖書寫,我發(fā)現(xiàn)“蹭”“慮”這兩個字,大家需要學習。特別是足字旁和部件“心”。仔細觀察“蹭”和“慮”,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想要提醒大家?
預設(1):蹭:“足”最后一筆變成提。
預設(2):慮:“心”第二個點要在臥鉤的上面;“七”的豎彎鉤要壓在豎中線上。
6.你們通過對結構的分析說
明,給了同學啟發(fā),請在課堂練習單上分別寫三個“蹭”和“慮”。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邀請學生到實物展臺展示。教師點評
反饋。
7.教師出示識字、寫字評價
卡,學生自評打分。
板塊四
再讀文章,小組合作,提煉方法
1.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老舍先
生的《貓》,學會如何讓文章變得“特點清楚生動;情感表達方式
豐富”。
2.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作者介紹了大貓古怪和小貓可愛的特點。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借助預習單梳理課文詞句,小組合作梳理出作者圍繞“古怪”和“可愛”寫了哪些具體事例。
小組討論策略:
(1)確定組內發(fā)言順序。
(2)逐一分享,共同傾聽。
(3)反饋與記錄。
(4)推選組員上臺分享。
3.小組分享。
預設:
(1)大貓:“古怪”。老舍借助“老實又乖巧——睡大覺”“貪玩又盡職——出走一天一夜,抓老鼠”“高興時和不高興時不同的表現(xiàn)——蹭腿抓癢、踩印小梅花、豐富多腔的叫喚,一聲不出、不印梅花”“勇猛與膽小——藏起來,跟蛇斗”這些方面和事例,進行了描述說明。
(2)小貓:“可愛”。老舍借助小貓“玩雞毛玩具、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的事例進行了描述。
4.(出示表1)老舍為了讓我們感受到大貓的古怪和小貓的可愛,用了怎樣的方式?
預設:舉了很多“例子”。
總結:通過具體事例,可以將特點寫清楚、寫具體。
5.同學們,老舍舉了這么多例子,你能感受到他對貓的喜愛嗎?哪些詞語能體現(xiàn)出這種感情?
預設:借助動作“蹭”,語言“豐富多腔的叫喚”、神態(tài)“屏息凝視”,將貓的溫柔可親和盡職盡責體現(xiàn)了出來,如果不喜歡,就不會認真觀察,也就不會產生好感。
預設:借助比喻的方式“踩印幾朵小梅花”……
預設:借助擬人化的手法,寫
了小貓玩雞毛玩具、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的片段……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貓的可愛,讀出老舍對貓的喜歡。引導學生總結:具體事例+修辭手法+動作神態(tài)樣貌心理描寫=生動的特點/真實的情感。
雖然作者介紹了貓的很多優(yōu)點,卻在開頭第一句說貓“有些古怪”,后面也提到貓“貪玩、膽小、冷漠”的特點。這是為什么呢?如果喜歡它,為什么還要貶低呢?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預設:我媽媽經常跟別人說
我像頭小豬一樣,特別能吃。
預設:我爸爸經常對我弟弟
說“小懶蛋,快起床啦”。
你會因為這些稱呼生氣嗎?這些稱呼是批評嗎?
學生表達:這是一種親近的表現(xiàn),不會生氣,反而顯得溫情。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表達情
感的方法:明貶實褒。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是提煉方法。教師借助小組合作、歸納總結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結合修辭、動作神態(tài)來描寫事例,不僅可以將特點表達得清楚生動,還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借助對關鍵詞語“古怪”的探究,引導學生感受“明貶實褒”這種描寫方法的精妙。)
板塊五
借助工具,修改范例,診斷反饋
學會了描寫特點的方法,我們來試一試。(出示學生試寫的片段)這位同學想突出萌寵小雞貪吃的特點,你能感受到小雞貪吃嗎?
學生片段:
我養(yǎng)了一只貪吃的小雞。有一次我?guī)е聵峭?。一開始,太陽曬著它,它便悠閑地踱著步。突然,它居然像獵豹一樣飛快地跑過去,似乎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我也跟著它跑過去,低頭一看,原來是條小蟲子。小雞正要對小蟲子“下狠手”呢。只見它低下頭,脖子一伸小蟲子立刻落入它尖尖的嘴中,看它搖搖擺擺的樣子就知道有多美味啦。
預設:我只感受到小雞吃小蟲的厲害,并沒有感受到它貪吃。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借助評價標準幫他修改,使我們感受到小雞貪吃的特點。(出示評價標準)
學生修改與分享。
教師與學生借助評價標準,對修改的文章進行評價。
學生修改后的片段:
我們家有一只吃貨小雞。有一次我?guī)е聵峭妫婚_始,太陽曬著它,它便悠閑地踱著步。突然,它居然像獵豹一樣飛快地跑過去,似乎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我也跟著它跑過去,低頭一看,原來有條小蟲子。只見它低下頭,脖子一伸,小蟲子立刻落入它尖尖的嘴中,看它搖搖擺擺的樣子就知道有多美味啦。只吃一條怎么夠呢?只見它沿著墻角,用尖尖的嘴啄呀啄呀,又啄出好多條小蟲子,幾下子就吞了下去。它小小的肚皮一下子鼓了起來。哎呀,明明剛喂完小米,想下來消化消化的,怎么又吃上了?
板塊六
復盤總結,布置作業(yè),
完成任務
1.這節(jié)課圍繞“如何介紹自己的萌寵伙伴,使人了解它的特點,感受你對它的感情”這一核心任務進行了學習,誰來說說收獲?
預設:我學會了可以用“具體事例+修辭+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和“明貶實褒”的寫作手法,說明動物特點,表達真摯情感。
2.布置作業(yè)。
(1)基礎性任務:借助本課所學,修改文稿中的某一個特點片段。
(2)挑戰(zhàn)性任務:借助本課所學,修改整篇文章。
(設計意圖:通過復盤總結,有效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梳理本課所得,強化學生對新經驗的認知掌握?;谡n堂任務和教學目標,設置有梯度的作業(yè),提高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