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茶鄉(xiāng)福建,茶史悠久,晚唐五代期間,福建有雪峰義存、神晏國師、扣冰古佛三位高僧留下茶禪詩偈。這是史籍記載的福建早期茶事,較為難得。本文作一梳理淺析。雪峰義存:首開茶禪之風(fēng)
首開福建茶禪之風(fēng)的,是晚唐高僧雪峰義存(822-908年),俗姓曾,號雪峰,泉州南安澗埕村人。祖上信奉佛教,自幼好佛,《福州雪峰山故真覺禪師碑銘》記載:“乳抱中或聞鐘磬,或見僧佛,其容必動”。
9歲時即想出家,父母不舍。12歲隨父游莆田玉澗寺,遂留寺不回,禮寺僧慶玄和尚為師,隨侍五年,17歲落發(fā)為僧。咸通七年(866年),居于今福州郊區(qū)芙蓉山石室。咸通十一年(870年),門友行實和尚促其出山,同到象骨峰(今閩侯雪峰)結(jié)庵建院,先創(chuàng)庵于檉洋映涼臺之北。在里人及官府資助下,至乾符二年(875年)建成當(dāng)時閩中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時遇應(yīng)天節(jié),唐僖宗賜額“應(yīng)天雪峰禪院”。中和二年(882年),賜號“真覺大師”,御賜紫袈裟。大順二年(891年),王審知入閩稱王,禮遇佛教,厚待義存,“雅隆其道……為之增宇、設(shè)像、鑄鐘,以嚴(yán)其山……時則迎而館之于府之東西甲第”。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年)圓寂,享年87歲,閩王遣子王延稟主祭;埋骨難提塔。門下多高僧。著有《雪峰清規(guī)》《雪峰義存禪師語錄》等傳世。
《全唐詩補編》收有義存五律《詠魚鼓》二首之一寫到茶事:
我暫作魚鼓,懸頭為眾苦。師僧吃茶飯,拈槌打我肚。
身雖披鱗甲,心中一物無。鸕鶿橫溪望,我誓不入湖。
“魚鼓”有二解:一為魚形木鼓,寺院中擊之以報時;二為一種竹制打擊樂器,又稱漁鼓道情、梆梆筒子,一種宣揚道家思想的漢族說唱藝術(shù)。詩中專指寺院魚鼓。
前四句描寫詩人甘做苦行僧,愿意作為魚鼓,他人喝茶吃飯,自身被棒槌擊打報時。后四句描寫魚鼓像魚不似魚,雖然身有鱗甲,但內(nèi)心空虛;如是真魚,則不會游到湖里,以免落入專長捕魚的鸕鶿之口。
神晏國師:開悟閩帥“吃茶去”
雪峰義存法嗣神晏(863-939年),俗姓李,少修儒業(yè),16歲出家,大梁(今河南開封)人。五代后梁開平二年(908年),閩王王審知建鼓山國師館,請神晏為住持,賜紫袈裟,賜號“定慧大師”,其子王延鈞襲位,加謚“廣辯圓覺興圣國師”,后人尊稱“興圣國師”。
《景德傳燈錄.鼓山興圣國師神晏》,記有兩處茶禪公案,開鼓山茶禪之先河:
師問保福:“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保福拈起茶盞。師日:“莫是非好?!眴枺骸叭绾问钦鎸嵢梭w?”師曰:“即今是什么體?!痹唬骸熬烤谷绾??”師曰:“爭得到恁么地?!眴枺骸叭绾问欠鸱ù笠猓俊睅熑眨骸敖馂跻稽c,萬里無云。”
師與閩帥瞻仰佛像。閩帥問:“是什么佛。”日:“請大王鑒?!痹唬骸拌b即不是佛。”曰:“是什么?”無對。長慶代云:“久承大師在眾,何得造次?!眴枺骸皬纳献诔巳绾闻e唱?”師以拂子驀口打。問:“如何是教外別傳底事?”師曰:“吃茶去?!边@兩處公案,前者為神晏與保福機鋒對話。保福以拈起茶盞回答神晏是非之問,不失為睿智之舉。后者為神晏與閩地將帥機鋒對話,神晏以“吃茶去”開悟。
扣冰古佛:“人王法王”茶敘語
扣冰(844-928),號藻光,俗姓翁,名干度,法號藻光,一作藻先,福建建寧人。精于佛法,善教人民。尊稱扣冰古佛。先后被謚號“妙覺通圣大師”“法威慈濟妙應(yīng)普照大師”等多種稱號,被福州、武夷山等地奉為保護神。
《五燈會元.扣冰澡先古佛》記有一則著名茶禪公案:
戊子應(yīng)閩主之召,延居內(nèi)堂,敬拜曰:“謝師遠降?!辟n茶次,師提起橐子曰:“大王會么?”曰:“不會?!比眨骸叭送醴ㄍ酰髯哉樟??!绷羰?,以疾辭。
這則公案大意為,后唐天成戊子年(928年),扣冰應(yīng)閩主召請到王府,閩王迎入內(nèi)堂敬拜說:“多謝大師降臨?!辟n茶茗敘時,閩王希望能他留在宮廷傳經(jīng)布道??郾崞痣S身所帶布袋——乾坤袋問:“大王會么?”答曰:“不會。”法師道“人王與法王,各得其所,不能勉為之?!遍}王知其一心向佛,不慕榮華富貴。十天后,法師以疾病辭別閩王,去鼓山涌泉寺說法,翌年圓寂于鼓山。
扣冰年長神晏19歲,虛心好學(xué),不恥下問,與神晏品茗論道,留下佳話。雖然扣冰年長于神晏,但從茶事公案發(fā)生時間來看,神晏茶事應(yīng)早于扣冰。
唐五代以前高僧茶禪公案鳳毛麟角,福建占到三例,非常難得,是福建茶文化珍貴遺產(chǎn),值得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