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通、實、新:張申府與金岳霖的哲學差異與學術貢獻

        2025-04-11 00:00:00鄭毅

        [摘 要] 張申府與金岳霖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同樣受羅素影響,一同致力于中國哲學的新開拓。兩人均提出哲學的目的在于通,都認為中國哲學應該實,最終走出了兩條新道路。通是哲學的目的:張申府的通是綜合的通,金岳霖的通是分析的通。哲學的精神貴在實:張申府的實是實在的實,金岳霖的實是實證的實。哲學的展望在于新:張申府以會通的方式,綜合文化創(chuàng)新;金岳霖以批判的方式,推陳革舊出新。兩位哲人在建構中國哲學學科、推動中國哲學現(xiàn)代性發(fā)展的貢獻上具有典范意義。

        [關鍵詞] 通;實;新;張申府;金岳霖

        [中圖分類號]B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50203608

        張申府(崧年)與金岳霖(龍蓀)是中國近現(xiàn)代學術發(fā)展中不可忽視的人物。兩人皆有豐富的出國經歷,同是羅素專家,一同在清華授課,同樣注重邏輯。兩人的學生遍布中國各界,如:牟宗三、錢鐘書、殷海光、任繼愈等,就連毛澤東也說:“張申府是我的老師?!盵1]381在“愛國有罪,賣國有賞”(九一八)以及“談馬色變”(一二九)的年代,人民大眾窮苦不堪,統(tǒng)治階級腐敗無能。張申府與金岳霖等知識分子在動蕩的時代中,堅守“顛沛造次必于是”的學術情操,發(fā)揚純正的學術精神,分別以自身的學術視角,成就“通、實、新”的哲學建樹,為中國學術事業(yè)薪火相傳。

        一、 通:哲學的目的

        張申府與金岳霖都認為:哲學的目的在于通。從兩人提出這個觀點的時間順序來看,張申府早于金岳霖。但是,縱觀張申府的學術歷程,張多次提出此觀點之時,是與金岳霖同在清華大學哲學系任教以后;在此之前,張從未提到過。張金兩人都以羅素為宗師,必然互有影響。彼時清華大學哲學系儼然已成為中國的劍橋學派。因此,“哲學的目的在于通”或是當時清華哲學系乃至中國哲學界的共識。

        (一) 張申府的通是綜合的通

        張申府的“通”以“合”為法,張善用“合”也慣用“合”,在張申府哲學中,“萬法”皆可“合”。以至于張申府被民盟除名后,吳剛發(fā)表《張申府的哲學》,嘲諷張申府“居然有本領把羅素和馬克思綜合起來”,真是“了不起”和“不可思議”的。[1]583張申府不止把羅素和馬克思綜合起來,還把羅素和孔子也綜合起來。張申府說:“羅素本人不認識孔子,但他的思想事實上十分接近孔子。其他人看不到這點,但我看到了。我的哲學能把孔子和羅素拉在一起,我是他們的橋梁?!盵1]645張申府善于透視文本背后之思想,析取不同理論之共性,這既是張氏的學術天賦,也是張氏能夠綜合文化創(chuàng)新、會通各家的原因。

        張申府早年即有“綜合”意識。張申府30歲時提出:“吾們現(xiàn)在要把杜威、羅素、柏格森三家之說合在一爐。”[1]114反觀梁漱溟,發(fā)表《對于羅素之不滿》,把羅素和柏格森分開說。梁氏引張氏的結論“今之哲學,要言之不為羅素,則歸柏格森而已;一主智派之領袖,一反智派之白眉也”,認為“柏與羅并世之兩哲也;所趨雖殊,各有省慮。彼此批評,持異弗貴,得情為難”。[2]181梁漱溟重視羅素與柏格森的相異之處,不滿于羅素批評柏格森之態(tài)度,應當“各有省慮”為是。張申府則是看到羅素與柏格森的共通之處,無論“智”或“反智”,都是真實的生命體驗,應當“合于一爐”為是。

        張申府多次強調:通是哲學的目的。1931年,39歲的張申府于《所思》序言中提出:“‘通’,是我認為作為哲學的最后目的?!盵1]22041歲時發(fā)表《續(xù)所思》再次明確提出:“我始終相信哲學最后目的只是一個‘通’字?!盵1]227又云:“人生一切必須以‘通’為歸宿。仁,通,理,三者實相通?!盵1]23945歲時,主張辯證唯物論與維也納學派相通。“二者間的關系,不但不是相反,其實且很可以相通。”[1]35049歲時,提出“既辨且通,斯得為哲”[1]429,認為哲學的歸宿在于融會貫通。

        張申府“綜合”的“通”是圓通、大通。先生52歲時作《天人行》,提出“會之體之,在與合脈”“解析厘清,綜合達通”“天人永一,天下歸仁”[1]461。張申府處處用“合”,萬法皆可“合”,相近者可“合”,相反者亦可“合”。體會需“合脈”,“綜合”方達“通”。“合”至最后,“天人不外,天人永一”。70歲時,周恩來評:“張申府把孔子羅素馬克思弗洛伊德愛因斯坦思想熔于一爐?!盵3]357也即是說,在“三流合一”之上,張申府把哲學、心理學、物理學再次“三合一”,實屬“萬法皆可合”。81歲時先生開始撰寫《知化論——七字義》(七字:生、仁、中、敬、易、實、活),最終僅完成首篇《“實”、“活”、“中”》,雖不言“通”,卻字字不離“通”。張申府的“通”,既是“仁”與“中”,又是“生”與“易”,還是“活”與“化”,是綜合后的圓通、大通。

        此外,張申府的“通”是學術與政治的貫通,是哲學與人生的融通。在政治上,張申府延續(xù)了哲學上“合”的方法,試圖“打通”國共兩黨,實現(xiàn)“多階級融合”。抗戰(zhàn)前夕,張申府先后參與成立“華北救國會”[1]332和“新啟蒙學會”[1]338,宣傳抗日民主并推動新啟蒙運動。1944年,張申府作《一個呼吁》倡導:“蔣先生的播講,毛先生的演說等等,大體上頗有相同的地方,并非根本合攏不來。最要緊的一件事是各方面在抗戰(zhàn)、民主之下合攏起來?!?[1]4711945年,張申府發(fā)表《民主的三種類型》提出:“中國的民主應是多階級平等、多階級融合、多階級合作的民主?!盵1]478在人生理念上,張申府強調:“人生一切必須以通為歸宿?!盵1]239又云:“哲學家最后目的是一‘通’字。所謂真者,說到最后,其實不過就是通?!盵1]2471915年,張申府奉命續(xù)娶,遭受第二次婚姻打擊,想不通。于是,從1916至1919這三年中,張申府讀盡羅素所有著作,看到自己的悲劇也是中國的悲劇[1]39,以哲學“通悟”人生,走出精神困境??梢姡瑥埳旮恼卫砟?、人生理念都是綜合的“通”。

        (二) 金岳霖的通是分析的通

        金岳霖同樣提出“哲學以通為目標”,但與張申府有所不同。金岳霖的通是分析的通。金岳霖分析了道、知識、形式邏輯、數(shù)理邏輯的適用范圍和最終目的。金岳霖把學問分成三種:“哲學以通為目標。工程學、藝術、建筑學等以創(chuàng)作或實行為目標??茖W和記載學以真為目標?!盵4]10-11

        金岳霖以分析的方法通達形而上學?!墩摰馈凡捎弥袊軐W中“最上概念、最高境界”[5]23的道作為“元學”,用最嚴密的邏輯分析法解決了形上問題,打通了道在邏輯上的運作機制。金岳霖用“道,式-能”的圖式表達元學的基本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居式由能,莫不為道”。能的特點是:無生滅、無新舊、無加減、無所謂存在、無始終、不一、有出入、出入為道、常動。式的特點是:無生滅、無新舊、無加減、無所謂存在、無始終、無二、無內外、常靜。“居式”表示“能”老在“式”中,“由能”表示“能”老有出入,而出入又無限制。“能”既老有出入,而出入又均為道,則“居式”由“能”莫不為道。金岳霖以最為細致、嚴密的分析,通徹最難言說的元學,創(chuàng)建邏輯形上學。

        金岳霖力求知識能夠達到哲學意義上的“通”,為知識劃出不言形上學的界限,避免元學在知識方面的緊張。金岳霖說:“知識論的目標不是真,而是通。它不是科學類中的學問,而是哲學類中的學問。”[4]17在知識論中,金岳霖兼采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卡爾納普建構哲學和羅素實在哲學,形成了完備的實證分析體系。與張申府的“合于一爐”不同,金岳霖條分縷析、櫛次鱗比地陳述經驗中和理性中知識的“理”,以分析的方式完成哲學上的通。金岳霖分析道:“本書知識論所注重的是如何就官覺或正覺所供給的材料去產生知識,對于正覺底興趣只是它供給材料而已。本書不是官覺論,好些官覺方面的困難問題本書都沒有提出討論?!盵4]140金岳霖用分析的方式,既追求“通”的目的,又保證“真”的成立。金岳霖說:“總而言之,實在主義也許是說不通的,或者非常之難于說得通的?!盵4]134這也是金岳霖極慎重而又勉強采用“實在”一詞的原因。

        金岳霖以分析的方式尋找不同邏輯之間的“同一性”,以使邏輯“通”。金岳霖先是著迷于形式邏輯,然后沉醉于數(shù)理邏輯,最終陷入辯證邏輯。三種邏輯彼此之間互不相容,很難謀求一種“統(tǒng)一的邏輯”。于是,金岳霖逆向思考,分析“邏輯的統(tǒng)一”問題,即分別確立以上三種邏輯內在的自洽性,用邏輯本身統(tǒng)攝不同類型的邏輯。在實際運用當中,金岳霖堅決排斥融合說。形式邏輯歸邏輯學,邏輯系統(tǒng)歸構造論,辯證邏輯歸辯證法。在唯物辯證法批判形式邏輯(當年蘇聯(lián)哲學界把形式邏輯與形而上學思想方法混為一談[6]244)時,金岳霖堅決抵制批判對形式邏輯帶來的誤傷,并援引毛主席的話“大家應當來學點形式邏輯” 加以維護。[7]7

        二、 實:哲學的精神

        張申府與金岳霖共事期間,羅素哲學乃世界潮流,張、金兩人在相同的歷史語境中,必然有相似的思維方式。兩人都提倡“實”的哲學,不同的是,張申府的實是實在的實,金岳霖的實是實證的實。

        (一) 張申府的實是實在的實

        張申府的“實”是實在的實,是“健實的實在感”。張申府說:“在哲學上,我曾稱道新實在論。我自己的哲學觀點最主要點都不外一個實字。就是現(xiàn)代的唯物論,也如此。我為什么最喜歡羅素?就因他是最能表現(xiàn)實者。羅素愛說‘健實的實在之感’(robust sense of reality)。我認為這真是講學作事所最不可缺?!盵8]425又說:“羅素這位大師依然有他的特色。那就是他有始終保持不忘而且越來越發(fā)加甚的‘健實的實在之感’:時時在在要腳踏實地,不背具體實際事實、切實、如實,平實?!盵9]481-482

        張申府哲學的世界觀是“只有一個實在世界”。張申府認為羅素《數(shù)理哲學引論》中有一句最深切著名的話:“只有一個世界,即‘實’世界?!盵1]228王中江稱“唯實世界觀(或唯實論)”[10]55。這個實在世界與中國本土思想最為接近。張申府說:“英國哲學,由中世的唯名論,十七、八、九世紀的經驗論、唯物論,以及二十世紀初年的實在論,總離不開一個‘實’字,這是與中國本來的思想最為接近的?!盵1]279在中國語境中,實即是仁,即是感覺,即是經驗。張申府說:“仁是什么,仁其實就是不麻木。要你能仁,就是要你能感覺?!盵1]161因此,張申府主張:“思想是切實的,態(tài)度是誠實的,身體是堅實的,而生活是樸實的??傊?,就是要實在?!盵11]23691歲高齡的張申府仍堅信:“圣人知道先滿足肉體需要,然后才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性。”[12]61-62

        張申府的“實學”精神引領著時代的方向。汪震、孫道昇、郭湛波對張申府的“實學”有“全勝”“獨步”“最有成績”等稱頌。1929年,汪震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的哲學》聲稱:“中國現(xiàn)代的哲學應當有四派:正統(tǒng)派,實驗主義,理想主義,新實在論。新實在論這一派的祖師是羅素,中國這一派的領袖是張崧年。張崧年對于羅素的本體論真有研究。這一派是中國現(xiàn)代全勝的哲學。大約中國哲學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口頭或心頭的信徒?!盵1]1881935年,孫道昇發(fā)表《現(xiàn)代中國哲學界之解剖》,把現(xiàn)代中國哲學分為兩系四派,其中:“中國哲學界的新實在論也當然是英美的新實在論之分支。這派哲學是由陳大齊,馮友蘭,張申府……諸先生協(xié)力移植于中國的……就中張申府先生之羅素……皆稱一時獨步,而首領則當推金岳霖先生擔任。”[1]287同年,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國思想史》稱:“近三十年中國思想史第三階段除馮芝生先生外,就算張申府先生了……先生是中國研究羅素學說最有成績的人,可說是中國羅素哲學專家?!盵1]288許寧先生提出,張申府的哲學精神乃是“萬法唯實”,張申府的學說可稱之為“新實學”。[13]89若此,在中國現(xiàn)代哲學中,張申府“新實學”應當與馮友蘭“新理學”、金岳霖“新道學”、張岱年“新氣學”、賀麟“新心學”一樣,值得學界重視。

        (二) 金岳霖的實是實證的實

        金岳霖的實是實證的實。金岳霖的實與張申府的實有所不同,張申府認為:“真理就是實話。真理不過實話之雅名?!盵1]114張申府把羅素的“真理認知論”作為實學的組成部分,“真”必須以“實”來把握,故真理就是實話。反觀金岳霖,與張申府的順序相反,必先求得邏輯的真,然后從真中得實。因此,金岳霖的實是認知邏輯的實,是邏輯實證的實。

        金岳霖對“實證”極為贊成,對“實在”卻頗為避諱。金岳霖多次澄清:勿以實在的方式論實。金岳霖說:“本知識論既不是經驗主義的,也不是理性主義的。本書認為‘實在’總是綜錯雜呈、互相牽扯的。”[4]22又說:“實在是一極空泛的名稱,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形容詞。心理上的意義非常之雜?!盵4]12金岳霖的學生周輔成說:“馮友蘭不諱言自己是新實在論者……金岳霖對馮友蘭的新實在論不完全贊同?!盵6]142金岳霖的“實”在其《知識論》及相關文章中一目了然。金說:“事實大都可以用命題代表?!盵14]1353事實應該從邏輯的角度出發(fā),用邏輯語言加以分析考察。此外,金岳霖還對實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加以區(qū)分。實證的普遍性在于意義論,特殊性在于工具論。金岳霖認為:“命題的符號集團,其意義是兩方面的,一方面稱之為摹狀,另一方面稱之為摹規(guī)(此兩名詞得之于申府先生與蔭麟先生)……一命題一方面總有摹狀的成分,那就是說,總有經驗方面的問題,或證實問題;另一方面總有摹規(guī)成分,那就是說總有系統(tǒng)方面的問題,或證明問題。”[4]1413-1414

        金岳霖的“實”在概念上、方法上、目的上都極接近羅素的邏輯實證主義,是實證的實。羅素認為:“邏輯實證主義代表的是一種方法而不是某種結果。如果一位哲學家這樣主張:只要認為不存在專屬哲學的特殊認識方式……那么,他就是一名邏輯實證主義者。”[15]453卡爾納普說:“關于一個對象的構造的本質問題是要了解這個對象在構造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中的情況,尤其是要了解這個對象是如何從基本對象引導出來的。反之,關于一個對象的形而上學的本質問題則是要了解這個對象自在地是什么?!盵16]289-290金岳霖近于羅素和卡爾納普,在《論手術論》中說:“常識對于證實的意見可以分為兩層:一是從意義著想,一是從工具著想。從意義著想,常識以為證實的意義就是思想與事實符合;從工具著想,常識以為證實就是表示此符號的舉動或手術?!盵14]1403證實在意義層面才能符合,在工具層面只能融合。在金岳霖看來,普遍的證實在意義論上成立,受限的證實只能在工具論上成立。天文或物理中的手術論不能上升為普遍手術論。張申府一度十分期待金岳霖的《手術論》能填補國內研究維亞納學派的空白。金岳霖也確實以邏輯實證主義的方式,因命題無意義而拒斥形而上學,滿足了張申府的愿望。因此,金岳霖的實是意義領域的實,是實證的實。

        金岳霖的“實”在中國哲學中成為難以理解的高技術性哲學。馮友蘭說:“金岳霖把《知識論》定稿給我看,我看了兩個多月才看完。我覺得很吃力,可是看不懂。這是一部技術性高的哲學專業(yè)著作?!盵17]30王中江曾經詢問過馮友蘭這個“技術性”指什么,馮友蘭答:“美國人有這個說法,叫技術性大,或叫專門性大?!蓖踔薪謫枺骸澳T友蘭)的特點是能把復雜的問題說得簡單,而金先生的特點則是能把簡單的問題說得很復雜?!瘪T友蘭答:“對。這與剛才講的專門性、技術性有關系,平常一句話,分析下去,就可以講一大片。金先生的分析能力很高,所以他能把簡單的問題分析得很復雜。比如知識與認識……”[6]356較為可惜的是,以分析見長的思維方式不容易被國人適應或認同(如馮契),金岳霖最終未能在中國建立邏輯實證派。

        金岳霖早在元學建構時就對“實”有所探討,在《論道》中提到:“事物之理底‘實’有兩方面:一是相對于事實而說的‘實’;一是相對于任何現(xiàn)實之不得不具的‘實’。[5]17金岳霖在《論道》中建構元學體系完畢之后,轉向實證哲學。自此,金岳霖實證的實不涉及元學,其整個實證哲學也不討論本體論問題。[4]8金岳霖把《論道》和《知識論》分得很清楚。前者需要元學的態(tài)度,其裁判者是人,理智無法過問;后者是名言世界,只講知識經驗領域,裁判者是理智。根據馮契回憶來看,金岳霖曾有過把《論道》和《知識論》溝通起來的想法,但最終沒有繼續(xù)下去。[6]156金岳霖哲學是一個高度自洽的體系,在金岳霖看來,哲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差不多完全是理性的,另一部分不完全是理性的。前者依賴分析和批評,后者依賴綜合和創(chuàng)作。用八個字形容即是:形上重合,形下重分。[6]158金岳霖的實顯然是理智主裁的、分析的實,綜合適用于“近乎宗教”的元學,并不適用于金岳霖的實學。

        三、 新:哲學的展望

        張申府與金岳霖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都有“新”展望。張申府堅持綜合文化創(chuàng)新,一連用新體系、新指標、新象征、新世界四個“新”來展望新哲學。張申府說:“我始終希望,合孔子、列寧、羅素而一之。如此不但可得新中國哲學。如此而且可得新世界學統(tǒng)。合孔子、羅素、列寧而一之的新體系定是新世界中的新中國的新指標、新象征?!盵11]434金岳霖不斷推陳革舊出新,立新論,唱新說,判新知,向新學,“新瓶裝新酒”(馮友蘭語),其《知識論》堪比名家,《論道》堪比老子,被馮友蘭贊譽:“論高白馬,道勝青牛。”[6]524

        (一) 張申府的新是綜合文化創(chuàng)新

        張申府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xiàn)代哲學蓬勃發(fā)展的新局面。首先,在張申府的推動下,羅素哲學被中國學者重視。這種局面直接影響著中國哲學家們的學術建構。馮友蘭、金岳霖、張岱年自不必說,其他學者諸如:梁漱溟批判羅素,牟宗三學習羅素,張東蓀討論羅素,周作人認可羅素,張蔭麟關注羅素,殷海光受羅素鼓舞等等。其次,張申府任《大公報·世界思潮》主編時,學者們以《世界思潮》為學術陣地,對哲學聚焦性研究,有爆發(fā)性進展,中國哲學的研究更是呈現(xiàn)出新思路、新方法、新變化等新態(tài)勢。1933年,張素癡(蔭麟)、馮芝生(友蘭)、瞿菊農(世英)、張季同(岱年)與張申府就“理”的問題在《世界思潮》展開大討論,各自形成新的見解,張申府更是期待金龍蓀(岳霖)“不久安緘默”[1]231,有所新創(chuàng)發(fā)。

        張申府時時關注時代之變化及變化中的哲學,尤其重點關注世界上最前沿、最新的哲學。1922年,張申府在德國“一有時間就到哥延根(大學,筆者按,本段以下皆同)和希伯德(希爾伯特,形式主義創(chuàng)始人)討論”[1]123。1927年,張申府翻譯的維特根斯坦《名理論》(副標題:邏輯哲學論)是首個外文譯本(維特根斯坦參與了1922年德英文對照本,故不計入)。羅素悖論對集合論的沖擊引發(fā)了第三次數(shù)學危機,學者們圍繞數(shù)學的哲學基礎問題,進行不同探討,于30年代最終形成邏輯主義、形式主義、直覺主義三大流派。1932年,張申府第一時間將這一數(shù)學哲學動態(tài)介紹到國內。“解析派是重邏輯的,進一步便成了邏輯派。邦嘉雷(龐加萊)與柯萊恩(克萊因,拓撲學“克萊因瓶”的提出者)均是直觀派(今稱直覺主義)。希伯德(希爾伯特)既講數(shù)學的建基,又講直觀的幾何?!盵1]2181933年,張申府首次在中國推介價值哲學,并簡要評述。張推薦了兩部較為系統(tǒng)的價值哲學著作,奧斯朋的《價值哲學基礎》和柯恩的《價值學》。[1]250

        張申府看到了英國哲學式微,便殫精竭慮,為哲學發(fā)展尋求“新出路”。張于1933年悲觀地發(fā)現(xiàn):“沒有唯物辯證法或辯證法的唯物論,大概世界哲學也是不會有新出路的了?!盵1]227好在很快,張申府哲學發(fā)生了一個“維也納轉向”,于是順理成章地希望能在維也納學派中找到一條哲學的新出路。1935年,張申府稱:“現(xiàn)在世界上最大的哲學家,已不是羅素或德國的什么胡薩爾……而乃是現(xiàn)任捷克波拉哈大學教授的卡納普?!盵1]2781936年,張申府申請出國訪學,調查維也納學派的動向,致信梅貽琦:“近年哲學最新潮流厥為維也納派主唱之邏輯經驗論……不數(shù)年間此潮流已普遍全世。調查其實況與動向,亦擬為此行任務之一?!盵1]310可惜,因一二九運動,張的申請被駁回。張再次申請照章休假,自籌經費訪學,不曾想,竟被清華除名。調查維也納學派的計劃隨之擱置,實大遺憾。然而,張并沒有放棄新出路的追尋,1937年,張再次“綜合創(chuàng)新”,提出:“辯物論與維也納派的學說很可以相通,在不要元學、不講本體上,也是兩方極相同的地方?!盵1]350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張申府將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救國會”和國民參政會等政治運動中,張申府的“新”哲學暫時緩滯。

        張申府的新哲學也時常遭受他人的質疑和批判。即使張申府已經強調,在不講本體論的層面上,維也納派與辯證唯物論有共同之處。然而,1940年,陳伯達在《論“新哲學”問題及其他——致張申府先生的一封公開信》中討論道:“如果把一種新式唯心論(也即是你的所謂‘邏輯經驗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論拉攏在一起,乃是決不可能的……所謂‘邏輯經驗論’實質上是馬赫主義的諸流派,是主觀唯心論,是辯證唯物論的不可調和的敵人……除了辯證唯物論,沒有什么‘新哲學’。”[1]412-413陳伯達1940年的“新哲學”實際是張申府1933年“悲觀發(fā)現(xiàn)”的“新出路”,張申府的“新哲學”是陳伯達“新哲學”之上的進一步“展望”。張申府的思路和視野在時代中過于領先,容易被世人不理解、不接受?!靶轮中隆钡摹皠?chuàng)新”在“立場派”眼中秋毫不容,“綜合創(chuàng)新”遭受百般攻訐。

        張申府不僅創(chuàng)新舊哲學,而且創(chuàng)造新哲學;不僅自己關注哲學的新變化,而且呼吁學生也要重視新哲學。1944年,張申府發(fā)表《邏輯新書》,創(chuàng)造“結構論”和“邏輯后學”。張云:“吾近年嘗造兩英字,一Structuralism(結構論),以稱吾一釋‘生’之說,有合近代有機化學立論;二Logology,以命所謂‘邏輯后學’(Metalogic),與‘名學’一詞蓋專有當?!盵1]458張申府曾在中央大學(彼時遷至重慶,今南京大學)講《新哲學與新學風》,張解釋:“新是結合時代的意思?!盵1]510在張申府看來,哲學應該是具備時代生命力的,“新新”向榮的,走向未來的學問。

        張申府哲學之“新”還體現(xiàn)在文化工作上。首先,在新啟蒙運動中,張申府倡導“綜合文化之新”。1937年,張申府發(fā)表《五四紀念與新啟蒙運動》呼吁:“在文化上,這個新啟蒙運動應該是綜合的。如果說‘五四’運動引起一個新文化運動,則這個新啟蒙運動應該是一個真正新的文化運動。所要造的文化……乃應該是各種現(xiàn)有文化的一種辯證的或有機的綜合?!盵1]336其次,1943年,張申府發(fā)表《一九四三年應有與能有的文化工作》,再次倡導:“進一步的高級的新的啟蒙乃是當前最最當務之急。”[1]453黃文山在《文化學體系》中稱:“國內學者首先提到‘文化學’這個名詞的,恐怕以張申府為最早。”[18]199張申府首倡“文化學”,重視“新文化”,在張申府看來,綜合文化創(chuàng)新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民族的自覺,是“新哲學”關聯(lián)實際生活(胡繩語)的氣息。

        (二) 金岳霖的新是推陳革舊出新

        金岳霖哲學之“新”是推陳革舊出新。青年金岳霖與張奚若游學至法國時第一次對邏輯產生興趣,隨后開始了解羅素和休謨,教授邏輯學課程。但金岳霖并未止步于邏輯學,而是在邏輯的基礎上尋找元學,建構了從邏輯到道的邏輯哲學,被馮友蘭稱之為“新瓶裝新酒”。在本體論問題解決以后,金岳霖又以另一種方式避開本體論問題研究哲學,走向了與語言哲學和科學哲學并進的實證哲學道路。緊接著,受政治環(huán)境壓迫,金岳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很快樹立了更高層次的哲學追求,不僅從羅素主義者轉變?yōu)榱_素專家,而且辯證地批判自己以往的哲學,推陳革舊,建構新的批判哲學。金岳霖時時刻刻都在搞“新”哲學,對自己的哲學成果不停地革新,可謂“日日新,又日新”,推陳革舊出新。

        金岳霖哲學之“新”在于不斷自我革新。1936年,42歲的金岳霖根本不屑于談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只當唯物論、辯證法是政治上的東西,與學問并不相干。[19]171941年,47歲的金岳霖有了新的看法。金岳霖對馮契說:“馬克思的著作有一種理論的美?!盵6]1721958年,64歲的金岳霖公開稱贊馬克思主義。金岳霖的學生王浩回憶道:“金岳霖參加一個訪英文化團,在牛津哲學教師會作報告,說到因為馬克思主義救了中國,所以他放棄了以前所作的學院哲學,轉成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盵6]232金岳霖的另一位學生馮契也在自己的回憶中寫道:“金岳霖即便在私下里也表示自己從前的哲學體系遠不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明?!盵6]172宋志明認為金岳霖歸宗馬列是真誠地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絕不是違心地應付局面,以求過關。[6]470-471王中江認為:“哲學家在共產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下,開始向他為之奮斗了大半生的哲學宣戰(zhàn),開始向他的政治態(tài)度宣戰(zhàn),這種宣戰(zhàn)意味著對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認同?!盵20]29胡軍認為:“金岳霖的知識論使中國哲學突破了原有的范圍……其中有許多哲學題材對中國哲學來講是新的。有的哲學題材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古已有之的……金岳霖第一次對它們作了具體詳盡的分析討論,從而使它們具備了完備的理論形態(tài)。金把西方哲學題材或范疇引進中國哲學豐富了中國哲學的內容。”[21]79金岳霖的“新”突破了中國哲學原有的思維定式和話語范式,對傳統(tǒng)哲學已有的題材推陳革舊出新。

        四、 余論

        哲學家們不僅醉心于學術,而且影響著時代的發(fā)展。自古以來,中國哲學家們多以“知行合一”的態(tài)度回應時代的挑戰(zhàn)。以孔子之賢,仍有陳蔡之困;以陽明之才,尚有龍場之難。張申府與金岳霖所處之時代,乃是羅素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代際更迭的時代。中國面臨社會改造與文化救亡的大變局,重建中國哲學話語主體性迫在眉睫。中國哲學究竟應當以什么樣的方式與時代結合、與社會結合成為哲學家們探索的方向。張申府與金岳霖堅守“抱道不曲”的精神,以不同的進路在中國創(chuàng)辟出“通、實、新”的哲學理念,引發(fā)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學者的廣泛討論。張申府、金岳霖、馮友蘭等人之間相互評判、爭鳴不斷,中國哲學的學科發(fā)展道路在歷史與實踐的檢驗中逐漸清晰。

        馮友蘭說:“張申府的哲學觀,一向較為高昂,或者說功利。我的看法一貫是,哲學只有有限的社會用途。在這方面,我和張先生有很大不同。他總是相信,如果人們可以哲學地過生活,那生活就會好些。新啟蒙運動是他大規(guī)模宣傳他信念的方法。這個運動要把哲學帶給廣大群眾,但我感覺這個運動有點自大。我有相反的看法。我相信有人的地方便有哲學。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哲學家去訓示他們?!盵12]204“有人的地方就有哲學”成為馮友蘭對話張申府的立場和標語。張申府、金岳霖對哲學與社會、政治結合的方式方法理解不同,彼此評價大相徑庭。張申府對金岳霖的評價極高,對于不同意見的學術爭鳴,張申府希望金岳霖出面衡定;對于學術界無法觸及的空白,張申府希望金岳霖能夠補足。張申府稱頌金岳霖為中國學界第一人。[22]322金岳霖對張申府的評價卻極低。金岳霖答殷海光時,不屑淺笑道:“張申府?他高不成低不就,弄不成學問,所以弄唯物辯證法這個東西,來迎合時尚。”[19]17不僅金岳霖如此,牟宗三對張申府也多有誤會。牟宗三說:“他(張申府)已經左傾了,他大講唯物辯證法,他說函數(shù)就是辯證法。他去活動政治去了,已不再從事學問矣。他使我啼笑皆非,我不能再親近他了。他屬第三黨,崇拜鄧演達?!盵1]224時來運轉的是,張申府熱心從事社會活動,一生無大部頭著作,反而因此得福。金岳霖不問世事,埋頭著述,卻禍從天降。1955年,吳富恒批判張申府、金岳霖注重邏輯輕視事實。吳說:“張申府關于這一方面的著作,手頭沒有,故不能有所討論?,F(xiàn)在看看金岳霖是如何地脫離現(xiàn)實和歪曲現(xiàn)實?!盵1]602六、七十年代,很多知識分子難逃厄運,張申府卻沒受什么沖擊,“四人幫看我挺本分,不理我了?!盵1]627

        令人欣喜的是,縱然在動蕩復雜的局面下,張申府、金岳霖沒有忘記中國哲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的歷史使命,堪稱國士。張申府于1986年辭世,享年94歲。先生93歲時,依然還在中華孔子研究所成立大會上發(fā)表講話,隨后又出席紀念孔子二千五百三十六周年誕辰座談會。自始至終,先生將生命敬獻學術,可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金岳霖于1984年辭世,享年90歲。先生88歲時,覺得自己快不行了,給黨組織寫信說:“我死之后,請在我的存款中提出三千元獻給黨。請勿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骨灰請讓清風吹走?!盵6]523金老如此大義,宛若清風朗月。清華學生說:“(張申府的)每一句話,都像一顆結晶的冰糖,回來可以玩味半日。”[1]264牟宗三說:“那四年中,給我?guī)椭c影響最大的,在校內是張申府與金岳霖兩先生?!盵23]37張岱年說:“學術上,我最感謝馮友蘭、金岳霖、張申府先生?!盵1]660張申府、金岳霖兩位先生心系祖國,為中國哲學的發(fā)展付出了畢生精力,為國家培育了無數(shù)杰出英才。正是因為先生們的努力,中國哲學才能繼往開來,中華文化才能賡續(xù)命脈。

        [參考文獻]

        [1]杜運輝.張申府先生學譜[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23.

        [2]梁漱溟.梁漱溟卅前文錄[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3]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金岳霖.金岳霖全集(第三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金岳霖.金岳霖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劉培育主編.金岳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岳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金岳霖.邏輯通俗讀本[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8]杜運輝,編.張申府集(中冊)[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9]杜運輝,編.張申府集(下冊)[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10]王中江.實在、客觀和價值:張申府的“唯實世界觀”探析[J].哲學分析,2013(6).

        [11]張申府.張申府文集(第三卷)[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12]舒衡哲.張申府訪談錄[M].李紹明,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13]許寧.萬法唯實:論張申府的哲學精神[J].人文雜志,2023(3).

        [14]金岳霖.金岳霖全集(第三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羅素.羅素文集(第10卷)[M].苑莉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16]卡爾納普.世界的邏輯構造[M].陳啟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17]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8]黃文山. 文化學體系[M].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1971.

        [19]張斌峰,何卓恩,編. 殷海光文集(第2卷)[M]. 長沙: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

        [20]王中江,安繼民. 金岳霖學術思想評傳[M].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8.

        [21]胡軍.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化與金岳霖的《知識論》[J].理論探討,1994(3).

        [22]杜運輝,編.張申府集(上冊)[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23]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3.

        Tong, Shi, Xin: 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s of Zhang Shufu and Jin Yuelin

        ZHENG Yi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Xi’an 710063, China)

        Abstract:Zhang Shenfu and Jin Yuelin lived in the same era and were both influenced by Russell. They both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new explor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Both" proposed that the purpose of philosophy is to achieve Tong (comprehensiveness), and believed that Chinese philosophy should be Shi (practical). Ultimately, they each forged a new path.Comprehensiveness is the purpose of philosophy: Zhang Shenfu’s comprehensiveness is integrative. In contrast Jin Yuelin’s comprehensiveness is analytical. The spirit of philosophy lies in its practicality: Zhang Shenfu’s practicality is grounded in substantial reality, while Jin Yuelin’s practicality is empirical. The outlook of philosophy lies in innovation: Zhang Shenfu integrated cultural innovation through a holistic manner while Jin Yuelin used a critical approach, discarding outdated ideas and introducing new perspectives through rigorous analysis. Both philosophers have made exemplary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discipline and the advancement of its modernity. Their work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both integrative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Key words:Tong; Shi; Xin; Zhang Shenfu; Jin Yuelin

        [責任編輯 董興杰]

        [收稿日期] 2024-11-25 [基金項目] 西北政法大學價值哲學研究項目(2018Y104)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鄭 毅(1989—),男,河南義馬人,哲學博士,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講師。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大尺度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日本a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亚洲二区三区四区太九|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再现| 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麻|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天堂中文а√在线|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在线va免费看成|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尤物| av男人操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熟女|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日本午夜福利|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观影| 男女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久久国产小草|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新片|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20p|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w| 亚洲AV激情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av| 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人与禽z0zo牲伦交|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