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對于教育來說,“人工智能+”既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能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從智能輔助教學、教育數據分析到個性化學習不斷拓展,成為推動教育轉型和革新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抓手。教師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解析課堂生成的多模態(tài)數據,獲取關于教學行為和課堂學情的專業(yè)報告,依據報告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專業(yè)能力,步入專業(yè)發(fā)展的快車道。
人工智能是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推手。人工智能作為智能備課助手的主要功能包括精準分析學情、專家答疑、輔助教學決策等。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快速獲取豐富的教學素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生成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同時,人工智能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助推教師優(yōu)化教學設計。
人工智能是課堂教學的幫手。人工智能工具是教師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幫手,能幫助教師創(chuàng)造性設計探究式、項目化、個性化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為學生提供情感支持等。
人工智能是綜合評價的助手。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評價可以優(yōu)化教育數據采集,如伴隨式采集教學行為類數據、情感類數據、思維變化數據等多模態(tài)數據,為教師提供多維度、多視角的評價依據,使教育評價從經驗化走向科學化,從基于結果的評價走向基于過程的評價,從單一的學科知識評價走向全面的綜合性評價。人工智能作為學生綜合評價的助手,可以提高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科學性。
本期專題文章從上述視角展開論述,旨在為教師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高質量教學提供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