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演變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觀感尤為突出的一點是,特朗普不是一個人在上演政治秀,一夜之間,圍繞在他身邊的一眾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及機構,都開始無上限地吹捧他們的新總統(tǒng)。
美國白宮、美國駐華使領館畫風大變,充斥著對他的無腦吹。駐華使領館盛贊“特朗普總統(tǒng)上任還不到一個月,卻已經可稱美國現(xiàn)代史上影響最重大、最積極的總統(tǒng)之一”,白宮官推貼出了特朗普戴著王冠的圖片;白宮網站列出了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特朗普總統(tǒng)帶領下,美國正迎來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沒有比慶祝美國人在特朗普總統(tǒng)的領導下取得更多重大勝利更好的方式來開始新的一周了”“特朗普總統(tǒng)和萬斯副總統(tǒng)為美國人民挺身而出”等詞條和文章。
副總統(tǒng)萬斯曾在《大西洋月刊》上公開評價特朗普是“文化海洛因,是注射進美國人民血管的一根針頭”,但現(xiàn)在,這個罵特朗普是“美國的希特勒”,稱“蠢貨才會投票給川普”的人,就差把臉直接貼到特朗普的屁股上了。
內閣會議中,特朗普說要把不支持馬斯克的家伙扔出去時,拍手不夠快的國務卿盧比奧,則被不斷調侃不夠忠誠,懷有二心。
這極速的變化讓很多人感到恍惚,怎么美國人諂媚起來,比誰都厲害?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這么不頂用了?
特朗普強人色彩濃厚,一向討厭礙手礙腳的制衡設計,把對他的反對都當作對他的不忠,但能做到身邊所有人都圍著他轉,也有原因。
第一,特朗普—馬斯克政府眼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并不像一個常態(tài)時期的所為,他們把自己正在做的視為一場“撥亂反正”的“革命”,在他們看來(或只是說來),寬容和多元化表現(xiàn)是社會在錯誤的路上跑偏了太久,所以需要被迅速且強勢地扭轉,而這種錯誤是美國長期以來被“深層政府”所把持的結果,要改變局面,就需要繞開乃至打碎原有的政治框架,排除掉任何對自己的意志行使有障礙的人或機構。
目前特朗普政府的意圖都在用行政命令強推,而非經過立法機構的討論通過,上任40天里,簽署了近80條行政命令,其中諸如“廢除非法移民或合法留居者在美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權”因為明確違憲而被聯(lián)邦法官叫停,但司法部馬上表示要“積極捍衛(wèi)”特朗普的行政命令,隨后該法官也受到了特朗普擁躉的威脅。
第二,在美國的分權式民主體制下,由于缺少對思想和行為進行集中的常態(tài)化機制,反而更需要時時刻刻表態(tài)、表忠心。許多人以至今特朗普在國內仍在遭到以文化文藝界為主的廣泛批評為由,來證明特朗普并非他的反對者口中那樣的“獨裁”。
第三,雖然同屬西式民主體制,但是美國作為總統(tǒng)制國家,相比于議會制的歐洲,總統(tǒng)的權力要更大,且更集中??偨y(tǒng)直接由民選而來,不必都要通過內閣的集體決策,更獨立于立法機構,行政權力更廣泛,也擁有較為容易實現(xiàn)的否決權,在外交和軍事事務中擁有主導權。
特朗普此番亂拳,讓很多人關注:美國這次是否真的走到十字路口了。遙想萬斯還不是特朗普搭檔時的話:“特朗普給那些痛恨自己缺乏力量的人帶來了力量,他的信息成了幾十年來只感到衰落的社區(qū)的大補丸”,“但只要人們還依賴于這種立竿見影的吸毒幻覺,只要人們還把矛頭指向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這個國家就會推遲必要的反省”。能否讓美國再次偉大不好說,但他們所渴望走進的那種偉大,終究是先出賣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