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期是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渠道,不僅承載著文化教育的使命,更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堅固屏障。文化安全作為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精神動力,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礎。大學生群體作為即將投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是否具備堅定的文化信仰,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穩(wěn)定性。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穩(wěn)步進行,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高校堅定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性
文化安全,區(qū)別于傳統(tǒng)安全,涉及如何認識和處理文化的民族性與先進性、文化的世界性與多樣性等多重關系,這使得文化安全對于國家安全的影響更為隱秘、深遠。維護文化的先進性,是保障國家文化安全的核心,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則是維護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國家文化安全不僅為國家提供了穩(wěn)定的國內(nèi)政治環(huán)境,還為經(jīng)濟和科技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深厚的道德基礎。提升國家文化安全程度,能夠為國家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國際安全環(huán)境,進而推動國家的穩(wěn)定發(fā)展。
維護文化安全,實質上就是維護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即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在大學生群體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善的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維護文化安全的需要,更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夯實國家文化安全思想基礎的必然要求。大學生群體作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承擔著維護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中國的主導地位和引領作用。高校作為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基地,發(fā)展和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愈來愈成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思想下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對于確保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當前我國文化安全所面臨的挑戰(zhàn)
盡管我國文化事業(yè)建設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維護我國文化安全層面,我們?nèi)匀幻媾R著國內(nèi)外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要求我們更加警覺和堅定地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以確保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國家長治久安。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霸權主義對我國文化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國家戰(zhàn)略,強行推行其價值觀,意圖在全球范圍內(nèi)建立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意識形態(tài)體系。它們以“民主”和“自由”為幌子,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強加于人,這不僅嚴重危及我國的文化安全,還不斷沖擊著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陣地。由于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尚未成熟,他們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宣傳產(chǎn)生了好奇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前我國主流文化教育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甚至出現(xiàn)了背離的現(xiàn)象。更為嚴重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干預我國的教育領域,企圖通過精心挑選的文化代言人,以民間組織或基金會的名義,美化其文化并宣揚其文化的優(yōu)越性。同時,他們試圖妖魔化我國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從教育層面入手,沖擊我國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工作。這些行為不僅威脅到我國的文化安全,更試圖在潛移默化中同化學生群體,其影響深遠且惡劣。
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文化亂象對我國文化安全建設構成沖擊。新媒體,作為建立在數(shù)字技術、網(wǎng)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基礎上的新興媒體形態(tài),以數(shù)字設備為終端,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和無線通信網(wǎng)絡進行傳播。然而,這一時代的來臨也帶來了文化傳播的無序性,使得大學生群體在運用媒體過程中接收到的文化信息雜亂無章。各種非主流文化打著文化傳播的旗號,沖擊著我國先進文化的主體地位。享樂主義、歷史虛無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潮誘導接收者只關注自身利益,無視集體和家國利益,注重享樂而忽視奉獻,扭曲丑化我國的正確歷史事實,過分追求所謂的自由而忽視為獲得自由所應承擔的義務。大學生群體在使用新媒體接受我國思想文化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其思想尚未成熟,立場不夠堅定,很容易受到這些非主流思想的影響,從而與我國核心價值觀所推行的價值觀念相背離。此外,媒體傳播的文化知識具有片面性,注重時效而常常忽略整體性,對于文化知識的宣傳有時更偏向于追求關注度而非正確的知識傳播。大學生群體仍處于對片面知識進行歸納整合的學習階段,對于媒體宣傳的不良價值追求的文化傳播防范意識不強,容易受到誤導而錯失對真善美的追求。更為嚴重的是,媒體傳播的文藝作品中存在著歪曲歷史事實、丑化英雄經(jīng)典的狀況;也有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鼓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美好的宣傳;還有追求低級趣味,把媚俗當做美好進行宣傳。這些文藝作品打著藝術的旗號,實則不斷侵蝕著我國的文化安全。大學生群體在通過媒體欣賞文藝作品時不能做到全面正確的篩選,更容易受到這些不良思想的侵蝕。新媒體時代雖然帶來了更為便捷的文化宣傳和查詢功能,但其中摻雜的文化亂象也成為我國維護文化安全建設新的挑戰(zhàn)。我們需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這一挑戰(zhàn),以確保我國文化安全的穩(wěn)固。
大學生維護文化安全的意識亟待加強。當前,大學生群體接受文化安全教育的機會相對較少,且內(nèi)容與形式大多局限于思想政治課堂教育。同時,他們對于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維護意識也顯得不夠強烈。部分大學生錯誤地認為維護文化安全僅是黨和國家的責任和任務,忽視了自身在此方面的作用;另一部分大學生則片面地將維護文化安全等同于維護傳統(tǒng)文化,執(zhí)著于傳統(tǒng)文化的糟粕,忽視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缺乏正確的文化安全認識。除此之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也存在著對大學生群體意識層面教育不足的問題。大學生們往往更關注以國防軍事安全為主的傳統(tǒng)安全領域,而對于以意識形態(tài)領域為主的文化安全則關注度不夠。隨著世界各國交往的日益頻繁,意識層面的沖擊持續(xù)不斷,傳統(tǒng)安全與非傳統(tǒng)安全交織在一起,維護我國文化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更離不開大學生群體這一中堅力量。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大學生群體對于我國文化安全缺乏足夠的憂患意識和防范意識,這無疑給我國文化安全的維護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高校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實踐與探索
堅持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地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而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正是堅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高校作為應對文化沖擊的先鋒,應當不斷深化理論的研究創(chuàng)新,以應對更為復雜的文化環(huán)境。我們需要堅持打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思想文化,在文化交流學習過程中堅持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引導,從而增強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堅實的理論支撐是高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基礎。大學生群體在進行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高校教師的引導。高校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必須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以便在對大學生群體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能夠找到更為合適的引導方式,強化大學生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同時,我們還需要在實踐中引導學生主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高校的實踐課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紅色旅游景點,在參觀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自發(fā)地維護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體地位。再比如,高??梢越M織學生對大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積極發(fā)揮榜樣作用。宣揚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英雄事跡,進行靈活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慢慢浸入人心,規(guī)范每個人的行為,從實踐上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我們要樹立全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局限于高校課堂,而應該面向全社會。維護文化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全體人民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加深國家文化認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徑。
將維護文化安全寓于課堂思政教學之中。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新階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高度復雜性,教育主體、教育對象、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法都出現(xiàn)了新變化。單純依靠“孤島式”思政課很難適應思想政治工作現(xiàn)實發(fā)展需要和立德樹人的目標實現(xiàn),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各個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構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創(chuàng)新格局。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對大學生群體進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的重要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內(nèi)容和教育要求都更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性地向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其他學科則是在本學科專業(yè)知識教學過程中與實踐體驗性活動中,向學生群體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這是所有課程教育的本質要求。相較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其他學科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是隱形的資源。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例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直強調(diào)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在學習研發(fā)知識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在進行各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當大學生群體掌握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nèi)容的先進文化時,他們就能夠自覺地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建設。
積極開展課堂形式之外的文化活動。高校應充分利用學術資源,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定期舉辦有關文化安全的教育活動。為此,可以專門成立文化安全教育宣講部,邀請名校名師進行文化安全講座,并舉辦文化安全學術會議。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促使大學生群體主動學習和交流,從而增強他們對國家文化安全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這樣,文化安全教育就能融入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強大學生群體維護文化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大學生群體正處于探索世界的關鍵時期。隨著科技的進步,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書本。演講比賽、電影欣賞、音樂比賽、社團活動等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也成為他們獲取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充滿西方享樂主義、個人英雄主義、自由主義、金錢至上等思想的國外文化作品不斷沖擊我國的文化安全。我們需要把文化安全知識貫穿于校園文化活動中,在潛移默化間提高大學生群體對文化安全的警惕性。這樣,在幫助他們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也能使他們識別出國外文學作品中的不良思想。為了更有效地推動文化安全建設,我們可以舉辦更多趣味性十足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大學生群體對國家的文化認同感。這樣,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意識就能融入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高校陣地站穩(wěn)腳跟。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