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標點符號不僅是書面表達的重要元素,更是語言運用的精髓所在。當前初中語文標點符號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其中標點符號教學是重要方面。因此,結合語言運用進行標點符號教學,是初中語文標點符號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需巧妙處理標點疊用等難點,借助文本分析,引導學生體會其精妙之處。
[關鍵詞]語言運用;標點符號教學;《昆明的雨》
[作者簡介]馮涵燁(1999),男,伊犁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語文學科教學研究;梁新榮(1978),女,伊犁師范大學邊疆中華文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和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圍繞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課程性質(zhì),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保?]“語言運用”要求“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了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guī)律,形成個體語言經(jīng)驗;具有正確、規(guī)范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能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溝通;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內(nèi)涵,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保?]4-5
“義教新課標”注重語言運用的層次性[2]。其中語言運用素養(yǎng)包括了語料積累、語感養(yǎng)成、語言實踐、語言認同,這四方面內(nèi)容由淺入深、相輔相成。語料包括語音、語法、詞匯等,同時在積累語料時又將積累的方法細化為梳理、整合。語感包括對語言的感知和對語言文字特點及規(guī)律的把握,語感的培養(yǎng)須建立在語料積累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實踐包括書面與口頭,無論哪一種實踐都需要一定的語料和語感。語言的認同強調(diào)語言文字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智慧。
標點符號是書面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jù)各標點符號的類型設置,以及在書面表達中的效果不同,標點符號除了有停頓、語氣等基本功能外,還具有修辭、審美等輔助功能,語文教材選文中的一些標點符號的使用更是獨具匠心。標點符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進行標點符號教學有助于學生品讀標點符號意味,并促進學生熟練使用標點符號,尤其是在學生習作時可以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一、標點符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品味語言韻味
標點符號是書面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書面表達中可以提高文本的韻味。語文教材在選文中時常出現(xiàn)一些特殊的標點符號用法,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可以在細節(jié)層面品讀文章,增強課堂內(nèi)容深度,另一方面可以關注到標點符號相關知識,從而擴張課堂內(nèi)容寬度。
(二)助力朗讀教學
文字本身沒有表示停頓、重音、語調(diào)、語速的作用,而標點符號承擔起了這類功用。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讀準,還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教學中,要注意文段中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的差別,因此,關注標點符號是有感情朗讀的關鍵。
(三)規(guī)范書面表達
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的豐富性和語法的準確性上,還體現(xiàn)在標點符號的恰當使用上。標點符號教學貫穿學生學習的各個學段,學生需要掌握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學好、用好標點符號,以便規(guī)范寫作,在寫作中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二、初中語文標點符號教學現(xiàn)狀
標點符號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雖在初中階段沒有開設系統(tǒng)的標點符號教學,但是在教材選文中、學生習作中、日常書面表達中都有所涉及,因此,初中標點符號教學現(xiàn)狀呈現(xiàn)出多樣化趨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教材教學標點符號解讀不夠深入
教師在教材教學中能夠注意到一些特殊的標點現(xiàn)象,也對這類現(xiàn)象進行初步的講解,但大多數(shù)都是淺嘗輒止,沒有進行深入剖析。對一些標點現(xiàn)象不能夠細化講解,例如為什么可以這樣使用標點?這樣使用標點有什么效果?學生在使用標點時能不能進行活用?對于這些問題,教師不能深度闡釋。
(二)寫作教學標點符號講解不夠系統(tǒng)
寫作是學生進行書面表達的重要途徑,寫作教學是指導學生進行準確規(guī)范書面表達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雖能對學生在習作中錯誤使用標點的情況進行提醒,但是并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而在教師提醒之后,學生并不一定就能立刻接收消化。因此,寫作教學中的標點符號教學就顯得無規(guī)劃、無體系,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學生學習標點符號不夠重視
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學習至關重要。學生對標點符號的學習不重視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學生的習作中以及日常書面表達中。以學生習作為例,學生習作中的標點符號不僅使用不規(guī)范而且書寫不規(guī)范,比如,應該使用逗號的地方用了句號,省略號占格不規(guī)范,等等,這恰恰說明學生對標點符號的學習不重視。
(四)標點符號教學方式方法不夠靈活
語文教學多采用講授法與提問法,這類方法教學效率高,教師可以很好地駕馭課堂,且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可以傳授大量的知識。但是單純的講授容易導致課堂枯燥,并且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兼顧學生需要。在標點符號教學中更是如此,標點符號教學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參與少,造成標點符號教學固化。
三、初中語文標點符號教學策略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昆明的雨》是汪曾祺一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回憶性散文,通過對昆明雨季的細膩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昆明的深厚情感。作品中的文字值得推敲,標點符號的運用也是獨具匠心[3]。下面以此篇文章為例,探討標點符號教學策略。
(一)標點符號分析
1.逗號的特殊使用
頓號與逗號都是可以表示停頓的標點,但是其表示停頓的長短并不一致,逗號表示停頓相對較長,頓號較短。例如:“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边@一句連用單音節(jié)詞,一般單音節(jié)形容詞表示短暫停頓使用頓號,但在《昆明的雨》中使用了逗號,從表達效果看逗號停頓更長,從而使這一句更加綿長,體現(xiàn)出作者對牛肝菌回味悠長的強調(diào),因此,在此處使用逗號更有特色。
2.括號的靈活使用
括號是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的注釋內(nèi)容,補充說明或其他特定意義的語句。在《昆明的雨》中作者就多次使用括號,使文章更具生活氣息。例如:“緬桂花即白蘭花,北京叫作‘把兒蘭’(這個名字真不好聽)?!边@句話是在解釋緬桂花,作者加入括號中的內(nèi)容使得文章更加活潑親切,使原本單調(diào)的文字更具情趣。
3.破折號的充分使用
破折號的作用是多樣的,不僅可以表示補充說明,表示聲音的延長,還可以表示話題的轉換?!独ッ鞯挠辍分袑ζ普厶柺褂梅浅3浞?,借助破折號多樣的功能,使文章特色鮮明。例如:“……而花的香味又有點像桂花,其實這跟桂花實在沒有什么關系?!贿^話又說回來,別處叫它白蘭、把兒蘭,它和蘭花也挨不上呀,也不過是因為它很香,香得像蘭花?!边@句話中破折號就有著表示話題轉換的功能,在前半句作者的焦點在于花的香氣,之后筆鋒一轉著重對花的名字進行書寫,這里破折號的使用讓文章更加富有韻味。
4.標點疊用的巧妙處理
標點重疊使用是一種特色的使用方法,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經(jīng)常看到。在《昆明的雨》中也有標點的疊用。例如:“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干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里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么好吃?!”在文段的前一部分與后一部分都使用了“?!”,但是這兩處的側重點并不相同,第一處“?!”強調(diào)疑問語氣,作者看到這類樣貌奇怪的物體,對“能吃”提出了懷疑,所以側重點在疑問,但是作者在品嘗之后認為其非常可口,所以第二處的“?!”側重于贊嘆。兩處標點的疊用,使得作者的情感表達更具張力。
(二)教學策略
1.關注學生實際
學生全面學習標點符號知識是在小學階段,而初中階段教材中沒有設置有關標點符號的專題,所以,在初中標點符號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相對系統(tǒng)的測試題,對學生有關標點符號功能以及用法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找出薄弱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標點符號教學。例如:“請解釋《昆明的雨》‘舊日昆明人家門頭上用以辟邪的多是這樣一些東西:一面小鏡子,周圍畫著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個洞,用麻線穿了,掛在釘子上?!@句話中破折號的作用?!睆亩疾閷W生對破折號功能的掌握。對標點符號在文本中作用的解讀方面,比如,在講解《昆明的雨》的情感時就可以抓住“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這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昆明的喜愛,但是其中蘊含的層次不同,這時教師就可以以標點符號為抓手進行講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這一句中的標點符號的使用,“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三個結構上相似的形容詞連用時應該使用頓號,但為什么在“豐滿的,使人動情的”中間使用了逗號?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探討,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還可以為學生講解標點符號知識,以此深化標點符號教學。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義教新課標”中一直強調(diào)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其中情境可以是真實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無論哪種情境,最終都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標點符號是書面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標點符號的教學中,要設置合理且有趣味的語境,輔之以生活情境,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教學。首先,設置多樣的語境。在《昆明的雨》的教學中可以設置一個口頭語境激發(fā)學生對標點符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課堂導入語中,可以結合作者疊用標點符號的現(xiàn)象進行。導入語可以設計為:“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課文中特殊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呢?有的同學說文章中使用了括號,破折號。那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文章中感嘆號和問好的疊用呢?這樣的用法又有什么好處呢?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探索這一特殊的標點現(xiàn)象?!痹趯腚A段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標點學習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其次,結合生活情境或其他情境。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昆明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標點符號的用法要為抒情服務,但是其他文體的標點符號使用情況又應該有什么變化呢?以此讓學生收集課外、生活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情況,然后與散文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從而提高學生對標點符號的認識。
3.拓寬實踐路徑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吸收與輸出的過程,多樣的實踐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首先,標點符號的實踐多集中在書面寫作中,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書面表達練習?!独ッ鞯挠辍肥且黄闱樯⑽?,其中的標點符號使用獨具匠心。教師可以在作業(yè)布置中設置兩個可選擇的50字隨筆練習:①仿寫;②自由寫作。仿寫可以模仿課文中標點符號比較有特色的語段進行;自由寫作可以讓學生自行書寫抒情語段,活用標點符號。這類作業(yè)的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標點符號功能的認識。其次,標點符號的實踐不拘泥于課本,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拓展視野,利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收集更多的文章中標點符號特殊使用的現(xiàn)象,總結在這些文章中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效果。收集完成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提高標點符號教學的活力。
4.端正學生態(tài)度
標點符號在規(guī)范的書面表達上有重要作用,但一些學生對標點符號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標點符號可有可無,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相應措施以提高學生對標點符號的重視程度。首先,教師需引導學生認識標點符號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述標點符號的作用,通過列舉錯誤使用標點符號引起的表達歧義的例子,點明標點符號的重要作用。其次,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標點符號教學?!独ッ鞯挠辍分芯涂梢越Y合標點符號,以特殊的標點符號為突破點進行教材文本分析。結合《昆明的雨》列舉文章中巧用標點符號,增強文章表達效果的例子,提高學生的認識。最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時關注標點符號的習慣。鼓勵學生充分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注意作者如何運用標點符號來增強表達效果,引導學生關注作品中的標點符號的使用,結合自己所學的同時,也可通過查找資料進行解讀。
5.延展教學深度
首先,標點符號作為書面表達的重要輔助性工具,對于提升書面語的整體表達效果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寫作中巧妙地運用標點符號,對于作文的內(nèi)容和思想表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充分認識標點符號教學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導學生關注標點符號的妙用對表達的影響,從而提高學生作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以《昆明的雨》為例,標點符號的運用恰到好處,不僅增添了文本的節(jié)奏感,還深化了作者對昆明雨的細膩描繪和情感表達,這無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學習范本。教師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的標點符號問題,另一方面要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自己或者他人習作中的標點符號問題,從中借鑒經(jīng)驗,總結不足,最終促進自身寫作水平的提升。
其次,標點符號與閱讀教學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在《昆明的雨》這樣的經(jīng)典散文中,通過深入閱讀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標點符號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感悟。無論是課堂內(nèi)的閱讀教學還是課外的自主閱讀,教師都應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標點符號的獨特作用。以《昆明的雨》為例,其中有許多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標點符號的運用尤為精妙。例如:“我想念昆明的雨?!?這簡單的一句恰到好處地收束了作者對昆明雨的深深懷念之情。而在描繪雨中景象時,作者可能會用到逗號、分號等來分隔不同的景物和細節(jié),使畫面更加生動具體。在課堂上,教師應著重講解這些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通過標點符號來表達情感、描繪場景。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主閱讀中,更加留意所讀文本中標點符號的使用情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會主動提出問題。這樣的閱讀過程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體驗。
標點符號是書面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語言運用素養(yǎng)進行標點符號教學是“義教新課標”的要求。語言運用視角下標點符號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通過長期的訓練和實踐,學生將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
[2]閆繼華.語言運用:內(nèi)涵理解、學習重點與教學對策[J].語文建設,2024(06).
[3]丁小佳.剖析標點符號 走進《昆明的雨》[J].現(xiàn)代中學生(初中版),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