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in situ simulation in the ability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o identify latent safety threats
GUO Peipei,DU Wei,YANG Linfang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Guizhou 55000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UO Peipei,E-mail:872311916@qq.com
Keywords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latent safety threats;in situ simulation;application effect;nursing
摘要""目的:探討原位模擬在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能力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7月—2023年3月在貴州省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實習的82名本科護生進行培訓。采用理論結合原位模擬方式進行培訓。比較培訓前后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正確率,同時采用中文版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病人安全感知量表(H?PEPSS)、中文版批判性思維能力量表(CTDI?CV)、課程評價反饋表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效果評價。結果:培訓后本科實習護生潛在安全隱患識別正確率得到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培訓后本科實習護生H?PEPSS總分較培訓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但仍處于中等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本科實習護生CTDI?CV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課程評價反饋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對培訓內容和形式給予了積極反饋。結論:原位模擬培訓模式可提高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同時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的病人安全感知水平,培養(yǎng)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意識及敏感度,降低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
關鍵詞""本科實習護生;潛在安全隱患;原位模擬;應用效果;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2.025
本科實習護生是未來護理隊伍的主力軍,其病人安全教育培訓將直接影響病人的安全及預后[1]。實習護生剛進入醫(yī)院,常因環(huán)境不熟悉、操作不熟練、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等原因導致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有研究顯示,40%~50%的護理差錯事件與實習護生相關[2]。38%~49%的實習護生都發(fā)生過不良事件[3?4]。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必經階段,也是護生職業(yè)行為習慣、職業(y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剛進入臨床實習初期。提高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對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實習護生的病人安全文化認知以及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可以通過相關的教育和培訓得到提高[5?9]。原位模擬(in situ simulation,ISS)[10]又稱現場模擬,是將模擬培訓的場景設置在病房,讓參與者身處真實的臨床情景中,使用臨床情景中的儀器設備等進行培訓,同時還可以發(fā)現臨床情境中的潛在安全隱患[11?12],提升參與者的批判性思維能力[13]。本研究運用原位模擬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相關知識培訓,以提高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同時提升本科實習護生的病人安全感知水平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降低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7月—2023年3月在貴州省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實習的本科護理專業(yè)學生82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全日制本科實習護生;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中途退出、未完成培訓的實習護生。共有82名全日制本科實習護生參與本研究,其中男16人(19.51%),女66人(80.49%);年齡:18~20歲9人(10.98%),gt;20歲73人(89.02%);實習前平均成績:gt;80分29人(35.37%),70~80分50人(60.98%),lt;70分3人(3.66%)。
1.2 研究方法
1.2.1 培訓內容
查閱文獻并結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病人安全進程指南[14?15],根據我院臨床教學實際工作制定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包括病人安全相關知識及人為因素對病人安全的影響、團隊協作及溝通技巧、不良事件的預防措施、臨床常見安全隱患的識別及處理、護理安全相關倫理學等主題。最終經護理部臨床護理教學管理科審核并確定培訓時間。進入臨床實習的第1周開始,每周1次,共培訓4次,每次2學時[16]。
1.2.2 導師選拔及培訓
由護理部組織,最終選取10名教學經驗豐富、專業(yè)知識扎實的護士長或教學組長作為培訓導師,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參與臨床教學工作時間≥10年。導師培訓內容為原位模擬培訓理論框架、實施要點、溝通技巧以及實施過程中的觀察要點。導師團隊共同制定培訓目標,熟悉培訓流程及培訓內容。
1.2.3 培訓方式
理論授課結合原位模擬進行培訓。
1.2.3.1 理論授課
導師團隊采用PPT形式講解理論知識。內容涵蓋了病人安全相關知識、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及預防、病人安全事件中的人為因素、臨床工作中團隊合作、溝通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旨在提高本科實習護生安全意識和保障病人安全的能力。
1.2.3.2 原位模擬
原位模擬是以臨床真實情景為基礎,根據培訓目的及培訓要求選擇培訓場景。1)案例設置及場景準備:案例以臨床真實案例為基礎,按照培訓目標進行適當的改編。以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二型呼吸衰竭的急診病人為例,其墜床風險評估為高危風險、有青霉素過敏史。以急診留觀室作為培訓現場,選擇急診病人少的時候進行,以免培訓時受到干擾。實習護生首先熟悉急診留觀室床單元及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儀器設備包括心電監(jiān)護儀、中心吸氧裝置、中心負壓吸引器等。整個培訓過程的模擬人使用的是普通模擬人,其他物品、藥品等全部使用真實的臨床資源。2)模擬培訓實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培訓,每組5名或6名本科實習護生。選取1名組長,其他本科實習護生為組員,每組本科實習護生共參與2次原位模擬培訓,第1次模擬培訓為基線狀態(tài),第2次原位模擬培訓為考核狀態(tài)。模擬培訓開始前導師團隊提前布置模擬場景,設置潛在安全隱患,導師以PPT的形式介紹模擬培訓目的及培訓規(guī)則,包括模擬人的功能特征,儀器設備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第1次模擬培訓時,本科實習護生按組輪流培訓,每組實習護生有15~20 min的時間進行案例分析及識別潛在安全隱患。模擬培訓過程中,導師團隊只需全程觀察并記錄每位實習護生的表現,不干涉每位實習護生的現場處理。第1次模擬培訓結束后,導師帶領本科實習護生進行復盤,并鼓勵本科實習護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討論。導師認真傾聽本科實習護生的感受和想法,進一步引導本科實習護生更深入的思考,結合臨床常見的潛在安全隱患給病人帶來的傷害和痛苦,使護生們印象更深刻,時間約30 min。第2次模擬培訓在第4次培訓時完成。第2次模擬案例與第1次相比有細微差別,但是潛在安全隱患類型相似。模擬培訓中鼓勵本科實習護生結合相關理論知識,積極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參與模擬培訓。培訓結束后發(fā)放調查問卷表,評估教學效果。
1.3 觀察指標
1.3.1 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正確率
統計2次模擬培訓的識別潛在安全隱患人數。根據案例設置了10個潛在安全隱患:1)墜床預防措施;2)心電監(jiān)護導聯線位置;3)臨時醫(yī)囑信息;4)輸液瓶信息;5)速干手消毒劑過期;6)輸注有過敏史的藥物;7)吸氧流量;8)血壓計袖帶位置;9)輸液后壓脈帶松開時機;10)血標本標簽與實際申請單項目不符。識別潛在安全隱患正確率=識別潛在安全隱患人數/參與培訓總人數×100%。
1.3.2 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感知水平
培訓前后采用由Ginsburg等[17]研制,張曉彤等[18]翻譯修訂的中文版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病人安全感知量表(The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Patient Safety Survey,H?PEPSS)評估,包括自身相關感知(7個條目)、組織環(huán)境相關感知(10個條目)2個維度,共17個條目[19]。本量表根據Likert 5級評分法評分,“非常不同意”計1分,“非常同意”計5分,總分為17~85分,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的病人安全感知能力越高[20]。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0。
1.3.3 本科實習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培訓前后采用彭美慈等[21]研制的中文版批判性思維能力量表(CTDI?CV)進行評價,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CTDI?CV包括尋找真相、分析能力、開放思想、系統化能力、求知欲、批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及認知成熟度7個特質,每個特質包括10個條目,共70個條目[22]。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評分,正向條目計分方法:“非常不贊同”計1分,“非常贊同”計6分,反向條目則相反。總分為420分。每個特質總分≥40分,表示該特質水平較高;31~lt;40分表示該特質水平中等??偡謌t;280分,表明具有一定的正向批判性思維能力[23]。
1.3.4 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培訓效果評價
培訓前后采用自制的課程評價反饋表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培訓形式、培訓內容及激發(fā)本科實習護生學習興趣和總體滿意度等,包括:1)激發(fā)學習興趣;2)提高學習積極性;3)加強知識應用能力;4)提高自主學習能力;5)提高溝通交流表達能力;6)提高團隊協作能力;7)提高拓展知識面;8)提高綜合分析能力;9)提高臨床思維能力;10)提高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意識;11)提高實習護生臨床觀察能力;12)對培訓內容的滿意度;13)對培訓組織形式的滿意度;14)對總體教學的滿意度;15)此類培訓的必要性,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有5個選項,條目1~條目11的選項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條目12~條目14的選項為“非常不滿意”~“非常滿意”,條目15的選項為“非常沒必要”~“非常必要”。同意率=(同意人數+非常同意人數)/總人數×100%。崗前培訓結束后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匿名調查。采用問卷星的形式進行填寫,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頻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正確情況(見表1)
2.2 培訓前后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感知水平比較(見表2)
2.3 培訓前后本科實習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量表得分比較(見表3)
2.4 原位模擬培訓效果評價
本科實習護生認為該培訓可以提高溝通交流表達能力的同意率為92.68%,認為該培訓可以提高臨床思維能力的同意率為96.34%,條目1~條目4、條目6~條目8、條目10~條目11的同意率為100%。78.05%的本科實習護生對該培訓內容非常滿意,76.83%的本科實習護生對培訓組織形式非常滿意,75.61%的本科實習護生對該培訓整體非常滿意。85.37%的本科實習生認為該培訓非常必要。
3 討論
3.1 原位模擬培訓可提高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
潛在安全隱患是指未被醫(yī)療部門或醫(yī)院管理部門發(fā)現可能對病人安全構成威脅的風險,可以在任何時候發(fā)生。潛在安全隱患通常會對病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影響整個診療過程或治療效果[24?25]。原位模擬培訓是一種在真正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中進行的模擬培訓,以臨床真實案例為基礎,根據培訓目標,選擇臨床場景,臨床場景中使用的儀器設備、藥品、物品、床單元都來源于臨床,為本科實習護生提供真實的臨床場景,尤其是剛進入臨床的實習護生,他們尚未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加之對臨床環(huán)境的陌生,不能及時地識別出臨床環(huán)境中的安全隱患。本研究采用原位模擬在模擬情境中設置潛在安全隱患,本科實習護生以小組為單位進入模擬場景,識別潛在安全隱患并提出改進措施,以加深本科實習護生對于臨床環(huán)境中安全隱患的認識和印象,避免實習過程中類似事件的發(fā)生,同時提高本科實習護生危險意識識別能力和觀察能力,降低潛在安全隱患對病人安全及診療的影響。
3.2 原位模擬培訓可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感知水平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研究表明,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意識較薄弱[16],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病人安全培訓,提高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意識,從而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降低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前后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感知水平總分分別為(43.82±3.75)分、(54.02±4.2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但是仍處于中等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相關研究表明,護士的病人安全感知與病人安全密切相關[26],本科實習護生作為未來護士的主力軍,對本科實習護生開展系統化、規(guī)范化的病人安全培訓課程,提升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感知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前后,本科實習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批判性思維能力有所提高。本次培訓除了分享病人安全相關知識和人為因素相關知識對病人安全的影響外,還分享了病人安全相關倫理學、團隊合作以及溝通技巧對病人安全事件的影響,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認識護理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原位模擬培訓中本科實習護生需要系統地分析案例,從模擬場景中找出威脅病人安全的隱患,激發(fā)本科實習護生的求知欲以及尋找真相的欲望和能力。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導師團隊分析這些安全隱患給病人帶來的危害以及在臨床工作中如何避免和快速識別這些安全隱患,從而避免類似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本科實習護生對于病人安全事件的認知。通過這些病人安全相關知識的學習,讓本科實習護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體驗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從而提高本科實習護生批判思維的自信心。
3.3 本科實習護生對培訓內容及培訓模式的反饋
相關研究表示,國外2/3的醫(yī)學院校已設置病人安全相關課程[27],還有部分高校未完全將病人安全相關課程納入醫(yī)學生學習課程中[28?29]。參與此次培訓的本科實習護生只有50%的實習護生所在的學校設置了病人安全教育相關課程,93.9%的高校會在實習前為實習生安排與病人安全相關的教育,但是大部分是以理論授課和案例分享的形式進行授課,不能客觀地展現臨床安全隱患的具體形式,所以實習護生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不高。85.37%的本科實習護生認為此次培訓非常有必要。本研究以理論授課與模擬培訓相結合,在模擬培訓中不斷鞏固理論授課知識,將臨床常見安全隱患具體體現在真實的模擬場景中,對于實習護生來說更直觀,印象更深刻,更能激發(fā)實習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訓體驗感。本科實習護生對本次培訓給予積極反饋,78.05%的本科實習護生對本次培訓內容非常滿意,76.83%的本科實習護生對培訓組織形式非常滿意,75.61%的本科實習護生對本次培訓整體非常滿意。85.37%的本科實習生認為此類培訓非常必要。在討論分析階段,導師團隊鼓勵本科實習護生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帶領本科實習護生分析臨床安全隱患給病人和護士自身帶來的危害,進一步探討在臨床工作中如何避免類似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提高實習護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如團隊領導力、組織能力及溝通能力等,增強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意識及靈敏度,從而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
4 小結
原位模擬培訓可以提高本科實習護生識別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同時提升本科實習護生的病人安全感知水平,但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感知仍然處于中等水平,需要不斷加強病人安全相關培訓,進一步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的病人安全感知水平,減少病人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本研究采用原位模擬培訓模式,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意識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激發(fā)實習護生學習積極性。本次培訓時間較短并且未對實習護生進行追蹤,具體對本科實習護生病人安全態(tài)度、臨床表現的影響需要進一步評估和觀察。隨著時間的延長,培訓內容會不斷遺忘,因此在整個實習階段都應該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相關培訓。
參考文獻:
[1] 許文麗,楊朝霞,劉化俠,等.實習護生對病人安全文化認知的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7,15(32):4085-4087.
[2] CEBECI F,KARAZEYBEK E,SUCU G,et al.Nursing students' medication errors and their opinions on the reasons of errors:a cross-sectional survey[J].JPMA th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5,65(5):457-462.
[3] TALAS M S.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among Turkish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frequency of needlestick/sharp injuries and hepatitis B immunis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9,18(10):1394-1403.
[4] 孫靜,甲芝蓮,王麗娟.護生臨床實習中一般護理差錯發(fā)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32-34.
[5] MAZURENKO O,RICHTER J,KAZLEY A S,et al.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and clinician perception of patient safety clim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2019,44(1):79-89.
[6] 楊惠,金梅.新入職護士安全文化培訓及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8):983-989.
[7] DAUPIN J,ATKINSON S,BéDARD P,et al.Medication errors room:a simulation to assess the medical,nursing and pharmacy staffs' ability to identify errors related to the medication-use system[J].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2016,22(6):907-916.
[8] MARTE A,STRAUSS E,PHILLIPS D P.Patient safety room assessing orthopedic surgery interns' abilities to identify patient safety hazards[J].Bulletin of the Hospital for Joint Disease (2013),2019,77(2):122-127.
[9] RAYMOND J,GODFREY C M,MEDVES J M,et al.Nursing student patient safety errors in the practice domain:a scoping review protocol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idence[J].JBI Database System Rev Implement Rep,2017,15(2):190-195.
[10] PETROSONIAK A,AUERBACH M,WONG A H,et al.In situ simulation in emergency medicine:moving beyond the simulation lab[J].Emergency Medicine Australasia:EMA,2017,29(1):83-88.
[11] S?RENSEN J L,?STERGAARD D,LEBLANC V,et al.Design of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 situ simulation versus off-site simulation[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7,17(1):20.
[12] 代恒茂,劉尚昆.原位模擬在護理人員在職培訓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21,35(3):473-476.
[13] 楊桂香,劉惠映,段美華,等.麻醉護士接受原位模擬培訓對蘇醒期呼吸抑制應急處理能力的影響[J].循證護理,2023,9(4):729-732.
[14] 世界衛(wèi)生組織.患者安全課程指南[DB/OL].(2022-07-24)[2024-01-02].https://www.who.int/patientsafety/education/curriculum_guide_medical_schools_teaching_slides/en/.
[15] SHEKHTER I,ROSEN L,SANKO J,et al.A patient safety course for pre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J].The Clinical Teacher,2012,9(6):376-381.
[16] 劉昂芝,姜賀.我國護理專業(yè)學生接受患者安全教育的現狀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3):227-230.
[17] GINSBURG L,CASTEL E,TREGUNNO D,et al.The H-PEPSS: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health professionals' perceptions of patient safety competence at entry into practice[J].BMJ Quality amp; Safety,2012,21(8):676-684.
[18] 張曉彤,黃素素,張帥,等.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患者安全感知量表在護理實習生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9):1105-1109.
[19] 顧海蓮,姚雅青,張曉琪,等.實習護生情緒智力、臨床實習環(huán)境與病人安全感知能力的中介效應[J].全科護理,2022,20(7):865-868.
[20] 楊麗峰.共情在實習護生實習壓力與患者安全感知間的中介效應[J].護理學報,2020,27(8):38-41.
[21] 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22] 郭佩佩,方茜,鄒敏,等.某三甲醫(yī)院手術室護士批判性思維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2):95-97.
[23] 鄒顥宇,周樂山,劉怡素,等.ICU護士評判性思維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0):688-690.
[24] MASTORAS G,POULIN C R,NORMAN L,et al.Stress testing the resuscitation room:latent threats to patient safety identified during interprofessional in situ simulation in a Canadian academic emergency department[J].AEM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9,4(3):254-261.
[25] 劉燕平,邢芫珍,王長遠.原位模擬在急診教學中的應用及實施策略[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23,37(1):13-16.
[26] 劉文婷.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病人安全文化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6.
[27]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Foundation Lucian Leape Institute.Unmet needs:teaching physicians to provide safe patient care.2010.(2012-01-10)[2024-01-02].http://www.npsf.org/LLI-Unmet-Needs-Report/ (accessed 10 Jan 2012).
[28] ALPER E,ROSENBERG E I,O'BRIEN K E,et al.Patient safety education at U.S.and Canadian medical schools:results from the 2006 clerkship directors in internal medicine survey[J].Academic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2009,84(12):1672-1676.
[29] WONG B M,ETCHELLS E E,KUPER A,et al.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atient safety to trainees:a systematic review[J].Academic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2010,85(9):1425-1439.
(收稿日期:2024-04-29;修回日期:2024-12-29)
(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