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也有人說,相處時,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在我看來,唯有在堅守自我的同時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方能在時代的洪流中站穩(wěn)腳跟。
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能夠充分理解別人的感受。孔子在千年前就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至理名言,向我們講明了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能理解、體諒他人。正如莎莉文小姐,作為海倫·凱勒的啟蒙老師,正是因為能換位思考,才能引導(dǎo)她看世界。面對又盲又聾的小女孩海倫·凱勒時,弱視的莎莉文小姐清楚地明白她對未知的恐懼,用極大的愛心、耐心讓海倫·凱勒從黑暗無聲的世界中走出。
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有效化解矛盾。君可見,西晉惠帝在饑民苦不堪言之時,沒有站在饑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竟然說出“他們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吃肉粥”這樣荒謬的言論,也無怪乎西晉會走向滅亡。君可見,張秉貴面對來來往往的顧客,能換位思考,秉持“一團(tuán)火”的服務(wù)精神,溫暖無數(shù)顧客的心。倘若他不能站在顧客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很可能會讓人厭煩。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既是一種理解,也是解決問題的基礎(chǔ)。
不過,當(dāng)今時代,面對紛繁雜亂的外部世界,我們不能一味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否則會漸漸迷失自我。明智者應(yīng)學(xué)會辨析,秉持“為我所用”的原則,不被外界聲音迷亂心智,不隨波逐流,慎思明辨,揚棄自知。莎士比亞曾言:“聆聽他人之意見,但保留自己之判斷?!蔽覀冊诿鎸ν獠渴澜鐣r,也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被外界的聲音裹挾。
吾輩青年是新春萌發(fā)的幼苗,是新發(fā)于硎的利刃,是大千世界的主人。在眾說紛紜的時代我們青年應(yīng)在堅守自己的立場的同時,學(xué)會換位思考,尋找適合自己的發(fā)展之路,走出獨屬于我們的康莊大道。
【遼寧大連市第二十三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張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