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因為自己想實踐班級授課無法推進的課程內(nèi)容,所以每周四下午兩節(jié)課,我?guī)Я藗€名為“不一樣的讀寫”的興趣班。簡單面試后,我選定了25個學生,初一、初二年級的大概各占一半。
從9月到11月初,學生研讀《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的趙云部分,觀看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并完成電影的觀影筆記。
研讀關于趙云的歷史記錄,學生照例是從游戲《三國殺》的卡牌切入,結合趙云的卡牌技能“龍膽”,找出史書依據(jù):當陽長坂坡救甘夫人和阿斗,傳記中所記載的“偃旗息鼓”,從孫夫人手中截下阿斗……
面對孫夫人,趙云的“龍膽”何以體現(xiàn)?學生分析得很有條理:孫夫人是孫權的妹妹,又是劉備的老婆,平時蠻橫慣了,“縱橫不法”。劉備西征,讓趙云看家護院,足以表明趙云的膽色。
分析箕谷之戰(zhàn),學生認為趙云斂眾固守,不至于大敗,也是“龍膽”的證明。我臨時改變計劃,讓學生繼續(xù)思考此戰(zhàn)失敗的原因。學生一時有些迷茫,我提醒他們認真閱讀“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云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學生發(fā)現(xiàn),趙云兵少,于斜谷抵抗曹真大軍,不過充當蜀軍主力攻打祁山的炮灰。
《云別傳》記載:
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斷后,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痹朴熊娰Y馀絹,亮使分賜將士。云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绷链笊浦?/p>
以此段記載為切入點,我繼續(xù)引導學生發(fā)掘:趙云和鄧芝本來是被安排為疑兵,結果他們戰(zhàn)敗,但損失很少,明明是大功一件,為什么趙云不說出真相,還以“軍事無利,何為有賜”為由,拒絕賞賜甚至接受戰(zhàn)敗處罰呢?
學生討論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頭緒。我提醒他們思考:“說出來會有什么結局?不說又會是什么結局呢?”有學生立馬明白:“說出炮灰真相,就是挑戰(zhàn)諸葛亮的權力,趙云結局會很慘,說不定被斬殺。不說出來,還主動接受處罰,趙云就是幫諸葛亮‘背鍋’,自然會讓諸葛亮高興?!?/p>
接下來,學生分析趙云和劉備的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趙云和劉備關系極為密切,劉備起兵的早期,趙云已經(jīng)追隨,甚至兩人同睡一床。我說自己曾翻看關羽和張飛的傳記,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和大哥一起睡覺的記載。
我提醒學生注意“蘭是云鄉(xiāng)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薦蘭明于法律,以為軍正。云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這段話,讓他們思考“為什么趙云和發(fā)小夏侯蘭不走動來往”。這次學生回答得就快多了:“因為趙云怕劉備懷疑他們拉幫結派,構成威脅,惹來麻煩?!?/p>
下課時候,我說了兩句自己的看法:“趙云即便忠誠勇猛,劉備和諸葛亮也都對他用權謀之術。中國歷史書里太多這樣的東西,你們要讀得出來?!?/p>
接下來的兩節(jié)課,學生觀看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我給他們留了兩個大問題:“這部電影哪些內(nèi)容和史書記載一樣?”“電影里的人都是為什么從軍作戰(zhàn),他們付出了什么代價,得到了什么?”
學生的歸納總結很不錯:“電影里的羅平安,也就是趙云義兄,他是為了功名利祿,為了實現(xiàn)榮華富貴,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一生,最后他甚至出賣趙云和整個趙家軍。曹操為統(tǒng)一天下,犧牲很多人,把手下看成棋子,結果天下歸晉。趙云是為天下太平,付出自己的一生甚至生命,還犧牲鄧芝等人,但天下越來越亂。曹嬰是為曹操的遺命而戰(zhàn),犧牲韓德全家和很多魏國將士的生命,但天下歸于晉?!?/p>
研讀電影的幾處細節(jié)讓我記憶深刻。探討電影里的羅平安、趙云和諸葛亮以吃東西出場時,有學生說這是暗示他們打仗不過是為吃飽飯??吹絼浒炎约旱目捉o了趙云,有學生以為這是劉備愛才,有學生反對。雙方爭執(zhí)不下,但觀點的論證都不夠充分。最后是李雪婷發(fā)言,她說:“劉備如果愛惜人才,就不會讓趙云單槍匹馬去找自己的妻兒,這是變相讓趙云送死。送盔甲不過是做做樣子,讓眾人覺得他愛惜人才,博個好名聲?!边@個發(fā)言說服了所有人。電影結尾,趙云卸下戰(zhàn)甲,毅然赴死,一個初一的女生認為:趙云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充當吸引魏軍主力的炮灰,蜀國已經(jīng)戰(zhàn)敗,天下越來越亂,他理想破滅,活下去沒有意義,所以他必須死。
電影中,鄧芝等人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諸葛亮的炮灰,被魏軍困于鳳鳴山,于是揮淚作別趙云,下山死戰(zhàn)。我問學生,除此之外,趙云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說趙云可以讓他們走,但他沒這么做,而是親眼看見鄧芝等人戰(zhàn)死。這也是把人當作炮灰,成全自己的名節(jié)。
接下來的兩次課,我讓學生寫觀影筆記。不出所料,學生交上來的要么只有情節(jié)復述,要么有觀點無依據(jù),更談不上邏輯縝密的分析。我改了兩次,還是覺得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相對好些,特別是魏博的筆記,讓我眼前一亮。
總的來說,這幾次課,學習內(nèi)容的產(chǎn)生,還是通過老師的提問與輸出,沒有學生個人需求的關注。對于觀影筆記的寫作,我這次和學生一起歸納影片包含的不同主題,讓他們自行選擇,希望切口小但呈現(xiàn)大,只是具體操作,還得細想。
以下是魏博的筆記。
虛幻的夢,一無所有
初看《三國之見龍卸甲》,從任何角度看,趙云都武力超群,威武不凡。他開始一人獨進曹軍,北伐一人單挑韓德五子,面對曹嬰率領眾將來襲,單槍匹馬仍敲戰(zhàn)鼓,轟轟烈烈死戰(zhàn)沙場??蓪⑦@些放于一旁,他剩下些什么?
理想偉大卻平凡,暮年老人僅剩回憶和響亮稱號。臨終之前禍不單行,忠心部下全部為自己戰(zhàn)死,自己被結義大哥背叛,被諸葛丞相當作棄子——僅僅用語言描述都透露出一股濃稠的悲傷與可憐。
“想在太平后有個家”,這是趙云的理想,也貫穿全片,但趙云付出一生仍無法完成。為自己的理想,趙云付出一生的時間,把與愛人的誓言都放在一邊。誓死追隨自己的趙家軍與鄧芝,他們的生命被填進太平的大坑仍無法彌補。就算加上關興、張苞正值大好年華的年輕生命,也是枉然。
北伐前最后一次去祠堂,趙云請求羅平安把自己的戰(zhàn)袍與兵器放于靈位之上,也是為了加大壓力,將自己逼到絕境——不成功便成仁。這就是他當時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吧!可惜獨木難支,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差那么一截。與失去和放棄的東西相比,趙云所呈現(xiàn)的威武不凡、武藝高強也遮不住事實——他是一個為虛幻的夢而付出一切的可憐人。
“我們已經(jīng)老了,不過是靠著一些美好的回憶而活著。”雪花飄然落下,劉禪坐于皇位之上,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趙云的兩鬢白發(fā)更是訴說著付出一切卻無所收獲的不甘。趙云衣錦還“常山”,電影里再也沒切出愛人的鏡頭,愛人僅僅存于曾經(jīng)的回憶中。片尾,趙云一人面對曹嬰大軍的怒吼,聽起來只有凄涼、絕望、無助。對比獨進曹營背著阿斗功成身退,曾經(jīng)的常勝將軍老了。他明明付出一切,英名滿天下,但這不是他想要的。
被作為誘餌,明知已成棄子,他依然拼盡全力,最后只剩他自己,而毅然慷慨赴死。趙云的一生一世可稱為慘絕人寰。眼看追隨自己的趙家軍和鄧芝等人戰(zhàn)死,親耳從羅平安口中聽出背叛的事實,也不過是為趙云的悲慘一生添上一筆不濃不淡的色彩。
他付出一生,牽連與自己夢想無關的他人生命,辜負自己心中所愛之人,只為那沒能完成的天下太平,與威名遠揚、武力超群相比,更讓人感到同情與可憐。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