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餐四季,紙短情長,一年又一"年,2024甲辰龍年剛過出一點感覺,"2025乙巳蛇年已經(jīng)到來。但轉念一"想,時間就是個虛妄的概念。“一微塵"里三千界,半剎那間八萬春?!?2024年初,電視劇《繁花》讓上"海生機再現(xiàn),大生動了一回。人們開"始集體懷舊,不斷回憶30多年前的上"海。除去回憶濾鏡的20世紀80、90"年代的上海,沒有王家衛(wèi)鏡頭下的美"拉德色,沒有流光溢彩,沒有洶涌浮夸,"卻是經(jīng)濟、文化、消費、情緒曲線外"放且高亢的。1994年,東方明珠的亮"燈,內環(huán)線的建成,地鐵一號線的通車,"金茂大廈樁基工程的順利竣工,是上"?;盍?、朝氣、鮮活、發(fā)展的具象。"三十年浦西,三十年浦東,上海"的城市重心——滾滾黃浦江流過多少"人的心河。我覺得,那個令人懷念卻"也不愿重返的時代,用當時的眼光看,"是繁花時代,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是白"銀時代,離黃金時代還有點遙遠。"2024年的最初幾個月,約聚吃泡"飯是上海時尚的社交方式。飯局的尾"聲常常是一份“繁花泡飯?zhí)撞汀保桓鼊e"致的是,主人安排一鍋泡飯,客人各"拎一份精致咸貨、醬菜、腐乳,顯得格外與時俱進?!胺被ㄅ蒿垺鄙踔亮餍械搅税拇罄麃啞⒓幽么蟮热A人聚集的"國家。"那陣子“人來瘋”是有邏輯的,因"為電視劇《繁花》為中年倦怠的上海"帶來了生機。什么是生機?生機就是"四下張望,還能看得到些新的東西。"2024年的熱門影片里,年初的《熱"辣滾燙》和年底的《好東西》我都不"太"“"感"冒"”。"在我看來,《熱辣滾燙》十分臉譜"化,整部電影的時間我都在等待看一"身腱子肉的賈玲出現(xiàn)的那一刻。我覺"得賈玲只是感動了自己,以及少部分"相信“雞湯”和“畫餅”的人。"而《好東西》像多個場景下的脫"口"秀",用"力"不當,很"不上海,硬撬撬(滬"語,意為生硬)的。導演的前作《愛"情神話》是真誠的——當然主要歸功于"監(jiān)制、主演徐崢的功力,而《好東西》"就開始“指點江山”“指手畫腳”了。"不過劇情設置里女主角鐵梅和得一手"好面以及結尾處的燜面,還是可圈可"點。山西的面食可不是浪得虛名,搟、"壓、揪、削、搓……不同工序制作出不"同樣式和口感的面食,有108種之多。"當然這兩部電影的目標受眾,也"許并不是我這樣的上海人。在目前階"段的我眼中,最強大的女性力量在于"溫柔、和解和祛魅。"2024年,上海的文化活動依舊很多,尤其在暑期以后。"有一周很高頻,7天之內,我擔任"了4次文化活動嘉賓,好友說:“上海"文化活動之多,文化人都不夠用了?!?我所在的一個“一周一會”群聊,以"滬上活躍文化人和時髦知識分子為主"要群體,幾乎每周末都有好幾位群友"穿梭于官方講座、直播和城市漫步等"項目中。"這可能也是我熱愛上海的理由,"上海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上海旅游"節(jié)、“振興中華”讀書活動、上海市民"文化節(jié)、上海統(tǒng)戰(zhàn)文化周、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以及各種新書、新片、新"展首發(fā)……"而與熱烈的文化氛圍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平淡的夜生活。某天晚上我坐"著網(wǎng)約車,從靜安區(qū)到位于長寧區(qū)“哥"倫比亞生活圈”的我家,穿行在上?!拔?桐區(qū)”地段。不過才21點30分,馬"路上已經(jīng)很安靜,行人寥寥,四下清寂。"司機說他在上海開了一年多網(wǎng)約車,"發(fā)現(xiàn)人少了很多。司機還在擔心無人"駕駛出租車會搶了他們的飯碗。他說,"接下來他要去北京開網(wǎng)約車,上海賺"不到錢,蘇州也賺不到,杭州還行,"他想去北京碰碰運氣。"這一年多餐飲模式也在發(fā)生嬗變。"很多熟悉的餐館閉店。火鍋、燒烤、"小龍蝦在年輕人眼里似乎過氣了,取"而代之涌現(xiàn)了很多日咖夜酒、早午餐"等業(yè)態(tài)的輕餐飲。
這可能也是我熱愛上海的理由"上海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上海旅游節(jié)"“振興中華”讀書活動"上海市民文化節(jié)"上海統(tǒng)戰(zhàn)文化周"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以及各種新書"新片"新展首發(fā)……
城市漫步風起上海"上海四季分明"馬路有風情"建筑風格多元"步行友好"且這幾年大眾傳媒方式的變化"手機的高頻使用"讓城市漫步"有了沉浸式呈現(xiàn)的可能
車路過黑漆漆的寶慶路轉角至百"富勤廣場時,我突然想起樓上那家早"已消失的音樂秀場有我青年時代很多"夜生活的記憶。還有當年西郊和虹橋"地區(qū)的鋼琴吧,它們均已消失在大上"海。當年的音樂仿佛還在耳邊,卻一"晃過去了20年。
二
在我的2024年中,咖啡、城市"漫步、統(tǒng)戰(zhàn),是除了本職工作和寫作外,"工作生活化模式的3個關鍵詞。"前不久去北京出差。下午辦完正"事,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正是可以"歇歇腳、發(fā)發(fā)呆、“刷刷”微信的咖啡"時段。也許是記憶偏差,我記得之前"雍和宮大街上有一家星巴克,這次怎"么也找不到了。胡同里也沒找到咖啡"館。有鹵煮店、爆肚店、烤串店、網(wǎng)"紅肥腸店、牛肉面店、煙雜店……卻沒有咖啡館。"又一日,友人來約我吃晚餐。我們"從建國門外大街徒步到國貿二期,“帝"都”最繁華現(xiàn)代化的中央商務區(qū)建筑"恢宏,橫平豎直的馬路是上海馬路的2"倍寬,但咖啡館的密度在我這個“魔都”"人眼中很低。我一路走一路想,如果"只能選一樣東西喝,可能北方人喝酒,"南方人喝茶,上海人喝咖啡。習慣了"有9"553家咖啡館和不計其數(shù)的便利"店的上海生活,去哪兒都覺得少了點"咖啡香。"其實北京的咖啡館并不少,可能"因為城市太大、太宏闊了。我了解到,"在《2024中國城市咖啡發(fā)展報告》中,"主要城市咖啡門店數(shù)據(jù)顯示,廣州、"北京、深圳、成都分列中國的2~5位。"城市漫步風起上海,上海四季分"明,馬路有風情,建筑風格多元,步"行友好,且這幾年大眾傳媒方式的變"化,手機的高頻使用,讓城市漫步有"了沉浸式呈現(xiàn)的可能。我也受邀拍過"幾個街區(qū)漫步的長直播,從30分鐘到"90分鐘不等。"同時,城市漫步也開始承載意義,"疊加各種功能,比如“城市漫步+文"化”“城市漫步+美食”“城市漫步+"電影”“城市漫步+統(tǒng)戰(zhàn)”……"這幾年,統(tǒng)戰(zhàn)很忙。"2024年盛夏的上海統(tǒng)戰(zhàn)文化周,上海全市有49項統(tǒng)戰(zhàn)領域的重點主題"活動,旨在“團結向未來”。一些著名"大學和政治學院,都開始招收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隨著國內統(tǒng)戰(zhàn)"工作越來越重要,國際統(tǒng)戰(zhàn)工作也提"到了時代面前。"曾和好友們說,我發(fā)現(xiàn)上海的近"現(xiàn)代史,就是一部統(tǒng)戰(zhàn)的歷史。在上海,"乘坐地鐵至新天地、淮海中路、四川"北路等地,都會聽到報站名前的介紹:"上海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地……"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國內的進步文化進一步向南方傾斜、"匯聚。上海在那時已成為南下文化人和進步知識分子、海歸知識分子的重要"匯聚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都市文"化和紅色啟蒙的內在張力不可小覷,革"命性與現(xiàn)代性的交織融匯,給紅色啟蒙"提供了充分的回旋余地。"我想,《千里江山圖》可能只有在"上海才能更充分演繹和被理解。"從大環(huán)境來看,不論體制內外,"2024年依然非常卷。這種中年倦怠的"氛圍可能還會持續(xù),鮮衣怒馬的時代過"去了,但我們至少還可期待中年雍容。"這幾個月,我開始用手機記錄流水"賬,這同樣也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意"義。我覺得看一個人如何度過一天,他"基本就是如何度過一生。做個心定的"人,不為錦瑟迷,不為流年欺。人本自"具足,一切都應剛剛好。"我和我的大多數(shù)朋友都有著家國"蒸蒸日上的集體記憶和一些古樸而固"執(zhí)的價值判斷。不過中年的我們,業(yè)"已走出了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和風格,知"命不懼,日日自新,不會在記憶的長河里刻舟求劍。"前不久,劉家昌病逝,瓊瑤離世,"《情書》中的“藤井樹”——"中山美穗"離世,這些種種,都像一個預言,象"征了一個羅曼蒂克時代的落幕。我曾"一度感覺他們會是永生的,尤其是瓊瑤。"但灰燼深處有余溫。我開始重溫"少年時代廢寢忘食看過的瓊瑤小說,"重新認識它們的價值和缺憾。"我依然喜歡在武康大樓喝咖啡與"漫步。這季節(jié),點一杯冬季特飲,有"生姜、柚子、小青檸,暖暖的,足以"慰風塵。人有時是太寂寥了,必須找"到一些移情的載體。比如村上春樹小"說中那個深夜獨自駕車去海邊的男子,"那種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得到真正抒發(fā)的"孤寂,唯有深夜微醺時面對的大海才"能懂得。讓人意難平的人與事,有時并不"真正存在。他可能只是一堵無辜的白"墻,被你狂熱地,把你心里最向往的"劇情,全部在他身上投影了一遍。"有那么多人熱愛武康大樓,除了"打卡和移動社交媒體傳播的功能,對"于本地中年人來說,原來它可能就是"那堵白墻啊。"不久前我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做了"個講座。講座倒是尋常,不尋常的是"意外收到僅一面之緣且7年未曾謀面"的“85后”型男讀者的鮮花,落款是“‘1"元好友’kk”。更不尋常的是他神龍見"首不見尾,連照面都沒打,就去了停"車場,有點像東野圭吾小說里的人物。"等我說“來都來了,為什么不見一"面”時,他說了一句經(jīng)典有力的話:“2025"年了,流行虛擬一點的關系?!?/p>
讓人意難平的"人與事"有時并不真正存在"他可能只是一堵無辜的白墻"被你狂熱地"把你心里最向往的劇情"全部在他身上"投影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