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冬天寒冷且漫長,這使得初春的美"味更讓人期待。"其中,榆錢以其特別的風味獨樹一幟。榆錢樹長在北方,整個冬季,榆樹枝頭都是灰蒙蒙的。寒風稍暖,榆樹就率先泛出碧色,枝條"變得柔軟,萌發(fā)出星點幼芽。待積雪消融,榆錢便成串地綻放,碧綠中帶一抹鵝黃色,新鮮"又嬌嫩。"榆錢最常見的做法是,洗凈、晾干后拌以"面粉,上籠蒸熟后配以蒜泥和熱油。這樣制成的菜肴不粘不塌,口感綿密又軟糯,又因其諧"音是“余錢”,更添吉祥美好之意。每年我都翹"首以盼這一口美味,仿佛沒有它,春天就沒有真正來臨。遺憾的是,榆錢賞味期極短,如同櫻花那般,稍縱即逝。"我家門前的小院,是我的春日寶庫。沿著院墻,我種了一排韭菜。有句話說“早春韭菜"一束金”,就是贊它葉嫩味美,纖維少。春韭獨有的那種“鮮味”,是因為其富含氨基酸,那是天然鮮味劑。我喜歡用春韭做餡來包餃子,"薄薄的餃子皮透出濃郁的綠色,一口下去,"鮮美至極!"院中的薺菜是最早發(fā)芽的。我覺得若它"在春菜排行榜中名列第二,那么沒有誰能居"第一。奇怪得很,薺菜看著莖細長,葉纖薄,"上面還有一層細密的絨毛,可與肉餡組合后,烹飪出的丸子會變得更加豐腴多汁,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可見一斑。"我還極喜愛蒲公英這種野菜,特意在院中撒了種子,讓它自由自在地生長。蒲公英"焯水后涼拌,便是一道妙饌。微苦中帶著清甜,吃后感覺心清肺潤,神朗氣爽,仿佛能活到"九十九。蒲公英晾干后用來泡茶,日常飲用可以清心明目。我的早春“白月光”,非春筍莫屬。據(jù)"說春筍采收后,只要過了5小時,其鮮味會"迅速流失,口感大打折扣。所以春筍只能在"原產(chǎn)地吃。去年春天在廣東,我有幸品嘗到"了心心念念的春筍,與敦實矮壯的冬筍相比,"春筍細長白潤,身姿曼妙,惹人憐愛。它最"適合獨美——清炒,脆嫩甘鮮,爽口無渣,"好吃得讓人心曠神怡。大地為何能孕育出如"此美味?真想為之寫贊美詩三百首。"在廣州街頭,我還看到了傳說中的木棉"花。春寒料峭,大朵鮮花怒放在木棉枝頭,"在藍天的映襯下,那顏色紅得尤其端正絢爛,"氣場大開,貴氣逼人。有幸喝到了用木棉花"煲的湯,搭配的食材有薏米和烏雞。好友說這是本地春日獨有的湯品,除了營養(yǎng)豐富之外,"還可清熱除濕。"我這個外地人,搞不清濕氣到底是什么。"但這并不影響我對這道湯的好感——色香味俱"佳。木棉花為油亮的湯增色不少,煮熟后它還"有股淡淡的清香,吃起來口感軟糯,與薏米有"些相似,再配上雞湯的鮮味,無疑是春天里的"一道美味靚湯。"春天,萬物復蘇,蓬勃生長,當季的食材"也最為鮮美。《黃帝內(nèi)經(jīng)》有“食歲谷,以全"真氣”之說,就是告訴我們要吃大自然慷慨饋"贈給我們的時令新鮮食物,順應天時,這樣才"能身康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