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寫小說有一個特別大的優(yōu)點,那就是不斷進步。他的每一部小說,都不會原地踏步,不會躺在成績上睡大覺。當你以為金庸已經江郎才盡,他都會捧出一部更出色的作品,很像一個修煉內功的武林高手。典型的例子就是《天龍八部》。
武俠小說屬于通俗文學,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消遣,所以五四運動以來的那些大作家名學者,像魯迅啦茅盾啦胡適啦等等,對武俠等通俗文學很瞧不上。胡適有一次給人演講,信口說出:“現在有許多報紙都刊武俠小說,許多人也看武俠小說,其實武俠小說實在是最下流的。”惹得金庸勃然大怒,在《明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最下流之胡適之》,對胡適進行了很兇猛的攻擊。
哈哈,我突然忍不住摘抄一些,讓青少年朋友看看一位大師是如何罵另一位大師的。在罵人方面,魯迅先生當然是獨占鰲頭,而其他人罵起來,屎尿屁滾滾而來,那也是有如潑婦啊。
其實武俠小說到了金庸、古龍這里,已經融匯了中國古代武俠和西方小說的寫法,使武俠小說的水準上了一個大臺階。不過金庸小說由于先在報紙上連載,供市民每天買報紙的時候消遣,所以仍然被視為通俗小說。但到了《天龍八部》,這部小說不僅在武俠小說里領域遙遙領先,放到嚴肅小說里面不落下風,能夠進入文學的殿堂了。
《天龍八部》的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年輕人叫喬峰,他武功高強,為人俠義,擔任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但是有一天,丐幫的人把他開除了,因為他們發(fā)現了一個秘密,喬峰不是中原漢族人,而是遼國契丹人的后代。不僅是契丹人,喬峰的父母還是被中原武林高手誤殺而死,所以他們擔心喬峰知道真相后會為父母報仇,在武林中掀起腥風血雨。
喬峰開始了追尋真相,他結交了兩個兄弟,一個是大理國王子段譽,這是個完全不會武功的讀書人,因被父親逼著學習武功而逃到江湖流浪,卻無意中獲得了天下最強的內力,以及最精妙的逃跑武功凌波微步。他倆另一個結拜兄弟是個小和尚虛竹,無意中破解了天下最難的珍瓏棋局而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人,被授予了高深的武功。
《天龍八部》以兄弟三人的各種奇遇、冒險為主線,展現了武林的恩怨情仇。全書最后,喬峰已改名為蕭峰,成為遼國的南院大王,當他聽說遼國皇帝準備侵略宋朝,從小在宋朝長大的蕭峰,用兩根斷箭插進了自己的心臟,以換取遼國皇帝停止侵略宋朝。蕭峰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國家之間的和平。
與金庸前面的小說相比,《天龍八部》的結構宏大,人物眾多,來自當時的多個國家,宋朝、大理、吐蕃、西夏、契丹,各民族人物在金庸面前一視同仁。金庸在小說對每一個人都抱著同情心,這是佛家慈悲精神的體現?!短忑埌瞬俊返臅麃碜苑鸾堂~,整部書籠罩著濃濃的佛教文化,人物命運也有深厚的禪意。
在《天龍八部》中,出現了武俠小說歷史上第一大悲劇人物喬峰,咱們以后會詳細講。出現了情圣段譽,當他見到大美女王語嫣,變得瘋瘋癲癲神神叨叨,追在人家身后,受盡了白眼,行為十分荒唐可笑?!短忑埌瞬俊分羞€出現了武俠小說的經典場面,喬峰在聚賢莊和上百位中原武林高手割袍斷義,他和每人喝一碗酒,然后宣布恩斷義絕,開始生死廝殺,連喬峰的對手都感動不已,這是武俠小說中最有英雄氣概的場景?!短忑埌瞬俊愤€出現了最變態(tài)的武林門派星宿派,他們幫主叫星宿老怪丁春秋,一天不聽馬屁頌揚聲就活不下去,徒弟們只好每天變著花樣吹捧他,如果誰拍的不夠響亮,就有可能被丁春秋打死。于是他整天在眾徒弟高聳入云的馬屁聲中飄飄欲仙,真是可笑至極。
像這樣的經典人物還有很多,對于眾多配角,《天龍八部》也能寫得生動深刻。
《天龍八部》該怎么讀呢?畢竟它篇幅很長,人物極多,復雜得不得了。請放心,《天龍八部》的內容之有趣,故事之活潑,人物之好玩,在武俠小說中也是獨樹一幟的。而且金庸講喬峰、段譽、虛竹的手法,有點像《史記》的《刺客列傳》和《游俠列傳》,也像《水滸》里講武松、林沖、魯智深,先單獨講每個人的故事,然后讓他們之間互相見面,有了交集,再自然地轉到另外一個人的故事。這樣,盡管人物眾多,卻總是保持著一個主角,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最后大結局的時候,再讓他們三兄弟一塊出手,迎來全書的高潮。這樣一解釋,你是不是就覺得不難讀了?
對于《天龍八部》,有一個評語最出名,叫做“有情皆虐,無人不冤”。意思就是說,書中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孽緣,天下沒有一個人不是被冤枉的,都會讓人傷心。誰能想到,喬峰辛苦尋找的大惡人,就是他的父親蕭遠山。而誤殺他母親的帶頭大哥,就是虛竹的父親——少林寺主持玄慈大師。而四大惡人的老二,竟然就是玄慈的妻子,虛竹的母親。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虐不虐?冤不冤?
所以你在讀的時候,可以心中存一個念想,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又是痛苦的,每一個人既是真實的又是空虛的。當你對此有所領悟,可能就領略了《天龍八部》里高深的佛家道理,而你自己也快立地成佛了。
選自微信公眾號“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