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立一百周年,這一百年并不是紫禁城的歷史,而是博物院的歷史。
張勛復(fù)辟時,溥儀只有12歲,此后慢慢長大,結(jié)婚,親政,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1924年初,溥儀派鄭孝胥在懋勤殿行走,賞戴花翎,賞羅振玉“紫禁城騎馬”,派在南書房行走。圍繞在溥儀身邊的諸位,各有各的心思,羅振玉想讓皇上建圖書館、博物館,掌握文物的支配權(quán),莊士敦鼓勵皇上出國留學(xué),鄭孝胥想清理財政。此前,王國維已經(jīng)被招為“南書房行走”,1924年5月18日,王國維上了一道奏折,“今有一策,有保安皇室之利而無其害者,臣愚以為莫若開放禁城離宮之一部為皇室博物館,而以內(nèi)府所藏之古器、書畫陳列其中,使中外人民皆得觀覽,如此則紫禁城之內(nèi),民國所轄地面,既有文淵閣之四庫全書,文華武英諸殿之古器書畫,皆我皇室之重器,而皇室所轄地面,復(fù)有皇室博物館陳列內(nèi)府之重器,是禁城一隅實為全國古今之所萃,即與世界文化有至大之關(guān)系,一旦京師有事,萬國皆有保衛(wèi)之責(zé)。”鄭孝胥也認(rèn)為,如果有些外國士兵能守在午門,那溥儀待在宮中就是安全的。
這一百年并不是紫禁城的歷史,而是博物院的歷史。
1924年11月4日,鹿鐘麟以統(tǒng)一軍權(quán)維持治安為名,解除清宮及景山內(nèi)1200余名士兵的武裝,調(diào)駐北苑聽候改編,11月5日上午九點,派出軍隊至神武門,解除神武門護城河400余名警察的武裝,遂派員與內(nèi)務(wù)府大臣接洽,請廢帝宣統(tǒng)即日遷出皇宮,并派員檢點宮內(nèi)各項物品。雙方磋商三個小時,鹿鐘麟方堅持溥儀必須即日出宮。而后溥儀給每個太監(jiān)發(fā)洋十元,宮女發(fā)洋八元,遣散太監(jiān)宮女之后,御前會議決定移居德勝橋醇王府。溥儀與各貴妃一行于下午四時十分出宮,乘汽車至醇王府。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內(nèi)舉行開幕典禮,李石曾報告了博物院籌備過程。故宮對外開放參觀。據(jù)《老北京公園開放記》記載,1914年5月,頤和園對外開放,門票1元2角,排云殿、諧趣園等景點另外購票,游船最低價為1元,最高10元。此時,頤和園還是清室的財產(chǎn),游覽頤和園比逛北海公園要貴出許多。1924年5月,溥儀派莊士敦管理頤和園。11月,溥儀被逐出故宮,馮玉祥國民軍進駐頤和園。1926年,京畿衛(wèi)戍司令王懷慶將頤和園交還清室。從法律層面說,1912年至1928年,頤和園都是清皇室私產(chǎn),直到1928年北伐戰(zhàn)爭勝利,7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頤和園,8月交北京市政府管理,頤和園才脫離皇家管理,正式成為公園。照此說來,1927年6月2日,端午節(jié)前兩天,王國維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是選擇在清皇室的地方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