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沙龍”時間到了。吳老師走上講臺,朗聲說道:“今天我們要聊的主題是 ‘鏡頭式動作’”?!笆裁词晴R頭式動作?”同學(xué)們一臉疑惑,開始小聲議論。吳老師看著同學(xué)們的樣子,笑著說道:“鏡頭式動作可是將人物寫生動的一大秘密武器,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秘密武器怎么樣?”“好!”同學(xué)們立刻來了興致,異口同聲地回答。
沙龍現(xiàn)場1" 這就是鏡頭式動作
接著,吳老師出示了一段話:
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精心地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是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彼肿呱锨埃褬涿绶稣?。
吳老師說:“這個片段描寫了鄧爺爺植樹的過程。如果讓你把這個過程拍成照片的話,要拍幾張?”
“我覺得可以拍六張?!崩罘才e手回答道。
“這六張怎么拍呢?”吳老師追問。
“第一張:挖樹坑;第二張:挑選柏樹苗;第三張:將樹苗移入樹坑;第四張:揮鍬填幾鍬土;第五張:站到幾步之外仔細觀察;第六張:把樹苗扶正?!?李凡對答如流。
“回答得很棒!同學(xué)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將植樹過程分解成這樣幾個步驟后,整個動作變得清晰明了。這種像拍照一樣,將一個大動作分解成一個個連貫的小動作,就是鏡頭式動作?!眳抢蠋熆偨Y(jié)道。
沙龍現(xiàn)場2" "學(xué)寫鏡頭式動作
寫作中,如果我們能將一個動作分解成一個個連貫的小動作,會讓描寫更條理、更生動。接下來,請同學(xué)們用“鏡頭式動作”來描寫擦玻璃。
二十分鐘后,同學(xué)們陸續(xù)完成了這個小練筆。張寧同學(xué)率先展示自己的小練筆:
我站在椅子上,從玻璃的左上角向下擦。玻璃上灰塵很多,被我這么一擦,頓時成了大花臉。于是,我從椅子上下來,把抹布搓洗了一番,擰干水分,再次站到椅子上擦,這下玻璃干凈多了。最后,我拿出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紙巾輕輕擦拭,玻璃變得像鏡子一樣,都能照見人的影子。
吳老師問:“大家看看,這個片段可以分為幾個鏡頭???”
愛思考的李凡又積極舉手回答:“可以分為四個鏡頭:擦玻璃、搓洗抹布、再擦玻璃、用紙巾擦玻璃?!?/p>
“老師之前見有同學(xué)這樣描寫擦玻璃:我拿著抹布擦玻璃,很快就擦干凈了?!眳抢蠋熆粗蠹艺f道。
一聽吳老師這樣說,有的同學(xué)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你們覺得張寧同學(xué)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吳老師順勢提問。
張琳回答:“我覺得鏡頭式動作描寫把擦窗戶的過程寫得很詳細,很有畫面感。”
吳老師滿意地點點頭:“是的,鏡頭式動作描寫會讓文章變得更加生動。下面我們來欣賞吳羽曈同學(xué)的作文《饅頭里的年味》!”
饅頭里的年味
奶奶每年都會在臨近小年時做年饅頭。
奶奶從面缸里拿出之前留存下來的老酵,放到小盆里用溫水泡會兒,然后慢慢揉捏,直至完全溶于水中。再將面粉倒入洗干凈的大木盆,慢慢往里面倒入溫開水,邊倒邊攪拌,等面粉被和成一個大面團時,再將準(zhǔn)備好的老酵水慢慢往上面倒,還要用拳頭使勁揣面團。等面團揣結(jié)實后,在面團上涂一層植物油,在大木盆上蓋一個毯子,然后用舊的棉花胎包裹起來,讓面團充分發(fā)酵。
第二天早上,整個大木盆都被發(fā)酵好的面團漲得滿滿的。奶奶用刀分割一部分出來,加入調(diào)好的堿水反復(fù)揉搓,然后拉成一個長條,再切成一個一個的小方塊,之后將小方塊揉成小面團后壓扁。在面團中間加入拌好的餡兒,手指邊捏邊收邊,將擠捏出來多余的部分掐去,一個饅頭寶寶就成形了。
奶奶將饅頭寶寶一個個放到蒸籠里。半個小時后,饅頭出籠了。屋子里彌漫著香香的饅頭味。我拿起一個饅頭,輕咬一口,又香又軟。
年味就藏在奶奶蒸的饅頭里。
“張鵬,你說說這篇作文是如何運用鏡頭式動作描寫的呢?”吳老師向認真聽講的張鵬提問。
張鵬站起來回答:“揉面的過程運用了鏡頭式動作描寫。拿出老酵,用溫水泡,揉捏。將面粉倒入大木盆,再慢慢倒水,邊倒邊攪拌,揉成大面團。再倒入老酵水,用拳頭使勁揣面團,涂上植物油,蓋上毯子,再用舊的棉花胎包裹起來。作者詳細描寫了揉面團的過程?!?/p>
“還有嗎?”吳老師問。
李子雯說:“奶奶包饅頭的過程也用了鏡頭式動作描寫。作者將奶奶包饅頭的過程分解成分割、揉搓、拉長、切成小方塊、揉成小面團、壓扁、包餡兒等一個個小動作。跟著這些“鏡頭”,我仿佛也體驗了做饅頭的過程?!?/p>
吳老師總結(jié)道:“鏡頭式動作描寫就像是放電影一樣,細細地、慢慢地回看每一個動作,把一個大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小動作。當(dāng)然,不是每個大動作都要分解,還要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把可以突出中心思想、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動作進行分解。與主題無關(guān)的動作,可以略寫。希望同學(xué)們能靈活運用這個方法,寫出更生動有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