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往的臨床上,貓胰腺炎一直被認為較為罕見,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飼養(yǎng)犬貓的家庭越來越多,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也開始成為貓的主食,胰腺炎逐漸成為貓常見疾病之一。胰腺炎是貓內科疾病中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會誤診為胃腸炎。胰腺炎與貓的飲食習慣、年齡等因素有關,雖不是致命疾病,但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患貓脫水過多,并發(fā)脂肪肝,嚴重時導致死亡。本文就一例貓胰腺炎的具體病例,闡述一下貓胰腺炎的診斷方法及治療體會。
關鍵詞:胰腺炎;臨床特點;診斷
貓胰腺炎的發(fā)病原因大多具有不確定性,但是如果寵物主人不注意貓的飲食,導致其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不單會造成肥胖、糖尿病、脂肪肝,也有可能造成胰腺炎。因此為了減少貓胰腺炎的發(fā)生,應該注意控制其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性,盡量減少胰腺炎發(fā)生的幾率。
1 胰腺炎
胰腺炎主要是胰酶損傷自身胰腺組織引發(fā)的疾病,與高血脂有緊密關系,兩者相互影響。分急性胰腺炎與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發(fā)病快,癥狀嚴重;慢性胰腺炎癥狀輕,屬慢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癥狀為厭食、嗜睡,其次為消瘦、嘔吐,腹痛、發(fā)熱等癥狀只占很少比例。血液學檢查常見血清肝臟酶活性及血清膽紅素濃度升高。多年來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常被用于人和犬的胰腺炎診斷指標,但是對干貓的胰腺炎診斷沒有明顯價值。
1.1 發(fā)病原因
從1989年起,貓胰腺炎已被認定是一種重要且致命性的疾病,但發(fā)病原因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甚至在診斷上對臨床醫(yī)師而言也是一大挑戰(zhàn)。以往組織病理學檢查被認為是胰腺炎的確診方式,但是因為很多表現健康的貓在胰腺組織學檢查上呈現胰腺炎病理現象[1]。病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是胰腺炎的重要誘因之一。暴飲暴食后,短時間內大量食糜由胃進入十二指腸,導致腸上皮乳頭水腫、括約肌痙攣,引起胰管壓迫性阻塞;同時暴飲暴食引起胰腺大量分泌胰液,胰管內壓增高,胰管腺泡破裂,誘發(fā)胰腺炎。
2)食高脂肪性食物:長期多量食入高脂肪性食物會改變胰腺細胞內酶的含量,影響胰腺正常的外分泌功能,誘發(fā)胰腺炎。
3)高脂血癥:高脂血癥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或兩者濃度同時升高。胰腺對血供十分敏感,當出現高脂血癥時,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呈現高凝合狀態(tài),胰腺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下降,誘發(fā)胰腺炎。其次,脂蛋白脂酶將甘油三酯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過多的脂肪酸會破壞腺泡細胞引發(fā)胰腺炎。因此,具有肥胖癥的犬貓易患胰腺炎。
4)胰腺缺血:胰腺缺血的原因包括:手術、急性胃擴張、胃扭轉、休克、貧血、腹部創(chuàng)傷,導致胰腺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下降,誘發(fā)胰腺炎。
5)藥物:某些藥物的攝入會誘發(fā)胰腺炎,這些藥物包括:硫唑嘌呤、苯巴比妥、左旋門冬酰胺酶、有機磷酸鹽、噻嗪類利尿藥,所以愛寵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需要密切觀察有無異常。
6)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劇烈嘔吐時管腔內壓力增大,十二指腸液或膽汁逆流入胰腺,使無活性的胰蛋白酶原被激活,轉變?yōu)橐鹊鞍酌高M入胰腺內。膽鹽能夠破壞胰管黏膜的完整性,使消化酶進入胰腺內,誘發(fā)胰腺炎。
7)高鈣血癥:惡性腫瘤、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慢性腎功能衰竭和維生素D中毒等能引起高鈣血癥。血液中鈣濃度持續(xù)升高會促使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過早被分泌和激活,從而引發(fā)胰腺炎。若胰腺炎患犬機體沒有一個良好的鈣穩(wěn)態(tài),會促使胰腺炎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
8)膽管炎(貓):貓的膽管與胰腺有一個共同的通道,胰管接著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當膽泥淤積、膽結石引起膽管炎,阻塞共同的通道,膽汁逆流誘發(fā)胰腺炎。
9)其他癥狀:貓弓形體病、炎性腸病、傳染性腹膜炎和犬細小病毒病等疾病,均能誘發(fā)胰腺炎。
1.2 病理生理學
大部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在臨床上是無法確認的,但不論最初病因是什么,其致病機理都是因為活化的胰腺酶(如胰蛋白酶、膠原酶等)及炎性介質(如激肽釋放酶、自由基、凝血酶等)被釋放入胰腺組織中及血管中。胰腺自身防御系統(tǒng)會限制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內的活性,而血液循環(huán)中的α1抗胰蛋白酶及α2巨球蛋白則會與活化的胰腺酶結合,防止全身性的傷害。這些防御機制一旦不堪負荷,發(fā)炎的胰腺會使得胰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液體流失至胰腺內及腹腔內,進而胰腺的灌流減少,并更進一步釋放活化的胰酶及炎癥介質。體內大量白細胞會移行至發(fā)炎的胰腺,并持續(xù)供應自由基、炎癥介質等,加大胰腺發(fā)炎程度,并最終形成血栓導致胰腺壞死。
全身性炎癥會導致體液、離子、酸堿平衡紊亂,伴隨全身多系統(tǒng)臟器器官功能衰退,引發(fā)細菌內毒素性休克、胰腺壞死及感染或胰腺膿腫,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1.3 并發(fā)癥狀
貓急性胰腺炎會伴有并發(fā)癥的表現,主要包括:堿性磷酸酶(ALEP) 上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上升、膽管炎、脫水、糖尿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谷氨酰轉移酶(GGT)上升、脂肪肝、黃疸、明顯腹部疼痛及嘔吐。嚴重的病例常存在氮血癥,可因繼發(fā)低白蛋白血癥,而發(fā)生低鈣血癥。貓急性胰腺會伴有顯著的血壓過低,這可能是該病致死的主要因素[2]。
1.4 臨床癥狀
貓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癥狀不明顯且無特征性。最常見的癥狀為精神不振、厭食及體重減輕,而嘔吐、腹瀉、黃疸、脫水、腹水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并不一定會出現。如果合并有糖尿病時,會出現多飲、多尿的現象。觸診上腹部并不一定會引發(fā)疼痛,約1/4~1/8的病例會在臨床上腹部觸診到不明團塊或引發(fā)疼痛、嘔吐,脫水和體溫低是最常見的,也可能會出現黃疸[3]。
2 典型病例
2.1 基本情況
一只叫小小白的田園貓,9歲,體重5.8 kg,已免疫,已絕育。體溫38.2 ℃食欲不振,頻繁嘔吐。
2.2 臨床檢查
觸診腹部緊張,膀胱不充盈,胰腺部位腫大,腹部較大。
1)實驗室檢查。對病貓分別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見表1;生化健康16項檢測結果見表2;血氣電解質分析結果見表3;貓SAA檢測結果:貓血清淀粉樣蛋白大于10 ug/r,化驗報告值:14.01 和貓胰腺炎檢測FPL,陽性。
2)腹部超聲(B超)。正常胰腺表現為低回聲,在二維聲像圖上顯現為質地細碎均勻的顆粒狀,(左葉平均值在5.4 mm)(圖1)。這只貓咪呈低回聲,腸系膜呈高回聲(圖2)。另外,胰腺邊緣不規(guī)整、不平滑。
3 診斷
血常規(guī)檢查正常;生化球蛋白高一點,有輕微炎癥。淀粉酶高一點,胰腺疾病質變,其他指標基本屬于正常指標;血氣指標正常;SNAP fpl貓血清胰脂肪酶樣免疫活性測試板顯示結果為陽性。該貓診斷為胰腺炎。
4 治療
4.1 輸液治療
插留置針,配置輸液:0.9%氯化鈉注射液40 mL、硫酸頭孢喹肟32 mg、硫酸阿托品10 mg、50%葡萄糖注射液15 mL、復方布他磷注射液1 mL和12.5%維生素C注射液1.5mL。連續(xù)輸液4 d。
4.2后續(xù)治療
輸液4 d后,有正常排便排尿,無嘔吐癥狀,可自己進食一些處方糧食。主人想在家照顧小小白,考慮貓咪可自主進食,精神狀態(tài)好轉,讓貓咪先回家觀察,出院。
4.3 治療原則
恢復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治療肝功能障礙。采取營養(yǎng)療法,提供患病貓咪所需要的蛋白質和能量,促進肝臟脂肪的代謝,從而改善脂質的沉積。
5 小結與體會
貓胰腺炎是貓內科常見的內科疾病之一,通常容易被誤診為胃腸炎。胰腺炎與貓的飲食習慣和年齡有關。雖然不容易致命,但不及時治療控制,會導致貓咪脫水過多,并引發(fā)脂肪肝,嚴重導致死亡。
隨著經濟發(fā)展,飼養(yǎng)寵物貓數量直線上升,寵物飲食和習性也隨之改變,雖然貓的胰腺炎發(fā)病具有不確定性,但寵物如果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油脂,不單會造成肥胖、糖尿病、脂肪肝,也會造成胰腺炎[4]。
所以,貓主人在喂養(yǎng)貓咪時,要合理妥善健康的喂養(yǎng),不要一味地以罐頭、寵物零食為主,不健康喂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馬學恩.家畜病理學[M].4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7.
[2] 王建華.獸醫(yī)內科學[M].4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3] 韓博.犬貓疾病學[M].3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
[4] 陳鵬峰.犬貓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原因、診斷及治療[C]//上海市動物學會.動物學專輯——上海市動物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上海鵬峰寵物診所,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