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奧氮平、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參數(shù)、血脂、性激素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蘇州市廣濟醫(yī)院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利培酮組(46例,利培酮治療)、阿立哌唑組(45例,阿立哌唑治療)及奧氮平組(46例,奧氮平治療),療程均為6周。比較3組患者治療前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中國修訂韋氏記憶量表(WMS-RC)評分、心電圖QTc間期、全部竇性RR間期的標準差(SDNN)、相鄰RR間期差值gt;50 ms的心搏數(shù)在總心搏數(shù)中的百分數(shù)(pNN50),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催乳素水平。結(jié)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3組患者即刻記憶、延遲記憶、視覺記憶、延遲視覺記憶評分及WMS-RC總分均升高,且阿立哌唑組各項分值均高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治療后3組患者PANSS評分均降低(均Plt;0.05),但治療后3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心電圖QTc間期均延長,且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依次延長;治療后阿立哌唑組SDNN延長,奧氮平組SDNN縮短,且奧氮平組、利培酮組、阿立哌唑組依次延長;治療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pNN50均減少,且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依次減少(均Plt;0.05);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患者TC、TG、催乳素水平均升高,且治療后阿立哌唑組、利培酮組、奧氮平組TC、TG水平依次升高,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催乳素水平依次升高(均Plt;0.05)。結(jié)論 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利培酮、阿立哌唑及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疾病的治療效果相當,但奧氮平對血脂、催乳素影響較明顯,利培酮對催乳素的影響較明顯,且兩者均可能增加心血管意外風險,而阿立哌唑改善認知功能效果較優(yōu),并對心臟功能、血脂、催乳素水平的影響較小。
【關(guān)鍵詞】精神分裂癥 ; 奧氮平; 利培酮 ; 阿立哌唑 ; 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 ; 性激素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1.0054.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1.018
精神分裂癥涉及精神活動不協(xié)調(diào)及情感、感知覺等多方面障礙,從而給患者及其家庭生活造成嚴重影響?,F(xiàn)階段,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是臨床針對精神分裂癥治療常用的手段,其中阿立哌唑為多巴胺受體部分激動劑,對多巴胺D2受體和5-羥色胺(5-HT)1A受體有部分激動作用,同時又對5-HT2A受體有拮抗作用,能改善精神癥狀,并減少不良反應;利培酮對5-HT受體、多巴胺受體、α腎上腺素受體及組胺H1受體都具有一定的親和性,具有促進5-HT和多巴胺受體平衡拮抗作用,從而控制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達到控制精神分裂癥癥狀的目的;奧氮平能與多巴胺受體、5-HT受體和膽堿能受體結(jié)合,還能夠拮抗谷氨酸誘導的神經(jīng)損傷,提高神經(jīng)元的存活性,具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突出[1]。既往雖已有關(guān)于阿立哌唑、利培酮及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相關(guān)研究,但目前關(guān)于三者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安全性情況仍缺乏循證依據(jù)?;诖耍狙芯恐荚诜治鰬冒⒘⑦哌?、利培酮和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和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蘇州市廣濟醫(yī)院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利培酮組(46例)、阿立哌唑組(45例)及奧氮平組(46例)。利培酮組患者年齡18~39歲,平均(31.08±3.64)歲;男性25例、女性21例;病程1~5年,平均(2.10±0.27)年。阿立哌唑組年齡18~40歲,平均(30.92±3.63)歲;男性24例、女性21例;病程1~5年,平均(2.15±0.28)年。奧氮平組年齡18~38歲,平均(31.32±3.78)歲;男性26例、女性20例;病程1~4年,平均(2.12±0.30)年。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參照《精神病學(第7版)》 [2]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⑵經(jīng)臨床相關(guān)檢查確診;⑶近1周內(nèi)未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排除標準:⑴休克病史、癲癇病史;⑵伴有先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⑶有自傷自殺傾向。蘇州市廣濟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且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利培酮組口服利培酮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808,規(guī)格:1 mg),初始劑量:1 mg/次,2次/d,而后2~3 d無不良反應,逐漸增加劑量至目標劑量4~6 mg(2~3 mg/次,2次/d)。阿立哌唑組口服阿立哌唑片(廣東東陽光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129,規(guī)格:5 mg),初始劑量:5 mg/次,2次/d,而后2~3 d無不良反應,逐漸增加劑量至目標劑量:10 mg/次,2次/d。奧氮平組口服奧氮平片(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688,規(guī)格:5 mg),初始劑量:5 mg/次,2次/d,2~3 d無不良反應,逐漸增加劑量至目標劑量:10 mg/次,2次/d。3組患者連續(xù)治療6周,且治療期間若有椎體外系不良反應發(fā)生,則可視情況予以苯海索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癥狀評分與認知功能評分。治療前后使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 [3]評分評估患者癥狀情況,該評分總分范圍為30~210分,分值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同時通過中國修訂韋氏記憶量表(WMS-RC) [4]評估認知功能,總分100分,量表由4個維度組成,含即刻、延遲、視覺及延遲視覺記憶,每項25分,分值越高提示認知功能越好。⑵心電圖參數(shù)。治療前后采用心電圖(北京谷山豐生物醫(yī)學技術(shù)有限公司,型號:CV200+)檢測,并使用心電及電生理網(wǎng)絡(luò)系統(tǒng)軟件(納龍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EECG-NET)記錄患者心電圖QTc間期、全部竇性RR間期的標準差(SDNN)、相鄰RR間期差值gt;50 ms的心搏數(shù)在總心搏數(shù)中的百分數(shù)(pNN50)。⑶血清學指標。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時靜脈血3 mL,離心10 min(8 cm半徑,3 000 r/min轉(zhuǎn)速),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shù),型號:7600)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采用免疫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催乳素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均使用S-W法檢驗證實服從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 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3組患者癥狀評分與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3組患者即刻記憶、延遲記憶、視覺記憶、延遲視覺記憶評分及WMS-RC總分均升高,且治療后3組組間比較,阿立哌唑組各項分值均高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而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3組患者PANSS評分均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但治療后3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3組患者心電圖參數(shù)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心電圖QTc間期均延長,且治療后3組組間比較,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依次延長;治療后阿立哌唑組SDNN延長,奧氮平組SDNN縮短,且治療后3組組間比較,奧氮平組、利培酮組、阿立哌唑組依次延長;治療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pNN50均減少,且治療后3組組間比較,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依次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3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患者TC、TG、催乳素水平均升高,且治療后3組組間比較,阿立哌唑組、利培酮組、奧氮平組TC、TG水平依次升高,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催乳素水平依次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現(xiàn)階段,臨床關(guān)于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多認為與遺傳、大腦結(jié)構(gòu)、后天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guān)。目前,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主要以藥物為主,其中阿立哌唑可通過上調(diào)低興奮狀態(tài)多巴胺D2神經(jīng)元、下調(diào)亢進多巴胺D2活性,以改善患者陰性、陽性癥狀;利培酮主要是通過對多巴胺D2受體、5-HT2A受體發(fā)揮較高的親和力,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奧氮平能夠與膽堿能受體、多巴胺D2受體、5-HT受體結(jié)合,以促進患者病情恢復[5]。但目前關(guān)于三者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安全性方面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論尚未完全統(tǒng)一?;诖耍狙芯客ㄟ^比較阿立哌唑、利培酮及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安全性,為臨床治療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
PANSS評分通常評定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癥狀及其嚴重程度。精神分裂癥患者常伴有認知功能障礙,WMS-RC評分可用于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其升高表明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病情好轉(zhuǎn)。本研究中,治療后,阿立哌唑組認知功能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利培酮組和阿立哌唑組,3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三者治療效果相當,而阿立哌唑改善認知功能效果較優(yōu)。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利培酮片可以與多巴胺D2受體結(jié)合,從而起到拮抗多巴胺的作用,這種作用不僅可以幫助緩解患者精神分裂癥癥狀,還能改善認知功能障礙;奧氮平可通過阻斷多巴胺受體,并拮抗5-HT 2受體,促進特定腦區(qū)多巴胺釋放,進而改善精神分裂癥癥狀,并改善患者認知和情感障礙;相較于利培酮、奧氮平,阿立哌唑可通過發(fā)揮控制激越與敵對行為、抗抑郁、抗焦慮等作用,以改善患者識別能力,改善認知功能效果較優(yōu)[6]。
一些抗精神病藥物可作用于心肌細胞膜上三磷酸腺苷(ATP)酶系,減少ATP分泌,致使細胞內(nèi)ATP含量降低,導致心肌復極異常,心電圖QTc間期延長,這是心臟猝死的危險因素之一。SDNN可體現(xiàn)自主神經(jīng)總體活動情況,pNN50能夠反映迷走神經(jīng)活性,兩者水平降低則顯示機體心電圖參數(shù)異常,且心血管意外風險較大。本研究中,治療后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心電圖QTc間期依次延長,奧氮平組、利培酮組、阿立哌唑組SDNN依次延長,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pNN50依次減少,這表明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奧氮平、利培酮均可能增加心血管意外風險,而對心臟功能的影響較小。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利培酮可通過明顯增加5-HT含量,以引起心動過緩,導致QT間期延長甚至房室傳導阻滯,進而增加心血管意外風險;奧氮平能夠明顯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而導致心率調(diào)節(jié)異常,引起心動過速,繼而增加心血管意外發(fā)生的可能性。而阿立哌唑?qū)π呐K功能的影響較小,不易導致心電圖參數(shù)的改善,同時也不易增加心血管意外風險。但本研究結(jié)論與李雨瀟等[7]、李明月[8]研究結(jié)論有著不一樣的結(jié)論,可能與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的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機制復雜有關(guān),也有可能與患者QTc間期的測量方法、測量時間等有關(guān),且患者性別、年齡、疾病嚴重程度等不一,藥物作用可能因人而異,對于該結(jié)論需進一步進行研究驗證。
不同種類的抗精神病藥對機體血脂、性激素等的影響也不同。本研究中,治療后阿立哌唑組、利培酮組、奧氮平組TC、TG水平依次升高,阿立哌唑組、奧氮平組、利培酮組催乳素水平依次升高,這表明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奧氮平對血脂、催乳素的影響較明顯,利培酮對催乳素的影響較明顯,阿立哌唑?qū)ρ?、催乳素水平的影響均較小。分析其原因在于,利培酮可影響去甲腎上腺素拮抗和5-HT受體拮抗等,導致患者脂肪細胞胰島素受體數(shù)目與親和力發(fā)生變化,可影響胰島素對脂類代謝的作用,從而導致TC、TG水平升高;奧氮平具有鎮(zhèn)靜作用,可減少患者活動量,導致脂肪堆積,同時抑制甲狀腺激素分泌影響脂代謝,進而導致血脂合成增加;而阿立哌唑?qū)?-HT1A受體具有潛在的部分激動活性,對5-HT2A受體具有拮抗活性,對胰島素的影響小,且其鎮(zhèn)靜作用輕,服藥后對患者趨于安靜、活動量減少的影響小,因此對血脂代謝的影響較小,不易導致TC、TG水平改變;其中相較于利培酮、阿立哌唑,奧氮平對血脂的影響更大[9];相較于阿立哌唑,奧氮平、利培酮對催乳素影響較大,可能與奧氮平、利培酮能夠阻斷下丘腦 - 漏斗通路上的多巴胺D2受體,以促進催乳素釋放有關(guān),其中奧氮平對多巴胺D2受體的親和力小于利培酮,因此利培酮作用更明顯,而阿立哌唑作為多巴胺遞質(zhì)的穩(wěn)定劑,能部分激動多巴胺D2受體,故對催乳素影響最小[10]綜上,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利培酮、阿立哌唑及奧氮平對疾病的治療效果相當,但奧氮平對血脂、催乳素影響較明顯,利培酮對催乳素的影響較明顯,且二者均可能增加心血管意外風險,而阿立哌唑改善認知功能效果較優(yōu),并對心臟功能、血脂、催乳素水平的影響較小。因此,臨床針對軀體疾病多、存在心臟疾病的患者,可以優(yōu)先考慮阿立哌唑。
參考文獻
周宇鵬. 奧氮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三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 2019, 40(4): 374-376.
郝偉, 于欣,許毅, 等. 精神病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93-99.
葛欣偉, 季海峰, 于世江, 等. 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相關(guān)因子濃度與其認知功能評分及PANSS評分的相關(guān)性[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20, 23(5): 539-543.
莫亞莉, 夏泳, 劉義, 等. 石杉堿甲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對抑郁癥臨床療效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17, 22(9): 1040-1044.
孫茜, 鄒琳, 萬愛蘭. 阿立哌唑、奧氮平及利培酮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 南昌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 2022, 62(3): 34-37.
張英, 曾劍飛, 王冰, 等. 三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兒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肝功能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1, 21(7): 1328-1332.
李雨瀟,徐平.常用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和心肌酶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3, 50(5): 995-996.
李明月. 六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心電圖QTc間期的影響[D]. 新鄉(xiāng):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2019.
劉珺, 管娟, 周聰. 3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糖脂代謝、肝功能及心功能的影響[J].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20, 35(1): 61-64, 81.
李浩軍, 景蘭, 孟根花. 4種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脂糖代謝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響[J].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20, 22(8): 1255-1258.
作者簡介:王卓瓔,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藥物與心臟風險。
通信作者:陸心傳,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學研究。E-mail:ingrid86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