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革命文物需要保護,也需要展示傳播。隨著全國各地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開發(fā),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局等針對革命文物的展覽陳列越來越豐富,群眾參展的形式也日益多樣化,包括線下實地、線上遠程、AR體驗等。其中,展陳圖書的出版創(chuàng)新性地滿足了紀念和回味展覽陳列精華的需求。筆者結合出版實踐探析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的出版價值,反思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革命文物展陳;圖書出版;出版融合
自1927年椰子寨槍聲打響,到1950年海南全島解放,瓊崖縱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身在天涯心向黨,堅持孤島奮戰(zhàn),歷經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為慶祝海南島解放七十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海南省博物館分別舉辦了“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兩場革命文物史料展覽。展覽皆以百余件文物展品、近百張歷史照片,呈現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的英雄史詩。展覽在各方的支持下成功舉辦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成功入選由中央宣傳部、國家文物局聯(lián)合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第157個入選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的參展項目之一,也是海南省唯一參與該屆推介活動的陳列展覽?!氨毯5ば摹夥藕D蠉u文物史料展”VR全景展示入選海南省2022年政務公開和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創(chuàng)新發(fā)展年度“十佳”優(yōu)秀案例,曾榮獲國家文物局推介。
為了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研究和教育功能,持續(xù)擴大革命文物史料展覽的影響力,2022年南方出版社與海南省博物館基于“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兩場專門的革命文物史料展覽,面向省內外文博專業(yè)人員征稿,聯(lián)合策劃出版了海南革命文物展陳系列圖書:《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以向讀者呈現瓊崖革命的光輝歷史,弘揚紅色革命精神。
(一)厚重血色主題,注重細節(jié)刻畫
隨手展開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莊重熱血的時代感撲面而來。該系列圖書設計以8開全彩精裝,《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的封面使用椰子寨戰(zhàn)斗手繪圖案壓凹工藝,撫摩著一筆筆質感十足的寶石紅紙,革命先烈浴血奮戰(zhàn)的畫面在眼前鋪開。《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的封面以“碧海丹心”四個大字書法作模,單獨使用UV工藝,醒目地書寫在啞光的寶石紅紙面上,給人以革命先輩以血書史,而今鮮血未干的震撼之感,展示出渡海作戰(zhàn)部隊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大無畏精神創(chuàng)造現代戰(zhàn)爭史上用木船打敗軍艦的英勇奇跡。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展陳圖書注重細節(jié)刻畫,配以同套硬殼抽拉函套,封面、書脊、封底燙啞金,設計精美,裝幀大氣。莊重的紅色圖書亦承載著海南島那段革命歷史不可承受之重和不能遺忘的革命精神。
(二)學術與藝術結合,注重主題升華
一般而言,展覽是即時的,展陳類圖書卻是永恒的,是對展覽的深度復盤,可以永久保存展覽的精華,進一步發(fā)揮博物館展覽的教育功能。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與一般的展陳類圖書不同,雖然都以展覽為中心,但大多數展陳類圖書僅以圖片展示為主,輔以文字說明,多流于表面,變?yōu)楫媰?。本系列革命文物展陳圖書聚焦于展覽的紅色文物,內容體例統(tǒng)一,都分為上篇和下篇兩個部分,上篇收錄從社會征稿中精選出的10篇學術文章,從學術的角度研究展覽的前身后記并從文物史料描述展開,詳細介紹瓊崖革命相關的重要文物,涵蓋了博物館紅色展覽設計、渡海戰(zhàn)役的相關文物、日軍侵華物證、珍貴史料《慶功集》等多方面內容,幫助讀者更深入地了解瓊崖革命的歷史;下篇以文物圖錄的形式全面展示展覽中的文物,包括勛章、木雕、農軍使用的武器、日軍侵華物證等,每一件都是歷史的見證者,都承載著瓊崖革命艱辛輝煌的歷程。本系列革命文物展陳圖書將學術與藝術相結合,在對文物進行全面的展示與介紹的同時,加入了學術性研究,既展現了展覽的核心與精華,再現瓊崖革命的那段崢嶸歲月,又提高了展陳圖書的學術價值。
(一)延伸紅色歷史的生命力
博爾赫斯曾談到圖書的生命力,他說:“圖書館是一個魔法洞窟,里面住滿了已逝的人。當你展開這些書頁時,這些人就能獲得重生,就能夠再度得到生命?!焙D鲜〔┪镳^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就是一系列讓紅色歷史煥發(fā)出新生命力的佳作。紅色的文字和圖片譜寫了光輝的歷史,滾燙的鮮血鑄就了英勇的豐碑,時光回溯,讀者得以在書中,看海南島解放的艱難歲月,看革命先烈書寫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壯麗史詩。該系列展陳圖書的出版,不僅是為了紀念人民軍隊的誕生和艱辛歷程,更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通過這些圖書,和平時期的人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紅色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為祖國和人民安寧作出的犧牲和奉獻,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讓這段紅色歷史跨越時間和空間在人們心中發(fā)光發(fā)熱,從而在新時代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革命傳統(tǒng),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將一場紅色文物展陳薈萃成一本紅色寶藏圖書,歷史性與時代性的緊密結合,既精準還原歷史真相,又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賦予一段歷史新的生命力,這一創(chuàng)新無疑為瓊崖革命相關文物的研究、闡釋和利用注入了新的活力。該系列展陳圖書不僅賦予了那段紅色歷史新的生命力,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文字和圖片深入了解瓊崖革命的艱辛歷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同時也為展示海南革命文化和文物資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
(二)看一本展陳圖書即看一場紅色展覽
革命文物需要保護,也需要展示傳播。革命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也蘊含著深厚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內涵。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的出版,正是對革命文物保護和展示傳播工作的有力推動。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以展覽為中心,在對文物史料進行系統(tǒng)整理說明的基礎上,通過學術文章和圖文展錄上下兩篇,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歷史,透過冰冷的展示發(fā)現器物折射出的歷史回憶。這種創(chuàng)新的展示方式,不僅讓讀者能夠像觀看一場配有詳細講解的文物展一樣,深入了解革命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又可以將這一場展覽永久地保存。
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的出版是對紅色文化傳承的實踐,通過這樣新穎的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傳承瓊崖革命的歷史文化遺產,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海南的革命歷史和文物資源,從而進一步推動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這對于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以及推動海南的文旅和出版業(yè)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創(chuàng)新呈現方式,增強互動感
革命文物史料往往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在圖書中將展覽的主題和內涵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是革命文物史料展陳圖書出版工作中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因此,在呈現方式上,我們需要注重創(chuàng)新性和藝術性??梢詮囊韵聝牲c著手:
1.豐富主題色彩
革命文物是紅色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博物館在設計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的底色時無法忽略紅色,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的主題色也是紅色??梢哉f,市面上的革命文化圖書,以紅色為主題色彩的十之有九,在做到主題鮮明的同時也有色彩單調,難以吸引更多讀者目光的問題。在保證革命文物史料展陳圖書莊重大氣的格調下,我們可以結合不同革命根據地和戰(zhàn)場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背景,展現地域特色對革命進程的影響,增加地域主題色彩。在設計封面、圖版、函套時,將紅色主題色和各地域的主題色彩相結合,例如海洋文化海南——以椰風海韻為代表的藍色,七彩云南——以鮮花為代表的彩色,青山綠水安徽——以青、綠為主題。如《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的封面可加入海浪的元素,側面展示渡海戰(zhàn)役的情景,版式邊框不使用黑色而用藍色,函套上字體不燙金而燙銀,以此代表白浪大海,以突出海洋文化的主題。
2.利用新工藝、科技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擴大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的受眾群體,向大眾尤其是青少年持續(xù)發(fā)揮革命教育功能,滿足讀者對閱讀體驗要求不斷提高的要求,是擺在出版人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首先,我們可以參考市面上互動性最強的立體書(又稱彈出式書籍、可動書籍),革命文物展陳圖書通過三維、立體的方式呈現革命歷史,使觀眾能夠更直觀、生動地感受革命文物的魅力和歷史的價值。這種展陳立體書通常結合了文字、圖片、實物模型以及多媒體元素,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觀展體驗。例如南海博物館基于“做?!虾O家文化展(海南)”展覽,編寫成《做海:南海漁家文化展互動立體書》出版,該展陳立體書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持續(xù)擴大了展覽的影響。其次,現今很多圖書都在探索在圖書中加入AR/VR技術,以期提高圖書的附加值,改善讀者的閱讀體驗。展覽的藝術性和觀賞性,給革命文物展陳圖書在圖書中嵌入AR(增強現實)或VR(虛擬現實)技術元素提供了可能。如在《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中植入展覽全景和歷史資料,讀者通過手機或專用設備掃描圖書內容即可觀看三維歷史場景,實現沉浸式體驗展覽,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革命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二)深度挖掘紅色寶藏,加強傳播力
2021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館藏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2018—2020年,我國共推出革命文物展覽4000多種,結合抗戰(zhàn)勝利、建黨95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建軍9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紀念日舉辦了一系列重大展覽。革命文物的賦能力量不可小覷,具有革命歷史意義的文物等,往往蘊含豐富的革命歷史信息和寶貴的精神價值。如何深度挖掘革命文物這一紅色寶藏,持續(xù)發(fā)揮圖書的正面宣傳作用,是值得出版人思考的問題??梢詮囊韵聝蓚€方面著手。
1.保證出版工作的持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
我國擁有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可以說是紅色的出版寶庫。革命文物工作在展示傳播中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革命文物展覽陳列體系。革命文物史料的研究、闡釋和利用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投入人力、物力,運用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對革命文物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由海南省博物館的兩次展覽深入挖掘而來,雖然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注意,但并未產生非常顯著的社會效益。因此,在出版工作方面,應該注重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的持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這要求我們在選題策劃、內容編輯、版式設計、宣傳推廣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精益求精,確保圖書質量,打造更多、更好的革命文物展陳圖書。同時,要緊跟時代步伐,密切關注讀者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出版策略,利用數字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等現代手段,拓展出版物的傳播渠道和表現形式,如電子書、有聲書、在線展覽等,推出更多符合時代精神、讀者喜歡的革命文物展陳圖書,以滿足不同讀者的多樣化需求。
2.注重圖書的推廣和普及效果
針對革命文物展陳圖書,我們應當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chuàng)未來”的重要指示精神,將這一理念貫穿于圖書推廣的全過程。革命文物展陳圖書不僅可以成為學術研究的寶貴資源,更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fā)愛國熱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南省博物館革命文物史料展陳系列圖書的出版不僅為研究瓊崖革命文化的學者和愛好者提供了全面深刻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圖書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瓊崖革命的歷史和文化,如果僅限于文博專業(yè)人士自賞實在可惜。因此,在圖書推廣和普及方面,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圖書的存在,并引導他們進行閱讀和學習。
一是多元化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的優(yōu)勢,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進行廣泛宣傳。比如可以制作瓊崖革命文物的專題報道、瓊崖革命的訪談節(jié)目和短視頻等形式多樣的內容,吸引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愛好的讀者關注。
二是舉辦線上線下活動:組織瓊崖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發(fā)布會、瓊崖革命文化研討會、瓊崖革命文化講座等線上線下活動,邀請專家學者、革命者后代、歷史愛好者等參與,分享閱讀心得,探討瓊崖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同時,可以利用當下比較熱門的視頻平臺開展直播、有獎在線問答等互動活動,提升讀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三是合作推廣:根據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的教育特點,可以與各大圖書館、各級學校、文化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等建立合作關系,將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納入推薦書目,設立專區(qū)展示,提供借閱服務。
此外,出版社還可以與文旅部門合作,將圖書推廣與紅色旅游相結合,讓游客在參觀革命遺址的同時,也能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最大化發(fā)揮圖書的價值。
當前,隨著全社會對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意識的顯著增強,革命文物整體研究以及革命文物史料展覽陳列越來越體系化,革命文物展陳圖書的出版確實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這類圖書不僅承載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還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展陳方式和內容設計,實現了歷史性與時代性的深度融合,為新時代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出版者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推動文化繁榮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簡介
姜朝陽,女,江蘇南通人,出版中級,研究方向為圖書出版。
參考文獻
[1]尤付梅.博物館展陳類圖書的現存問題與解困思路—以《南溟奇甸展陳系列叢書》為例[J].收藏與投資,2023(2):130-134.
[2]王一玲.外版教材出版實踐與反思[J].科技與出版,2005(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