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對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探討,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長武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成對照組(給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與觀察組(給予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各92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血清炎癥因子[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胃腸激素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17水平均上升,且觀察組均更高(均Plt;0.05);但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的治療方案對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顯著,安全性理想,有利于抑制局部炎癥,改善胃腸激素水平。
【關鍵詞】慢性胃炎;蓽鈴胃痛顆粒;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胃腸激素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5.009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5.031
慢性胃炎以局部炎癥、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為主要病理特點,臨床多見食欲不振、噯氣、反酸等癥狀,隨著疾病進展,可造成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等癥狀,還可能存在癌變風險[1]。長期以來,慢性胃炎的治療備受關注。雷貝拉唑屬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緩解病情,既往已被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2]。但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單用雷貝拉唑的效果有限[3]。而中醫(yī)治療慢性胃炎注重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改善脾胃功能。蓽鈴胃痛顆粒具有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的功效[4]?;诖?,本研究觀察蓽鈴胃痛顆粒與雷貝拉唑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長武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32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56.91±15.43)歲;慢性胃炎病程8~75個月,平均慢性胃炎病程(39.10±7.25)個月。觀察組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55.48±13.23)歲;慢性胃炎病程6~78個月,平均慢性胃炎病程(38.50±6.7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長武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慢性胃炎的診斷標準[5];⑵年齡gt;18歲。排除標準:⑴合并炎癥性腸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系統(tǒng)腫瘤者;⑵合并肝腎綜合征、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腦血管疾病者;⑶對本研究應用藥物過敏者;⑷合并精神疾病、意識障礙者;⑸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口服克拉霉素(浙江貝得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281,規(guī)格:0.25 g/片),0.5 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石藥集團中諾藥業(yè)(石家莊)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964,規(guī)格:0.25 g/粒],1.0 g/次,2次/d。給予對照組患者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0,規(guī)格:20 mg/粒),20 mg/次,2次/d。給予觀察組患者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蓽鈴胃痛顆粒[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90069,規(guī)格:5 g/袋(每袋相當于飲片20 g)],溫水沖服,5 g/次,3次/d。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用法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別在治療前后記錄臨床癥狀評分,臨床癥狀包括胃脘痛、食欲減退、噯氣反酸、乏力、腹脹等,按無癥狀(0分)、輕度(2分)、中度(4分)和重度(6分)對癥狀進行評分。臨床癥狀減分率=[(治療前癥狀評分-治療后癥狀評分)/治療前評分]×100%。臨床癥狀減分率≥70%,經胃鏡(奧林巴斯,國械注進20152061796,型號:CV-170)檢查顯示胃黏膜正常為顯效;30%≤臨床癥狀減分率lt;70%,胃鏡顯示胃黏膜病變較治療前顯著減輕為有效;臨床癥狀減分率lt;30%,胃鏡顯示胃黏膜病變較治療前無顯著變化為無效[6]。⑵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惡心嘔吐+心悸+皮膚瘙癢+腹痛)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⑶比較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抽取患者肘靜脈血(取血時間點為治療前后,采血量為3 mL),采用離心機離心15 min(轉速為3 000 r/min,半徑為8.5 cm),取上清液后測定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和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測定方法是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⑷比較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采集患者3 mL肘靜脈血,采血時間點和采集血清方法同⑶,然后測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與胃泌素-17水平(測定方法是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兩組患者均按計劃完成治療,且不良反應均未行特殊干預,癥狀1~3 d自行消失。
2.3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 CRP、 IL-6 和 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胃腸激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17水平均上升,且觀察組均更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兩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慢性胃炎的治療一直是臨床研究重點。雷貝拉唑具有長效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可有效保護胃黏膜,緩解慢性胃炎相關癥狀[7]。另外,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具有抑菌作用,有利于控制局部炎癥,對減輕慢性胃炎臨床癥狀具有重要價值。雷貝拉唑、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聯(lián)合用于慢性胃炎患者較為常見,但雷貝拉唑三聯(lián)療法的療效存在個體差異[8],因此,中西醫(yī)結合成為治療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案。蓽鈴胃痛顆粒由左金丸與金鈴子散改良而成,具有抑酸與止痛功效,有利于減輕慢性胃炎癥狀[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用藥的效果更優(yōu),這可能是因蓽鈴胃痛顆粒具有和胃止酸、行氣止痛之效。方中蓽澄茄辛溫散寒、川楝子疏肝和胃、行氣止痛,另以延胡索活血祛瘀、香附、佛手和胃行氣,瓦楞子、海螵蛸抑酸止痛,對減輕腹痛腹脹,緩解胃黏膜病變,控制病情具有重要作用[10]。另外,蓽鈴胃痛顆粒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胃液pH值,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進胃黏膜逐漸修復,優(yōu)化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提示觀察組用藥方案的安全性理想。這可能是蓽鈴胃痛顆粒為中藥制劑,且全方強調整體調整,因此,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CRP是機體重要的炎癥因子,與局部炎癥反應密切相關;TNF-α則是由巨噬細胞分泌的炎癥因子,IL-6可促進局部炎癥進展,且可激活內皮細胞,兩者均可加快胃黏膜病變進程[11]。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蓽鈴胃痛顆粒有利于抑制局部炎癥。分析原因為,蓽鈴胃痛顆粒中蓽澄茄可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發(fā)揮抗炎作用,兩者具有抑制炎癥反應、止痛之效,從而控制炎癥因子分泌[12]。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17水平均上升,且觀察組均更高。這可能是因蓽鈴胃痛顆粒能促進胃腸蠕動,方中蓽澄茄、川楝子可增強胃壁肌力,促進胃腸舒縮運動,以改善胃腸激素、緩解腹痛等臨床癥狀[13]。此外,方中蒼術、葛根、澤瀉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胃腸蠕動,進而減輕胃痛、腹瀉等癥狀,提高療效。另外,蓽鈴胃痛顆粒方中黃連有利于調節(jié)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增強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功能[14]。
綜上所述,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的給藥方案對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顯著,安全性理想,有利于抑制局部炎癥反應,改善胃腸和免疫功能。
參考文獻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消化系統(tǒng)腫瘤協(xié)作組. 中國慢性胃炎診治指南(2022年,上海)[J]. 中華消化雜志, 2023, 43(3): 145-175.
劉陽,劉文,劉婕,等.健胃消痞湯聯(lián)合雷貝拉唑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G-17、ET-1、胃蛋白酶原、EGF及NO水平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8, 18(2): 297-300, 333.
王劍,陳志濤,周婷婷,等.雷貝拉唑聯(lián)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清sIL-2R MDA G-17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 2019, 25(8): 1333-1336.
劉敏.蓽鈴胃痛顆粒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 2018, 26(7): 553-556.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慢性胃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20, 19(9): 776-782.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1年 天津)[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2, 32(6): 738-743.
康繼厚,陳克河,曾靜,等.雷貝拉唑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胃泌素和內皮素水平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 20(S1): 133-135.
劉紹能,劉正新,孟淼,等.摩羅丹配合雷貝拉唑三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胃炎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 26(7): 749-751.
馮顯清,梁川,劉然.蓽鈴胃痛顆粒輔助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價值[J].中國處方藥, 2017, 15(12): 108-109.
白璐,高睿.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泮托拉唑四聯(lián)方案對治療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貴州醫(yī)藥, 2021, 45(11): 1716-1717.
蘇衛(wèi)仙,劉倩,杜丙杰,等.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艾司奧美拉唑四聯(lián)療法治療Hp相關性慢性胃炎的療效及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和血清炎癥相關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 2022, 30(6): 419-423, 430.
戴硙,姚玉玲,周瑩喬.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蘭索拉唑四聯(lián)方案治療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療效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0, 25(4): 515-517.
洪珊珊,黃家惠,徐少軍.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1, 18(29): 122-125.
姚鵬,康洪昌,王江,等.蓽鈴胃痛顆粒聯(lián)合三聯(lián)療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 2021, 38(9): 1138-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