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生活方式真的一無是處嗎?研究表明,社交對健康和壽命有益,但適當的獨處也有其好處。近日,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指出孤獨并非全然有害,其效果取決于動機。傳統(tǒng)研究多關注孤獨的負面影響,如心理健康問題和身體衰退。然而,新研究提出,孤獨有助于恢復精力和增強社會聯系,類似于“充電”。這基于CBB理論(“溝通、聯結、歸屬”)和MBTI(一種人格測試理論模型)中的內向型和外向型區(qū)分,認為人們的社交能量,需通過孤獨來恢復。
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孤獨類型模型,并收集了近900名美國人的數據。發(fā)現高強度孤獨與高強度社交一樣消耗能量,而輕度孤獨活動,如玩手機游戲或獨自看電影,更能促進精力恢復和維持社會聯系感。孤獨并非社交的反面,而是恢復社交能量的方式,但過度孤獨會消耗聯系感。
研究還發(fā)現,技術可能使孤獨體驗更具社交性,人們獨處時仍可通過手機等設備互動,構成現代孤獨現狀。積極利用孤獨恢復精力并期待后續(xù)社交聯系會讓人感覺更好,而因逃避社交選擇孤獨則可能讓人更糟。
(據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