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雄山
這不是一匹普通的駿馬
而是從幾億年前元古宙走來的龍驤
它以熔巖為骨骼,以馬纓花為紅鬃
以烏蒙山脈為疆場,以大海為方向
它的響鼻在深夜驚起大片月光
它抖落的汗珠,一水滴三江
看??!南盤江、北盤江、牛欄江
它們將從這里出發(fā),曲折而浩蕩
穿過歷史的幽深峽谷以及兩岸
綠波翻滾的森林,斑斕錦繡的風(fēng)光
馬雄山目送這些河流一路向東,向東
它的眼里已經(jīng)蓄滿蔚藍的海水
它的屬望正在越過詩與遠方
珠江源
沒有鼙鼓震天的出征儀式
沒有披紅掛彩的威武戎裝
只有兩個出水口,那么低調(diào)
在馬雄山的母體里汩汩流淌
不管前途是坎坷,還是順暢
它們都不會改變奮力的方向
用甘甜的乳汁哺育黎民百姓
還有蔥蘢的萬物,寬厚的紅壤
今天,凝視著內(nèi)斂的珠江源頭
我看到每一滴水都蓄滿了能量
它們肩負著歷史賦予的新使命
奔赴2000公里外的珠三角水網(wǎng)
與億萬萬滴水緊緊地抱在一起
鑄成抵御海水入侵的鐵壁銅墻
它們將兌現(xiàn)在源頭立下的誓言
以水洗凈水,守護河流的夢想
讓新時代春天的故事唱響珠江
珠江,珠江
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
西江、北江、東江、潭江
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
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
珠江,大自然饋贈的神秘珠江
一匹駿馬的汗滴孕育了它的源頭
三塊璀璨的珠石鑄造了它的命名
八個口門向大海敞開浩瀚的胸襟
磨刀山遺址、馬壩人遺址
咸頭嶺文化、石峽文化
先人在這里點燃星星般的燧火
簫韶九成、和輯百越、萬里探源
舜帝、趙佗、徐霞客在這里顯影定格
還有那文人墨客代代弦歌不輟
嶺南詩派綿延600年而不絕
近代是這里最先睜眼看世界
大革命在這里風(fēng)雷滾滾
改革開放在這里號角激越
珠江,從歷史一路走來的珠江
今天又走進百舸爭流的新時代
從石漠化脫貧蝶變到大灣區(qū)氣象萬千
中國式現(xiàn)代化在這里結(jié)下累累碩果
2200多年,靈渠在這里靜靜流淌
見證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交匯融合
今天,東深之水日夜兼程奔向東方之珠
送去手足情深,獻上一路歡歌
百色水利樞紐、大藤峽水利樞紐
一座座水庫珍珠般星羅棋布
彈奏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波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廣西平陸運河
接力著詩意旅程,抒寫著錦繡祖國
珠江,水脈與文脈交相輝映的珠江
它的身上,躍動著闊步未來的強勁脈搏
它流過的地方,萬物蔥蘢,光影婆娑
在詩人的深情凝望中款款地訴說
作者簡介:李訓(xùn)喜,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水利文協(xié)副主席兼水利作協(xié)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