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話想說:
由于我是轉(zhuǎn)學生,班里有幾個同學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欺負我。我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他們卻總是跟我說:“他們欺負你是因為你的成績不夠好,只要你成績好了,他們就不敢欺負你了?!蔽遗W習,成績有所進步,但他們欺負得更厲害了:經(jīng)過我的課桌的時候,會故意把我的書本碰掉;出操的時候,會故意把我往墻壁上撞……我繼續(xù)向爸爸媽媽反饋情況,他們卻說:“那你想想,你自己有沒有哪里做得不好?為什么他們不欺負別人?”受父母的影響,我總是盯著自己,常常自省,但有時候我明明是受害者,為什么需要反省的還是我?我不想改變自己了,我真的累了……
——暗 夜
或許我們心有靈犀: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常受到社會、老師、父母的教導,要學會自省,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能推卸責任?!墩撜Z》中也教導我們要“吾日三省吾身”。自省的確是一種美德,它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可把自省放到人際關(guān)系中就會復雜很多,因為影響人際關(guān)系的因素有很多,而非單純一方的原因。你的父母可能是出于好意,想要激勵你通過努力提升自己來避免一些困擾,但他們并未意識到這樣的處理方式對你造成的心理壓力和傷害。記住,每個人的價值不僅僅由成績來衡量,你的善良、勇氣、堅持和獨特性都是無比寶貴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處理父母總要求我們在與人發(fā)生矛盾時反思自己的問題呢?在這里我們要學會理性地和父母溝通,可以使用健康溝通的四要素。
第一步是觀察,坦誠地跟父母講述事情的原委和你觀察到的客觀事實,而不是你的主觀感受;第二步是感受,表達你在這個事件中真實的感受,比如感到受挫、沮喪等;第三步是需求,表明你在面對這個矛盾時遇到的困惑和你的需求;第四步是解決方案,和父母一起冷靜客觀地看待問題,探尋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專注點放在如何化解這個矛盾上,而不能把關(guān)注點聚焦于糾察個人內(nèi)在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課題分離。奧地利著名心理治療師阿德勒在講個體心理學時說:“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guān)系,我們之所以會有很多人際關(guān)系的煩惱,是因為沒有做好課題分離這件事?!彼^的課題分離,就是區(qū)分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自己的課題是指自己的態(tài)度、言行。別人的課題是指別人的態(tài)度、言行等。所以說,別人怎么看待你是別人的課題,自己怎么回應(yīng)別人的看待才是自己的課題。我們要做的是把自己的課題做好,同時不必去干涉別人的課題。這樣就會減輕我們在人際關(guān)系中的壓力,同時減少生活中其他不必要的煩惱。
當然,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方面,我們還要學會建立堅定的溝通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人際關(guān)系的雙方是平等的且被尊重的,尊重對方,也堅守自己的原則,不需要為了維護和諧的關(guān)系而犧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是順從式的溝通模式,會選擇回避沖突,通過順從的方式來取悅對方;而在強勢的溝通模式中,一方會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對方的感受和需求。順從和強勢的溝通模式都是不平等的溝通模式,只有在堅定的溝通模式中雙方才是平等的,并且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靜子說:《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一書中寫道:“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碑斎藢W⒂谠陉P(guān)系中糾察自己的問題時,會給自己帶來過多的不必要的壓力。靜子想對所有習慣批判自己的同學說:“你應(yīng)該先學會愛自己、肯定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