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春天般的溫暖,它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題 記
時光如流星般璀璨奪目卻又轉(zhuǎn)瞬即逝,少年的我總感覺自己已經(jīng)長大,可以讀懂這世間萬物。
可是直到那次,遲鈍的我才讀懂了暖陽下的母愛。
小時候,我家里條件一般,一家三口擠在一套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客廳挨著臥室,廚房連著洗手間。這小小的一居室在那時卻是我的游樂園:那時父親工作很忙且在外地,家里只有母親和我,自娛自樂便成了我的日常。母親忙完工作和家務就會陪著我,歡聲笑語充滿了房間的每個角落。
夜深人靜的時候,疲倦的月亮躲進了云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為我們放哨。家里只有一張床,鋪著兩床被子,母親讓我在床上躺下來,幫我蓋上被子,繪聲繪色地講著《三只小豬》,這是我百聽不厭的童話故事。那時候不懂被套里有什么“乾坤”,只感覺自己的被子輕薄又暖和,偶爾觸碰到母親蓋的被子總覺得梆硬。我常常問母親:“媽,你怎么總是蓋那么硬的被子而不讓我蓋?”“我這被子適合大人蓋,比你那床被子舒服多了!你要不要跟我換?”“我才不要,你肯定在騙我,還想換我的被子,哼!”是,柔軟的被子肯定比梆硬的被子舒服,母親當然知道,只是遲鈍的我沒有讀懂這母愛罷了。
那天陽光燦爛,給床鍍了一層金邊,如人間絕美的畫。我突然好奇,兩床被子里到底有什么呢?我解開被角的紐扣,發(fā)現(xiàn)我這床被子里填充的是柔軟的蠶絲,而媽媽蓋的被子里放的是一床舊毛毯。一時間我哽咽了。
原來我一直就是個遲鈍的讀者,自以為能讀懂萬物,卻沒讀懂母愛:原來母親不是喜歡熬夜,而是想等我安然入睡后才休息;原來母親不是喜歡黑夜,而是不想讓燈光影響我休息,只好夜里摸黑倒水給我解渴;原來母親不是喜歡一直待在家里,而是怕我一個人在家孤單寂寞……
我竟是如此的遲鈍,才發(fā)現(xiàn):下雨天我與母親共傘時,我的衣服永遠不會濕;每次睡覺前,我蓋的被子都會鋪好;我每次洗澡時,洗澡水的水溫永遠調(diào)得剛剛好;每次吃飯時,我盤里的肉總是比素菜多……仔細回想起來,我一直沒有看過母親睡覺的樣子,她總是在我睡著之后才睡,在我醒來之前就已起床,精心照料著我的生活起居。
母愛這本書,遲鈍的我此時才稍稍讀懂了一點點。自作聰明的我,以前一直在母親的庇護下,卻未能深刻體會到她的辛勞與付出。從此,我將用一生時間去品讀母愛這本書,不當遲鈍的讀者!
(指導老師:徐來喜)
(本文系2023年“三友杯”全省中小學生征文活動一等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