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職用研究,主要是對漢字的“職能”與“使用”的全面考察,因而也離不開對個體漢字進(jìn)行測查和分析。漢字的“職能”,是指漢字符號所具有的表示各種信息和情感的能力;漢字的“使用”是指書寫者根據(jù)表達(dá)需要把漢字當(dāng)作符號加以利用的行為?!氨!痹诂F(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但人們對這個常用字的各種用法了解得不夠全面、深入?!氨!庇凇稘h語大字典》收錄了21個義項,《漢語大詞典》中則收其20個義項,而《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只收錄了8個義項。說明在漢語史上,“保”用法比較復(fù)雜,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不同的記錄職能。本文利用漢字職用學(xué)理論進(jìn)行分析,以期大致整理出“?!弊值穆毮埽L試分析“?!弊致氂玫难莼窂郊霸颉?/p>
一、“?!弊直居寐毮?/p>
本用,是指用本字記錄本詞的用法,既包括記錄與本字構(gòu)形密切相關(guān)的本義,又包括記錄與本義相關(guān)的引申義。若引申義成為派生詞,那么用本字記錄派生詞就屬于兼用。但如果沒有讀音或字形的變化,要區(qū)分“引申”和“派生”,事實上比較困難。為方便操作,本文暫且將“?!弊钟涗浺炅x和派生義都視作兼用。
《說文》:“保,養(yǎng)也?!逼鋵崱梆B(yǎng)”應(yīng)該不是“保”的本義。在目前可見可查的古文字里,“?!弊钤绯霈F(xiàn)在商代的甲骨文。如(甲骨文合集18970),從“?!钡妮^古字形可見,“?!奔坠俏暮徒鹞拇蠖鄰娜藦淖樱褚粋€大人把孩子背在背上。也有一些金文從人從子從爪,“爪”象手形,表示一大人背著小孩時會反手托著。后來的小篆變?yōu)楹芸赡苁菫榱耸菇Y(jié)構(gòu)對稱整齊,隸變后楷書寫作“?!?,反而不能因形見義了。所以裘錫圭贊成唐蘭的觀點,他指出“保”的本義是負(fù)子于背,“養(yǎng)”應(yīng)該是“保”的引申義。由“?!钡男误w構(gòu)意可知,“?!钡谋玖x是“負(fù)子于背”,也就是背小孩。這種形體和意義相結(jié)合的本義用法,即為“?!弊值谋居寐毮?,我們記為{保1}。只是在后世的出土和傳世文獻(xiàn)中,“保”的本用職能用例很少保存下來,目前可見的較早文獻(xiàn)僅有一例,《尚書·召誥》:“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以哀吁天。”
二、“保”字兼用職能
(一)記錄詞項{保2},保養(yǎng),養(yǎng)育
大人背小孩是養(yǎng)育子女的重要表現(xiàn)行為之一,由個別到一般,所以{保2}應(yīng)該是由本義詞項{保1}“負(fù)子于背”引申而來的,《說文·人部》:“保,養(yǎng)也?!边@一記錄職能始見于春秋時期,一直到清代仍在使用。
(1)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尚書·康誥》)
(2)勞所保之民,行危險之地。(《漢書·郊祀志下》)顏師古注:“保,養(yǎng)也?!?/p>
(二)記錄詞項{保3},官職名
該詞項表示官職名,是由詞項{保2}自然引申而來的。{保3}是指負(fù)責(zé)教養(yǎng)的官員,也就是太保,三公之一,在古代能輔導(dǎo)天子和諸侯子弟,掌管宮廷教育?!氨!钡倪@一用法最早出現(xiàn)在周代,金文多稱“太?!保蟾艔奈鳚h開始,該職能逐漸交由雙音節(jié)詞“太?!庇涗?,一直用到清朝才逐漸消失。
(3)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dǎo)之教訓(xùn)。此三公之職也。(《大戴禮記·保傅》)
(三)記錄詞項{保4},保佑
《字匯·人部》:“保,全之也。”這一詞項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直到宋代還有用例。古人會借龜甲獸骨占卜吉兇,也會祭祀祖先神靈,求其保佑以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下面的例(6)表示求祖先神靈保佑得一個豐收年。
(4)貞乙保黍年。(《小屯·殷墟文字乙編》7781)
(5)然保卿家,終當(dāng)在兄。(《世說新語·識鑒》)
(6)朝中忌嫉者眾,朕力為保庇。(《宋史·楊延昭傳》)
(四)記錄詞項{保5},安定
大人“負(fù)子于背”能讓幼兒獲得安全感,所以由“保”的本義也可引申出“保定”義?!稄V雅·釋詁四》:“保,定也。”又《廣韻·皓韻》:“保,安也。”“?!钡倪@一記錄職能最早見于商代,直到明清時期還保有這項職能。
(7)神保是饗。(《詩·小雅·楚茨》)
(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五)記錄詞項{保6},神靈名
{保6}這一詞項引申自{保4},表示能保佑子民的先公先王和舊臣的神靈,早在商代甲文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是使用時限較短,例如:
(9)貞侑匚于保。(《小屯·殷墟文字甲編》3510)
(六)記錄詞項{保7},保母
“?!钡摹氨D浮绷x由本義詞項自然引申而來,因為“背小孩”是保母的主要職責(zé)之一,這樣“保”的動詞義就用作了名詞義。這一記錄職能最早見于先秦時期,例如《禮記·內(nèi)則》:“保受乃負(fù)之?!保ㄠ嵭ⅲ骸氨#D?。”)就表示保母接過小孩背在背上,后來“保母”的“母”另加義符“女”,造了個分化字“姆”來表示并用至如今?!氨!钡倪@一職能直到南北朝時期還能見到。例如:
(10)愛赤子不慢其保,絕險者不慢其御。(《慎子·君人》)
(11)保者以帝體重倍于常兒。(《北史·魏本紀(jì)》)
(七)記錄詞項{保8},守衛(wèi)
大人將小孩背在背上,也是對小孩的一種保護和守衛(wèi)動作,因而由“?!钡谋玖x可以派生出“守衛(wèi)”義。唐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九:“保,守也?!边@一用法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中,直到現(xiàn)代漢語還在使用。例如:
(12)往近王舅,南土是保。(《詩·大雅·崧高》)鄭玄箋:“保,守也?!?/p>
(13)乃先保南里以待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八)記錄詞項{保9},占據(jù),占有
“保”的這一記錄職能最早見于《詩經(jīng)》,該詞項至隋唐時期仍在使用。
(14)宛其死矣,他人是保。(《詩·唐風(fēng)·山有樞》)鄭玄箋:“保,居也?!?/p>
(九)記錄詞項{保10},依,歸附
《字匯·人部》:“保,依也。”由本義“負(fù)子于背”可自然引申出{保10},因為對于小孩來說,背小孩是小孩要依附在大人的背上。該詞項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到漢代還能見到用例。
(15)女處己,人將保女矣。(《莊子·列御寇》)
(16)(沛令)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高祖。(《漢書·高帝紀(jì)上》)
(十)記錄詞項{保11},仗恃,依靠
大人“負(fù)子于背”時,大人就成為小孩的依靠,故{保11}這一詞項亦是從“?!钡谋玖x詞項派生而來?!罢淌?,依靠”義最早見于春秋時期,如《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就有用例。如“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币庵刚淌丫傅拿疃碛叙B(yǎng)生的俸祿。杜預(yù)注:“保,猶恃也?!敝了逄茣r期還保有這一項職能。
(17)子寶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漢班固《東都賦》)
(十一)記錄詞項{保12},保持
“?!钡倪@一記錄職能由詞項{保8}引申而來,最早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例如《國語·周語下》:“膺保明德,以佐王室?!币鉃楸3终蟮牡滦校靡暂o佐王室。韋昭注:“保,持也?!痹撚涗浡毮芤恢毖赜玫浆F(xiàn)代漢語。
(18)上謀而行貨,阻丘而保威也。(《呂氏春秋·誠廉》)
(19)那位制臺也只得干笑了一笑,自然也是席不保暖。(清《梼杌萃編》第十一回)
(十二)記錄詞項{保13},負(fù)責(zé),擔(dān)保
《隋書·李密傳》有一句“公但列陣以待,保為公破之。”意思是您只管排列陣勢等候他,我保證為您打敗他們。當(dāng)中的“?!庇玫木褪窃撚涗浡毮堋#?3}始見于西周時期,一直沿用至今。
(20)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周禮·地官·大司徒》)
(21)說是個姓晉的具保狀保我出來。(《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22)我們老爺說,警察廳新近有命令,日本憲兵隊也有,年頭太雜,誰也不敢保誰。(蕭軍《羊·職業(yè)二》)
(十三)記錄詞項{保14},擔(dān)保者
專門從事某一動作行為的人一般可以給個名稱,因而從{保13}“負(fù)責(zé),擔(dān)?!笨勺匀慌缮觥皳?dān)保者”。該詞項出現(xiàn)得比較晚,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漢語。
(23)拿是拿不來的,還得托人做保去呢。(《紅樓夢》第九五回)
(24)平齋兄,就請你作個保罷。(茅盾《手的故事》)
(十四)記錄詞項{保15},傭工
該記錄最早出現(xiàn)于漢代。保姆是傭工的一種,由個別到一般,所以詞項{保7}能引申出{保15}?!稄V雅·釋詁一》:“保,使也?!迸狁喖庖稘h書音義》曰:“酒家作保傭也?!贝颂幍摹氨!本褪莻蚬さ囊环N:酒保。該職能沿用至明清時期。
(25)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26)酒保先貴食者。(《騸冠子·天則》)
(十五)記錄詞項{保16},知曉
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先秦時期,例如《禮記·樂記》:“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鄭玄注:“保,知也,”孔穎達(dá)疏:“不是歌聲辨之,誰能知其有勇有義?”該詞項的用例比較少見,使用時間也較短。
(十六)記錄詞項{保17},襁保
“?!庇杀玖x可以引申表示襁保,后寫作“褓”,是包裹幼兒的小衣,對幼兒形成保護,所起作用與“負(fù)子于背”相似。“?!钡倪@一用法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禮記·月令》中可見用例。《字匯補·人部》:“保,與褓同?!?/p>
(27)是以業(yè)隆于襁保而崇冠乎二后。(《全漢文》)
(十七)記錄詞項{保18},小城
由“?!钡谋玖x可以派生表示“小城”義,因為小城可起保護作用?!氨!钡倪@一記錄職能最早見于春秋時期,直到清朝還保有這項職能,但后面另造增旁分化字“堡”來表示,所以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見使用{保18}。
(28)焚我郊保,馮陵我城郭。(《左傳·襄公八年》)
(29)潛令總兵黃藍(lán)襲其后,擊之,毀其舟九,寇保壘。海澄圍解。(《清史稿》)
三、“?!弊纸栌寐毮?/p>
所謂借用,是將字形當(dāng)作語音符號去記錄與該字形體無關(guān)但音同音近的語詞?!氨!弊值慕栌们闆r如下:
(一)記錄詞項{保19},表示戶籍編制單位
這一詞項表示舊時代的戶籍編制單位,大約出現(xiàn)于隋唐時期,宋以后地方實行保甲制,若干甲為一保,歷代有所不同?!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仍收有該詞項。
(30)五家為保,保有長。(《隋書·食貨志》)
(31)士農(nóng)工商,四家為鄰,五家為保。(《舊唐書·食貨志上》)
(二)記錄詞項{保20},表示姓氏
大約在戰(zhàn)國時期,“?!本湍苡涗涍@一詞項了?!稄V韻·皓韻》:“保,姓?!秴问洗呵铩吩?,楚有保申,為文王傅?!背斜I辏宕斜U妆?,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漢語。
(三)借用記錄“胞”,表示胞衣
“胞”字本義表示胞衣的意思。“?!迸c“胞”字在詞義上沒有聯(lián)系,因為語音相近被借去記錄這個音節(jié)。“?!钡倪@一借用職能在秦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用例稀少,如“生發(fā)及保之狀”中的“保”就是指胞衣。
(四)通假記錄“寶”,表示珍寶
清代朱駿聲有言:“保,叚借為寶。”“?!币部山栌脼椤皩殹北硎菊鋵殻跐h代就已出現(xiàn)該用法。“?!迸c“寶”字在詞義上并無聯(lián)系,因為二字語音相同,所以借“保”字去記錄這個音節(jié)。例如:
(32)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保玉。(《史記》)
(五)通假記錄“褒”,表示大
清代朱駿聲曾曰:“保,叚借為褒。”在先秦時期,出現(xiàn)了借用“?!弊钟涗洝鞍钡挠美!氨!迸c“褒”字在詞義上沒有聯(lián)系,但因為兩字語音相近,故“?!弊直唤枞ビ涗涍@個音節(jié)。
(33)利用御寇,順相保也。(《易·漸》)
四、結(jié)語
“?!痹诠艥h語中記錄保母、占據(jù)、小城、仗恃、依靠等詞項都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常見、常用的,所以很有必要對其進(jìn)行整理并追溯其歷時的發(fā)展。在前人對“?!钡谋玖x等所做研究的基礎(chǔ)上,本文結(jié)合字用學(xué)理論,初步整理了“保”字的職能,包括本用、兼用和借用。發(fā)現(xiàn)“?!钡挠涗浡毮茉诓煌臍v史時期有或增或減等變化,其職能主要通過“兼用”和“借用”進(jìn)行了擴展,如{保5}{保19}等。并且“保”能夠通過母字的增旁分化來減少職能,如:?!?、保—堡。總的來看,“保”的記錄職能從古至今是先不斷擴展,再逐漸縮減,而今又趨于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xiàn):
[1]李運富.論漢字職用的考察與描寫[J].上海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7,46(01):
5-12.
[2]白小麗,陳俊杰.“單”字使用職能演變研究[J].內(nèi)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23,38(07):65-73.
[3]李運富.漢字學(xué)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2.
[4][東漢]許慎,著.班吉慶,王劍,王華寶,校點.說文解字校訂本[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5]聶雨航.“見”字職能及相關(guān)字詞研究[J].漢字文化,2022(S2):238-240.
(作者簡介:曾文梅,女,碩士研究生在讀,河南理工大學(xué)文法學(xué)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xué))
(責(zé)任編輯 李可心)